颳風下雨,一步不退!樂從人以血肉之軀日夜築牢防線

2021-01-19 樂從發布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戰鬥打響了,樂從無數「戰士」挺身而出,站在了基層疫情防控一線。


其中有一群人,他們日夜守在樂從轄區內高速出口,主幹道路、各村居出入口,設置防疫檢查卡哨、站點。


2月3日晚,一場雨讓氣溫驟降,面對風雨,樂從各站點值勤人員依然堅守崗位,一步不退,與市民同心「抗疫」。



沙邊村值勤人員在雨中確認入村人員信息、體溫。


晚上20時27分,值勤人員在路邊吃方便麵,簡單、快速地充飢。


據悉,1月28日至1月31日16時不足4天時間,佛山一環4個樂從出口值勤人員共檢查車輛6625輛,測人員體溫14499人。


在村、社區,警輔治力量、村(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小組、志願者「擰成一股繩」24小時不間歇地為每一位出入社區的人員測量體溫、登記身份。


無論颳風下雨,他們不退一步。不少深受感動的市民連夜親自煮奶茶、煮宵夜、叫外賣,送到值勤站點,為值勤人員驅寒。



2月3日晚,天降大雨,水藤村熱心村民為抗疫前線人員送上熱奶茶。


上華村村民為值勤人員叫外賣。


目前,不少村(居)委會和熱心市民已合力築起臨時雨棚,為值勤人員抵擋風雨,保障他們的身體健康。



奮戰在一線的「戰士」

謝謝您們!

疫情當前

你們以血肉之軀為我們防衛病毒

我們也將守護你!





