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態電影 《碧羅雪山》信仰與現實主義的抉擇!

2021-02-21 知途旅行社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藍色字體「知途旅行」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圖標「轉發、分享」內容

碧羅雪山宣傳海報

這是劉傑導演的第三部作品《碧羅雪山》,看了這部《碧羅雪山》,想起曾經老劉推薦的另一部少數民族作品《滾拉拉的槍》。

這兩部都是記錄少數民族的作品,有相似的少數民族信仰,原生態民俗以及電影人物最樸實最誠摯的情感。

滾拉拉的槍劇照

滾拉拉的槍劇照

《碧羅雪山》和《滾拉拉的槍》對比:


《碧羅雪山》中的故事發生在雲南西北部,一個被怒江包圍的小山村,片中村莊裡的人們說著自己民族的語言,與外面世界的聯繫是一條溜索。人要出村得自己帶著滑輪,拴在溜索上滑過去,下面就是咆哮奔流的怒江。

點擊『原文閱讀』可觀看碧羅雪山影片


 《碧羅雪山》裡面的傈僳族是居住在深山峻岭下的原始民族,他們繼承了祖先對熊的崇拜,尤其是村裡地位最高的長老,並習慣性地以此作為村內事宜的評判準則。

熊會破壞莊稼,而人們卻不能傷害它們。隨著山上的熊進村襲擊村民的頻率越來越多,大家對這個古老的崇拜開始有所動搖。


被熊幹擾的生活,與世隔絕的環境,這些尖銳的問題,都指向一個詞,「貧窮」,政府為他們開了各種便利的條件,很多人不是不想離開那個供養他們的地方,而是不敢!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離開了那以後的日子該怎麼過?他們的根就在那!

多利拔是迪阿魯的爺爺,他數著苞米,每天投一顆入筒子裡,算著自己跟熊祖宗走的日子,筒子裝滿之日就是生命的盡頭。當多利拔得知小孫女怕失去他而將玉米粒拿去餵豬的時候,他淡然地笑著說「沒關係的,日子過去就不會再回來了。

阿祖多利拔,這個在影片中沉默寡言的老者,但他說的話充滿哲理,包含了許多傈僳族的傳統和舊俗,也映射了人們的無奈與擔憂,在傳統與現代、精神與現實之間人們一直被選擇困惑著。

當人們最終決定搬遷下山的時候,多利拔獨自坐在路邊,疑惑著自己的這個決定,思索著傈僳族的未來。若換成是年輕人,該會怎麼去思考這些問題呢?

不少看過此片的人都覺得,他們拋棄了自己的信仰,傈僳族的部落標誌也在慢慢消逝。

信仰本應是一個部落最鮮明的標誌之一,但在歲月流逝、生活變遷、社會進步等現實主義元素的共同影響下,有人為之堅貞恪守到最後一刻,有人順應時勢接受現實,也有人夾雜在信仰與現實當中被活活殉葬。

我們不是當事人,並不知道他們面對的是一種怎樣的困難, 但我們希望,好的東西應該要留下來,因為這是一個部落的精神文化。

劉傑導演的影片基本都是反映現實的體製法制環境下人們生活的困境,這些影片對現實問題的暴露幾乎是針針見血,從來沒有半句廢話,假話,空話,它們往往直接切入到問題根源的核心部分,經常給觀眾打個措手不及。

而在面對現實主義題材的時候,劉傑也並不像其他導演那樣很容易就產生同情心泛濫的情況,他的電影,熱情而不濫情,冷靜而不冷漠,火候拿捏的十分準確。

在影片敘述過程中,他更不會沉溺於某種刻意營造的情緒中不能自拔,這讓人感覺他拍電影總是有一種信仰的力量,這種力量讓他在面對所謂的「弱勢群體」,「邊緣人群」的時候總是能保持住十足的尊重,態度十分真誠。

引自:小雞破逼於

劉傑導演的另外兩部電影:
處女作《馬背上的法庭》
第二部作品《透析》

影片幕後

影片在第1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導演、最佳音樂、評委會大獎以及評委會特別嘉獎四項大獎。

