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可收聽《去碧羅雪山看海》的音頻 文/郭子雄 朗讀/安林娜
本來是去看湖的,誰知湖太遙遠,沒有看到,卻意外的看到了海。這海的美,美得不知如何描寫,縱使是親臨其境,也感覺美得虛無飄渺。
選擇立冬這天去登山,肯定是不明智的,還沒有到碧羅雪山下的俄奪羅村,天就開始下雨了,在雨中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看著濃霧籠罩的碧羅雪山,心裡不免多出些擔憂,這樣的天氣能上山嗎?焦慮中,在天黑時,終於到達了第一天的露營地。露營地在碧羅雪山的半山腰,嚮導說,這兒是離水源最近的地方。離開這兒,一路上都難找到水。
雨依舊下著,又餓又累的我們,久等去取水的嚮導不回來,只得忍著勞累自己搭棚升火。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折騰,棚子終於搭好了。雨不知道什麼時間停了,天空露出了星星。遠處傳了說話聲,去取水的嚮導終於回來了。去取水來回去了一個多小時,看來,這地方真的是離水源太遠了。在我的印象裡碧羅雪山是不應該缺水的。碧羅雪山飛瀑密布,高山湖泊雲集,有「萬瀑千湖之山」之稱,至少在我十多次攀登或翻越碧羅雪山的經歷中,無不是流水潺潺。
吃完飯,已是深夜。圍著篝火烤著溼鞋子溼襪子,讀著滿天的繁星。時不時有流星划過天際,好美的夜空,美得不著邊際。嗅著篝火的煙味,林間有動物滑過樹梢的聲音。不用猜,一定是飛鼠,飛鼠喜歡火煙味。
碧羅雪山是一座神奇的山,它的神奇來自它所經歷的漫長時間和似乎難以窮盡的空間。我們即將攀登的這一段,海拔在4200米左右。我們要去的湖有兩個,一個叫孤兒湖,另一個叫蜘蛛湖。傳說此處原來是沒有湖的,一個去蘭坪給財主背鹽的孤兒,從蘭坪背鹽返回怒江大峽谷時,因裝水的竹筒破了,水漏光了,走到快接近山頂時,又渴又餓又累的他,想到自己身世,看到前面的大山,實在是沒有力氣再走了,就坐在一個大石頭上哭了起來,天就在這個時候黑了下來。等到天亮後,人們發現此地多了一個湖,湖邊還有一座小山峰,人們說這湖是孤兒的眼淚流成的,湖邊小山峰是孤兒成仙后的化身。從此,翻山越嶺的窮人,路過此地,不用愁沒水喝了。更為神奇的是湖邊小山峰腳有一個山洞,人們路經此地要是忘記帶碗筷,都可以在山洞裡借到,洞裡有鍋有碗,餓昏的人還可以在湖邊拾到野雞蛋,暫緩飢餓之苦,救自己一命,從而翻過大山。
不過,人性的貪婪,導致了這神話的破滅。由於有的人借了碗筷,不還回去,久而久之,洞裡空空如也,什麼都借不到了,湖邊的野雞蛋也越來越少了,只有孤兒湖孤獨依舊在大山上看星星月亮,日出日落。
清晨,千山舞初雪,萬嶺飛雲霧,美不勝收。「海!霧海!、好美」!同伴激動叫了起來。第一縷陽光冒過碧羅雪山的山梁,吻紅了高黎貢山山頂的雪。2018冬天的第一場雪,下的真是時候。日照金山,好一份嘆為觀止的美麗。金山下,白色的雪在燃燒,乳白色的霧在翻滾,我們的心情也在激情燃燒翻滾。霧向山頂飄去,霧動山不動,霧與山均在動。碧色的天空下,整個高黎貢山一派金色,盡染朝輝。霧快爬到山頂時,仿佛是爬累了,便停了下來,等待陽光的撫摸。在陽光的撫摸下,霧的水面徐徐打開,形成發海,棉花般輕盈的波濤上,冒出了一個山峰又一個山峰,一個山梁又一個山梁,一棵樹又一棵樹。樹葉上、草頂上的霜、雪,變成了一滴滴溼漉漉的水珠,水珠滴落在地上,又變成了一絲霧,飄然直上,與雲天相匯。
我們沿著山梁向碧羅雪山頂攀登,路越走越陡,幾乎壁立,又渴又累,幾次想放棄登頂,最後又堅持下來了。渴得受不了,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小口小口的吃地上的雪。
下午兩點,我們終於登上了山頂,山頂很平緩。朝風的方向,各種冰雕,造型多姿多式,美不勝收。可我們找遍了整個山頂,都沒有看到湖。一問嚮導,嚮導說要看湖,還要沿著山頂向北走兩個小時。實在走不動了,只得忍痛割愛,放棄看湖。我們不停的在山頂拍照,這時美麗的霧海,早已化成了一朵又一朵的白雲飄蕩在山間,有的在我們頭頂,有的在我們腳下,有的在我們的腰際。
安林娜,怒江廣播電視臺播音主持。用好聲音跟您分享好故事,我們不再是路上孤獨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