建文帝南逃寧德之謎有戲!兩岸將投資5億臺幣合拍電視劇《王道劍》

2021-02-08 大夢蕉城

  2015年第一屆海峽兩岸影視節目展11月26日在臺北開幕,大陸九洲文化傳播中心與臺灣吉富文創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宣布兩岸將合拍電視連續劇《王道劍》。


中華節目內容製作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汪威江(前排左3起)、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長張崇仁、九洲文化傳播中心副主任王傑等共同剪彩揭幕。 廖慧娟 攝

  《王道劍》改編自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筆名「上官鼎」)創作的同名歷史小說。該書以明朝「靖難之役」為創作背景,融史入俠,書寫了一段與真實歷史環環相扣的武俠世界,並根據近年福建寧德歷史學者最新考古發現,揭開明朝建文帝失蹤之謎。小說於2014年出版發行,在海峽兩岸熱銷。


臺灣吉富投資控股集團總裁劉吉人(左3)與大陸九洲文化傳播中心副主任王傑(右3)共同籤約電視劇《王道劍》合拍協議。 鍾寧 攝


圖:兩岸生活

  據九洲文化傳播中心副主任王傑介紹,電視劇《王道劍》將重新演繹書中的廟堂、江湖和王道思想,預計2015年3月開拍;男主角將為大陸演員,女主角為臺灣演員;預計拍攝40集,每集預算1000萬元新臺幣,創兩岸合拍劇新紀錄。


  該劇將由九洲文化傳播中心、九洲音像出版公司、吉富文創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拍攝。出品方表示,《王道劍》將聚集海峽兩岸優秀的藝術創作人才,力爭打造一部合拍精品,開闢兩岸合拍電視劇新路,為兩岸影視文化交流奠定基礎。


圖:兩岸生活

  臺灣中華節目內容製作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汪威江致辭時表示,兩岸影視業相互依存、互利共贏是未來合作的主軸,希望此類展會長期舉辦,讓兩岸影視產業水乳交融,持續發展。

  當天的影視節目展上,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TVBS、華視等兩岸24家影視團體、電視臺、製作單位分別設置展臺,展示最新影視、綜藝、網劇等節目。


圖:兩岸生活

  據介紹,為期兩天的展會還將舉辦多項活動,包括四集電視紀錄片《臺灣光復》展播及版權籤約儀式,「臺灣光復70周年文獻檔案圖片展」,「兩岸影視大數據及雲服務共享平臺」推介等。

