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釋迦牟尼佛曾到了一個叫逝多林的地方,看見地上不是很乾淨,於是立即自己拿起掃帚,準備清掃。這時,佛祖的弟子舍利子大目鍵和大迦葉阿難陀等都聞訊趕了過來,看到佛祖親自掃地,於是大家都紛紛效仿佛祖,一起掃地。
掃完後,佛祖和眾弟子便一起來到了食堂,坐了下來。這時,佛祖說道:「其實,掃地有至少五種好處,一是可以讓自己的心更加清淨,二是可以讓他人的心更加清淨,三是可以方便大家,四是可以讓勞動成為一種習慣,五是培養一種美好的品德。」
掃地是一件枯燥勞累之事,但對有心人來說,掃地也是一種修行的方式。人的心靈變化是無限的,從骯髒的心靈產生出骯髒的世界,從純潔的心靈中產生出清淨世界,正是心淨則佛土淨。
因而佛說:學佛在自心,成佛在淨心。佛教的一切法門主要是使人明白自心,佛教的一切修行方法主要是使人清淨自心。掃地也是打掃心靈啊!
回頭再看佛家的戒律,人如何成事,怎麼守戒?從心開始。心即是佛,心即是戒,若沒有好心,哪裡是戒呢?戒來戒去又有什麼意義?因此,打掃好我們的心才是戒的真正意義所在。
前面講過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妄語、不飲酒,我再來談談另外幾種戒律,對大家都很有益,是打掃心地的好方法。
不貪。貪心就像毒蛇,能傷人慧命。貪的內容很廣泛,有貪財、貪色、貪名、貪利、貪食、貪睡等。
凡事與汙染心靈相應的渴求和以剝奪利益為目的行為都是貪,它是一切惡果的因由,例如貪財容易讓自己被財物所困,有些人還以非法手段謀財害命;顏色就是喜歡美色,對別人做出不當行為。
貪利是為名聞利養的東西攀附權貴,自抬身份,經常招人看不起和白眼;貪吃貪睡更要不得,對自己的身體傷害十足。
不瞋,慈悲。「一念嗔恨起,百萬障門開」,還有一種說法叫「一念嗔恨起,火燒功德林」,可見瞋恨心的力量有多大。
我們做了再多的好事,一旦想法和行為偏執自我、張口不說好話、不給人好臉色、經常面露厭惡,前面做的好事全白做了。
有人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同樣是好人,不可否認一些人口噁心善,但若能用慈悲心去對人對事,對上恭敬、對下慈悲、對人負責、對事認真,時刻想想身邊與你息息相關的親密親友,面露寬厚慈悲模樣,該多讓別人舒心啊。
不痴。不痴迷某事某物某觀點,凡是有自己的觀點和正見,就不容易被別人控制;不偏執不固執,眼光便可以打開,看到更確切的真知灼見;不存偏見,看到別人的壞處同時考慮別人的好,遇到糟糕的事情時看清其有利的一面,菩薩心腸就出來了。
世人心中所以有諸多痛苦和煩惱,都因自己的心不淨,如果不能去除這些不利己身的心態,人會陷在塵世的各種誘感、迷惘中不能自拔,難以享受到生命中最本真的快樂。
如果心靈是汙濁的,人的道路就會坎坷不平;如果心靈是清淨的,人的道路就會寬廣平坦。在這裡,我們可以做到並容易做到打掃心地,就是不想非法的事,不做非法的事,多做對別人有益的事,來找你的都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