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養正 | 古詩詞賞析《易水歌》(第284期)

2021-02-07 兒童悅讀


 唐詩宋詞古詩詞唐詩宋詞賞析,古詩詞分享!

往期回顧:

《 夏日絕句》《 江上漁者》《 送兄》《 詠風》《 蟬》《 中秋夜》

《 山中》《 易水送別》《照鏡見白髮》《送朱大人入秦》《夜宿山寺》

《雜詩》《蓮花塢》《聽彈琴》《拜新月》《送靈澈上人》《山中》

《新嫁娘》《問劉十九》《瀑布》《蠶婦》《宮詞》《行宮》

《畫》《秋夜寄邱員外》《古離別》《賜蕭瑀》《五歲詠花》

《田家》《雪》《秋風引》《嶺上逢久別者又別》《陳情上書韋令公》

《大風歌》《垓下歌》

音頻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朗讀詩詞

動畫視頻

譯文

風蕭蕭地響把易水岸邊吹得很冷,壯士去了就再也不回來了。刺殺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龍宮一樣危險啊,但是我們的英雄英勇的氣概,連仰天吐氣都能形成白虹.史書上說,高漸離擊築,荊軻悲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唱得太悲壯了,以至於聽者嗔目,發盡上指。一段唱畢,只聽見荊軻仰頭長嘆一聲,天空中居然出現一道七彩虹。高漸離趁勢變了一個調,樂音顯得更為激昂,荊軻繼而唱道: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太子丹最後被徹底地感動了,跪在地上向荊軻敬了一杯酒。

蕭蕭:指風聲。

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縣,是當時燕國的南界。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荊軻以此得名,而短短的兩句詩乃永垂於千古。在詩裡表現雄壯的情緒之難,在於令人心悅誠服,而不在囂張誇大;在能表現出那暫時感情的後面蘊藏著的更永久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時的衝動。大約悲壯之辭往往易於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難於辨別真偽,於是字裡行間不但欺騙了別人,而且欺騙了自己。許多一時興高採烈的作品,事後自己讀起來也覺得索然無味,正是那表現欺騙了自己的緣故。《易水歌》以輕輕二句遂為千古絕唱,我們讀到它時,何嘗一定要有荊軻的身世。這正是藝術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時間與空間而訴之於那永久的情操。

「蕭蕭」二字詩中常見。古詩:「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風蕭蕭」三字所以自然帶起了一片高秋之意。古人說「登山臨水兮送將歸」,而這裡說:「壯士一去不復還」,它們之間似乎是一個對照,又似乎是一個解釋,我們不便說它究竟是什麼,但我們卻尋出了另外的一些詩句。這裡我們首先記得那「明月照積雪」的遼闊。

「明月照積雪」,清潔而寒冷,所謂「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易水歌》點出了寒字,謝詩沒有點出,但都因其寒而高,因其高而更多情致。杜詩說「風急天高猿嘯哀」,猿嘯為什麼要哀,我們自然無可解釋。然而我們不見那「朔風勁且哀」嗎?朔風是北風,它自然要剛勁無比,但這個哀字卻正是這詩的傳神之處。那麼壯士這一去又豈可還乎?一去正是寫一個勁字,不復還豈不又是一個哀字?天下巧合之事必有一個道理,何況都是名句,何況又各不相關。各不相關而有一個更深的一致,這便是藝術的普遍性。我們每當秋原遼闊,寒水明淨,獨立在風聲蕭蕭之中,即使我們並非壯士,也必有壯士的胸懷,所以這詩便離開了荊軻而存在。它雖是荊軻說出來的,卻屬於每一個人。「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這一點知,我們人與自然間的一點相得,這之間似乎可以說,又似乎不可以說,然而它卻把我們的心靈帶到了一個更遼闊的世界去。那廣漠的原野乃是生命之所自來,我們在狹小的人生中早已把它忘記,在文藝上乃又認識了它,我們生命雖然短暫,在這裡卻有了永生的意味。

專諸刺吳王,身死而功成,荊軻刺秦王,身死而事敗。然而我們久已忘掉了專諸,而在讚美著荊軻。士固不可以成敗論,而我們之更懷念荊軻,豈不正因為這短短的詩嗎?詩人創造了詩,同時也創造了自己,它屬於荊軻,也屬於一切的人們。

