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2021-02-13 詩詞世界

作者:清風明月

詩詞世界(ID:shicishijie)原創發布

公元978年,李煜死了。

 

這位「生不逢時」的詞帝,帶著「人生長恨水長東」的家仇國難,命赴黃泉。

 

六年後,柳宜的第三子出生,取名柳永。正是這位柳永,接過李煜的大旗,開創了屬於自己的不朽傳奇。

 

柳永,原名柳三變,在家族排行第七,江湖人稱「柳七」,柳七是天才,一個不世出的天才,十歲能文,十三歲能詩,十七歲能詞,輕輕鬆鬆甩同齡孩子幾十條街。

 

他名「三變」是《論語》中君子行為的標準:遠望莊嚴可畏,接近時溫和可親,說話時嚴厲不苟。

 

按這標準,柳七是謙謙君子的楷模,他長相俊美,風姿飄逸,言談舉止彬彬有禮。

 

此時的柳七並不知,所有的命運饋贈,早已暗中標好了價碼。

 

公元1002年,宋鹹平五年,福建崇安。

 

柳七18歲,背起行囊從老家出發,前往京師汴梁(今河南開封)。他相信在那裡,自己可以實現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

 

柳七出錢塘,經蘇州,覽杭州,遊揚州,飽覽山河秀美。在杭州,如詩如畫的美景深深打動了少年柳七: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一闕《望海潮》詞,迅速讓少年柳七名滿天下。

 

相傳一百多年後,金主完顏亮讀到「三秋桂子,十裡荷花」,頓時驚掉了下巴。他不相信世上會有如此美的地方,即使有,也應該由他獨享。於是完顏亮率領六十萬大軍,悍然投鞭渡江、揮師南下。

 

因為一首詞引發的戰爭,不僅前無古人,而且後無來者。

 

蘇杭揚三地,豐饒富庶,商賈雲集,青樓酒肆林立,是聞名天下的銷金窟。

 

因詞填得好,翩翩少年柳七成為曲坊青樓歌妓競相結交的對象。而他的詞作,也因美人們傳唱,紅遍大街小巷。

 

就這樣,柳七偎紅倚翠,醉倒在煙雨江南的溫柔鄉,一醉就是六年。

 

六年,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公元1008年,24歲的柳七結束流浪,到達帝都汴梁。進到帝都後,他發現自己的詞作已在京城廣為傳唱。

 

因聲名遠揚,再加上精心備考,柳七相信自己定能「魁甲登高第」,然而,在1009年的黃金榜上,柳七沒有找到自己的名字。

 

憤懣的他寫下《鶴沖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雖滿腹牢騷,出離憤怒,但柳七並沒有放棄,他堅信自己會有蟾宮折桂的那一天。

 

公元1024年,天聖二年,第四次參加科考,柳七終於中榜,名單很快呈送給了最大Boss宋仁宗趙禎。

 

仁宗皇帝,與唐太宗和康熙大帝,被後人稱為華夏最好的三位帝王。

 

仁宗皇帝看到柳七名字後,想到後宮都在偷偷哼唱這貨的淫詞豔曲,不禁大為惱火。

 

他重重地把「柳三變」從榜單上划去,然後奮力批下十個大字: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

 

至此,柳七的仕途間接被判無期,無奈,40歲的他只好絕望地修改了個性籤名:奉旨填詞柳三變。

 

然後,他慘然大笑,轉身走進煙花巷陌。

 

他不知道,轉身的剎那,他已經開啟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傳奇時代。

 

 

官場放逐了柳七,柳七也放逐了官場。他徹底心灰意冷,將自己置身於燈紅酒綠的青樓歌肆。

 

在大宋,狎妓冶遊,是整個社會極為流行的風尚。當時藝妓產業極其發達,曲坊青樓歌妓能歌善舞,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落魄文人,無不流連花叢,樂此不疲。

 

儘管如此,青樓女子的地位卻十分卑微低下。她們就像開在路邊的野花,默默承受世俗的無情踩踏。

 

只有柳七,做到了與眾不同,石破天驚。

 

他傾盡真心,成為那些青樓女子的貼心知己,他甘願拿起筆,為她們寫下讚美話語,他用心去愛,平等去愛,寫出直擊她們內心最深處的詞。

 

這些絕美傾情的文字,經她們傳唱,散落在大宋的每一個角落。

 

懷才不遇的柳七,在青樓酒肆,終於涅槃浴火重生,他創造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蹟。

 

在大宋,他成為了最受歡迎的王牌填詞天皇巨匠。

 

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只是,他寫的雖是煙花寂寞,又何嘗不是在寫苦苦掙扎的自己。

 

距仕途之路漸行漸遠,柳七決定離開汴京這個傷心都市。

 

臨別之際,青樓知己蟲娘前來相送,兩人依依不捨,淚灑長亭,蕭瑟秋風中,柳七淚眼朦朧地寫下: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秋風,秋雨,愁煞離別之人。此去一別,山高水長,與卿何日還能相見?

