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西餐廳、跨足新零售……這家有著近20年歷史的「老品牌」煥發新...

2020-12-22 瀟湘晨報

談起蛋撻,你腦海裡首先出現的是不是那家藏身於地鐵站附近,時常在你飢腸轆轆時拯救味蕾的莉蓮蛋撻?

一直以來,莉蓮憑藉其穩定出品和近60家門店的覆蓋範圍,已然成為蛋撻的代名詞。然而在2020這個特殊年份裡,這家登陸上海近20年的老品牌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

好在,經過全體「莉蓮人」努力,加之工廠所在地九亭鎮政府的大力扶持,如今莉蓮接連推出傳統中式點心、跨足新零售、開設「烘焙+餐飲」西餐店等新興模式,為這個「老品牌」注入了新活力。

入駐世博會葡萄牙館的上海品牌

2001年,澳門人張向晨帶著一位精通製作葡式蛋撻的師傅來到上海,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張向晨獨具慧眼地選擇了當時如日中天的上海著名商業街——四川北路,在四川北路巴黎春天開設了第一家門店,取名莉蓮蛋撻。並於2007年正式成立上海茱莉亞食品有限公司。

時隔近20年,如今回憶起莉蓮在上海的首店,莉蓮公司品牌總監張嘉豪還頗有感觸:「開店第一天,很多老阿姨站在店門口問,各是賣撒麼事額?(這是賣什麼的?)」

確實,上海作為一座日新月異、海納百川的城市,每時每刻都會有新的外來文化被引入。由於歷史原因,澳門出產的葡式蛋撻可以說是根正苗紅,葡式蛋撻也從那時起逐漸進入上海人眼帘。

時至今日,張嘉豪還清晰記得莉蓮首店開業時的產品優惠券被路人扔了一地,「很多人當時不了解我們。我們不止賣葡式蛋撻這樣的西點,也售賣起源於廣州潮州的中式傳統點心老婆餅。」

■莉蓮蛋撻部分產品

隨著時間推移,味道正宗的莉蓮蛋撻迅速在上海站穩腳跟。而後莉蓮在國泰電影院開設的門店大獲成功,不止上海人,不少外國人也加入到排隊購買蛋撻的行列中,「就好比時下的『網紅店』,我們那家門店真的很火。」張嘉豪頗為得意地說。

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當時已在上海紮根近10年的莉蓮蛋撻因場地原因未進入澳門館。張向晨遺憾之際,卻收到了來自葡萄牙館的邀請。藉此機會,莉蓮帶著自己的葡式蛋撻入駐葡萄牙館,讓世界知曉了莉蓮這個創立於上海的品牌。

賣月餅、開西餐廳 老品牌煥發第二春

應該說,莉蓮蛋撻在上海本土的發展可謂順風順水,但整個烘焙行業的低迷讓莉蓮開始居安思危,「這幾年業績相比往期確實有所下滑,是時候改變一下了。」用張嘉豪的話來說,任何事物到達頂點後就會呈下降趨勢,莉蓮同樣如此。

在市場調研中,張嘉豪發現上海人每到中秋節前後都有吃鮮肉月餅的習慣,如果能把莉蓮成熟的葡式蛋撻酥皮工藝運用在鮮肉月餅上,應該會有所作為。就這樣,人們印象裡賣蛋撻的莉蓮做起了中式傳統點心。冷鏈配送的「愛森」豬肉+莉蓮蛋撻的成熟工藝,一經推出在市面上就受到了不錯的反響。

去年12月1日,坐落於松江大學城文匯路上的「nata&bica」應運而生。相比傳統莉蓮門店,這家主打清新就餐環境、多品類澳門菜的平價西餐廳迅速捕獲了周邊大學生的味蕾,成為了該區域的「網紅」餐廳,每到飯點總會排起長隊。

