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大師程顥春日郊遊即景生情,寫下一首唯美的詩,無一字不抒情

2020-12-23 塵世曉書僮

古代的文人喜歡悲春傷秋,往往描寫春色美景時,更加喜歡融入自己的情感,還有複雜的心情,這也就使得作品無處不憂愁;秋天就更不用說了,大地一片肅殺,這時就要生出更多的憂愁;在這一悲一秋中,誕生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篇,其實詩人在創作這一類作品時,更多的還是一種情感上的發洩;特別是那些在生活中處處不如意的詩人,往往寫得更具有感染力。

宋朝理學大師程顥的這首《春日偶成》,則又是以另一種方式來表達,通篇美得猶如一幅畫,沒有了以往的悲傷,寫得很唯美,並且無一定不抒情,同時還融入了理學思想,讓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讀來也是朗朗上口,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如此唯美的詩作,其實是比較少見,只有像程顥這種理學大師,會有那種閒情逸緻。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

程顥創立的理學思想,對於朱熹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從而逐漸形成了新的思想體系,讓這一思想在明清兩朝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所以後人把他們的思想稱為「程朱理學」,而這一思想的核心那就是存天理、滅人慾,天理構成人的本質,在人間體現為倫理道德三綱五常,其實就是精緻的客觀唯心主義思想體系。他們推崇儒學說,又是在這學說上重新建立新的基點。

後人正是把這一思想體系融入到生活中,最終在明清兩朝為上層人士所重用,進而全面普及。程顥是這一理學的先驅,他的思想也是影響了南宋的理學大家。他本人也是會把這一思想融入進詩歌中,也就使得作品不僅抒情,同時哲理性也是很強,在這首《春日偶成》中,也是強調了這一點,告訴了世人許多的大道理。

第一二句完全是在寫景,這種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並不是很新奇,無數的詩人反覆使用,不過程顥在這裡寫得又是很生動,反而用出了新意,「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外面的天氣晴朗,雲淡風輕,正是春日正午,傍著花隨柳樹,我一個人向河岸慢慢走去,身邊的美景讓人深醉其中。這兩句看似很普通,但是每一句又很抒情,從而讓這整首詩立馬有了一種纖細的美。

第三四句則是描寫了當時的心境,同時又是告訴了世人,不要浪費大好的時光,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對於別人來說,可能無法體會到我此時此刻的心情,現在我無比的快樂,其實他們更多的還是不理解我,於是說我忙裡偷閒,還強學那少年童,一個人獨自出門遊玩。這兩句寫得很是有趣,詩人正是告訴了世人,他不會浪費任何的時間,只要有空還是要出門遊玩,去欣賞美麗的風景。

程顥的詩有一種獨特的美,同時字裡行間又讓人感受到歡樂,整首詩無比的抒情,無一字不唯美,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情畫意。這樣的作品在宋朝的作品中是比較少見,對於絕大部分的詩人來說,更喜歡直抒胸臆,另外還會進一步地描寫人生的態度,這樣的一種寫作手法,儘管哲理性很強,可是有顯得有一些突兀。從這麼一首小詩中,我們感受到了詩人獨特的才情,還有對於春日美景的細膩的描寫,這也說明詩人熱愛生活,對於事物有著細膩的觀察。

