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曾想,傳承了數千年了中醫藥,到了近代怎麼就走向了「沒落」呢?
古有大志之人常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可是到了現代為什麼很多人卻給中醫扣上了「偽科學」的帽子,甚至是惡意詆毀?
雖然近年來社會各界很多有志之士都在為中醫藥的發展殫精竭慮,可是中醫藥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依然緩慢,甚至還有很多人會感覺中醫「不行」了,實在是令人惋惜。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中醫藥想要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還需要提升自身的實力。
1、中醫的發展,需要更多的人去學習和傳承。
如今傳統的中醫發展,是非常符合中國『小農經濟』的思想,民間很多名醫世家都是『各自為戰』,好的醫術很難流傳出去並發揚光大,甚至有很多經典秘方也會因為家族的衰落而從此消失。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故事,在某一個不出名的地方,隱藏著一個在某一方面具有高超醫術的醫者,雖然說他們並非百病可醫,但在自己的領域往往能夠藥到病除,可惜的是因為某種原因這些醫者的技術往往是概不外傳的。
我們知道中醫的學習和傳承需要極高的『悟性』,然而這些名醫的後代並不一定具備這方面的天賦,這也就難免導致了中醫的衰落。
2、中醫的發展,需要打破某些「門檻」制度。
如今的社會,各行各業都需要特定的文憑及證書,醫學專業更是要求嚴格。現在想要去知名的醫院成為一名真正的醫生,且不說是本科畢業,哪怕是研究生也不一定能達到入門的『門檻』。
但是中醫的傳承卻不同,好的中醫都是靠自幼的苦讀經典、親身嘗遍百草,加上無數的臨床經驗總結出來的,短短的幾年大學教育且不說是否能吃透深奧的中醫理論,能把百草一一辨識的人恐怕也是寥寥無幾。
對於現代教育來講,學習中醫的人大多起步已經太晚了。如今教育界有很多『特長』班來進行特別招生,為什麼學習數千年的中醫藥文化,就不能作為一種『特長』來對待呢?
3、中醫的發展,需要有一張專屬於自己的「名片」。
各行各業之中皆有它自身的質量規範,同時許多行業也有屬於它讓世人認可的『品牌』,一旦這個品牌建立起來並得到人們的認可,品牌效應會帶來無限的發展。
但是縱觀諾大的中醫界,我們很難找到一張能讓世人完全信賴的中醫藥『名片』和『品牌』。
從事中醫藥的企業和個人有很多,但是對於中醫藥的規範總是處於一種『模稜兩可』的局面。
若是中醫藥有其屬於自身的一套規範化『名片』,讓它變得『數位化』般簡單明了,而非一個企業一套標準、一個醫者一套說辭那般『玄』,相信會有更多的人相信中醫,認可中醫。
4、中醫的發展,離不開中藥的支持。
中醫有其自身的特點,自古以來就有『醫藥不分家』之說,且看歷代的名醫,不管是在中醫還是中藥方面,皆有很大的成就。
但是如今卻不同,一般情況下醫者是很難自己親手去接觸中藥材的,更不用說去辨別中藥的真偽、優劣,採收是否符合時節,炮製是否正確得當。
再加上現代中藥多由人工種植,大量的化肥、農藥等已經導致中藥失去了其原有的藥性,縱然醫者有妙手回春之術,怕是也難找到藥到病除之良藥了。
當然,近代以來中醫發展緩慢還有很多其它的『複雜』因素,不知各位朋友還有何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