·End·

來源:中新社

責任編輯:Luna

覺得不錯,豎個大拇指

相關焦點

  • 兩岸將合拍電視劇《王道劍》
    2015年第一屆海峽兩岸影視節目展26日在臺北開幕,大陸九洲文化傳播中心與臺灣吉富文創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宣布兩岸將合拍電視連續劇《王道劍》。《王道劍》改編自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筆名「上官鼎」)創作的同名歷史小說。該書以明朝「靖難之役」為創作背景,融史入俠,書寫了一段與真實歷史環環相扣的武俠世界,並根據近年福建寧德歷史學者最新考古發現,揭開明朝建文帝失蹤之謎。小說於2014年出版發行,在海峽兩岸熱銷。
  • 張紀中看上《王道劍》 建文帝出亡寧德或拍成影視
    劉兆玄與鄭民生主席於2012年6月走訪上金貝、支提寺,得知600年懸案建文帝逃亡之事在寧德有了驚人的發現,觸發了他的創作激情。「我是一邊寫稿一邊布局,整個過程一氣呵成,3000多張手稿,從未因為寫得不好而丟棄。好像是都已經安排好了,而我只是執筆將之寫出來。」年過七旬的劉兆玄先生在談起此次創作時依然熱情澎湃。
  • 劉兆玄《王道劍》書寫歷史懸案 兩岸共探建文帝迷蹤
    劉兆玄1943年5月10日生於湖南瀏陽,上世紀60年代,以上官鼎為筆名,創作了《長幹行》、《沉沙谷》等多部武俠小說,曾幫古龍接手代寫《劍毒梅香》,1968年宣告封筆,是繼古龍之後最受武俠大師金庸推崇的臺灣武俠小說家。  據介紹,《王道劍》以明朝「靖難之役」為主軸,加入寧德市建文帝蹤跡文化研究成果,同時將儒教與王道精神相融合,書寫歷史懸案。
  • 歷史武俠劇《王道劍》與明建文帝出亡地之二十五個謎(一)
    《王道劍》 劉兆玄(筆名:上官鼎)著由九洲文化傳播中心、九洲音像出版公司和臺灣吉富文創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製作的歷史武俠劇《王道劍》將於2015年10月開拍電視劇《王道劍》改編自臺灣前「行政院」院長、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著名武俠小說作家劉兆玄(筆名上官鼎)長篇武俠小說《王道劍》,小說根據明朝「靖難之役」和「明建文帝出亡福建寧德說」的歷史背景創作。寧德是「明建文帝出亡地」,經過有關專家的實地調查與田野考古,形成了25組環環相扣的證據鏈。
  • 臺灣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會長、電視劇《王道劍》原著作者...
    臺灣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會長、電視劇《王道劍》原著作者劉兆玄先生一行蒞臨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2019年01月31日 22:42:00來源: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 兩岸合作歷史傳奇電視劇《王道劍》項目在京啟動
    中國臺灣網3月30日北京訊 由九洲文化傳播中心全力打造、臺灣吉富投資控股集團參與合作拍攝的古裝歷史武俠電視劇《王道劍》日前在京正式啟動。  19日,受九洲文化傳播中心主任徐尚定邀請,臺灣吉富投資控股集團總裁劉吉人先生一行赴京,洽談共同出資合作拍攝電視劇《王道劍》事宜。
  • 劉兆玄武俠小說《王道劍》在寧德舉行籤售會
    (由於口語與書面表述差異,在個別表述上略有修剪)  記者:劉先生您好,非常感謝您來寧德。您之前已經歇筆很長一段時間,為何會在歇筆46年後重新提筆而且想到來寫《王道劍》這部小說?  劉兆玄:說來這是一段奇緣,我在年輕時寫了一些小說,後停筆很長時間,也無寫作意願。但後來一次非常偶然的機會,受一位朋友之約來到寧德,了解到寧德一些有關建文帝的新發現和相關文史資料,感到非常迷人。
  • 【微訊】臺灣武俠小說家劉兆玄蒞寧籤售武俠新作《王道劍》
    《王道劍》受到讀者熱捧  寧德蕉城在線(黃鉦平 林煥新)見證兩岸文緣,共探歷史之謎。9月4日,臺灣著名武俠小說家劉兆玄先生蒞臨寧德萬達嘉華酒店,舉辦他封筆長達46年後「重出江湖」,歷時15個月創作完成的武俠小說新作《王道劍》的籤售活動。市、區領導鄭民生、劉登健、黃家盛、王世雄、孫煥春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了籤售會儀式。
  • 【熱帖】網友強烈推薦上官鼎新作《王道劍》,大呼「根本停不下來」
    編者按:自17歲始寫武俠小說的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著名武俠小說作家劉兆玄,「金盆洗手」46年後,再度以「上官鼎」為筆名,創作以反映明朝第二帝建文帝南逃寧德為主要情節的長篇武俠小說  @Jerryhongli:上官鼎新作,王道劍到手了,書質量還不錯。
