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千年的民間藝人嗩吶,你是否還記得呢?

2020-12-21 聚焦巴中

傳統音樂

嗩吶情緣

明森

窗外傳來一陣悠揚的嗩吶聲,接著是震耳的火炮聲把我吵醒了。嗩吶聲越來越近,我的心中猛然一緊,又有一個靈魂上天了。我起了床,推開窗戶,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窗外的天空還沒亮呢!昏黃的路燈下,一隻送葬隊伍緩緩前行…… 秦巴山區的嗩吶聲是一倒獨特的風景,一般是不響的。但是如果響起來,就必定是有事情,或者喜事,或者喪事,但是現在已經普遍成了喪事了。

說起嗩吶,我不禁想起我們村裡一位名叫彭老么的嗩吶藝人。

記的兒時,村子裡的人們在勞作了一天之後,旁晚會聚在村頭的大核桃樹下乘涼。彭老么會不早不晚的,拿著小凳,端著茶盅來在樹下,老么的出現,人們頓時安靜下來,都不約而同地給他讓出空地來,他點頭哈腰,向眾人打聲招呼坐下,慢騰騰地從肩上取下嗩吶,先用口水溼潤一下哨子,然後銜在嘴裡活像賭氣的癩蛤蟆,腮幫子一鼓一鼓的。「嗚的打,嗚的打……」吹出幾聲。不大一會兒,前院後院都是「吱呀呀」的開門聲,光著腳丫子的小孩,還有那些正納鞋底、繡花的女人都紛紛走出門,圍在大樹下。他的徒弟聽到師傅的召喚,紛紛拿起鑼鼓傢伙四面而來,圍著師傅兩邊坐下,一個徒弟討好似的端上茶缸,恭恭敬敬地遞到師傅手上,師傅接過,不管是否燙嘴,咕嘟咕嘟幾口,一缸子茶水就見底了,然後,他把空茶缸遞給徒弟,吐一口濃痰,抬頭看看四周,看見人到的差不多了,拿起嗩吶說一聲「徒兒們,架勢整。」徒弟們聽到號令,各自抄起傢伙,吹打起來。悠揚的嗩吶聲把那些喜愛唱山歌的村民的嗓子逗得痒痒的,等到一首曲子吹完,都情不自禁唱起來。老么連忙端起茶缸喝一口水潤潤喉,用嗩吶鑼鼓伴奏,把整個非正式演出推向高潮,整個夜晚,伴隨著人們的笑聲,小孩們的嬉戲聲,熱鬧的很。

彭老么是一個孤獨的老人,沒有老伴,沒有親戚朋友,沒有兒子。聽我爺爺說,他早年搬到我們村子入住,也沒任何家當,隨身帶一桿嗩吶走一路吹一路,平時靠吹鎖吶餬口。閒時,會幫左鄰右舍幹些農活,生產隊也把他列入「五保戶」之列,吃穿能給點救濟,日子也能勉強打發過去。後來,我舅舅給他當了大徒弟,在我舅舅的帶動下,村裡一夥年輕人都跟他學吹嗩吶,遠方四鄰的紅白喜事都請他們,也得到一筆不搏的收入。

彭老么是一個善良的老人。他帶著徒弟不知替多少家娶新娘吹嗩吶送喜,偏偏自己就享受不到甜蜜的愛情。我從舅舅口中知道他曾和一個鄰村的姑娘有一段很浪漫的嗩吶情緣。大集體解散後,村民都忙於發家致富,群體聚會相對減小了。每天下午,彭老么就坐在自家房前山坡上,一個人悠哉樂哉吹起嗩吶,而陪伴他的也只有嗩吶,也只有吹響嗩吶那一刻仿佛是自己的世界。