擺脫現狀,進軍新零售行業

如果哪天你在地鐵站看到標有莉蓮LOGO的自助售賣機,那千萬不用奇怪,因為目前莉蓮已經開始進行測試,預計明年就將投入上海各大地鐵站進行售賣。

■園區工作人員正在購買商品

在位於九亭鎮的公司總部,記者看到了這臺帶有西點和飲料等產品的自助售賣機。相比傳統自助售賣機,這臺機器除了擁有微信、支付寶等付款形式,未來還將集成刷臉支付功能。

■貨物被穩妥地移到出貨口

顧客只需在機器上選取貨物,再刷二維碼進行支付,不到5秒時間,機器就會把顧客要的產品穩妥地送到出貨口,供顧客拿取。可別小看這臺機器,可是費了張嘉豪不少心血,「市面上大部分的自助售賣機都是把東西從上面扔下來,但我們賣的是西點,如果這麼一扔,西點可能就變形了,所以我們的機器是量身定製而成。」

說起為何要進軍新零售,張嘉豪舉了個例子:今年的特殊情況讓莉蓮不少門店遭受營業額大幅縮減的情況,最慘澹的2月份,生意只能達到往年同期的2~3成。而以往生意紅火的徐家匯地鐵站門店也因地鐵客流減少、地鐵上不能吃東西等客觀原因遭受損失。在這樣的情況下,必須打開線上通道,形成「門店+網際網路」的新零售模式。

「店小二」用心扶持園區內企業

在記者走訪中,張嘉豪不止一次提到公司所在的九亭鎮天青科創園區。在年初最困難時,正是九亭鎮政府和園區通過實施減稅降費、返稅等方面給予了企業很大的幫助,才讓企業緩了過來。此外,九亭鎮工會還通過採購莉蓮公司消費券形式作為員工福利,讓企業經營情況得以改善。

