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明月,廣陵絕響原創史詩話劇《廣陵絕》,古琴一曲訴道義精神

2020-12-23 博斯EDU教育平臺

《廣陵散》是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據《晉書》記載,《廣陵散》乃嵇康遊玩洛西時,為一古人所贈。而《太平廣記》裡更有一則神鬼傳奇,說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華亭,夜不能寢起坐撫琴,琴聲優雅,打動一幽靈,那幽靈遂傳《廣陵散》於嵇康,更與嵇康約定:此曲不得教人。

公元263年,嵇康為司馬昭所害。臨死前,嵇康俱不傷感,唯嘆惋:"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

「今秋明月,廣陵絕響」

原創史詩話劇《廣陵絕》

華文戲劇節最佳編劇獎得主

繼《莊先生》之後最新力作

《琅琊榜》《偽裝者》《知否知否》

作曲者呂亮傾情配樂

劇 情 簡 介

一片竹林。曹魏末年,風雨如晦。「天下第一男神」嵇康隱居山陽,時以打鐵為樂。好友呂安蒙冤入獄,他為何不顧勸阻冒死去魏都洛陽辯誣?

一首琴曲。戰國末年,群雄逐鹿。讀書人聶政流落齊國,時以打鐵為生。母親過世之後,他為何不顧勸阻前去陽翟刺殺韓相?

一幕悲劇。聶政一意孤行赴韓國,最終毀容自戕。死者已矣,生者如斯。而聶政之姐聶嫈為何還是罔顧國君禁令,捨命掩埋弟弟的屍身?

一輪明月。來自我們的精神原鄉,來自人類文明的童年時代。

劇 目 亮 點

1獨創:名士與刺客「同構」

跨越數百年時空,名士與刺客如何「合體」?《廣陵絕》將「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為好友辯誣之死,與春秋戰國四大刺客之一的聶政為報恩刺韓之死,進行了後現代式「同構」拼貼,用嵇康臨刑前彈奏的一曲《廣陵散》進行巧妙銜接。

與現有竹林七賢題材和戰國刺客題材相比,《廣陵絕》有著超乎尋常的維度和高度,這既是歷史與現實的對話,也是與古希臘戲劇的對話。

2震撼:琴與劍,道與義

《廣陵絕》將嵇康的「琴」與聶政的「劍」作為主要的舞臺意象,所謂「劍膽琴心」,此乃道義精神的載體和鏡像。

嵇康的「回歸自然之道」契合現代文明的社會發展理念,聶政的「一諾千金之義」也與商業社會所尊崇的契約精神相通,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道義精神。靜謐中有危機,詩意中有慘烈。驚天地,泣鬼神。

3唯美:白與黑,生與死

《廣陵絕》的舞臺古風古韻,舞美以白色作為主基調。一叢枯竹、滿地白沙、隨風搖曳的白色條屏,這些隱喻和象徵的舞臺元素意味十足,襯託出古代名士的飄逸風度,而終場的白色沙幕更是給人以驚豔之感。

一邊是白色調的淡雅和悠然,另一邊是黑色調的死亡和犧牲。白與黑的色調融合,亦是生死抉擇的情感升華。

4走心:關於選擇的困惑

《廣陵絕》中將源自司馬遷《史記》的聶嫈冒死葬弟的故事古希臘悲劇傑作《安提戈涅》相映照。聶政之姐明知此去但有一死,為何仍執意前往韓國?中國版的安提戈涅式人物是如何誕生呢?

人終其一生,都在做選擇。這些舞臺上的人物,他們是道義的代表,還是時代的被裹挾者?他們的選擇意味著什麼?是發自內心還是發乎被控制的內心?

這樣的劇情將我們帶回最初的精神原鄉,也使我們反觀人之所以是人的「初心」。

5絕版:山無陵,天地合

這是「天下第一男神」嵇康的絕版人生,也是對「中國十大古典名曲」之一的《廣陵散》的絕妙演繹。《廣陵散》又名為《聶政刺韓傀曲》,嵇康臨刑前索琴彈此曲,並慨然長嘆《廣陵散》將成絕響。千古絕音,全新呈現。

廣陵散管平湖 - 廣陵散

《廣陵絕》由以《琅琊榜》《偽裝者》《知否知否》等電視劇聞名的青年作曲家呂亮傾情配樂,電音元素的增加也使著名古琴家管平湖演奏版的《廣陵散》具有了某種現代感和先鋒性。

業 內 評 價

《廣陵絕》這個戲美學的格調起點比較高,舞臺呈現上非常優雅,但其實這個劇情中也有很暴烈的一種東西。一方面是這種白色調的淡雅和優雅,另一方面是黑色調的死亡和犧牲,導演顯然是力圖實現這兩種美學情調的融合。

——彭濤(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主任)