只要嗩吶聲一響,沿河兩岸都能聽見,打破了山村長年苦寂的日子,每當這時,不管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會坐在自家大門口靜靜欣賞,隨著曲子的起伏變化,勞累了一天的人們也隨著曲子的變化,一會兒神採飛揚,一會兒低頭哀思,甚至吹得那些覺得自己命苦的女人偷偷抹眼淚。當然,也吸引了鄰村這位姑娘的好感。一來二去,兩人就好起來,彭老么託媒人去提親,女方父母認為這個外地人家中一貧如洗,加之從事的是三教九流中最下九流的行業,門不當戶不對,被女方的父母棒打鴛鴦活活拆散了,把那姑娘嫁給一個比他大二十多歲的有錢人,出嫁那天,那多情的姑娘被大花轎抬著,遙遙三十多裡山路,彭老么帶著徒弟不請自到,加入送親隊伍,一路鼓著嘴辛酸地吹著曲子,姑娘坐

在轎內哭一路,眼淚溼透了鮮紅嫁衣。一直把姑娘送到男方家,他還不願離去,坐在院壩吹了大半夜,直到賀喜的客人散去,這才帶著徒弟們回去,結果就在就在那黑咕隆咚的夜裡,姑娘偷偷跑出去跳進房後的池塘裡,直到第二天,人們發現屍體漂浮上來,娘家自認倒黴,婆家嫌晦氣,沒人家願抬回家安葬。彭老么不聲不響抱起那姑娘的屍體,請了徒弟們一起把新娘子埋了,他還為自己無能力娶到家的「媳婦」燒完百七和三個周年,逢年過節上墳祭奠,祭奠時總是吹上一曲憂傷的曲子。

聽完這個故事,我不覺一陣辛酸,就與舅舅聊其它話題。當我問到他是否也有一段嗩吶情緣,他臉上泛起了夕陽的紅暈,露出得意的眼神。他講自己的愛情故事則比他師傅浪漫多了,他剛好趕上國家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的年代,與舅舅同村的一個姑娘歌唱得特別好聽,年輕帥氣的舅舅嗩吶吹的特別好贏得了姑娘的好感,他們談上了戀愛。由於彼此情感深厚,儘管也遭遇娘家人的反對,兩人到了國家規定的法定結婚年齡,舅舅帶著舅母悄悄到鄉上領了結婚證,然後帶著舅母到沿海闖蕩去了,舅母娘家人很生氣,多次上門吵鬧,多次到縣上告舅舅拐跑了他家姑娘,直到鄉民政所拿出已結婚依據才作罷。

我前年回老家,專程去看望舅舅,我問起彭老么,舅舅眼裡含著淚花,說話喉嚨硬硬的,說他師傅死了兩年多了,死的頭一天晚上還在他那相好姑娘墳上吹了一整夜嗩吶,村子裡很多人聽到那獨特嗩吶聲。舅舅感覺不對,第二天早早起來趕過去,老人默默而安然的離開了這個世界,舅舅召喚了他所有的徒弟,熱熱鬧鬧給他辦了葬禮,葬禮儀式全是嗩吶聲,整整吹了一夜,第二天把他埋葬在那姑娘墳墓旁邊,兩人的一段嗩吶情緣故事依然留在我兒時生活的村莊……

嗩吶,一個遠古而悠久的樂器,嗩吶在鎮巴有悠久的吹奏歷史,據有關史料記載,在明末清初縣內境內就有了嗩吶,當時主要流傳於民間的戲班,新中國成立以來,嗩吶隊伍不斷擴大,成為當時鄉村各種喜事哀樂場合中不可缺少的演奏樂器,也是山民在沉寂苦悶日子中唯一能愉悅身心的樂器。

只要聽到嗩吶聲響,要麼喜慶、要麼哀怨,喜慶的是結婚,哀怨的是祭奠,幾乎成為一種規律。嗩吶聲一響,大人聽旋律,小孩聽熱鬧。大人能從嗩吶聲中聽出喜慶、哀怨之情愫,甚至喜慶或祭奠過程中的環節,因為各個部分都有相對固定的表達形式,嗩吶聲都有不同的表達形式。

