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芳言
孫儷在她和鄧超9周年紀念日發表的一篇長文,用11條內容描寫了她與鄧超之間的不同之處,這波操作實則高調地秀了一把恩愛。
鄧超的留言「你改變了我的內心,我改變了你的容貌。」也是被網友掀起熱潮。孫儷與鄧超的婚姻在3年之痛7年之癢之時,並沒有帶給他們什麼影響。
孫儷的幸福生活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女人只要勇敢一點,自信一點,心無恐懼,都可以實現家庭事業雙豐收。
孫儷曾經跟著母親過了七年居無定所的生活,並曾一度對婚姻抗拒,甚至表示有可能做「不婚主義者」,直到遇到鄧超。
孫儷與鄧超2005年在拍攝電視劇《幸福像花兒一樣》時因戲生情,2011年6月7日在上海舉行婚禮,到現在已經是二胎媽媽。
不管是和鄧超談戀愛還是結婚,或者生兩個小孩期間,孫儷都沒有放棄自我成長。從她的微博裡可以看到任何時候,她都在不斷提升自己,從健身到書法,從美食到育兒。
在女演員中孫儷的天分並不是最好的,她出身上海普通工人家庭,在初中畢業後直接進入了部隊業餘文藝演出隊。
不是影視科班出身的她,演技全靠自己揣摩,所以我們看到孫儷每接一部戲,都將所有的精力用在品讀劇本、熟記臺詞、揣摩角色上,將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塑造好每一個角色上。
曾經孫儷在微博上曬出劇本,密密麻麻的筆記貼紙,讓人眼花繚亂。
不管是《甄嬛傳》還是《羋月傳》,不管是《那年花開月正圓》還是《辣媽正傳》,又或者是《安家》,孫儷在任何一部戲中都沒有上一部戲的影子。
在娛樂圈都還在遮遮掩掩戀情時,孫儷已經不害怕地結婚了;當別人還在傳緋聞時,她已經順其自然生孩子了。
孫儷把自己的人生規劃做的像開掛了一樣,如今她有一個愛她的老公,有一雙懂事的兒女,我想這才是孫儷最大的財富。
有種認真叫孫儷,有種幸福叫孫儷,有種不放棄成長叫孫儷,看看她有多努力,就知道她家庭事業雙豐收是理所應當的。
說到心無恐懼,我想到曾經聽到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27歲的女孩劉惠到上海工作的第5個年頭,憑藉著自己的勤奮與聰明,已經擔任著公司業務部門組長,並且小組考核每次排名都非常亮眼。
公司領導看到她的努力和成績,有意提拔她到高級管理崗位做事,但是條件是高級管理職位在上任之前要去國外培訓兩年。
明明是好事,劉惠卻是一副發愁的表情,原來劉惠和男朋友王磊最近準備結婚了,她在心裡幻想了無數次穿上婚紗時的場景。
當她把這個事情告訴王磊的時候,王磊思考半天后對她說:「兩年的時間太久了,整整兩年你都將一個人在國外,我會擔心會牽掛,會發生很多事兒,而且我們馬上就要結婚了,結婚後我們可以天天在一起。」
劉惠一時不知道怎麼權衡。想要有美滿的家庭,就必須犧牲為事業奮鬥的時間;想要追求職業夢想,就會被人說是自私,不考慮家庭。
甚至自己內心深處也會覺得愧疚,她在選擇前徘徊不定,最終在外界的壓力下不得不放棄,或者至少放緩事業的發展。
難道對女性來說,家庭的幸福和事業的成功真的無法兼得嗎?這個完全取決於你對於自己的夢想和目標準備付出多大的努力。
劉惠如果想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就應該克服各種恐懼,向前邁一步。真正的好婚姻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而不是讓自己在機會面前退縮,錯失良機,留下可能一輩子的遺憾。
謝麗爾·桑德伯格是全球最成功的女性之一。她畢業於哈佛大學,是Facebook 營運長,是馬克·扎克伯格的左膀右臂,是美國薪酬最高的女高管。她身居福布斯百強女性榜第5名,榮登《時代周刊》封面人物,並被《時代》雜誌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同時被美國媒體譽為「矽谷最有影響力女人」。
除以上頭銜和成就之外,她還是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
她在自己著作的《向前一步》中鼓勵所有女性,要大膽地「往桌前坐」,主動參與對話與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並且說女性之所以沒有勇氣躋身領導層,不敢放開腳步追求自己的夢想,更多是出於內在的恐懼與不自信。
她認為由於女性承擔著繁衍後代的重要職責,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後代,這可能是女性降低職場期望值或者離開職場做全職媽媽的一個重要原因。
並且大眾普遍對男性抱有期待,對女性則不要求她們在事業上有多大作為,更多的是希望大多數女性回歸家庭。
在別人看來,以孩子為生活重心才是一個女人稱職的唯一標準。
積極進取,不斷追求事業的女人,他人就會用女強人、女魔頭等詞語來評價她,甚至會認為她性格不好、脾氣暴躁,還會主觀認為這就是她單身的原因,哪怕是已經結婚了,也會被猜測家庭不幸福。
女人活成別人希望的樣子就幸福了嗎?是不是也該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如果不用考慮別人的看法和評價,你會怎麼做呢?
會不會隨著性子選擇一份心儀的工作,儘管它可能離家鄉很遠,儘管它可能是你不熟悉的專業和領域;又或是把碩士博士一股腦拿下,儘管不確定畢業之後能否找到更好的職位;找一個人全心全意的愛一次,不考慮物質條件,不計較付出了多少,只求此生無憾。
看,想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但行動都被內心的恐懼捆住了手腳。如果無條件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更好,我們可以自由的追求職業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
結語:
擁有更堅定的決心,找到人生真正的意義,獲得幸福與滿足。也許巴菲特就不會說,我只是在和世界上一半的男人競爭了,也會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
當有一個職場的好機會放在你面前,等著你去迎接挑戰的時候,就不要前怕狼後怕虎,事情還沒開始就給自己想像出未來可能出現的困難和阻礙。
真正要做的是提前考慮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分析自己現有工作水平,正確評價自己工作能力與這個機會要求的匹配程度,然後馬上開始行動,去爭取、去學習,讓自己得到更多的鍛鍊和成長。
謝麗爾·桑德伯格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她所取得的成績告訴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女性,在實現自我成長的路上,在猶豫、迷茫甚至痛苦時候可以向前一步走出去試試,說不定前面風光無限好。
@我是芳言 曾經的新聞專業畢業,卻一直沒從事過相關工作,現重拾碼字的愛好。喜歡善良的人和的溫暖的事。感謝大家關注,陪伴一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