 

一闋悱惻纏綿的《雨霖鈴》,劃破長空,傳唱千年,經久不衰。

 

出汴京後,柳七順水路南下,以填詞為生,足跡遍及大江南北。

 

漂泊太久,兩鬢微霜、身心疲憊,他開始追憶「卻返瑤京,重買千金笑」。

 

歲月蹉跎,人生蒼老,他感嘆「芳年壯歲,離多歡少」。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幹處,正恁凝愁。

 

故鄉,是再也到達不了的遠方;往事,只能在內心最深處珍藏。

 

一闋傳誦千古的《八聲甘州》,道盡天下遊子羈旅天涯的無限哀愁。

 

 


命運往往會不經意間開些玩笑,公元1034年,50歲的柳七終於換來了他想要的「浮名」。

 

只是,昔日的鮮衣怒馬少年,如今已是兩鬢斑白的滄桑老者。但骨子裡,他仍是那個初心未改的追夢人。

 

雖擔任芝麻大小官職,可他為官清廉,恪盡職守,全心全意為民辦事。在每個職位上,他都做出了很好的政績,故一直被稱為「名宦」。

 

然而,無論如何努力,他最終只做到了小小的屯田員外郎。

 

公元1053年,柳七於悄然無息中離世,傳奇就此謝幕。

 

柳七去世後,青樓女子謝玉英以妻子的身份作主喪,昔日紅顏知己以陳師師為主,集資錢財,為他舉行隆重葬禮。柳七出殯那天,滿城歌妓無人不到,遍地縞素,哀聲震天。

 

參加送葬的官僚自覺慚愧,掩面而返。

 

柳永的墓地設在樂遊原,墓碑刻云:奉聖旨填詞柳三變之墓。

 

從此,每到清明,眾歌妓都來柳墳憑弔,如此竟然形成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名曰「吊柳會」。

 

一直持續到宋高宗南渡之後「吊柳會」才宣告結束。對於這種千年不遇的情景,後人有詩云:

 

樂遊原上妓如雲,盡上風流柳七墳。

可笑紛紛縉紳輩,憐才不及眾紅裙。

 

人這一生,應當如何度過?當然是按照自己所喜愛的方式,度過一生。

 

縱觀柳永的一生:

他才華橫溢,卻遭遇種種不公;

他放浪形骸,卻始終善良真誠;

他離經叛道,為主流社會所不容;

他是白衣卿相,是百姓心中的無冕之王……

 

他悄無聲息地來過,轟轟烈烈地奮鬥過,在那個薄情的世界裡,他活出了最純真的自我。

 