電影拍攝地點位於距離西藏十分鐘車程、距離中緬邊境10公裡車程的碧羅雪山下的大峽谷。

導演劉傑說,在碧羅雪山拍攝對導演的要求是「得特別能喝酒」。「當地人熱情,但你要他們幫你拍電影,得把他們喝高興了。在當地最多一次,一桌五六個人一起喝了11斤白酒。」

《碧羅雪山》的對白幾乎全部都是傈僳族語言,幾位演員基本不懂漢語,拍攝全程都要翻譯,語言障礙也是一大困難,由於語言不通,劉傑導演和演員之間靠眼神、笑容來交流,通過翻譯來傳達意思,如果沒有翻譯,他連演員剛剛念的臺詞對不對都不知道。

獲得上海電影節特別嘉獎的娜真葉是騙來的女主角,劉傑說:「剛找到娜真葉的時候,她甚至沒有乘過車,也沒看過電影。我們跟她說要演電影後,娜真葉哭著逃走了。我們後來騙她說我們要住到她家裡,吃光她家裡的東西,她才答應給我們演電影。」

以上部分圖文來自網絡~

▲碧羅雪山


碧羅雪山簡介:

碧羅雪山是西瑪拉雅山的餘脈,屬於橫斷山脈,是貢山縣與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交界線及怒江與瀾滄江的分水嶺。

碧羅雪山是瀾滄江和怒江的分水嶺,也是「杜鵑花的故鄉」,英國皇家植物園和愛丁堡皇家植物園栽培的杜鵑兩百餘種、報春花一百多種。當我們在雪山草場徒步時,雪山杜鵑就是驚喜和慰藉。



▲怒江第一灣

揭秘碧羅雪山,傾聽遠方的故事,點擊下方藍色字體!