相關焦點

  • 童蒙養正 | 古詩詞賞析《 易水送別》(第253期)
    唐詩宋詞古詩詞
  • 童蒙養正 | 古詩詞賞析《題烏江亭》(第330期)
    唐詩宋詞古詩詞
  • 童蒙養正 | 古詩詞賞析《山中問答》(第349期)
    唐詩宋詞古詩詞
  • 童蒙養正 | 古詩詞賞析《過華清宮》(第357期)
    唐詩宋詞古詩詞
  • 童蒙養正 | 古詩詞賞析《從軍行》大漠風塵日色昏(第313期)
    唐詩宋詞古詩詞
  • 童蒙養正 | 古詩詞賞析《山居秋暝》(第387期)
    唐詩宋詞古詩詞
  • 童蒙養正 成就願景——德泮暑期營隊一覽
    童蒙養正固國基,孝德智治圓聖道。童蒙養正,即指以幼兒發蒙階段給予最重要的養正教育。德為立世之本,紮好德行之根會使孩子受益一生。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這正是孩子們所需要去吸收、學習的。「以學養德,以德正身」,是我們希望孩子成為的樣子。
  • 只有兩句詞的一首歌,《易水歌》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中記載了戰國末年的一件大事,荊軻刺秦王。
  • 唐詩賞析-《易水送別》
    昔時的俠士已經不在了,    然而今天的易水還是那樣的寒冷。作者簡介:荊軻獻計太子丹,擬以秦國叛將樊於期之頭及燕督亢(今河北涿縣、易縣、固安一帶,是一塊肥沃的土地)地圖進獻秦王,相機行刺。太子丹不忍殺樊於(wū)期,荊軻只好私見樊於期,告以實情,樊於期為成全荊軻而自刎。        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臨行前,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
  • 《養正遺規》
    朱子《童蒙需知 》語言步趨第二凡為人子弟,須是常低聲下氣,語言詳緩,不可高言喧鬨、浮言戲笑。父兄長上,有所教督,但當低首聽受,不可妄自議論。 (本文摘自《養正遺歸》,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 「2020/11/4 」第284期—祝你
    【2020/11/4 Welcome to the new Age】#王源周刊# 第284期——祝你分享人生的重要節點,是粉絲們和@TFBOYS-王源 的儀式感。20歲,正是漸漸完全走向獨立生活、迎接更複雜人生任務的時候。這個過程,我們依然願意請王源帶路。童話裡的主人公擁有了仙女教母的守護。
  • 一天一首古詩詞——詠 史(其六)
    這首詩讚頌荊軻睥睨四海,蔑視豪門勢族的英雄氣概。據《史記》記載,荊軻,戰國時齊國人。喜歡讀書擊劍,他遊於燕國,與燕國的狗屠和善擊築的高漸離友善。「荊軻嗜酒,日與狗屠及高漸離飲於燕市,酒酣以往,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於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後為燕太子丹刺秦王,臨別前,作《渡易水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最後,失敗被殺。荊軻刺秦王是為了除暴安民,但是刺客的行為是並不足取的,只是他的事跡確有感人之處。左思讚頌荊軻,固然是佩服荊軻的為人,而更主要的是藉以詠懷,表示對豪門勢族的藐視。
  • 暑期讀經典 | 《易水歌》:我們並非壯士,也必有壯士的胸懷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 第254期
  • 《中國詩詞名篇名句賞析》:解讀學習古詩詞的當代意義及方法研究
    為了改變詩詞誤用的現象,普及中國詩詞與中國文化,李定廣教授參與了《中國詩詞大會》的命題製作,並編選、評註、賞析500餘首,跨越中華3000年的經典詩詞,將其記錄在《中國詩詞名篇名句賞析》一書中。在《中國詩詞大會》熱播,掀起全民詩詞狂歡的同時,學習古詩詞的當代意義及方法,也成為大眾關注的話題。
  • 七首「武俠氣」頗濃的古詩詞:第一首最霸氣,第四首最灑脫
    ——(唐)李白《俠客行》賞析:唐代遊俠之風盛行,少年李白受此影響,喜劍術,尚任俠,在他的詩作中,更是不乏「長劍一杯酒,男兒方寸心」、「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這樣武俠氣頗濃的句子。「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便是這短短的20字,闡明了李白心中對俠客的定義:重然諾,輕生死,勇武有力,不慕功名,而這也正是詩人所嚮往的理想人格。
  • 中小學語文優美古詩詞精選賞析,陸續補充中(非必背)
    中小學語文補充:以下這10首古詩詞,雖然不是必考的,但是詩詞優美,描繪景物細膩生動、感情真摯,值得收藏。尤其很多詩句,都耳熟能詳,但是出處和背景等都不甚了解。古詩詞是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快速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培養對中華文化的感情和熱愛。
  • 關於二月二龍抬頭的古詩詞有哪些?描寫二月二詩句大全及賞析
    關於二月二龍抬頭的古詩詞有哪些?二月二是一個傳統節日,現在俗稱「龍抬頭」。歷朝歷代都十分重視,其習俗也各有不同。整理描寫二月二詩句大全及賞析,我們慢慢來欣賞。》》》推薦閱讀:二月二龍抬頭是什麼意思?
  • 《冬景閒吟》古詩詞一組,作者/宋治雨,賞析/幸福老頑童
    原創星火文苑星火文苑文學平臺今天薦賞宋治雨佳作冬景閒吟古詩詞一組作品賞析區賞析宋治雨老師的作品《冬景閒吟》、《柿樹落葉吟》賞析人:幸福老頑童《冬景閒吟》:冬天夜裡的寒風,不停的抖動著冰冷的雲,把整個大地和天空中的浮塵,蕩滌的乾乾淨淨
  • 停課不停學|優寶生態園古詩詞-中小學必備古詩詞(第二期)
    2月12日《優寶生態園古詩詞》第一期網絡課正式開課,近300名學生通過在線授課開始了自己的新學期。通過網際網路老師在微信群內上課,學生可以在家裡輕鬆開始在線學習。課程一結束,家長們積極發來了觀後感: · 網課很有意思,也很生動有趣。
  • 風蕭蕭,易水寒
    易水河畔,那場最著名的送別,那首最悲壯的和築而歌,兩千多年來,早已演繹成了千古絕唱。易水河面鱗波閃現,那是他的決心在蕩漾。壯士別燕,明知這是一條不歸路,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奔向了那個註定的悲劇。那一年是公元前227年,易水河畔,北風蕭瑟,殘陽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