清風明月,ID:大夢洪荒(xingyuege666),河南人,一介布衣,出生於美麗的淮河畔。 詩詞世界、天涯文學籤約作者,信奉世間一切美好。

【版權聲明】後臺回復籤約作者即可了解重酬徵稿詳情。轉載授權請加編輯微信H1834394409,加粉絲群後臺回復加群。

相關焦點

  • 金庸:人生就是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
    在多少年前,金庸先生就已經看淡了生死,以一種頑童的姿態笑對人生。曾有人問他:人生該如何度過?他答曰:大鬧一場,悄然離去。10月30日下午港媒突然發布新聞:武俠小說泰鬥金庸逝世,享年94歲。有人說:活著的時候,讀者就以億來計算的作家,古今中外僅此一人,就是金庸;有人說:金庸逝世,笑傲江湖成絕響,人間再無俠客行;有人說:感謝老先生留下的永遠不能替代的江湖,您一走,江湖變了滄桑.
  • 金庸│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天生自由散漫、不守規矩」。1940年,查良鏞考入浙江聯合高中。當時學校常辦壁報,文筆極佳又愛好寫作的查良鏞成為了壁報的常客。因為誰都知道眼鏡蛇指的就是他們的訓導主任,訓導主任的名言就是——我叫你永不得超生。這篇大作的作者就是查良鏞。因為看不慣訓導主任的種種行徑,「瞧不得他有事沒事就辱罵學生」,便仗義執言,用筆來討伐他。訓導主任看到文章,氣得全身發抖,立馬跑到校長那裡哭訴:「請立即開除他。」幾天後,查良鏞被勒令退學了。他便轉到衢州中學,念完了高中。
  • 人生就是大鬧一場 然後悄然離去
    他說:  「我辦《明報》的時候,就是希望能夠主持公正,把事實真相告訴給讀者。」     金庸一直持續地為正義發聲,也將家國天下的主題融入進小說中,於是便有了《神鵰俠侶》《飛狐外傳》《倚天屠龍記》……身為持續發出聲音的公眾人物,金庸必然會被某些勢力視為眼中釘。
  • 大鬧一場,悄然離去,金庸江湖永留心中.
    正如金庸先生所說:「人生就是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他雖已離去,但他的武俠、他的江湖永遠留在每一位讀者的記憶當中。這些單機遊戲也同樣完成了大鬧一場的使命,並且悄然離去,縱使它們悄然離去了,它們的軌跡都會一直留在每一位玩家的記憶中,同時也會激勵著每一位遊戲人。
  • 說金庸:大鬧一場 悄然離去
    胡攪蠻纏年少無知的我呵,那個時候終日幻想自己就是古靈精怪聰明剔透的黃蓉,身著軟蝟甲手持打狗棍,貼著「黃島主之女」的標籤,歡蹦亂跳地跟著那個雖然木訥愚笨卻是俠肝義膽忠情不二的靖哥哥,仗劍走天涯攜手人生路。  同時,又深為穆念慈的命運感到悲憫和不平。穆念慈,一生孤苦,因遇人不淑,結局悽涼。
  • 金庸: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世
    金庸曾說,最好的人生,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他的人生,即如是吧。特別是,他在我們華人的心靈世界中狠狠地「大鬧了一場」。他寫了十五部武俠小說,字數超800萬,全球發行量超3億冊,而和他有關的影視已超100部。這是網上的一個說法,不過我有點懷疑,可能與他的小說有關的影視,應該遠遠超百部吧。
  • 94歲金庸先生逝世:人生就是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
    >如果說古龍的江湖是快意情仇的決絕那麼金庸的江湖除了兒女之情還有正義和家國的情懷1954年屬於武俠的時代乘著風呼嘯而來一場武林門派間的爭鬥金庸在劍橋大學很早之前有人問金庸人生應如何度過?他回答:「人生,就該大鬧一場,悄然離去」他寫武俠開啟了一個新的武俠時代被譽為一代宗師功成名就後,金盆洗手他辦報紙《明報》成為香港最具影響力的報紙之一登峰造極後,掛冠而去他做學問全院七個系,他能教六個系一覺自己學問不夠
  • 夜聽 | 人生就是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
    小的時候,我偏愛《倚天屠龍記》的趙敏,堂堂郡主卻偏偏愛上了一個毛頭小子,她大鬧婚禮,說了一聲:「若是我偏要強求呢?」那些富貴與名聲就都敢拋棄,此去江湖必然刀山火海,可是敢愛敢恨如趙敏,便只求有一人為她畫眉。
  • 大鬧一場悄然離去?留給川普的時間不多了
    一個世紀以來第一位同時失去白宮和國會所有席位的總統,第一位在國會大廈煽動暴力起義的總統,就打算這樣大鬧一場、悄然離去?長安街知事注意到,儘管距離離任僅剩13天,美國卻在醞釀「清算」川普,似乎一天都不能等了。川普也開始琢磨後路。據《紐約時報》報導,川普正向助手諮詢「自我赦免」的可行性。
  • 他曾說,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天生自由散漫、不守規矩」。1940年,查良鏞考入浙江聯合高中。當時學校常辦壁報,文筆極佳又愛好寫作的查良鏞成為了壁報的常客。因為誰都知道眼鏡蛇指的就是他們的訓導主任,訓導主任的名言就是——我叫你永不得超生。這篇大作的作者就是查良鏞。因為看不慣訓導主任的種種行徑,「瞧不得他有事沒事就辱罵學生」,便仗義執言,用筆來討伐他。訓導主任看到文章,氣得全身發抖,立馬跑到校長那裡哭訴:「請立即開除他。」幾天後,查良鏞被勒令退學了。他便轉到衢州中學,念完了高中。