在我的記憶中,嗩吶是鄉村一個標誌性的民間樂器,我甚至認為,只有嗩吶才能表達出大巴山人心底那種感情,熱烈、奔放、悠揚、悲壯、哀怨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一直認為嗩吶聲是秦巴山區山民滋潤泥土發出來的天籟之音,那種感覺,根本沒法用語言能表達,只能用心去感受,感受那一種發自心底的聲音,感受那一種淳淳的感情,像飲一杯清醇甘冽的包穀酒,火燒火燎,回味悠長。 想著想著,兒時的童謠在耳邊想起:

農村嗩吶名聲遠傳,賽過漢調二黃戲班,

手拿一根黑漆杆杆,上頭鑽了八個眼眼,

安上一個燕麥片片,還有一個堵氣盤盤,

下頭掉個黃銅碗碗,綁上一對耍須子線線,

吹的樂曲是有板有眼,喜怒哀樂全在裡邊,

紅白喜事嗩吶為先。

相關焦點

  • 樂器趣聞丨嗩吶王用盡了他所有的力氣,演奏一出《百鳥朝鳳》
    遊天明和師傅以及師弟三人在樹林裡學各種鳥叫,那是技藝的競爭,更是父子間的傳承……就像電影裡說的:嗩吶王用盡了他所有的力氣演奏,或許爸爸也用盡了他所有力氣來成全我。千年古琴萬年箏,一曲嗩吶定終身嗩吶拆解圖嗩吶演奏家一般分為民間藝人和專業演員兩種:嗩吶民間藝人從事婚喪演奏以及民間教學、傳承 大部分沒有嚴格意義上固定、穩定的收入;嗩吶專業演員從事國家專業樂團演奏以及音樂學院教學同時大部分兼有業餘學生
  • 傳承六代的龍江嗩吶傳奇
    叢文新在製作嗩吶。  「三年琴,五年簫,一把二胡拉斷腰,千年琵琶萬年箏,嗩吶一響全劇終。」說起這段老話,老爺子笑出了聲,言語間,滿是對嗩吶「誰與爭鋒」的驕傲。「曲兒小,腔兒大,它可是民樂器的『扛把子』,那不是浪得虛名,音頻是鋼琴的2倍,音響是鋼琴的4倍,音色突出,畫面感和穿透力強,『搶戲』可不是靠聲大。」
  • 電影《百鳥朝鳳》的文化傳承,時代變遷下的嗩吶
    影片焦三爺是這部影片的靈魂為什麼說焦三爺是這部影片的靈魂呢?焦三爺是一個固執的人,但是他對嗩吶情有獨鍾,不單單是喜歡,嗩吶已經融入了他的一生,為了傳承嗩吶,犧牲很大。拜入門下,苦練技藝,將嗩吶進行到底,這是一種優秀精神。後半段,由於時代發展,嗩吶越來越不受重視,甚至遊家班散夥,身患重病的焦三爺依舊積極的集合人一起吹奏嗩吶,不能沒有嗩吶。自己得了重病沒錢醫治,賣掉牛隻為徒弟天鳴置辦一套新傢伙,他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捍衛嗩吶。所以,焦三爺是本片的靈魂所在。
  • 嗩吶一吹,非遺的傳承真的太難
    「《百鳥朝鳳》,我欠你一張電影票」這部電影是中國第四代導演吳天明的德高望重者眾遺作,也是導演自己生涯的真實寫照。遺憾的是這部電影在導演去世後才上映,2016年上映的影片,這部默默無聞的影片本身也反映了該電影本身的精神,「不被所有人追捧、卻一直保持對電影的熱愛和傳承」,因為總需要人去堅守一些小眾的東西。
  • 嗩吶聲聲傾訴鄉土情懷
    SUO NA嗩吶嗩吶聲聲傾訴鄉土情懷嗩吶,這種民間樂器,可以說集聚了中華民族數千年歲月裡的悲喜交響!
  • 嗩吶和二胡,你更喜歡哪一個?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兩種非常受歡迎的樂器:嗩吶和二胡。嗩吶重大事件:公元三世紀,由波斯,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明代後期,嗩吶已經在民間器樂中成為了必不可少的一種樂器。1993年,著名管樂演奏家郭雅志先生發明了嗩吶「活芯」裝置。讓傳統嗩吶能夠演奏出半音階,十二音體系,豐富了嗩吶的表現力。2006年5月20日。嗩吶,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龍江嗩吶傳奇丨跨越三個世紀傳承六代,吹奏一百多年,把「小宅門...
