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考研考不上「雙一流」還不如不考,你怎麼看?
說這句話的人,要麼是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足夠強的自信,要麼是想要給自己一個相對比較高的目標來激勵自己。但是,備戰考研,我們到底應該選擇雙一流高校,還是選擇其他高校,也需要量力而行。
首先,如果我們的學習能力突出,考上雙一流高校研究生的可能性比較大,當然應該把衝刺雙一流高校研究生作為自己的首選目標。畢竟,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每個人都應該逼自己一把。考研考上的學校層次越高,排名越靠前,畢業之後,將來就越能夠在社會上立足,發展空間就越大,收益就越高,價值也越大。尤其是那些本科階段就在985或211大學就讀的同學,理所當然應該把衝刺雙一流研究生作為自己的目標。
其次,在報考研究生的時候,我們也應該量力而行。畢竟,我們都知道,雙一流高校的數量,相比全國高校的數量,比例是非常少的。我國一共有3005所高校,但是,雙一流高校的數量僅僅只有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報名參加2021年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考生,預計超過400萬人。這400萬人都想考上雙一流高校,根本不現實。因此,如果我們在考研的時候,目標設定過於好高騖遠,最終的結果必然是鎩羽而歸。
再次,在現階段,研究生相比本科生,在就業方面優勢比較突出。這就意味著,即便沒有考上雙一流大學研究生,只要是拿到了研究生文憑,畢業之後的就業出路都不錯。尤其是在一部分中西部地區,只要有研究生文憑,都能夠算高學歷人才,能夠享受到當地的人才引進政策。因此,趁著眼下研究生文憑的含金量還相對較高,趕緊考上研究生,不管是對於找工作,還是對於將來的長遠發展都有好處。
總之,考研考不上雙一流高校等於不考,這種說法是有失偏頗的。渴望考上雙一流高校研究生,並為之付出努力,這是值得鼓勵的。但是,該不該報考雙一流高校研究生,還是需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