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導讀 |《三國演義》主要人物介紹和解析

2021-02-07 初中輔導網



      如果周瑜和蘇子,你只能選一個,你會選哪一個?如果你只是聽說了《三國演義》的片段以及「氣死周瑜」的故事,可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蘇子。但是,周瑜更迷人啊——「曲有誤,周郎顧」的周郎,其實胸襟寬得很……啊,我扯遠了,學生黨讀「三國」,一半原因是為了可能有的考試,所以,今天先來個簡介和解析。



人物解析


周瑜:


    歷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謙讓服人,有「雅量高致」。劉備稱他「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孫權則贊他有「王佐之資」。但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成了諸葛亮的墊底人物。寫周瑜,是為了抬高諸葛亮。因此,《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氣量狹小,智謀也總是遜諸葛亮一籌,根本不像蘇軾所歌頌的周瑜「雄姿英發」,是「千古風流人物」。


    歷史上周瑜氣量寬宏,三氣之說為無稽之談,周瑜與諸葛亮身為東吳蜀漢兩集團臣子極少碰面,從赤壁之戰結束到周瑜病逝的兩年間,諸葛亮正在零陵一帶做後勤工作,根本沒有和周瑜見過面。至於周瑜病逝後,送喪弔唁的是周瑜舊下屬龐統,而不是諸葛亮。草船借箭的人正史上是孫權,演義描寫周瑜嫉妒諸葛亮是徹頭徹尾的捏造,三國演義之祖《三國志平話》中借箭的是周瑜。


       賠了夫人又折兵:歷史上是孫權自己要把妹妹嫁給劉備,這是一場單純的政治婚姻。智激周瑜是純粹捏造的事情,周瑜是東吳最有力的主戰派人士,正是聽了他的勸說才堅定了孫權抗曹的決心,繼而有了赤壁之戰。赤壁之戰:諸葛亮並未參與指揮赤壁之戰,赤壁之戰乃周瑜等人之傑作。氣量狹小的周瑜:三氣周瑜純屬羅貫中為抬高他人而虛構,劉備評價周瑜「器量廣大」,程普評價周瑜說:「與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陳壽評價周瑜「性度恢廓」,另外洪邁、蘇東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孫權曾為其素服弔喪。周瑜性情開朗,氣度寬宏,深得維恩顯著。精通樂律,即使在醉酒時也能聽出音律的錯誤。

 

曹操:


  歷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複雜,陳壽認為曹操在三國歷史上「明略最優」,「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曹操御軍三十餘年,但手不釋卷,登高必賦,長於詩文、草書、圍棋。生活節儉,不好華服。與人議論,談笑風生。「勳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毫不與」。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但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品德中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對他殘忍、奸詐的一面又誇大了。因此,羅貫中筆下的曹操是奸詐多疑的人物典型。


諸葛亮:


  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後世各種傑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歷代君臣、知識分子、人民群眾都從不同的角度稱讚他,歌頌他,熱愛他。可以說,諸葛亮在歷史上的巨大影響已超過了他在三國歷史上的政治軍事實踐。


《三國演義》雖然突出了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業等的積極方面,但又把它無限誇大,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並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魯迅評論說:「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因此,《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是歷史小說人物。


關羽:

  歷史上的關羽為「萬人之敵」一虎將,傲上而不侮下,恩怨分明,以信義著稱,但「剛而自矜」,馬超投降劉備後,封為平西將軍。當時關羽督荊州,修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諸葛亮答信時,稱馬超雖為一世之傑,但不如關羽的「絕倫逸群」,關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但在《三國演義》中,因為他是劉備陣營中的人,又有講信義的特點,所以,就被塑造成「義」的化身。


    他跟隨劉備,不避艱險。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劉備,只是有感於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離曹歸劉前為曹操殺了袁紹的大將顏良,解白馬之圍,乃至今後華容道「義」釋曹操。但是《三國演義》中寫關羽下邳投降時相約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禮待他等卻是子虛烏有。總之,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是不惜筆墨,把關羽刻畫成「義重如山之人」,冠、絕、無敵等第一的詞樣眾多,讚美雲長的詩句最多,可謂是羅貫中筆下的三國第一將。


劉備:


  陳壽對劉備的評價是:「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白帝城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二,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但他「折而不撓,終不為下」。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把劉備描寫成「仁」的代表,漢室皇權正統的繼承者,因而對劉備的仁愛、寬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徵著力描畫,極盡誇張,但在突出其「仁愛」時卻又落入了「失敗」一面,給人以「仁慈」和「重義」的感覺。電視劇中的劉備常常以淚洗面,哭與淚雖然表現了劉備的「仁」,但又給人以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印象,扭曲了劉備是「英雄」的真實形象。