    " 三年琴,五年簫,一把二胡拉斷腰,千年琵琶萬年箏,嗩吶一響全劇終。" 說起這段老話,老爺子笑出了聲,言語間,滿是對嗩吶 " 誰與爭鋒 " 的驕傲。" 曲兒小,腔兒大,它可是民樂器的『扛把子』,那不是浪得虛名,音頻是鋼琴的 2 倍,音響是鋼琴的 4 倍,音色突出,畫面感和穿透力強,『搶戲』可不是靠聲大。"
  • 教嗩吶收入40萬,這些民樂高手是如何在抖音快手爆火的?
    關於嗩吶的影視作品,還有一部電影也值得提及,這就是 2016 年上映的《百鳥朝鳳》,中國第四代導演領軍人物吳天明的絕唱之作。影片講述的是嗩吶老藝人焦三爺培養徒弟們學習嗩吶,傳承嗩吶精神的故事。《百鳥朝鳳》是嗩吶曲目裡公認的技巧最全面的一首。它原本是以熱鬧歡快的曲調,模仿百鳥和鳴之聲,讚美大自然的美景。
  • 嗩吶一響,______?
    這屆年輕人,除了喜歡啤酒加枸杞,還愛嗩吶蹦野迪?
  • 嗩吶是樂器之王?還是樂器界的頭號「流氓」?
    民間的嗩吶一般有什麼用途呢?紅白喜事肯定少不了它。哪家的姑娘嫁人了,或者誰家的老大爺壽終了,都會請上嗩吶手吹上幾曲。久而久之,嗩吶給人的印象便只有兩個字:「土」,「吵」,上的運氣似乎很難登上大雅之堂。但是了解嗩吶的人卻對嗩吶有獨特的鐘情,早在公元二三世紀的時候嗩吶從國外傳入本土,發展到今天,已經成了中國民間吹管樂器,並且歷史悠久。
  • 90後是否還記得這首歌?呂建忠TANK電視劇《天外飛仙》《千年淚》
    90後是否還記得這首歌?呂建忠TANK電視劇《天外飛仙》《千年淚》 2020-09-05 00:00 來源:認真你就熟了就
  • 傳承與宏揚,嗩吶名師杜竹松明晚開師生專場音樂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郭聞9月29日晚,一場富有傳承意味的民樂音樂會,將在杭州大劇院舉辦。這場音樂會主角是浙江音樂學院教授、雙碩士生導師,國家一級演奏員杜竹松。作為著名嗩吶、古典吉他演奏家和作曲指揮家,他將在音樂會上演奏嗩吶名曲《百鳥朝鳳》、《打棗》,同時將演奏疫情期間為醫護人員而作的抗疫歌曲《白衣上的名字》。說起《百鳥朝鳳》,杜竹松說,這是一定要演奏的一首曲子。因為這首曲子是他的老師嗩吶名家任同祥於1953年創編的,既然名為「師生音樂會」,那麼音樂會現場除了自己的學生外,他的老師作品當然也要有所體現。這也體現了藝術的傳承關係。
  • 【最新】雙吹嗩吶《雙飛燕》領奏:蔡銳輝、演奏:汕頭市潮樂傳承保護中心
    汕頭市潮樂傳承保護中心                  (汕頭潮樂團)簡介    汕頭市潮樂傳承保護中心(原汕頭市潮州音樂曲藝團)是廣東省粵東地區唯一國辦潮州音樂演奏團體潮州小鑼鼓《賣雜貨》司鼓:蔡建臣、領奏:郭粦書、蔡銳輝【典雅】廟堂音樂《大彌陀贊》嗩吶:蔡銳輝、演奏:演奏:汕頭市潮樂傳承保護中心【清明】廟堂音樂《佛在靈山接掛金索》嗩吶:蔡銳輝、演奏:演奏:汕頭市潮樂傳承保護中心【最新專輯】嗩吶曲《賣雜貨》領奏:蔡銳輝、演奏:汕頭市潮樂傳承保護中心真音樂文化傳媒祝願您「新年快樂
  • 百鳥朝鳳還不錯,但嗩吶真的不好聽.
    這是一部圍繞嗩吶這個獨特的傳統技藝的電影。劇情並不複雜,主線講述的是主角拜師學藝的成長,以及這個傳統的沒落。原本以為,我會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在朋友圈發表一條號召大家來看的朋友圈,又或者是一條比平時造作的長長影評。但結果是否定的。毒舌電影給了這部電影很高的評價,但是說實話,看完我有一點失望。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是還不錯,但不至於我會主動推薦給所有的同齡朋友。
