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適逢大清國力強盛,國庫充盈手裡有了錢也就喜歡到處遊玩。很多影視作品都有乾隆帝出巡甚至是微服私訪的橋段,其經歷神奇得很。然而,乾隆出巡並非也全是歡喜和笑聲,事實上他的每次出巡幾乎都伴隨著悲劇。現舉幾個例子。
一次是乾隆十三年二月,乾隆帝奉皇太后,率領皇后富察氏等出巡山東。這次出行是乾隆帝提議的,當時剛過完春節,天氣還較為寒冷。乾隆帝為何要選擇這個時候出巡呢?原來,他和皇后所生的皇子永琮剛剛去世,兩人心中都很難受,因為乾隆對這個皇子尤其看重,準備立為皇太子的,實現乾隆帝多年以來立嫡的夙願。
然而天不遂人願,小永琮剛剛兩歲就夭折了,立嫡的願望化為泡影。最難受的還不是乾隆,而是皇后富察氏,她的兒子死了,自己又年僅四十,很難再生育了。所以,皇后鬱鬱寡歡。其實,對於剛剛經歷喪子之痛的皇后來說,她根本不想出去遊玩。但是乾隆帝提出來了,一番好意,也沒有拒絕的道理,況且,有皇太后同行,皇后只能強顏歡笑,跟隨乾隆帝母子遊玩山東。
山東之行,起初還很順利,一路上泛舟大明湖,觀賞趵突泉,登泰山極頂,一覽眾山小。但三月迴鑾到了德州時,乾隆帝別出心裁,突然提出要改走水路,於是,皇后和大家一起坐龍舟沿著大運河北上。
可是,皇后因為此前病未痊癒,身體已經很虛弱了,加上這個時候的倒春寒,就患上了感冒,很快就病倒在床。挨到11日,竟然一病歸天了。乾隆帝來到皇后的屍體前,失聲痛哭,沒想到自己一番好意,竟然把皇后送上了黃泉路,內心後悔不迭,所以給了皇后富察氏一個高大上的諡號——孝賢。
第二次是乾隆三十年正月,即乾隆帝第四次奉母南巡。這次南巡皇太后、皇后烏喇那拉氏及一眾妃嬪隨行。一路上玩得很開心。二月初十日,乾隆帝還隆重地為皇后過了生日,賞賜了大量的珍玩。
可是,到了閏二月十八日,聖駕到杭州的時候出事了,而且還是天大的事。乾隆帝駕臨杭州「蕉石鳴琴」這個地方的這一天,早膳他還賞賜皇后食品,到了晚膳的時候,那拉皇后卻被提前送回京師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後來才知道,就在早膳之後,乾隆帝和他的母后一起召開了家庭會議,會上,太后提議「晉封令妃為皇貴妃」。這個令妃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她就是《還珠格格》裡面那位令妃,也就是嘉慶皇帝的生母。
那拉皇后聽到這個提議後,先是驚訝,然後馬上提出反對意見。皇后反對其實也在情理之中,按照大清後宮的慣例,皇貴妃雖然也是後宮的主位之一,但因其地位尊貴僅次於皇后,所以皇后在世時一般不封皇貴妃,怕影響到皇后的權威。
乾隆帝和太后如此看重令妃,還要封她為皇貴妃,這顯然是要挑戰皇后的權威,那拉皇后自然要反對。不過,皇后反對無效,氣急之下,皇后就採取了極端的辦法——剪髮。她披散開頭髮,剪掉了耳邊的一縷頭髮。關於那拉皇后剪髮,流傳著幾個版本,有說是乾隆帝南巡到處沾花惹草,皇后勸說無果,所以才剪髮的。什麼原因剪髮其實並不重要,關鍵還是皇后剪髮這一舉動犯了大忌。
滿洲有個舊俗,只有丈夫和老人去世,女子才能剪髮,這等於就是在詛咒乾隆母子,所以,乾隆帝大怒,立即命人控制了皇后,提前將她送回京城。此後,那拉皇后被打入冷宮,第二年七月死於冷宮。
第三次是乾隆四十九年第六次南巡。這次南巡,乾隆帝頗為失落,因為他的母后已經去世,再也不能和她一起暢遊江南了。加上乾隆帝本人年事已高,已經74歲了,人逢七十古來稀,乾隆帝已是感慨萬千,他決定此次南巡是最後一次,所以,多少帶有一些傷感的成分在裡面。
然而,乾隆帝萬萬沒想到,在杭州迴鑾的時候居然又出事了。三月十五日夜裡,他正在龍舟中休息,突然得到報告,誠嬪落水了!乾隆帝趕緊組織人乘著夜色打撈,費了半天工夫,誠嬪終於被打撈上來,可是已經死了。
乾隆帝十分悲痛,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原來這個誠嬪乘著夜色,走出船艙,來到甲板上,欣賞著江南的夜景,不小心失足落水。看來,跟著乾隆帝出巡也並非都是好事,后妃中總有人要攤上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