在這部作品裡我看到了創作者對生命的悲憫、對人性的拷問,也看到了我們現世生活中已經缺失了的俠氣與仙氣,這正是中國古代名士的精神,是一種中國式的高貴。生死抉擇最能引起恐懼和憐憫,並由此帶來情感的升華。這也是古希臘悲劇的精神。

——羅彤(戲劇導演、希臘語高級翻譯)

相關焦點

  • 鐵匠音樂家的廣陵絕響
    嵇康彈琴詠詩,自足於懷,古琴是其生命的慰藉,精神的寄託。他在《與山巨源絕交書》中提到:「但欲守陋巷,教養子孫,時時與親舊敘離闊,陳說平生,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志意畢矣」,這樣閒適的生活是嵇康一直所嚮往的。嵇康還特地作《琴賦》,對琴的製作、演奏等進行了全面描述,在他看來「眾器之中,琴德最優」。
  • 亞歐聯盟精萃國學導師龐貝--「今秋明月,廣陵絕響」原創史詩話劇《廣陵絕》,古琴一曲訴道義精神
  • 北京|最有氣節和道義的《廣陵絕》即將開演
    《廣陵絕》是身為作家的龐貝繼《莊先生》之後的又一部力作。《莊先生》曾以其文學性給人以驚豔感,而今《廣陵絕》將再度給人以久違的文學享受。 《廣陵絕》的開場呈現給觀眾的便是這樣一場暴走。這是「古代第一天團」的暴走。
  • 曲之師長——敘說《廣陵散》
    在中國歷史上,古琴作為一種撥弦樂器,歷史悠久。古琴文化與中國文人、中國思想文化的聯繫十分緊密,因為古琴沒有肆意的宣洩,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脫的氣質,恰與古代文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相契合。古琴曲《廣陵散》正是這種文化的代表。
  • 稽康與廣陵散
    現今更有人說《廣陵散》之所以名聲大振,應歸功於嵇康臨刑索琴彈奏所致。話說嵇康年輕時,一次夜宿洛西華陽亭。夜晚無眠,就彈起琴來,不知不覺夜深了。他起身收琴,卻發現有一老者,在他身後一直認真聽他彈奏。嵇康就問他:「老人家,看你聽這麼認真,想來也會彈琴吧,能否指點一二?」老人笑了笑,說:「略懂點吧。」
  • 有一種風度,叫嵇康風度,有一曲絕唱,叫廣陵散
    古代社會評判一個人的才能見識通常用「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來形容,說明以古琴為載體的音樂技能始終佔據首位。這是因為古琴文化與中國文人品格、中國思想文化的聯繫十分緊密,古琴高雅而古樸,在含蓄中譜奏出平和超脫的氣質,恰與古代文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相契合。古琴十大名曲《廣陵散》正是這種文化的代表。
  • 嵇康廣陵散十大古琴曲之一 嵇康傳的主要內容
    嵇康廣陵散十大古琴曲之一 嵇康傳的主要內容嵇康撫琴圖在整個魏晉文藝界和思想界,嵇康都是一位極有魅力的人物,他的人格和文化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嵇康是著名的琴藝家和哲學家。他精通音律,「廣陵散絕」體現的是嵇康作為一個偉大音樂家的悲劇。嵇康廣陵散《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
  • 《廣陵散》的真正含義,你真的知道嗎?
    而嵇康,將刑東市,平靜如常,「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嵇康說:「袁孝尼曾想學這個曲子,我沒有教給他。《廣陵散》,從此絕矣!」嵇康,讓死亡變得悽美而絢麗。他生命的最後一刻,卻讓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企及。
  • 當廣陵琴派邂逅當代先鋒音樂,古琴與電子音樂、弦樂四重奏如何碰撞?
    除了在經典曲目中進行表現,在廣陵琴派的當代發展中,她也考慮如何通過藝術創新,更好地體現這些細膩動人、灑脫恬雅的藝術特點,傳承前輩大師們積極創新的精神。 在首演曲目《清微淡遠》中,古琴與蕭、弦樂四重奏合作,表達了靜謐留白的印象。
  • 千古絕唱《廣陵散》真失傳了嗎?
    文:未定君說起傳統樂器,就繞不開古琴;說起古琴的話,就繞不開《廣陵散》;說起廣陵散,自然就繞不開嵇康和他的洛陽絕唱。
  • 樂|《廣陵散》,穿越千年,追尋古音
    編者按: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它是中國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國音樂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 據《晉書》記載,此曲乃嵇康遊玩洛西時,為一古人所贈。而《太平廣記》裡更有一則神鬼傳奇,說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華亭,夜不能寢,起坐撫琴,琴聲優雅,打動一幽靈,那幽靈遂傳《廣陵散》於嵇康,更與嵇康約定:此曲不得教人。公元263年,嵇康為司馬昭所害。
