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養正 | 古詩詞賞析《從軍行》大漠風塵日色昏(第313期)

2021-02-19 兒童悅讀

 唐詩宋詞古詩詞唐詩宋詞賞析,古詩詞分享!

往期回顧:

《 夏日絕句》《 江上漁者》《 送兄》《 詠風》《 蟬》《 中秋夜》

《 山中》《 易水送別》《照鏡見白髮》《送朱大人入秦》《夜宿山寺》

《雜詩》《蓮花塢》《聽彈琴》《拜新月》《送靈澈上人》《山中》

《新嫁娘》《問劉十九》《瀑布》《蠶婦》《宮詞》《行宮》

《畫》《秋夜寄邱員外》《古離別》《賜蕭瑀》《五歲詠花》

《田家》《雪》《秋風引》《嶺上逢久別者又別》《陳情上書韋令公》

《大風歌》《垓下歌》《易水歌》《出塞》《勸學》《所見》

《春日》《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鄉村四月》

《已亥雜詩其五》《 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城東早春》

《寒食》《滁州西澗》《春晴》《登山》《送春》《立春偶成》

《春暮》《初夏睡起》《雪梅》其二《嫦娥》《金縷衣》

《閨怨》《逢入京使》《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

 從軍行  

大漠風塵日色昏,

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

已報生擒吐谷渾。

音頻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朗讀詩詞

動畫視頻

譯文

大漠之上狂風大作,塵土飛揚日色昏暗。戰士們迎著朔風半卷紅旗迅猛出擊。前軍在洮河北夜戰末歸,後軍增援,剛剛開拔,前軍捷報已到:一夜奮戰,擊潰敵軍主力,生擒敵酋。

轅門:指軍營的大門。
吐谷渾: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名稱,晉時鮮卑慕容氏的後裔

這首描寫的是奔赴前線的戍邊將士聽到前方部隊首戰告捷的消息時的欣喜心情,歌頌了他們奮勇殺敵、忘我報國的英雄主義精神。這首詩氣魄宏大,熱情洋溢,一掃邊塞詩悽婉悲涼的一貫風格。 
  詩的一、二句「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採用倒裝的句式,描繪了戍邊部隊奉命開拔及行軍途中的情景。「大漠風塵日色昏」,由於我國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天山、崑崙山均呈自西向東或向東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東部形成一個大喇叭口,風力極大,狂風起時,飛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風塵」後面,並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風沙遮天蔽日。但這不光表現氣候的暴烈,它作為一種背景出現,還自然對軍事形勢起著烘託、暗示的作用。在這種情勢下,唐軍不是轅門緊閉,被動防守,而是主動出徵。為了減少風的強大阻力,加快行軍速度,戰士們半卷著紅旗,向前挺進。這兩句於「大漠風塵」之中,渲染紅旗指引的一支勁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這支軍隊卷塵挾風,如一柄利劍,直指敵營。這就把讀者的心弦扣得緊緊的,讓人感到一場惡戰已迫在眉睫。這支橫行大漠的健兒,將要演出一種驚心動魄的場面。在這種懸想之下,再讀後兩句:「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這可以說是一落一起。讀者的懸想是緊跟著剛才那支軍隊展開的,可是在沙場上大顯身手的機會卻並沒有輪到他們。就在中途,捷報傳來,前鋒部隊已在夜戰中大獲全勝,連敵酋也被生擒。情節發展得既快又不免有點出人意料,但卻完全合乎情理,因為前兩句所寫的那種大軍出徵時迅猛、凌厲的聲勢,已經充分暗示了唐軍的士氣和威力。這支強大剽悍的增援部隊,既襯託出前鋒的勝利並非偶然,又能見出唐軍兵力綽綽有餘,勝券在握。 
  從描寫看,詩人所選取的對象是未和敵軍直接交手的後續部隊,而對戰果輝煌的「前軍夜戰」只從側面帶出。這是打破常套的構思。如果改成從正面對夜戰進行鋪敘,就不免會顯得平板,並且在短小的絕句中無法完成。現在避開對戰爭過程的正面描寫,從側面進行烘託,就把絕句的短處變成了長處。它讓讀者從「大漠風塵日色昏」和「夜戰洮河北」去想像前鋒的仗打得多麼艱苦,多麼出色。從「已報生擒吐谷渾」去體味這次出徵多麼富有戲劇性。一場激戰,不是寫得聲嘶力竭,而是出以輕快跳脫之筆,通過側面的烘託、點染,讓讀者去體味、遐想。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詩裡表現出來,在構思和驅遣語言上的難度,應該說是超過「溫酒斬華雄」那樣一類小說故事的。

