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產家庭倫理劇一經播出就會引發諸多爭議。雖然說電視劇裡的角色在塑造時都用了些許誇大的藝術手法,但總能在他們身上找到現實的原型角色。
之前大火的電視劇《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媽媽就帶有濃厚的重男輕女思想,而蘇明玉身上堅強的現代成熟女性角色也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而最近大火的電視劇《親愛的自己》裡闞清子飾演的張芝芝一角就引發了諸多爭議。
在劇中,張芝芝是典型的「討好型媽媽」,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張芝芝四處託人讓孩子上當地最好的幼兒園,因為家庭條件和別人不一樣,張芝芝的女兒雨薇也無法融入班級圈子,經常自己一個人。
每當雨薇和自己媽媽說起此事時,張芝芝總是說:「我做這一切都是為了你,你要知足。」而張芝芝本身也有著自己的工作,但是結婚後她的生活重心從工作轉移到家庭中,這本沒有錯,但張芝芝呈現給自己孩子的生活狀態就是太過於卑微。
當張芝芝向自己的好友傾訴時,好友勸她:「愛家人的同時也好好愛自己,你連護膚品都用最便宜的。」
在張芝芝這樣「討好型媽媽」的背後,實際上對孩子的影響是容易走向兩個極端的,孩子要麼十分心疼自己的媽媽,對父親表示不理解;孩子要麼跟自己父親一樣,對自己的母親不理解,甚至於十分討厭自己的母親。
這樣的教育方式其實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我們更容易發現的是,母親的形象對孩子的成長是有非常大的影響。
那麼,母親應該在孩子面前展現怎樣的形象?
1、有自己獨立的人格
這點其實也是張芝芝所缺乏的,面對自己的教育,母親應該有自己的想法,但更應該切合實際;面對自己的丈夫,一味地服從並不會產生百分之百的好處。每個母親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和交際圈,懂得人生不應該被灶臺所充斥。
在面對家庭突發情況時,母親更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議,不要只會說:「我都行,你們商量吧。」時間長了,在家庭中母親就會變成一個「只會做家務的透明人」。
2、做事認真不隨便
耳濡目染下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細水長流的。一般而言,母親陪在孩子身邊的時間是要比父親陪伴的時間長的,所以母親更應該注意自己的生活態度對孩子影響。如果一位母親,遇事慌張急躁、做事得過且過,這樣母親培養出來的孩子也有很大概率是母親的複製版本。所以說,母親要懂得注意細節,做事認真嚴謹。
3、適當的服軟
我們都說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的。母親一味地服軟和一味地要強肯定讓孩子的教育走向兩個極端,所以說,母親對待家庭成員既要有著獨立的人格,也要懂得適當的服軟。不要孩子面前呈現出來一種「萬事都要我做主,其他人不允許說話」的態度。
結語:孩子的成長路程和父母的行為都是息息相關的,如果說學校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一段時間,但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一輩子。所以說,父母應注重自身在家庭扮演的角色。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