  • 傳承數千年的中醫藥,為什麼現在很多人感覺「不行」了呢?
    誰曾想,傳承了數千年了中醫藥,到了近代怎麼就走向了「沒落」呢?古有大志之人常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可是到了現代為什麼很多人卻給中醫扣上了「偽科學」的帽子,甚至是惡意詆毀?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中醫藥想要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還需要提升自身的實力。1、中醫的發展,需要更多的人去學習和傳承。
  • 嗩吶一響,黃金萬兩
    然而,現在看來我和嗩吶真的有緣。在假期裡,爸爸給我下載了一部和民樂有關的電影——《閃光少女》,沒想到,它改變了我對嗩吶的印象。電影中,中西方兩種風格的樂團進行鬥琴,當大家不相上下僵持的時候,還是嗩吶出場,一錘定音!當它在西方樂曲《野蜂飛舞》和傳統嗩吶名曲《百鳥朝鳳》之間嫻熟轉換的時候,那種高亢激昂的情感和剛柔並濟的風格深深地打動了我。
  • 動漫阿狸,你是否還記得她呢
    不知你是否還記得你曾經的童年記憶。不同的時代有著不一樣的回憶。作為00後的我,我的童年充滿了各種回憶,但相比鎧甲,奧特曼和鄉村的各種趣事。但對於大部分90後和80後來說,阿狸這個形象,應該並不陌生。阿狸為他們帶去了許多的回憶,甚至對他們來說影響了他們的一生。阿狸,一隻紅彤彤的小狐狸,沒有尾巴,總是穿一條白色小短褲,萌萌的。
  • 跨越千年,讓你記得靦腆羞澀的我
    <點擊文中連結或文末閱讀原文,查看吉他譜>< 林距離獨享  「一千年以後記得我」 清唱告白版 >
  • 看電影《百鳥朝鳳》了解嗩吶傳承 青島市圖書館推「非遺」主題活動
    該影片以一種瀕臨失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嗩吶技藝為引子,講述關於嗩吶老藝人師承的故事。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能夠讓更多市民關注和保護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遺產,學習傳統技藝傳承中的優秀品德和刻苦精神,進而增強市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活動中,工作人員還將對嗩吶名曲《百鳥朝鳳》進行詳細解讀,並就神話故事《百鳥朝鳳》的延伸閱讀進行指導。
  • 寧陽有個能將嗩吶「吹進骨頭縫裡」的嗩吶世家
    出身嗩吶世家, 六七歲就開始擺弄嗩吶在寧陽縣華豐鎮西故城村,提起崔文龍一家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上個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崔家先輩便憑著一支嗩吶「闖天下」,從此代代相傳,直至第六代傳人崔文龍這一輩。經過200多年的傳承和發展,崔家嗩吶以其獨有的演奏技巧和悠久的家族相傳史,成為寧陽乃至周邊地區少有的祖傳嗩吶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