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之外,馬雲現在最喜歡談論另外一件事情是太極。譬如在與星爺名為「天馬行空」的巔峰對話上,周星馳說,上臺之前,馬雲和他聊得最多的事情,除了太極,還是太極。興之所至,馬雲還與星爺現場切磋了一段太極拳。事實上,這已經不是馬雲第一次秀太極。
太極拳已經有意無意成為馬雲的另外一個符號。這種聯結可以理解為無心插柳柳成蔭,也可以與當年的西湖論劍,金庸的俠義與風清揚的無招勝有招放在一起。
太極「推手」馬雲與太極最初的緣分,始於大學時代。在杭州西湖邊,他跟隨一陳姓老太太修習楊氏太極。時隔多年後,他給助理陳偉派了個活,尋找全國最好的太極師傅。此後他也多次去太極發源地——河南陳家溝,師從陳式太極第十九代代表人物王西安學習太極。
楊露禪是馬雲頗為推崇的太極宗師,他也在不同的場合分享過楊露禪學藝的故事:太極宗師陳長興同意收楊露禪為徒,第一年學習忘記,忘掉之前學過的一切招式;第二年是體驗生活中一切細節;第三年學習哲學思想,參研太極陰陽之道;第五年才開始正式學武;一直到第七年,楊露蟬歷經磨練,哲學境界也到了一定程度,最終成為打遍京城無敵手的「楊無敵」。楊露禪學藝顯然給了馬雲極大的心理暗示,在太極的修行過程中,馬雲覺得太極拳帶給自己最大的是哲學思考,「陰和陽,物極必反。」「什麼時候該放,什麼時候該化,什麼時候該聚。」
2009年,馬雲開始在公司內部推行太極。請陳家溝的老師給員工教習太極,最初的形式,是教習傳統的陳氏老架一路。推行了一段時間後,發現並不現實。教習經常會因為出差與加班中斷。最終根據內部情況,阿里正式引入了陳家溝資深教練開發的太極內訓:8式新手班,兩到三天內可以學會簡單套路,除此之外,還有26式新手班和工間操都可以修習太極。
大隱隱於市2011年,馬雲和李連杰在第八屆「我們的生活方式」活動上,宣布太極禪成立,立志推廣太極文化,在馬雲看來,念頭無時不在,修行無處不在,太極禪這樣的一個名字不過是想提醒大家,用什麼方法修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看見念頭,不會莫名的煩惱和沮喪。以為只有唯錢唯權的才能驅趕這些「無名之火」,孰不知,物慾只會把火燒得更旺。
這是馬雲與李連杰的「新生意」,幾年前要進山修行的李連杰自稱是被馬雲踹了一腳。「美國有橄欖球,印度有瑜伽,瑜伽流行了許多年,中國卻還沒有一個標誌性的體育項目。中國幾千年前就有了太極,它可以平衡時間、速度與生命,但現在太極被看成老年人的運動,這是一種誤解和浪費。」兩人合力創辦太極禪公司,問太極禪究竟推廣什麼,李連杰的回答是:「健康與快樂。」
對於馬雲而言,太極禪卻遠遠不止於此。這些年來,馬雲做了不少看似偏離主線的事情。譬如學辟穀,禁語。熱心環保,加入了大自然保護協會全球董事會。他的密友甚至說,「商業不是馬雲的最愛。」與此同時,他也對話稻盛和夫,請教企業與人性的關係。打太極,他從太極拳裡悟出了儒釋道文化,「很有味道的東西」「融入到企業管理。」「在太極裡,我最欣賞的三個字是定、隨、舍。定即是看清自己和將來的趨勢,不管發生任何事情,都要鎮定面對;隨,只有自己有實力的時候,才能懂得怎麼去跟隨別人;舍能讓人看清自己,只有知道自己要什麼,才能知道要放棄什麼。」
據身邊的人講,馬雲在自己的車裡總擱著一本《道德經》和一本《莊子》。除此之外,他也看西方哲學,提醒身邊的人,要繼續往前走,必須學會停下來看自己。「所謂養性,性命相關,性格和命運是相關的。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了這個人的命運能走多久,一個公司的性格也決定了一個公司能走多久。」對於公司,馬雲有很強的性格決定論。2012年,阿里巴巴的中心思想被定義為修身養性。馬雲在手心裡寫「忍」字,更重要的是,他想讓整間公司和自己一樣學會慢下來。在馬雲與李連杰的計劃裡,太極禪的推廣最先是從阿里巴巴公司內部開始的。雖然在這間員工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公司,他們還不太擅長領悟太極禪的內在意味。
「世上萬事萬物,永在變動之中。太極拳的動作看來似乎緩慢,但永不停頓,沒有一刻窒滯。在太極拳中,速度並不是最重要的事。要旨是永遠保持平衡和穩定。」關於太極拳的奧妙,金庸如是解析,「練太極拳,練的不是拳腳功夫,而是頭腦中、心靈中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