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治療利器—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活菌散

2021-01-12 騰訊網

提到治療新冠,大眾眼中大多是瑞德西韋,羥氯喹,法匹拉韋,利託那韋等抑制病毒類藥物,但很多人重視了治標,卻忽視了治本。作為體內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的健康,在此次新冠治療中也被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和醫療研究機構所重視。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從第四版至試行第八版,均在治療措施中將腸道微生態調節劑列入方案,明確提出,新冠肺炎治療措施「可使用腸道微生態調節劑,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預防繼發細菌感染。」

文:本草團隊(bencaotoutiao)

| 全文約1700字,閱讀約需3分鐘 |

據日本醫療機構報導,保持腸道健康是日本此次新冠大流行死亡率低的原因之一。據悉,此次新冠病毒流行和 100 年前爆發的西班牙流感,日本人的死亡率相對較低,和日本人經常食用海藻、納豆、益生菌及乳酸發酵食品,保持腸道菌群平衡有關。於1963年在日本上市益生菌「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活菌散(商品名:百賜益)是目前國內上市時間最早、全球範圍內安全應用史最長的微生態調節劑。作為腸道微生態調節劑的佼佼者,它正是解決這場疾病不可多得的利器,在對抗新冠病毒,保持腸道健康,發揮很重要的作用。

01新冠肺炎屬「肺腸同病」

超過60%的新冠肺炎患者出現腹瀉、噁心和嘔吐等胃腸道症狀。新冠病毒不僅侵害呼吸道黏膜上皮,也會擾亂腸道菌群,促進腸道條件致病。李蘭娟院士的四抗二平衡新冠治療方案中明確指出微生態調節劑可有效緩解新冠肺炎對腸道侵害,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

大量研究還發現,腸道菌群能通過腸-肺軸參與調控肺部多種疾病,腸道菌群失調同時影響呼吸道和肺部的抗感染能力。數千年前,中醫的藏象學說已經提出肺與大腸相表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可謂髒(肺)、腑(腸)同病,這與現代醫學提出的「肺-腸軸」之說相符。

02日本醫療研究表明新冠重症化與菌群失調相關

根據診療方案臨床預警指標提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常有炎症因子升高。新冠病毒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體免疫系統過度激活導致的細胞因子風暴。據日本醫療機構報導,新冠病毒的重症、危重症患者多數為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礎疾患患者和 70 歲以上的老人。因為上述人群多見腸道菌群失調,腸道有益菌減少,致病菌增加,炎症反應被放大,使體內長期處於慢性炎症狀態,因此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且感染後更易危重症化甚至死亡。研究提示新冠肺炎的重症化及細胞因子風暴與人體腸道菌群失調密切相關。

03三聯菌通過免疫增強作用抗擊新冠

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活菌製劑是全球上市的具有 50 多年安全應用史的益生菌製劑。它由酪酸梭菌、腸球菌(乳酸菌)、糖化菌三菌株組成,能夠安全、穩定地通過胃液、腸液、膽汁順利到達腸道增殖,依照不同的需氧條件,在小腸上部、小腸下部到大腸增殖,全方位保護腸道健康,協同作用糾正人體腸道菌群失調,調節免疫機能,降低炎症反應,通過免疫增強作用抗擊新冠。

圖1. 三菌胃液、腸液、膽汁耐受性

(SF是腸球菌T-110、CB是酪酸梭菌TO-A、BM是糖化菌TO-A)

其中,酪酸梭菌 TO-A篩選自產酪酸能力最強菌株,主要在大腸增殖,可產生酪酸、醋酸等短鏈脂肪酸,抑制有害菌發育, 改善腸道感染的症狀。酪酸梭菌及其產生的酪酸是誘導Treg 細胞(調節性T細胞)的主力軍,通過抑制 IL-6 和 IL-12 等炎症性細胞因子,緩解和預防「細胞因子風暴」。

圖 2. 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活菌製劑中的酪酸梭菌在同一菌種的不同菌株產酸試驗中產酪酸量最高(圖中C.B. TO-A 是酪酸梭菌 TO-A)