點擊公眾號首頁我要旅行查看全部線路

回復以下「關鍵詞」獲取信息

投稿 | 幫助 | 近期線路

一日遊 | 少數民族


相關焦點

  • 雲裡霧裡,碧羅雪山等你
    選擇立冬這天去登山,肯定是不明智的,還沒有到碧羅雪山下的俄奪羅村,天就開始下雨了,在雨中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看著濃霧籠罩的碧羅雪山,心裡不免多出些擔憂,這樣的天氣能上山嗎?焦慮中,在天黑時,終於到達了第一天的露營地。露營地在碧羅雪山的半山腰,嚮導說,這兒是離水源最近的地方。離開這兒,一路上都難找到水。
  • 因為夠真實、夠克制、夠尊重、夠意外,所以說《碧羅雪山》是神作
    《碧羅雪山》是劉傑導演繼《馬背上的法庭》和《透析》之後的第三部電影長片,也是一部建國60周年的獻禮影片,於2010 夠真實《碧羅雪山這個風光秀美的村子是一首原生態之歌,但也是經濟落後、交通不發達的窮鄉僻壤,村民要自帶滑輪靠著溜索才能到江對岸的小鎮採購物資。時至今日,村民還圖騰崇拜,他們崇拜黑熊,將它稱之為「祖宗」,儘管黑熊經常到村裡禍害人畜和莊稼,但是黑熊「祖宗」是不能驅趕的,「祖宗」如果傷了人,只能說明這個人做了壞事,「祖宗」是在懲罰它。
  • 上海電影節 劉傑《碧羅雪山》獲最佳導演獎
    搜狐娛樂訊 6月20日,第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閉幕式暨頒獎盛典舉行,劉傑《碧羅雪山》獲最佳導演獎。圖/搜狐前方報導團 搜狐娛樂訊 6月20日,第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閉幕式暨頒獎盛典舉行,劉傑《碧羅雪山》獲最佳導演獎。
  • 【聽怒江●聽夜讀】去碧羅雪山看海
    點擊上方可收聽《去碧羅雪山看海》的音頻 文/郭子雄 朗讀/安林娜
  • 最佳導演劉傑 拍電影自掏腰包騙來女主角
    影片《碧羅雪山》的少數民族演員從來沒演過電影,甚至沒有看過電影,片中沒有大牌明星成本也不高,在電影節期間沒有引起過多關注,但評委們對影片卻非常喜歡,王小帥(在線看影視作品)更主動要求為獲評委會特別嘉獎的兩位小演員汪普則與娜真葉頒獎。評委們認為,《碧羅雪山》的動人之處離不開他們清新、淳樸自然的表現。
  • 王強《被陽光移動的山脈》展現信仰與愛情的抉擇
    ,這個講述信仰、欲望、自由、掙扎與選擇的故事亦收穫了閱片無數、眼光獨到的電影發燒友和行業內人士的頻頻點讚。他認為,在當代主流社會的大環境裡,應該有一部關於愛情與信仰的電影作品,於是便有了《被陽光移動的山脈》這樣一個講述精神與自我、現實與遠方、困境與解脫的故事。從劇本創作完畢,到被選入中國電影導演協會主辦的「青蔥計劃」中的十佳項目之一,到拍攝完成,這部作品歷時數年打磨終與觀眾們見面,一經亮相便得到業內外廣泛好評。
  • 向左哈巴雪山 向右玉龍雪山
    D7:獨龍江-福貢:自駕約190km D8:福貢-老姆登-騰衝:自駕約430km,有高速 D9:騰衝和順古鎮:有部分景點需要徒步 D10:騰衝 - 德宏 - 騰衝,單程自駕約100km 那些熟悉又陌生的的名川江河:玉龍雪山
  • 電影《被陽光移動的山脈》定檔1114信仰與愛情的掙扎直擊人心
    ,這個講述信仰、欲望、自由、掙扎與選擇的故事亦收穫了閱片無數、眼光獨到的電影發燒友和行業內人士的頻頻點讚。他認為,在當代主流社會的大環境裡,應該有一部關於愛情與信仰的電影作品,於是便有了《被陽光移動的山脈》這樣一個講述精神與自我、現實與遠方、困境與解脫的故事。從劇本創作完畢,到被選入中國電影導演協會主辦的「青蔥計劃」中的十佳項目之一,到拍攝完成,這部作品歷時數年打磨終與觀眾們見面,一經亮相便得到業內外廣泛好評。
  • 萬瑪才旦電影《氣球》發布11.20上映!信仰與現實如何抉擇的哲學思辨
    該片講述了達傑一家原本過著普通而日常的生活,卻因一隻普通的保險套捲入了一系列尷尬而又難以抉擇的事件當中。突然有一天,父親也意外去世,因此,家庭原有的和諧給徹底打破,從而引發了一系列棘手而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計劃生育政策轟轟烈烈推行貫徹之時,再生就會被罰錢,而且家裡養三個孩子已經十分吃力了。
  • 電影《被陽光移動的山脈》定檔11.14 信仰與愛情的掙扎直擊人心
    ,這個講述信仰、欲望、自由、掙扎與選擇的故事亦收穫了閱片無數、眼光獨到的電影發燒友和行業內人士的頻頻點讚。他認為,在當代主流社會的大環境裡,應該有一部關於愛情與信仰的電影作品,於是便有了《被陽光移動的山脈》這樣一個講述精神與自我、現實與遠方、困境與解脫的故事。從劇本創作完畢,到被選入中國電影導演協會主辦的「青蔥計劃」中的十佳項目之一,到拍攝完成,這部作品歷時數年打磨終與觀眾們見面,一經亮相便得到業內外廣泛好評。
  • 信仰與現實如何抉擇?《氣球》給出了無解的答案