相關焦點

  • 程顥很經典的一首詩,翻譯過來就是:誰曾經還不是個少年了
    雖然其成就多為理學主張,即「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主張「存天理,滅人慾」。但實際上其詩歌風格並不像「理」學那樣呆滯無趣,反而多了一些不同於蘇東坡、王安石等人的別樣味道。今天我們就來品讀一首理學大家程顥的《春日偶成》。
  • 理學大師程顥,巧斷忤逆不孝案
    北宋理學大師程顥,在山西晉城做縣令的時候,遇到了一件棘手的案子。告狀的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證人是個媒婆,而被告則是當地有名的富戶張百歲。張百歲有點不高興了:「你這麼大的人了,怎麼張口胡說呢?我爹剛去世,屍骨未寒,怎麼又多出你這麼一個爹來呢?」那老頭解釋說,自己姓黃,當年因為家貧,生了個兒子,養不活,就把他交給了張長庚,換了一百斤小麥,還說:「這麼多年來,我一想起這事來,便很難過。如今我也老了,誰不希望兒子能在面前服侍呢?」
  • 程顥最經典的一首絕句,信手偶得,一直是春日裡必讀作品
    下面分享程顥最經典的一首絕句,信手偶得,一直是春日裡必讀作品。春日偶成宋代:程顥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程顥,字伯淳,洛陽人,北宋哲學家、教育家。程顥平時鑽研學問,教育學生,難得有時間出去走走。美好的春季到來了,這位老學者也坐不住了,這首詩就是寫他春遊時的愉快心情的。「偶成」,就是偶然受到觸動而寫成的意思。這一日天高氣爽、旭日暖陽,天上有一抹淡淡的雲,緩緩漂移;還有幾縷柔柔的風,輕輕地吹。
  • 暮春時節落花紛紛,周敦頤寫下一首詩,短短的幾句美得令人驚豔!
    這種唯美的景色,也是讓人無數的詩人為之著迷,為此同樣有很多的詩描寫這一情景,譬如北宋大詩人周敦頤的《題晚春》,那就是一首很唯美的詩,通篇短短的幾句美得令人驚豔。花落柴門掩夕暉,昏鴉數點傍林飛。吟餘小立闌幹外,遙見樵漁一路歸。周敦頤,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實,字茂叔,諡號元公,道州營道樓田保(今湖南省道縣)人,世稱濂溪先生。
  • 部編古詩原創賞讀:《春日》| 部編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
    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傾倒,寫下了流傳千古的佳作。程顥踏春時陶醉: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白居易賞春時欣喜: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張志和在春景中閒適: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宋朝有一位大詩人,名叫朱熹,在萬紫千紅的大好春光中,提筆寫下了一首《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詩人放下手中的書卷,來到泗水河邊踏春。
  • 晁衝之一首唯美的惜春之作,全詩四句分別寫了四景,表現手法高超
    那麼這一詩派最大的點就是講究用詞要有深意,可謂是無一字無出處,一定是要使用典故,可能正是這個原因,使得這一詩派最終在南宋時期淡出了詩壇。江西詩派輝煌時期無數的詩人學習黃庭堅,他們在作品中大量使用典故,雖然用典故有好處,能夠讓一句詩更具有深意,但是在作品中使用過多的話,人們往往又會難以理解。
  • 周敦頤是理學大家,數百年前用首20字的詩詞寫盡現代人一生的追求
    古代有很多詩人都用自己的詩詞來表達了自己淡泊明志的生活情趣,比如陶淵明就曾寫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王維也曾寫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佳作,孟浩然也有「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神句。
  • 廣東有個600年歷史的程姓古村,全是程顥後代,被譽嶺南理學第一村
    渝帆查了一相資料,全國一共有2847個區縣、38773個鄉鎮、691510個村莊,數量不可謂不多,但是,在全國眾多的村莊中,能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卻並不多,截至2020年,一共有七個批次共487個,而廣東20365個行政村中,僅有25個村莊能獲此殊榮,其入選難度之大,可想而知,要沒有真正打動人心的歷史文化,是不可能入選的。
  •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成為描寫秋天最唯美的一首詩
    作為唐朝最後大師,杜牧的很多作品也都是深入人心,尤其是一首《清明》,更是成為了描寫清明最傳神的一首詩,通篇描繪的看似平淡,可是那一份憂愁之感,以及落魄的神態,則是被詩人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得淋漓盡致,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 唐伯虎一首少男少女詩,將閨房之情趣展現得淋漓盡致,無一字多餘
