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否
在《知否》中曼娘算是一位寒門女子了,她原本可以平安順暢的度過此生,但是她偏偏心比天高,想了不該想的,想要嫁給顧廷燁,嫁到侯府做大娘子,像她這樣身份的女人,不好意思,根本沒有辦法改變命運。
原本顧廷燁對曼娘有一點憐憫,給她贖了身,兩人還有一兒一女,顧廷燁雖然不會讓曼娘進侯府,其實顧廷燁也不是沒有這個想法,只是後來知道曼娘的真面目就徹底打消了這個想法,不過出於現實,顧廷燁不會娶曼娘的,但是至少會讓她一生衣食無憂,這樣的結局其實是很好的。
但是曼娘偏偏不滿足,她是一個有野心的女人,想要更大的富貴,她和林噙霜有點像,但是林噙霜比她聰明,甘願做妾慢慢去爭,但是曼娘偏偏想做正室大娘子,這確實是她想多了,她這樣的身份是絕對不可能的。
其實一個女人有野心本身沒有錯,想做人上人也沒有錯,最近談論野心最多的恐怕是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的藍盈瑩,不得不說藍盈瑩是一個把野心寫在臉上的人,她有足夠的底氣把自己的野心寫在臉上。
藍盈瑩在很多人看來是沒什麼紅的演員,其實人家是富二代,人家出來做演員是為了避免回家繼承家業,她能夠接觸的資源和自身的努力足以支撐她的野心。而我們很多普通人確實是沒有資格談這麼大的野心,曼娘就是這樣的普通人。我們大多數人工作是為了養家餬口,可是人家出來工作是真的純粹為了夢想,
曼娘可以說是寒門女子的一個縮影,沒有家世也沒有背景,但是卻有很強的野心與欲望。
可是這種野心欲望往往很大,其實有點不切實際,我們大多數人能夠好好的工作,找一個差不多的人結婚生子,安穩過完這一生就已經很不錯了,關於階級突破那是極少數人能夠在短時間內做到的,我們大多數人打拼幾十年甚至兩三代才能實現階級突破。不是我悲觀,因為這就是真相。
想起幾年前很火的一篇文章,叫做《寒門難出貴子》,這篇文章一出,引起了很多網絡輿論,也產生了很多的爭議。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寒門難出貴子的這個事實,也不得不承認很多有錢人家的孩子生下來和我們的起跑線就不一樣,他們所見到的世面和接觸的資源也是很多寒門子弟無法接觸的。
這裡我想很多人會反對,因為個人的努力會改變命運,我想起了《我是演說家》的劉媛媛,她當年的《寒門再難出貴子》這篇文章真是一碗毒雞湯,她自己出身普通家庭,家裡的哥哥嫂子都是碩士,她自己也是北大出身。
她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寒門出貴子的例子,在演講的最後,她還說了一句:「你要相信命運給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希望你用你的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這故事不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童話沒有一點人間疾苦,這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這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番話真實慷慨激昂,讓人聽完後頓時像打了雞血。
理想是美好的,但是現實是殘酷的,這樣的文字除了讓你當下像打了雞血一樣激動,沒什麼別的用處,但是我們人活著也是需要雞湯的,畢竟人生這麼長,生活如此艱難,夢想還是要有的,雞湯偶爾喝喝也是有益健康的。
但是你心目中必須明白,像劉媛媛這樣的寒門貴子,這個世界能夠出幾個,這樣的概率是多大,是的,你不得不承認不是那麼大,據說在那種貧困山區裡面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本身就已經不是普通人了,而且考上清華北大也是他們人生的終點,這樣孩子從小沒見過什麼大世面,只知道埋頭學習。
就算進了大學,面對外面的花花世界,也是需要付出比他出身好同樣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們更多的努力,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各方面的才藝都是一種考驗。
因為人生從來不是百米衝刺,人生是一場接力馬拉松,你的起點是你父輩給你的條件,這樣的起點可能需要我們大多數人花幾十年,甚至幾代才能做到。
朱曼娘和盛明蘭是沒法比的,盛明蘭出生官宦家庭,父親是朝廷命宮,她雖然是庶女,但是也是從小錦衣玉食的供養起來的,她的才情學問是朱曼娘無法比的,加上盛泓是一位注重子女教育的父親,他可是費了爺爺的勁兒打聽到莊先生的住處,又花了姥姥的勁兒才將莊先生接到自己家中為自己的孩子教學,那真是受的一等一的教育。
加上盛明蘭在閨中又接受過從皇宮中退休的教養嬤嬤的教導,所以她的作風是很有大家風範的,而從小在窮苦家庭長大沒有見過什麼世面的孩子,長大後一點點小事就會急躁不安,就算裝得再像,也掩飾不了那背後的慌張。
曼娘其實和《甄嬛傳》中的安陵容有點像,她們同樣出生寒門,沒有家世背景,但是都有成為人上人的野心。不過安陵容有點幸運,她原本是沒有機會成為嬪妃的,是太后看她失落了也沒有露出明顯的悲傷態度,同時她頭上戴著甄嬛給她戴的那朵花,皇上讓她留了下來,說起來算是有點僥倖。
安陵容初入宮的時候也是因為出身不好,也不得聖心,飽受欺凌,她處處忍耐,但是後來她發現一味的忍讓是沒有用的,她開始投靠了皇后,開始算計嬪妃,靠著自己一副好歌喉和溫順的性格,得到了皇上一段時間的寵愛。但是皇上從來沒有真正愛過她,不過把她當成消遣的工具罷了。
但是安陵容想代替甄嬛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那真是她想多了,她和甄嬛不僅僅是相貌上的區別,其實以色取人,是不會長久的畢竟在美麗的容貌也會有老去的一天,真正能夠抓住人心的是一個人的氣質才情和格局。
安陵容小門小戶出生的女子,什麼比得上甄嬛的才學和格局,甄嬛的品格那是從小錦衣玉食的供著,家族文化的薰染著,那是花上數十年的時間從小培養的,後天是很難達到的。
安陵容的家庭很普通,從小也沒人教她人情世故,註定了她骨子裡的自卑和敏感,同時也不會有什麼遠見,最終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最終害了自己。
而甄嬛出身大家,從小為人處世是受過良好家教,同時甄嬛的目光比較長遠,更沉得住氣,最後才會成為一國之母。
其實安陵容之於甄嬛,就好比曼娘之於盛明蘭,其實是沒法比的。
安陵容如果好好地做一個嬪妃,不妄想算計她人,取代甄嬛的地位,也會在宮中善終,曼娘也老老實實的在外面過日子,最後結果也不會太差。
但是我為什麼會提到劉媛媛嗎?只是為了告訴大家劉媛媛這樣的人很少,大家都別想了嗎?不,我想說的是,這個世界正是因為有了像劉媛媛這樣的人,讓我們這些普通人在腳踏實地的生活的時候,還能仰望星空,保持心中那一份夢想,在這疲憊生活中依舊能夠記得那份小小的英雄夢。
但是那是夢想,而不是執念,那不是不切實際的泡沫,而是在腳踏實地生活的背後眼中依舊有光,依舊能相信這個世界有夢。
曼娘的悲劇,在於她錯把夢想當初執念,她的悲劇也給我們提了醒,作為寒門女子,有些不該你的執念還是放下比較好,最後就算得到了可能也是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