  •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逝世 終年94歲 | 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天生自由散漫、不守規矩」。1940年,查良鏞考入浙江聯合高中。當時學校常辦壁報,文筆極佳又愛好寫作的查良鏞成為了壁報的常客。因為誰都知道眼鏡蛇指的就是他們的訓導主任,訓導主任的名言就是——我叫你永不得超生。這篇大作的作者就是查良鏞。因為看不慣訓導主任的種種行徑,「瞧不得他有事沒事就辱罵學生」,便仗義執言,用筆來討伐他。訓導主任看到文章,氣得全身發抖,立馬跑到校長那裡哭訴:「請立即開除他。」幾天後,查良鏞被勒令退學了。他便轉到衢州中學,念完了高中。此後,他又經歷了第二次被開除。
  • 金庸先生逝世: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我們從小看老爺子的作品,之所以看得入迷,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老爺子的故事裡,感情線永遠佔據著劇情相當大的比重,甚至能主導故事的走向和結局。《書劍恩仇錄》因為是早期作品,尤其可以看出金庸對「情」的思考,整部書仿佛就是一出發生於皇宮和江湖夾縫間,愛恨糾葛的家庭倫理劇。陳家洛的哥哥是乾隆,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香香公主姐妹兩個,都喜歡陳家洛,可陳家洛為了事業,又把香香公主獻給了乾隆,故事最後,香香公主自殺,陳家洛挾持福康安脫身,出逃西域。
  • 金庸:人活一世,不過是「大鬧一場」
    有人曾問金庸先生:「人生該如何度過?」 金庸先生笑了笑,只說了一句話:「人生不過是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 對於這番話,其實很多人都感覺頗有深意,什麼是「大鬧一場」而又悄然離去呢? 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複雜。人來到這個世上,你想怎麼過,那就怎麼過,想如何活出這一生,就去拼盡全力活出這一生。 人,赤條條而來,最終也不過是赤條條而去罷了。
  • 大鬧一場,悄然離去!賭王何鴻燊風流情史之外那些鮮為人知的事
    98歲高齡的他,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掀起過驚濤駭浪,成為澳門首富,無冕總督,創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傳奇。世間紛擾皆成空,從此世間再無賭王,正如金庸先生所言:人生就是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
  • 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來源:金鷹網雖然作家王朔曾批評金庸小說是現代社會四大俗之一(還包括成龍電影、瓊瑤電視劇和四大天王),但金庸倒不覺得這是一個壞的批評,他說俗就是接近很多人,或者很多人喜歡它。確實如此,金庸的武俠小說受到了社會各階層讀者的歡迎,他曾獲得了兩岸三地最高領導人的接見,也被普通的男女老少所喜愛。
  • 大鬧一場,悄然離去:文化界人士快評李敖
    有趣的人,精彩的人生。仰頭祝福,請帶上您調皮的笑容,遨遊天際吧。——張怡筠 著名心理學者
  • 浪子柳永: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清人劉熙載就曾評價柳永:「餘謂此等只可名迷戀花酒之人,不足以稱詞人,詞人當有雅量高致者也。」但事實上,在風流品性之外,很少有人看到柳永儒雅情懷的一面。他面對仕途坎坷的苦楚,遠離家鄉、羈旅飄蕩的心酸,和他詞中蘊藏著的對女子的平等與尊重。南宋孟元老曾寫過一本《東京夢華錄》,記載著東京,即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華景象。每當華燈初上,勾欄瓦舍間,燈燭輝煌,人潮湧動,笑語不絕。
  • 【詩詞】柳永-《蝶戀花》
    前 言柳永柳永已逝,柳詞卻仍在世代吟誦。柳永接著,「草色煙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斷天涯時所見之景。而「無言誰會」句既是徒自憑欄、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見伊人、心曲難訴的慨嘆。「無言」二字,若有萬千思緒。柳永下片寫主人公為消釋離愁,決意痛飲狂歌:「擬把疏狂圖一醉」。但強顏為歡,終覺「無味」。從「擬把」到「無味」,筆勢開闔動蕩,頗具波瀾。
  • 淺思 | 這一場離去,並不悄然
    ——by Echo一代大家的離去確令人惋惜,但一些文章上來就扣「大俠」帽子、談生平隻字不提朱玫也不妥吧。金老自己也沒往郭靖、蕭峰身上認,段譽的瀟灑倒是可見一斑~私以為結合其生活,射鵰三部曲似乎最像金老的超我、本我和自我。 ——by 小凡凡大俠是因為武功高強被人稱頌還是行俠仗義呢?強如掃地僧這種武痴不被人稱為大俠,江南七怪卻是地道的正派人士。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 柳永:北宋娛樂圈的超級巨星
    他就是柳永。他停下了腳步,在這個溫柔鄉裡瀟灑地「雲遊」了六年,這六年裡,柳永名聲鵲起。六年後,志得意滿的柳永參加了人生中第一次科考,此時的柳永才名已在蘇杭、汴京盛名在外,文化圈內早就有了柳永這一大才的名號。然而,柳永落榜了,理由是:才華雖好,但是所寫詞作均為靡靡之音,與主流價值觀不符,被真宗皇帝親自咔嚓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