編輯:佛山新聞網 周淑敏

相關焦點

  • 青島萊西市隔離觀察點的醫護人員,用血肉之軀,撐起了堅固的防線
    雖然現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管理,萊西疫情防控工作穩定向好,但境外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輸入性疫情傳播風險仍然客觀存在,萊西衛健部門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工作要求,始終築牢「外放輸入」銅牆鐵壁,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斷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為萊西經濟發展持續向好保駕護航。
  • 火影:沒有血肉之軀的穢土轉生人,為什麼可以使用通靈術?
    為啥火影中穢土轉生沒有血肉之軀的人也可以使用通靈術?實際上問這個問題的人明顯對於穢土轉生這個技能不是太了解,穢土轉生個體有血肉之軀,同時通靈術的使用條件也是比較簡單的,下面具體說明一下。穢土轉生能夠成功發動的條件之一就是需要活人載體,沒有血肉之軀的穢土轉生個體是不存在的。有一部分火影迷對於穢土轉生這個術存在誤解:認為轉生出來的個體並非血肉之軀,實際上按照劇情中的設定,穢土轉生的本質就是把已經死去的個體靈魂重新強制附著在火影主世界者的活人載體上面,隨後利用塵埃模擬被召喚者之前的容貌。
  • 《金剛川》「人橋」幕後,是血肉之軀搭建的英雄橋
    片中那座永遠炸不毀、衝不垮的人橋,更成為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精神的縮影,感動了每一位觀眾。影片日前曝光人橋特輯,從幕後製作的角度還原了人橋的拍攝故事。圍繞這座人橋,片中志願軍戰士們和幕後工作人員都以堅強的意志,詮釋了「血肉之軀築起中國長城」的精神內核,也使得人橋成為中國精神傳承與對話的橋梁。
  • 北美票房:《血肉之軀》超級碗另闢蹊徑登榜首
    北美票房:《血肉之軀》超級碗另闢蹊徑登榜首 《血肉之軀》 登頂
  • 電影《金剛川》——以血肉之軀搭建「英雄之橋」
    電影《金剛川》——以血肉之軀搭建「英雄之橋」 2020-11-15 05:05:04 修橋工兵在敵機的狂轟濫炸中奮力修橋,用血肉之軀搭起鋼鐵橋梁,用犧牲換來了準時抵達前線,創造出一個令敵膽寒的奇蹟。  志願軍官兵在敵人完全掌握制空權、連番狂轟濫炸中,利用極少量的防空力量反擊,連續修橋,人人不怕死,個個不懼敵,最後用血肉之軀搭起了人橋。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敢打必勝的戰鬥意志、軍紀如鐵的紀律觀念,在慘烈的戰爭背景下顯得愈發鮮明而厚重。影片讓觀眾仿佛身臨其境,令人潸然淚下。
  • 《金剛川》:血肉之軀,奠和平盛世 | Weekend Movies
    據國防部官網上介紹,金城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一次戰役,此役歷時15天,志願軍斃傷俘敵5.2萬餘人,有力地促進了朝鮮停戰的實現。《金剛川》卻另闢蹊徑,沒有像以往軍事題材影片一樣,著眼於重大歷史事件或是歷史中的風雲人物,卻將鏡頭對準了普通士兵,記錄下他們以血肉之軀守住那座橋。
  • 中國最神秘的地方,大聲說話,就會颳風下雨!
    為何會造成這種奇特的現象,至今未能解析,於是迷人湖成為了一個未解之謎。迷人湖位於雲南高黎貢山的原始森林,當地人又稱之為聽命湖,顧名思義就是聽從命令的湖泊,叫颳風就颳風、叫下雨就下雨,而對於這種現象從古至今很多人都無法理解,以為是湖泊裡的鬼神作怪,於是關於迷人湖之謎便流傳開了。
  • 《金剛川》特輯揭秘「人橋」幕後 血肉之軀搭建「英雄之橋」
    片中那座永遠炸不毀、衝不垮的人橋,更成為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精神的縮影,感動了每一位觀眾。影片日前曝光人橋特輯,從幕後製作的角度還原了人橋的拍攝故事。圍繞這座人橋,片中志願軍戰士們和幕後工作人員都以堅強的意志,詮釋了「血肉之軀築起中國長城」的精神內核,也使得人橋成為中國精神傳承與對話的橋梁。
  • 《金剛川》:他們用血肉之軀譜寫英雄讚歌
    影片以四個章節講述了一群血肉金剛拼死戰鬥的故事以及「毀橋——修橋——過橋」的全過程。為了掩護正在過橋的主力部隊,他主動暴露位置,吸引敵機攻打,他的血肉之軀綻放在了炮火之中。最後的畫面裡,張飛拿著炮彈,用樹枝支撐著已經斷了一條胳膊和一條腿的殘軀,
  • 海賊王:布魯克黃泉果實覺醒,「血肉之軀」回歸,不再是一副白骨!
    海賊王:布魯克黃泉果實覺醒,「血肉之軀」回歸,不再是一副白骨! 來到新世界,並經歷了許多冒險之後,草帽一夥終於來到了和之國。在和之國,索隆本應該是眾人矚目的焦點,但卻被霍金斯壓制了,而且還暈倒了一次。
  • 猛攻11天後,「剿總」副總司令慨嘆:「他們不是血肉之軀嗎?」
    ▲華東野戰軍開赴前線三個縱隊構築阻擊防線此時,徐州城內外已經集中了邱清泉第2兵團、李彌第為此,負責指揮的華東野戰軍代司令粟裕集中了第7、10、11縱隊迅速南下,構築防線承擔正面阻擊任務。儘管戰場非常狹窄,但華東野戰軍阻擊部隊依然構築了兩道防線,其中第一線陣地北起大黃山,南至鄧樓村,全長月20公裡;第二道防線北起不老河,南至黃河故道,全長約30公裡。
  • 谷野:不眠不休築牢生命安全防線
    回想戰「疫」以來的近百天,谷野深有感觸,「我沒做什麼,我們院357人進『紅區』(汙染區),200多人在外圍保障,是他們日夜奮戰在一線,用專業和擔當築牢了生命安全防線。」自稱「沒做什麼」的谷野,卻是瀋陽六院全體員工的主心骨。這次疫情,瀋陽六院是最早啟動的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可謂「離炮火最近的地方」。瀋陽及周邊7個城市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都會轉入六院進行集中救治。
  • 《金剛川》——支援軍用他們的血肉之軀架起人橋,創造了奇蹟!
    用他們的血肉,築成了保衛家國的新的長城!而《金剛川》則選擇了其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以小見大的將戰爭呈現在觀眾眼前。時間來不及,木材不夠,那就人頂上!最終,他們用血肉之軀扛起了大橋。而他們的肩上,不僅僅是前進的戰友,更是中國的未來!
  • 築牢第一道防線,我在!
    築牢第一道防線,我在!> (素材來源:江西省氣象局 遼寧省氣象局 李子碩 朱凱 劉冰之
  • 築牢防線 願盡微薄之力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護理工作者白衣執甲,逆行出徵,英勇無畏地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線,在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哈爾濱市第五醫院的護理工作者創作詩篇、發出誓言,用特殊的方式表達真情實意,度過自己的節日。
  • 張之政:堅決築牢常態化疫情防控堅固防線
    原標題:堅決築牢常態化疫情防控堅固防線 張之政在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緊盯薄弱環節堵住防控漏洞 堅決築牢常態化疫情防控堅固防線 11月7日,全省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結束後,臨滄市立即召開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迅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
  • 《冰血長津湖》:志願軍戰士用血肉之軀鑄就的豐碑
    在那冰雪的戰場,志願軍戰士們用血肉之軀譜寫了一曲英雄讚歌!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一場決定性戰鬥,為抗美援朝戰爭的東線部分。在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13日期間,愛德華•阿爾蒙德少將指揮的6.5萬多國部隊,被宋時輪上將指揮的大約10萬人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包圍。一場歷時17天的殘酷戰鬥在嚴寒氣候條件下隨即展開。
  • 【扎麻什派出所】「三舉措」築牢校園安全防線
    【扎麻什派出所】「三舉措」築牢校園安全防線 2020-09-21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注意| 打雷颳風下雨啦!明天繼續!
    注意 | 打雷颳風下雨啦!明天繼續!記者 | 鄭毅原標題:《注意 | 打雷颳風下雨啦!明天繼續!》
  • 古代的窗戶大多是紙糊的,颳風下雨怎麼辦?
    在我們印象中,古代的窗戶大都是紙糊的,手指一搓就破了,那麼颳風下雨怎麼辦呢?難道風雨不會破壞窗紙,從而吹進屋內嗎?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代的具體情況。在紙發明之前,古代的窗戶有的是其他東西遮擋,富貴人家用的是一種天然的礦產雲母,然後用薄薄的一片片來糊窗,這樣達到既遮擋又透光的效果,然而因為雲母在當時並不普遍,因此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的。普通人家有的用窗貝,用一種薄薄的又能透光的貝殼來糊窗,以達到透光遮擋的效果。也有用竹草遮擋的,當然這種就只能遮擋,不能達到透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