  • 上官鼎新作《王道劍》「靖難之變」背後的江湖史事
    封筆多年的著名武俠小說作家,年過七旬的臺灣前「行政院院長」、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再度以「上官鼎」為筆名,創作長篇武俠小說《王道劍》。「劉大俠」上次發表武俠小說已是四十六年前的陳年往事了,如今重新執筆、再續文緣,兩岸書迷期待已久。《王道劍》是章回體歷史武俠作品,以明朝「靖難之變」為主軸,並加入近年歷史學者最新考古發現,揭秘明朝建文帝失蹤之謎。
  • 兩岸合拍電視劇《王道劍》將成九洲2017年力作
    近日,由兩岸聯合拍攝的古裝武俠電視劇《王道劍》劇本研討會在北京召開。該劇原著作者劉兆玄、著名導演鄭曉龍、編劇月關及該劇主創人員出席了會議。會上,主創人員就電視劇《王道劍》劇本大綱、分集劇情以及今後的創作方向展開熱烈討論。
  • 上官鼎封筆46年重出江湖 臺灣前行政院長劉兆玄發《王道劍》
    封筆46年的臺灣武俠小說作家劉兆玄昨日下午來到首都圖書館,再度以「上官鼎」為筆名「重出江湖」,發表了長篇武俠小說《王道劍》。被書迷們稱為「劉大俠」的劉兆玄於2012年開始寫作《王道劍》,歷時15個月,全文長近百萬字,共四部,耗費了3000張稿紙,2014年在兩岸出版。
  • 建文帝下落新考
    各位甘蔗,這次的故事我們來說說建文帝的下落,關於建文帝的下落,七七八八的說法都有,甚至有人考證法國球星裡貝裡是建文帝後裔,貌似天方夜譚,但許多人都希望建文帝是從暗道中逃了出去。? 最近很多年紀超過30歲,喜歡武俠小說的同學注意到,已封筆多年的著名武俠小說作家,年過七旬的臺灣前「行政院院長」劉兆玄再度以「上官鼎」為筆名,創作了長篇武俠小說《王道劍》。 這本小說的靈感來自於福建寧德2008年發現的一座神秘的古墓,也由此以明朝「靖難之役」為主軸,加入近年福建寧德歷史學者最新考古發現,揭秘了明朝建文帝失蹤之謎。
  • 71歲上官鼎推武俠新作《王道劍》 88萬字一氣呵成
    而通常武林中的規矩,如果沒有特別重要的理由,「金盆洗手」後重出江湖,將為武林人士所不齒。如今,71歲的劉兆玄怎麼會再想到「重出江湖」,寫這部《王道劍》?  歷史懸案 紀念亡友引出的武俠  劉兆玄告訴江南時報記者,2012年,他為踐與臺灣大學化學系的同學及亡友陳棠華之約,造訪陳生前在福建寧德市創建的公司時,意外見到寧德當地幾名文史工作者,聽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明朝第二個皇帝建文帝的下落之謎,在寧德有了新的發現。  在明史研究中,「靖難之變」後建文帝的下落是一大懸案。
  • 歷史武俠電視連續劇《王道劍》明年將正式啟動
    網易娛樂12月16日報導 籌備近兩年的根據臺灣著名作家上官鼎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王道劍》近日拍板定案,該劇將於2017年初正式啟動,知名導演鄭曉龍擔任總藝術顧問,國內網絡歷史小說第一人月關將出任編劇,擬邀請胡歌、王凱、孟耿茹
  • 上官鼎重出江湖 王道劍藏鋒圓融
    金庸的武俠小說,橫空特出,結合歷史、愛情與懸疑,放在江湖的恩怨之中,其著作引人入勝,不管中學生或是大學者,人手一本。他的作品中,歷史只是作為背景,主體還是:武術的修煉、門派的正邪,以及各種角色為了一個「情」字(包括愛情、友情、家國之情),所作選擇與結果。大陸上,長期沒有這一類的作品,要在改革開放以後,才有不帶政治意義的小說出現。奇峰特起者,則是二月河的帝王小說。
  • 「永州古村落」新田史家村:疑似建文帝血脈後裔之謎
    新田史家村:疑似建文帝血脈後裔之謎文/陳瑜 圖/鄭時仁史家村在新田石羊鎮,臨近嘉禾的邊界。是湖南省歷史文化名村。平臺的田疇中矗立著奇峰突兀的獨立山巒,車穿行在畫廊中,遠方依稀的山峰魅影將平疇中的村莊環繞。
  • 大家 上官鼎和他的「王道劍」
    《王道劍》的歷史背景,是明成祖與建文帝之間的鬥爭;所有的故事發展,於「靖難之變」有相當詳細的敘述,而主要的情節,則是中國的江湖俠士,如何面對印度天竺武士的挑戰,終於因為一個年輕的主角,修成「王道劍」而取得勝利。
  • 靖難之役後,建文皇帝下落何處?福建寧德:我們有兩個證據
    京城中火光沖天,待火勢被撲滅後,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眾人發現幾具燒焦屍體,太監們供認這就是建文帝、皇后等人。但面目全非的屍體誰能相信太監所言是真?多數學者認為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中並未被燒死,而是出亡了。去了何處?福建寧德方面曾提出了兩個證據,認為建文帝去了寧德。這兩個證據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