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減災辦公室宣布,在今後1個月內,全市每個家庭都將免費得到一本《防災必讀手冊》。有關專家指出,防災教育應從最基本的常識入手,有些看似老生常談,但在調查中市民的掌握程度並不理想。所以及時給市民「補課」、提高防範災害事故的意識刻不容緩。每日商報記者特地採訪有關專家,為每日商報讀者提供「災害自救法寶」。
海嘯
災害分析:海嘯是由海底激烈的地殼變化引起的海洋巨浪。當海嘯發生時,海水陡漲,突然形成幾十米高的「水牆」,驚濤駭浪向陸地席捲而來,所到之處一片廢墟。
本土信息:浙江作為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雖然發生海嘯的可能性很小,卻是受海洋災害最嚴重的省份。對於海嘯光臨浙江的可能性有多大,有關專家用了「萬一」來形容。有關專家呼籲:與地震、颱風等災難預警一樣,浙江應該建立起一套完備的海嘯預警系統。
自救法寶:要是人們旅遊出行時遇到海嘯該怎麼辦?專家介紹:地震是海嘯的「排頭兵」,如果感覺到較強的震動,就不要靠近海邊、江河的入海口。如果聽到有關附近地震的報告,要做好防海嘯的準備,要記住,海嘯有時會在地震發生幾小時後到達離震源上千公裡遠的地方。
因為海嘯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險,船主應該在海嘯到來前把船開到開闊海面。如果沒有時間開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離停泊在海港裡的船隻。
海嘯登陸時海水往往明顯升高或降低,如果看到海面後退速度異常快,立刻撤離到內陸地勢較高的地方。
救生錦囊:海上船隻聽到海嘯預警後千萬別急著「回巢」。
地震
災害分析:由於地球不斷運動和變化,地殼的不同部位受到擠壓、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逐漸積累了能量,在某些脆弱部位,巖層就容易突然破裂,引起斷裂、錯動,於是就引發了地震。地震由於相對「頻繁」,造成的危害也更大。
本土信息:據浙江省地震局有關專家介紹,相對地震災害較嚴重的地區,浙江省歷史上地震頻度不高,震級也不大。近20年來,杭州市民能感覺到的地震大多是臺灣、長江口和江蘇等地地震波及的。
自救法寶:保持清醒的頭腦,選擇避震,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這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震動到建築物被破壞時間很短,如果人身處平房,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身處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遠離危險區,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被埋要保存體力,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儘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
救生錦囊:身處樓房,千萬不要跳樓。
火災
災害分析:火災最大的危害就是會導致煙霧中毒窒息死亡,因為大火煙霧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吸入後立即與血紅蛋白結合成為碳氧血紅蛋白。當人體血液中含有50%的碳氧血紅蛋白時就會窒息死亡。
本土信息:杭州的火災警鐘一直沒有停過。據統計2004年1至11月份,全市共發生火災2929起,死25人,傷11人,直接經濟損失1211.3萬元。
自救法寶:杭州市消防支隊的工作人員介紹:熟悉自己工作和生活場所的消防安全環境,面對突如其來的火災,應保持頭腦冷靜。逃離火場時可用溼毛巾掩住口鼻呼吸。過火焰區應先將衣物弄溼或以溼棉被、溼毛毯等裹住身體。一路關閉背後的門,以減少火和濃煙的蔓延速度。
等待救援應選擇靠近馬路的有窗戶的房間或者離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較近的房間,千萬不要乘普通的電梯逃生。
如果身上著火,千萬不要奔跑。這時最重要的是先設法把衣、帽、褲脫掉,也可臥倒在地上打滾,把身上的火苗壓熄滅,或者跳入就近的水池、水缸、小河等水中去,把身上的火熄滅。
救生錦囊:火災時儘量採用低姿勢逃生。
車禍
災害分析:車禍輕則擦傷、碰傷,重則常引起多器官受損的複合傷,現場急救不及時殘廢、死亡率很高。
本土信息:2004年1-9月份杭州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增幅從2003年同期的16.5%回落到3.57%,交通安全形勢總體趨於平穩。但道路交通事故仍在全市事故總量中佔據絕對比重,且重特大事故多發。
自救法寶:車禍所致的傷害大多為各類骨折、軟組織挫裂傷、腦外傷、各種內臟器官損傷。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張醫師說,當車禍發生後,應立即撥通120或96120急救電話,同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對傷員進行現場急救。
對傷員的現場搶救包括:對失去知覺者宜清除口鼻中的異物、分泌物、嘔吐物,隨後將傷員置於側臥位以防窒息。若傷者出血較少,可馬上用清潔的毛巾捂住,若四肢大出血,應在靠近心臟端用繃帶或皮帶結紮,防止失血過量,注意每隔一小時左右放鬆一次,以防肢體的缺血壞死。
對於骨折傷者,單純的四肢骨折可以就地取材,用硬板、硬紙板等包紮固定,大的骨折應用木板使身體保持筆直狀態,防止骨折的再損傷;在搬動病人時使其身體保持水平,不能扭曲,防止拖拉脊椎受到損傷,使傷勢加重。
對心跳呼吸停止者,可現場施行心肺復甦;心肺復甦通常採用人工胸外按壓和口對口人工呼吸法。
救生錦囊:包紮部位應「貼心」,即靠近心臟部位。
毒氣洩漏
災害分析:進入冬季,煤氣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這與冬季室內乾燥,不通風關係甚密。人們應當預防以煤氣中毒為代表的毒氣中毒。
本土信息:今年入冬以來,杭州已經發生數十例煤氣中毒事件,其中大部分患者習慣用煤氣熱水器洗澡,在密閉的環境裡遇到蔓延的「殺手」,很容易讓人在不知不覺中「中招」。
自救法寶:省人民醫院急救醫護人員介紹,CO中毒的基本病變就是缺氧,主要表現是大腦因缺氧而昏迷。在送醫院前可採取一些自救措施,並一定要讓中毒者充分吸氧,並注意呼吸道的暢通。
輕度中毒表現為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心悸、乏力、嗜睡等症狀,如能及時脫離中毒環境,吸入新鮮空氣,症狀可迅速緩解,但中度或重度中毒除上述症狀外,還會出現反應遲鈍、昏迷、大小便失禁等症狀。不管是輕度還是重度中毒,急救人員應立即打開門窗通風,將患者轉移至空氣新鮮流通處,並注意保暖;還要讓患者呼吸道保持通暢,神志不清者應將頭部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如果患者曾嘔吐,人工呼吸前應先清除口腔中的嘔吐物。如果心跳停止,就進行心臟復甦。對昏迷者或抽搐者,可頭置冰袋;輕度中毒數小時後即可恢復,中、重度中毒應儘快向急救中心呼救。
救生錦囊:毒氣洩漏時不要向順風方向跑,要儘量繞到上風方向去,並儘量用溼毛巾捂住口、鼻。
手機訪問 廣州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