    從海報中便不難看出:女性、生命、信仰與現實之間的相互捆綁和映照是故事中繞不開的元素。而《氣球》的故事緣起一次簡單到不能再日常的偶然。信仰與現實如何抉擇也和絕大多數藏語電影一樣,信仰是貫穿其中繞不開的話題。
  • 三部電影情聚怒江 真實講述脫貧故事
    宣傳片《南網情深》 李娜 攝  三部反映怒江州脫貧攻堅的微電影《一隻飯盒的故事》《碧羅雪山上的飛機》《彩虹的約定》,內容都是取材於近年來南方電網在怒江州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過程中的真人真事。微電影《碧羅雪山上的飛機》李娜 攝  「當我了解到和滿福要輟學時,我眼前就浮現出我初中剛畢業時母親含著淚對我說『你是家裡的老大,家裡沒錢再供你們三兄弟同時上學了』的無助情景。」
  • 印度電影「阿普三部曲」昭示的詩意現實主義 | 何美
    「阿普三部曲」表達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生與死的三重主題,為現代印度社會的變遷提供了一組詩意現實的縮影,打開了透視印度電影真實面向的一扇窗。電影承繼法國詩意現實主義與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傳統,被視為印度新現實電影的裡程碑,昭示詩意現實主義的審美導向和藝術價值, 啟示現實主義電影美學的現代性建構。
  • 信仰or現實?萬瑪才旦《氣球》曝生死輪迴版海報
    海報中充滿了具備豐富解讀空間的電影意象,如白色氣球般的月亮高掛天空,母親的側臉化為大地山巒,孩子們手中的紅氣球飛遠,代表著生命的遠離,與遠處極具西藏特色的「煨桑」(煙火祭祀)交相輝映。生死輪迴中的矛盾與迷惘,傳統信仰與現代生活的衝突與融合,讓《氣球》成為一部兼具電影藝術美感、藏地文化底蘊與人文哲思的高口碑人文佳片,被不少資深影迷列為心目中的年度最佳影片。
  • 二刷幸福三重奏,陳意涵來過的雪山,全程索道40分鐘竟看不到雪
    提起香格裡拉,你是否也會想起詹姆斯希爾頓筆下消失的地平線一書中曾經提到的世外桃源,「那裡有著神聖的雪山,金碧輝煌的廟宇,明鏡一般的天空……」這個被描繪出的永恆、平靜、和諧的理想國度,在去香格裡拉前,我一直認為是只活在書中,想像中的。
  • 寫實主義與平民英雄,抗戰劇《絕地反擊》的信仰敘事
    《絕地反擊》以真實歷史原型為基礎,通過小人物的平民視角,呈現了家國危急存亡關頭的個體抉擇,詮釋了紅色信仰的正能量。如何以現實主義精神書寫抗日群英譜,今日開播的電視劇《絕地反擊》,進行了頗為有益的嘗試。這部由北京海潤新力量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北京鸚鵡娛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及北京中富盛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殷飛執導,王新、阿麗亞、王翌舟、吳旭東領銜主演的電視劇《絕地反擊》,講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後期八路軍在魯南、蘇北抗戰的故事,該劇以強烈的寫實意識、平民書寫和信仰敘事,呈現了一部非常有正能量有故事性的史詩正劇,實現了抗日題材劇現實主義精神的回歸。
  • 現實主義是電影的永恆話題
    《我和我的家鄉》劇照如何在新時代以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講好中國故事與中國情懷?中國電影人如何藉助新的傳播媒介與傳播方式,實現中國電影美學與世界的積極交流和對話?在中國文聯、中國影協、鄭州市人民政府、央視電影頻道《今日影評》欄目聯合主辦的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主題論壇上,電影人以「全面奔小康 共築電影夢:現實主義的光輝與電影機遇」為題,就電影如何更好地與火熱的時代生活交相輝映展開了有益探討。
  • 銀幕上的現實與現實主義引熱議 國產現實主義電影的堅守與奮進
    但可能我用的詞有問題,對方並不明白我說的現實主義是怎麼回事,很多時候是雞同鴨講。」曹保平導演認為,現實主義的電影首先和時代的「土壤」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討論的過程中,曹保平以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為例,他認為在二戰後背景下誕生才產生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這與當時社會環境產生巨大關係,才產生很多主題和表達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