  • 「廣陵散」:此曲天上來,終不留人間
    「廣陵散」是我國十大古琴曲之一。現在所聽到的「廣陵散」並不是最擅長演奏此曲的大師留下來的。最擅長演奏「廣陵散」是誰呢?嵇康是著名的「竹林七賢」之一,嵇康是「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初中語文課本裡原來收錄過他的文章「與山巨源絕交書」,他還寫過著名的有關彈琴論文「琴賦」,這些文章後世大書法家趙孟、文徵明都精心寫過,並成為各自的書法代表作。
  • 廣陵絕響,竹林深處再無打鐵之聲
    一曲結束,他嘆息到:「從前袁孝尼(袁準)曾跟我學習《廣陵散》,我每每吝惜而固守不教授他,《廣陵散》現在要失傳了。」說完,從容赴死。嵇康年幼喪父,由母親和兄長撫養成人。他天資聰穎,博覽群書,興趣廣泛。嵇康死後,《廣陵散》便成了絕響。他不注重外表,肆意揮霍著自己的才情,心向自由不願被世俗所羈絆,隱居於竹林深處,只願揮錘打鐵,聽聽穿林之風,完了再在自己弄的小水池子裡泡泡澡。他想像老莊一樣不羈灑脫,想成為天地之間不會被拘束的風,可他的正義直言,傲視權貴,都為他埋下了禍根。
  • 失傳的《廣陵散》被復原,真的很好聽!
    臨行之前,嵇康神色不變,在刑場上用琴撫曲一首——《廣陵散》。撫完琴曲,嵇康嘆息道:「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然而,尷尬的是,自嵇康嘆息「於今絕矣」之後,《廣陵散》歷朝歷代彈家不絕,他們彈的,究竟是不是那支《廣陵散》?
  • 故事:廣陵散
    嵇康知道古代有一部琴曲,叫做《廣陵散》。這部古琴曲曾是黃帝時代的作品,作者名叫伶倫,傳說曾擔任黃帝的樂官,離嵇康那時的魏晉時代已經有兩千多年了,而且民間傳說這部樂譜也早已失傳,世上無人能彈奏了。嵇康對伶倫的《廣陵散》很是神往,只恨無緣見到這部曲譜,遺憾之際,便常常思忖,想如果把這部《廣陵散》彈奏出來,到底是什麼聲調呢?
  • 音樂漫筆:不羈的嵇康,絕唱之《廣陵散》
    嵇康對那些傳世久遠、名目堂皇的教條禮法不以為然,更深惡痛絕那些烏煙瘴氣、爾虞我詐的官場仕途。他寧願在洛陽城外做一個默默無聞而自由自在的打鐵匠,也不願與豎子們同流合汙。他如痴如醉地追求著他心中崇高的人生境界:擺脫約束,釋放人性,回歸自然,享受悠閒。熊旺的爐火和剛勁的錘擊,正是這種境界絕妙的闡釋。
  • 一曲古琴《酒狂》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
    我國現代古琴家,廣陵琴派第十代傳人,現代廣陵琴派的集大成者。陝西省富平縣北陵堡人。幼讀私塾,1914年隨父南下揚州學習作生意。1928年從孫紹陶習琴,前後約三年。琴風厚重沉穩、跌宕大度,右手下指剛健,左手吟猱細膩圓滿,弘揚了跌宕多變﹑綺麗細膩﹑剛柔相濟﹑音韻並茂的廣陵琴韻,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廣陵琴派審美韻味。因善奏《樵歌》,又被稱為「劉樵歌」。
  • 【琴曲示範】全本《廣陵散》
    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太學生三千人上書,請以為師,不許。文王亦尋悔焉。——《世說新語·雅量》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    晉·山濤嵇康,臥龍也,不可起。公無憂天下,顧以康為慮耳。
  • 江春入舊年——嵇康與廣陵
    廣陵絕響  從這場酒席中散去,微醺的中散大夫嵇康匆匆趕去另一場酒會。  在竹林間舒展廣袖,狂舞長嘯,清峻的嵇康想像自己是一隻孤絕、清瘦的飛鳥,在寂寥的高空中不知疲倦地翱翔,俯瞰浩瀚的林海,俯瞰浩瀚的南中國。  夜的精魂不停地纏綿,不倦地周旋。
  • 有一種失傳,叫《廣陵散》
    只是金大俠百密一疏,忘記了他所描寫的那些天書一樣的古琴譜,乃是曹柔創製的減字譜,要在中唐以後才出現,中唐以前古琴的記譜方式卻是大家都看得懂的文字譜(只是羅索了些,趙耶利嫌其「動越兩行,未成一句」),曲洋去挖掘晉前的墓,最多挖到的是文字譜(倘若真有《廣陵散》琴譜的話)。好罷,為了讓金大俠贏,我們可以再退一萬步,讓曲洋把盜來的文字譜全部手抄一遍,改錄成減字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