百賜益所用腸球菌T-110(日本也稱其為乳酸菌)安全性經過實驗認證,不含質粒(plasmid),不會介導耐藥,未見致病因子。且自1963年取得生產許可至今,50多年一直確保安全,在過去的5年報告期內,推算累計使用700多萬人(日本290萬、中國489萬)無不良反應出現,無一例副作用報告。主要在小腸下部至大腸增殖,在腸道內可以大量產生乳酸。乳酸可以降低腸道 pH 值、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維持和調整腸道微生態平衡。通過誘導幹擾素、白細胞介素等細胞因子,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降低炎症反應。糖化菌 TO-A 主要在小腸上部增殖,可促進雙歧桿菌增殖。

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活菌製劑的免疫調節機制是多元性的,包括糾正人體腸道菌群失調、保護黏膜完整性和誘導 Treg 細胞(調節性T細胞),從而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降低炎症反應。在預防和抗擊新冠病毒感染、抵禦細胞因子風暴等領域有望發揮巨大潛力。

相關焦點

  • 12種新冠治療用藥成「準醫保藥品」:利巴韋林、君歧腸胃合劑等
    其中目錄外藥品裡,納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的藥品有12個,分別是: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活菌散、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酪酸梭菌活菌膠囊、酪酸梭菌活菌片、酪酸梭菌活菌散、利巴韋林氯化鈉注射液、利巴韋林葡萄糖注射液、利巴韋林注射液、凝結芽孢桿菌活菌片、鹽酸阿比多爾顆粒、注射用利巴韋林等11種西藥和中成藥君歧腸胃合劑。
  • 酪酸梭菌聯合常規療法治療新生兒黃疸效果顯著
    研究發現,在對母乳性黃疸患者採用藍光照射治療等基礎上增加酪酸梭菌活菌散(青島東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S20040083)治療可以迅速降低膽紅素水平,縮短治療時間,治癒率顯著提高[4-8]。總之, 在光療等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可以提高母乳性黃疸的治療有效率,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Riordan SM,Bittel DC,Le Pichon JB,et al.
  • 新一輪醫保談判:有藥品降價30%,企業稱不進醫保生存率為零
    其中,2019年輝瑞旗下的治療肺癌二代靶向藥物達可替尼也在名單中、江蘇豪森的治療費城染色體陽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成人患者的藥物甲磺酸氟馬替尼片、治療乳腺癌藥物馬來酸奈拉替尼片、治療不可切除的或者轉移的黑色素瘤藥物曲美替尼等。
  • 隱球菌性腦膜炎的診斷與治療(綜述)
    隱球菌病在全球範圍內每年約有一百萬的新發感染病例,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位居死亡率的第四位,每年約有60萬人死於此病。播散性隱球菌病,在辛巴威,是腦膜炎的首要病因;在馬拉威,佔腦膜炎病例的40%。隱球菌病由隱球菌屬的厚莢膜酵母菌感染引起。新型隱球菌和格特隱球菌是人隱球菌病的主要病原。
  • 阿奇黴素副作用太大了,淋菌性尿道炎吃什麼藥最 好?答案揭曉
    根據致病菌的不同,尿道炎常分為淋菌性尿道炎和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性尿道炎,顧名思義就是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尿道炎。而非淋菌性尿道炎則是由淋球菌以外的病原體引起的尿道炎症,如沙眼衣原體和支原體等。淋菌性尿道炎初期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繼而出現尿道口紅腫。之後進展迅速,尿道分泌物由稀薄粘液轉為大量黃白色膿性分泌物,嚴重者可發生尿道口「封堵」或「封口」現象。