張嘉豪告訴記者,下一步,品牌將通過不斷孵化差異化產品來滿足消費者需求。

【來源:周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百年商街煥發時代新風採
    改造提升後,功能空間由單純的零售步行街,向融合多元化商業、生活方式的功能街區轉變。百年老街正煥發出新的時代風採。漢口江漢路被譽為武漢商業「首街」。這條老街從1861年便已開街,與鄰近的漢正街一起成就了老漢口「十裡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的商業繁華。如今,百年老街正煥發出新的時代風採。
  • 傳統老品牌煥發新活力 「二毛廠」老樹開新花
    菏澤二毛廠,一代人的記憶與情懷 菏澤紡織企業中,菏澤二毛廠曾在紡織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建廠歷史三十餘年。一提到毛紡廠,很多菏澤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菏澤二毛廠,也就是現在的天翔毛紡織公司。在九十年代,菏澤印刷廠、二毛廠、啤酒廠、造紙廠等都是菏澤傳統支柱產業。
  • 老字號重回老地方煥發新活力 時隔24年後,玉樓東重回五一商圈
    1985年,餐廳名恢復「玉樓東」。 老長沙一定記得,上世紀90年代,玉樓東在五一廣場掀起夜宵風暴。「到玉樓東請吃夜宵,是比到華天酒店請吃早茶更洋氣的一件事。」玉樓東總經理李明方介紹,當年玉樓東的夜宵品種有近200種之多,為長沙夜宵品種之最。當年玉樓東夜宵的收入竟佔到該店收入的六成以上。
  • 「雙11」交易額達11億,這家企業如何玩轉新零售?
    中歐校友李宏德(總經理課程2018級)對此頗有感觸,身為鯤馳集團董事長的他,親歷並見證了中國零售業20年的深刻發展。在他看來,零售的底層邏輯依然沒有改變,但面對更個性化、更理智的新一代消費者,企業需要運用數位化、全域的營銷模式,在可能觸及消費者的各個場景中,為他們提供更為全面的服務。
  • 新零售的老尷尬
    2021年第一期,《知識經濟》雜誌策劃了一個關於2020年度中國新零售的系列專題,以記錄早已蓬勃發展的中國新零售在疫情期間格外出色的表現。 選擇「新零售」這個名字及其內涵大費周章。
  • 咖啡新老品牌加速布局,一線城市仍是競爭主戰場
    以北京為例,有瑞幸員工向媒體透露,2020年瑞幸咖啡將關閉1/5的北京門店,約80家。而這被一些品牌視作自身的發展機遇,開始布局北京市場。日前,中藥企業北京同仁堂旗下新零售企業就推出了咖啡和中藥相搭配的特色飲品。一直專注開拓非一線市場的加拿大咖啡品牌Tim Hortons(Tims)中國公司也悄然開始布局北京市場。
  • 被網際網路拋棄的上海,為何突然就成了新零售的橋頭堡?
    在鹿角巷之前,另一個來自臺灣的奶茶品牌一點點,在 2011 年也選擇把進軍內地的起點放在了上海。當然鹿角巷和一點點還不足以說明什麼,而且近兩年聲勢更大的網紅奶茶品牌喜茶和奈雪の初茶都來自廣東,但對於這些發軔於南方的網紅店來說,攻佔上海仍然是重要的一環。
  • 實體零售或將煥發「第二春」
    但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舉辦的「2020中國全零售大會」期間,業內人士就重視線下渠道達成共識。這引來不少人的關注與熱議。  據悉,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實體零售不斷加速其在線上銷售的發展進程,但並不意味著企業想要放棄線下銷售渠道。
  • 玖行玖遠——新零售賦予品牌的中堅力量
    在國人的餐桌上,酒水向來是繞不開的剛需品。各大電商平臺發布的年酒消費報告表示:酒類消費在年末迎來爆發式增長,全國各地消費者開始了線上囤酒忙,家家戶戶進入年度囤酒高峰。疫情在全國各地消費市場帶來的影響正在全面顯現。
  • 同仁堂入局健康新零售 咖啡搭診療1年要開300店
    這家混搭兩種功能的門店,能否讓老字號同仁堂實現健康新零售布局的一個好開局。老字號品牌同仁堂近期在北京開出一家混合著診療功能的咖啡館。北京商報記者近日走訪注意到,名為知嘛健康的店內出售枸杞拿鐵、羅漢果美式等「藥材」咖啡,還剛增加麵包、湯粥等食品,該店近期成為不少網紅博主的打卡地。按照規劃, 1年內北京將布局300家該門店,其中社區店、購物中心店、寫字樓店各開100家。
  • 背後的真相新零售
    今年是星巴克進入中國的第20個年頭,這家企業在中國正遭遇「中年危機」。星巴克上周發布的2018年第三季報顯示,在一直寄予厚望的中國/亞太區市場,星巴克雖然收入和運營收入同比上漲46%和5%,但營運利潤率卻下降7.6%。這是星巴克近9年來該數據的首次下降。
  • 6路公交線更換新車型 87年歷史的老線路換「新顏」啦
    從當天起,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隧道巴士公司6路線的10部公交車,全部更換為新的一汽解放純電動車型,這條擁有著87年歷史的公交線路,歷經數代車型更迭,不斷煥發出新生機。工作人員介紹,新車型配置了自動消毒功能,駕駛員關閉所有車窗後,啟動自動消殺功能,車內可進行半小時的紫外線消毒,為冬季疫情常態化防控上了一道「雙保險」。此外,車廂內還配備了水系噴淋滅火系統,該系統具有自動探火報警和自動噴水控滅火的優良性能,可以在火災初期有效地吸收部分煙氣,有利於車上人員的安全疏散,分擔駕駛員在緊急情況下的應急處置負擔,避免因處置不當導致火勢擴大。