相關焦點

  • 童蒙養正 | 古詩詞賞析《題烏江亭》(第330期)
    唐詩宋詞古詩詞
  • 童蒙養正 | 古詩詞賞析《山中問答》(第349期)
    唐詩宋詞古詩詞
  • 童蒙養正 | 古詩詞賞析《過華清宮》(第357期)
    唐詩宋詞古詩詞
  • 童蒙養正 | 古詩詞賞析《山居秋暝》(第387期)
    唐詩宋詞古詩詞
  • 童蒙養正 | 古詩詞賞析《易水歌》(第284期)
    唐詩宋詞古詩詞唐詩宋詞賞析,古詩詞分享!
  • 童蒙養正 | 古詩詞賞析《 易水送別》(第253期)
    唐詩宋詞古詩詞
  • 童蒙養正 成就願景——德泮暑期營隊一覽
    童蒙養正固國基,孝德智治圓聖道。童蒙養正,即指以幼兒發蒙階段給予最重要的養正教育。德為立世之本,紮好德行之根會使孩子受益一生。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這正是孩子們所需要去吸收、學習的。「以學養德,以德正身」,是我們希望孩子成為的樣子。
  • 《養正遺規》
    朱子《童蒙需知 》語言步趨第二凡為人子弟,須是常低聲下氣,語言詳緩,不可高言喧鬨、浮言戲笑。父兄長上,有所教督,但當低首聽受,不可妄自議論。 (本文摘自《養正遺歸》,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 論盛唐詩人王昌齡七首七言絕句從軍行,軍旅生涯苦情心淚深在哪?
    《從軍行》作者盛唐詩人王昌齡作品原文: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裡愁。其二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其五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其七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 邊塞詩中融情於景手法的運用及賞析
    落日、秋月、大漠、孤城、黃河、長雲、風沙、鴻雁,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三是武器裝備。金鼓、旌旗、烽火、金甲、鐵衣、角弓,「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李白《塞下曲》)、「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四是聽的音樂、樂器。
  • 《中國詩詞名篇名句賞析》:解讀學習古詩詞的當代意義及方法研究
    為了改變詩詞誤用的現象,普及中國詩詞與中國文化,李定廣教授參與了《中國詩詞大會》的命題製作,並編選、評註、賞析500餘首,跨越中華3000年的經典詩詞,將其記錄在《中國詩詞名篇名句賞析》一書中。在《中國詩詞大會》熱播,掀起全民詩詞狂歡的同時,學習古詩詞的當代意義及方法,也成為大眾關注的話題。
  • 中小學語文優美古詩詞精選賞析,陸續補充中(非必背)
    中小學語文補充:以下這10首古詩詞,雖然不是必考的,但是詩詞優美,描繪景物細膩生動、感情真摯,值得收藏。尤其很多詩句,都耳熟能詳,但是出處和背景等都不甚了解。古詩詞是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快速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培養對中華文化的感情和熱愛。
  • 北京市五一小學:弘道養正 日新其德
    北京市海澱區五一小學始建於1954年5月1日,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幹部子女寄宿制學校。學校以「弘道養正,日新其德」為校訓,以「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這一思想為指導,關注少年兒童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 關於二月二龍抬頭的古詩詞有哪些?描寫二月二詩句大全及賞析
    關於二月二龍抬頭的古詩詞有哪些?二月二是一個傳統節日,現在俗稱「龍抬頭」。歷朝歷代都十分重視,其習俗也各有不同。整理描寫二月二詩句大全及賞析,我們慢慢來欣賞。》》》推薦閱讀:二月二龍抬頭是什麼意思?
  • 停課不停學|優寶生態園古詩詞-中小學必備古詩詞(第二期)
    2月12日《優寶生態園古詩詞》第一期網絡課正式開課,近300名學生通過在線授課開始了自己的新學期。通過網際網路老師在微信群內上課,學生可以在家裡輕鬆開始在線學習。課程一結束,家長們積極發來了觀後感: · 網課很有意思,也很生動有趣。
  • 7首描寫沙漠的經典古詩詞,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7首描寫沙漠的經典古詩詞,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1/《涼州曲二首》柳中庸關山萬裡遠徵人,一望關山淚滿巾。青海戍頭空有月,黃沙磧裡本無春。高檻連天望武威,窮陰拂地戍金微。九城弦管聲遙發,一夜關山雪滿飛。
  • 古詩詞賞析:[唐詩]杜牧《秋夕》
    詩歌賞析  在之前的節目中講過很多女子,像李清照、薛濤、花木蘭等等。今天要談到的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女性群體,她們似乎被世人遺忘,卻又常常出現在詩人的作品裡。  古詩詞講究起興,就是上來先不說主題,先描寫一些相關的事物營造氣氛,例如這首詩的第一句「銀燭秋光冷畫屏」。古代詩人描寫女子,總喜歡提到屏風,據統計,《花間集》中一共出現過88次對「屏」的描寫。因為古代房屋保溫性不好,為了不讓室外的涼風直接吹到床榻,讓人在睡夢中著涼,就常常在床畔張設屏風。
  • 【小草園地】第125期‖楊葆英:古詩詞《五絕組詩五首》誦讀:青蘋果
    作品要求:a詩歌:單首20行以上,或者以「組詩」形式投稿(不超過三首);b古詩詞:絕句五首為宜;律詩、詞作小令五首為宜;中、大令三首為宜,要求格律無誤、古風押韻(新韻、詞林正韻請備註)。c散文、小小說:散文3000字以內;小說5000字以內。d書畫、攝影,十五幅左右為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