    他曾寫下一首有趣的閨房情趣詩,將新婚的愛情生活寫得有聲有色,無一字多餘。 《題拈花微笑圖》唐寅 昨夜海棠初著雨,數朵輕盈嬌欲語。 佳人曉起出蘭房,折來對鏡比紅妝。 問郎花好奴顏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 武漢最講「理」的黃陂,走出兩位名人大師,影響深遠至今
    武漢也是一座講「理」的城市,同樣是在黃陂,二程書院講述著兩位理學大師的故事,於是我們慕名而來拜訪這「講理」的地方,看看「理」到底是怎麼講的。黃陂前川出二程二程書院坐落在武漢黃陂區前川街魯臺村,是紀念和尊奉兩位理學大師程顥、程頤的地方。二程書院始建於明代,後來幾經損毀重修,變換用途,如今的書院是2014年重建的仿宋建築。
  • 秦觀一首很唯美的詩,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通篇美得令人心醉
    現在提起秦觀可能很多人會想到他詞人的身份,其實除了詞寫得好之外,詩歌也是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一些經典的作品那也是膾炙人口,以他這首《春日》來說,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不容錯過,最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
  • 宋朝大詩人王禹偁一首悽美之作,通篇無一字不憂愁,無一字不傷感
    我們也可以把古人那種情感的變化,看成是一種殘缺的美,其實這樣的一種美,這樣的一種美也是最能夠打動讀者,而且創作出來的作品,那也是與從不同,以宋朝大詩人王禹偁這首《春居雜興.兩株桃杏映籬斜》來說,那就是一首悽美之作,通篇可謂是無一字不傷感,無一字不憂愁,每一句都感人至深。
  • 18歲的李白尋訪道士不遇,卻發現世外桃源,寫下一首優美的詩
    有一天,李白上山尋訪一位道士不遇,有些失望的李白,卻領略到了沿途的絕世美景,回家後寫下了《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唐)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 韓愈夜裡在宮中值班,寫下一首很唯美的詩,短短幾句美得令人驚豔
    特別是這首《題百葉桃花》,整首詩看似很普通,可是同樣寫得很唯美。韓愈寫這首詩時正是在宮中值班,由於有些無聊,正好看到了窗外的桃花,於是有感而發,匆匆寫下了這麼一首生動有趣的作品,通篇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但是寫得唯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韓愈作為中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很多作品,那也是流傳極為廣泛。
  • 周敦頤一首很唯美的詩,僅開篇短短的七個字,便是美得如詩如畫
    其實除了散文之外,周敦頤還寫過很多的優秀的詩歌,以這首《題晚春》來說,那就是一首精品之作,全詩儘管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可是每一句都如詩如畫,美得令人驚豔。  《題春晚》  宋代:周敦頤  花落柴門掩夕暉,昏鴉數點傍林飛。  吟餘小立闌幹外,遙見樵漁一路歸。
  • 十首唯美抒情古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抒情詩一直是中國詩歌的主流,在情與景在古典詩詞中,抒情詩是佔據了大半壁江山的。但即使同為寫景抒情詩,不同的詩人其表現手法與藝術形式也是各有千秋。有的以景載情,有的觸景生情,有的以景蘊情。精選十首絕美抒情古詩,感受詩人用文字直抒胸臆,用韻律展現屬於他們的時代旋律。
  • 孔尚任一首很唯美的詩,只有短短的幾句,寫出了不一樣的秋日美景
    北固山在江蘇鎮江市北,面臨長江是一處優美的風景勝地,其實很多的文豪都留下了關於北固山的詩作,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唐朝詩人《次北固山下》,寫得很唯美,同時也流露出了淡淡的憂傷。而孔尚任的《北固山看大江》也是難得的佳作,整首詩同樣意境高遠,看似淡淡著筆,但是每一句都美得如詩如畫。
  • 秦觀一首《春日》詩讓人怦然心動,詩作背後的猜想也很有趣
    而他的詩作存世有400多首,遠超詞作數量,可見秦觀對於詩的創作也是極為在意的。今天就來介紹一首秦觀描繪春天的詩,從這首詩中我們不僅能夠看到秦觀詞中的溫婉,還能從中讀到與詞的表現手法不一樣的地方。有些景與物詞可以表現,但在有些情況下,以詩來表現可能更具張力。
  • 唐朝最奇特一首詩,僅20字卻被譽為「一字難改」,挑戰者無一成功
    《毛詩-大序》記載: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用高度凝練的語言,生動形象的來表達作者豐富的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古體詩也是詩歌體裁的一種,在唐朝時期達到了巔峰。現今人們提起詩,往往都是說的唐詩,足見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