  • 專注於連鎖藥房新零售,泉源堂獲5億元C輪融資
    資料顯示,泉源堂的歷史可追溯到1902年,由川西名醫李希臣在成都創立,從而開館行醫。2012年,李希臣的後人李燦重拾泉源堂品牌,註冊成立成都泉源堂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並在2014年搭上醫藥電商快車乘勢而起,百年泉源堂煥發新生。目前QYT(泉源堂)已經在天貓、京東、唯品會、拼多多等多個平臺形成全矩陣運營生態,累計線上開出19家官方店鋪,醫藥電商全網銷售規模排名全國前五。
  • 新閃購×蘭芝品牌 新世界百貨積極探索「無界新零售」
    秉持著「回歸零售初心」的願景,聚焦「消費者一切生活所需」,始終不畏創新、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新世界百貨,以一場與品牌的全國聯動活動,展示了實體商場在全渠道運營上的突破。9月12日-28日,新世界百貨新閃購與化妝品品牌蘭芝聯合官宣,在全線擁有新閃購小程序的門店開啟「蘭芝超級品牌日」專區。
  • 快消加速擁抱天貓新零售背後:1年抵得上洋品牌入華40年
    8月29日,天貓新零售公開課·大快消專場在杭州登場,除了妙潔、悅詩風吟、大潤發等高管分享新零售實戰心得,主辦方天貓也帶來了5個全新解決方案:導購員-iPromoter、美容顧問-iBA、線下路演-快閃改造、派樣-天貓u先/母嬰室、商品促銷裝-掃碼有禮。其中,籌備半年的天貓智能派樣機一經亮相便成為全場焦點,短短2個小時,20多個品牌的3000份試用裝就被一搶而空。
  • 中國無小眾,這家高爾夫服飾第一品牌年營收近20億!
    新零售和新製造如何對接?服裝邦拜訪了比音勒芬生產製造相關負責人,為大家揭秘比音勒芬如何在細分領域混的風生水起,運動品牌中的隱形冠軍如何煉成!」   在紡織服裝行業,不少服裝名牌陷入困境,又加上今年疫情的影響,許多品牌被迫快速轉型升級。然而最近七八年比音勒芬毛利率都基本維持在60%以上,處在相對低迷的行業來說,是非常難得的。2019年比音勒芬營收近20億元。
  • 新零售餐飲行業「寶藏食材超市」川鼎匯來啦
    2020年,最後一個月,這一年充滿機遇和挑戰,新零售火鍋餐飲食材超市更加熱鬧,在這場一戰疫的背景下火鍋燒烤食材超市也崛起展開了激戰,在新零售賽道上出現像川鼎匯、自然饞、鍋圈這樣的火鍋燒烤食材超市,同樣多了新的機遇。
  • 天津這家西餐館,開在歷史風貌建築群裡,前任老闆是名人之後
    天津是一座有濃濃文化底蘊,悠久歷史的城市,天津的美食歷史格外吸引人,不少的天津老品牌名餐館,之所以受歡迎,並不單純是因為菜品好吃,還有很多為人知的內情。這些館子背後的歷史故事讓人意猶未盡,很多人去這些老牌子的名館子裡就餐,不僅是為了享受美食,還是為了回味那段曾經的歷史。
  • 近千品牌入駐邁哈特麻雀聯盟,智雲寰球新零售優勢獲強力加持
    )有限公司,上海享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伴寶士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特洛克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川淮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趣樂美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忠精金屬製品有限公司,深圳市如虎添翼科技有限公司,好易寫(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矽晶微科技有限公司,金華市優益易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澳滿電器有限公司,東莞青於藍貿易有限公司,廣州科語銷售有限公司,四川釘牛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深圳市銀河碳工科技有限公司等近千合作品牌悉數成功入駐邁哈特麻雀聯盟智能零售平臺
  • 北冰洋汽水:老品牌變身新「網紅」
    核心閱讀:老品牌的發展,不是簡單地把歷史配方、歷史包裝重現,而是要根據現在的市場環境、消費習慣,與時俱進地進行創新,為老品牌增添新動能。比如,如今的北冰洋汽水果汁純度接近4%,比20年前的老北冰洋高出將近一倍,滿足人們對營養及健康的需求。李奇說,北冰洋成功復出是由於新北冰洋不僅堅持了傳統產品的特色和品質,還為老品牌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元素。如今的企業,尤其要注重消費者個性化消費需求,通過產品創新不斷為消費者創造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