  • 喝酸奶=補益生菌?益生菌套路深,到底怎麼吃才有「益」?
    其中,發酵食品不建議作為補充益生菌的主要途徑,也不提倡以液態形式生產益生菌保健食品和活菌產品。 目前國內使用的益生菌藥物,常用的有20餘種,主要有雙歧桿菌、乳桿菌、酪酸梭菌、布拉酵母菌、腸球菌、地衣芽孢桿菌和蠟樣芽孢桿菌等。與其他藥物的標識不同,益生菌的劑量以每個包裝含有的細菌菌落數(CFU)表示,CFU相當於活菌的數量。
  • 腸菌不僅影響你的身材,還會影響你選擇什麼樣的伴侶?
    腸菌動動小心思,人體健康大變化。腸菌不止會影響你的飲食口味,還可能影響你選擇什麼樣的伴侶。我們之前可能都低估了腸菌的作用,因為不了解。現在有一個了解腸菌小心思的機會擺在你面前。「靈魂三問」的答案,也許就在腸菌裡。
  • 「腸」見問題不用怕 拍手熊益生菌固體飲料來幫忙!
    「腸」見問題不用怕 拍手熊益生菌固體飲料來幫忙!由於嬰幼兒發育尚未完善,腸道功能也相對脆弱,腹瀉、便秘、消化不良、腹痛等成為了兒童的「腸」見問題。而相關的調查顯示,大多數發生腸道問題的兒童都會同時伴隨腸道菌群失調現象。這就為難媽媽們了,該怎樣才能呵護寶寶能避免或者解決這些問題,讓他們健康長大呢?
  • 守護健康,對肺炎球菌說「不」——輝瑞「一分鐘•護一生」項目...
    曾光表示:「近年來,我國公共衛生預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社會大眾對預防疾病進行疫苗接種的意識有了較大提高,但仍然有不少人對肺炎球菌疾病危害認識不足。疫苗接種只是一分鐘的過程,卻能為孩子築起健康屏障,希望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關注。」  每天多花一分鐘,預防接種護一生  肺炎球菌疾病是指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腦膜炎、菌血症、中耳炎等一系列疾病的統稱。
  • 康希諾生物牽手輝瑞,在中國推廣四價腦膜炎球菌結合疫苗
    新冠疫苗研發企業康希諾生物與全球疫苗巨頭輝瑞公司達成一項疫苗推廣服務協議。7月25日晚間,輝瑞公司與康希諾生物(06185.HK))在上海共同籤署了推廣服務協議。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由腦膜炎奈瑟菌引起的嚴重傳染病,在中國,以5歲以下兒童,尤其是6月齡至2歲的嬰幼兒的發病率最高,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死亡率可高達50%。接種疫苗是預防侵襲性腦膜炎的有效措施。
  • 治療新冠肺炎,「雞尾酒療法」了解一下
    (圖源:《柳葉刀》官網)研究發現使用三聯療法治療平均七日內,新冠患者的鼻咽拭子已檢測不出新冠病毒,早期使用三聯療法在減輕輕中度患者症狀、縮短病毒脫落時間和住院時間方面,優於單獨使用洛匹那韋-利託那韋治療。
  • 楓林國際臨床免疫論壇上海召開 探討嬰幼兒預防肺炎球菌|美通社
    肺炎球菌是一種可以引起肺炎、腦膜炎和菌血症等嚴重疾病的常見致病菌,兒童攜帶率為高達85%。在我國,每年有174萬例5歲以下兒童感染肺炎球菌疾病的案例,大約每17分鐘就有一名五歲以下兒童因肺炎球菌感染而夭折。王曉川教授表示,被動治療不如主動預防,及早進行預防接種、為寶寶構建起免疫屏障,讓寶寶獲得抵抗肺炎球菌的免疫力,是目前普遍推薦的對抗嬰幼兒肺炎球菌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 ...專家談肺炎球菌危害及預防,倡議每天多花一分鐘,預防接種護一生
    肺炎球菌疾病是指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腦膜炎、菌血症、中耳炎等一系列疾病的統稱。有關研究顯示,約有一半的嚴重兒童肺炎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在全球,肺炎引起兒童死亡的人數超過愛滋病、麻疹和瘧疾所導致兒童死亡人數的總和。肺炎也是中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首要病因,而肺炎球菌是兒童肺炎最重要的致病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