魯肅


  歷史上的魯肅「雖在軍陣,手不釋卷」,「思度宏遠」,「有過人之明」。他初見孫權,就提出了建國方針:鼎足江東,北拒曹操,待機剿除黃祖,進發劉表,竟長江而有之,然後建號稱帝以圖天下。這與諸葛亮的《隆中對》有相似之處。曹操大軍南徵荊州時,孫權部屬都主降,唯獨魯肅主張抗曹,勸孫權召回周瑜,共商戰守大計。赤壁戰後,他又力主扶劉抗曹。在東吳歷史上,魯肅實為諸葛亮式人物,孫權對他也極為欣賞。吳國的建立和發展基本上是按照魯肅提出的政略、戰略方針進行的。


張飛


  張飛為人勇猛,傲下而不辱上,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萬人敵,曾率二十騎兵於長坂坡嚇退曹軍。但是張飛脾氣暴躁,對士兵非常嚴厲,常酒後鞭撻士卒,劉備時常勸張飛:「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早年與劉備關羽桃園三結義,行三。性如烈火,嫉惡如仇。羅貫中塑造張飛形象時,對他傾注了不少感情,但「愛而知其惡」,並不忌諱人物性格中的醜陋面,所以他給我們刻畫了一個活張飛。


趙雲


    趙雲在性格上有這些特點:一是忠厚,守信,重感情,講義氣.二膽大心細,英勇頑強,劉備曾說:「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寬厚大度.這一性格表現為性情溫和,處事穩重,寬以待人,善解人意,因而博得各方面的好感. 趙雲的性格給人的感覺是冷靜的、細心而又謙恭的,有儒雅之風。趙雲武藝高超,是「除翼德外,子龍為三國第一條槍」,遭遇強敵無數不敗,有常勝將軍之稱,當陽長坂坡一戰,子龍一戰成名,其神威蓋世,無人能及!但晚年也頗為自負,被圍鳳鳴山,索性被小關張救出,不得不說是件憾事。演義中趙雲的溢美之詞也是頗多。

 



人物簡介

 

  劉備(161-223)即蜀漢昭烈帝,字玄德,漢族,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諡號昭烈帝,廟號烈祖,史家又稱他為先主。劉備是涿郡的一介平民。公元184年,黃巾起義,劉焉大量徵兵。劉備見軍書,念為漢室後裔,卻無力挽救漢室,只得哀嘆。這時遇到張飛,二人情投意合,到酒館交談,遇到關羽,三人在桃園結義,共討黃巾。220年,曹丕篡奪漢室,建立魏國,劉備隨即建立蜀國,同年為報弟仇東徵孫權,被陸遜打敗,223年在白帝城病死。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一名吉利,漢族,沛國譙郡(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與書法家。三國中曹魏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先為東漢大將軍、丞相,後為魏王。曹操是陳留兩大家族曹氏與夏侯氏的後裔。公元191年,他刺殺董卓失敗,逃至中牟遇到陳宮。陳宮願意助其一臂之力,後因曹操殺害呂伯奢一家,陳宮離開曹操。曹操於是在陳留起兵,聚集兄弟族人。曹操陸續統一中原各地,200年,在官渡之戰中打敗強敵袁紹,北伐並攻破河北,統一北方。211年,擊敗馬超,奪得西北。220年,曹操在洛陽病逝,傳位曹丕。曹丕篡奪漢位,建立魏國,尊父親曹操為魏武帝。


    孫權(182-252),字仲謀,漢族,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孫權是中國兵法家孫武的第22世後裔,長沙太守孫堅次子。孫權幼年隨兄長吳侯孫策平定江東,200年孫策早逝,孫權繼位為江東之主。201年,孫權攻下建安城,統一揚州。208年,孫權與劉備組成孫劉聯軍,在赤壁共同抗曹,周瑜用火計擊敗曹操,這是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公元230年,孫權派大臣衛溫東渡夷洲,開發今日的臺灣。

 

  關羽(162-220)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有「美髯公」之稱以忠、義、勇、智、信著稱。東漢末年著名將領,自劉備於鄉裡聚眾起兵開始追隨劉備,是劉備最為信任的將領之一。在關羽去世後,其形象逐漸被後人神化,一直是歷來民間祭祀的對象,被尊稱為「關公」,又經歷代朝廷褒封,清代時被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關羽廟遍及中國,在北京一城就有關帝廟五百多座,民間祭祀眾多,有人的地方就有華人,且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拜關公」之說,並被佛道倆家供奉,有加藍菩薩與武財神之稱,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唇若塗脂,有若天神,使青龍偃月刀,胯下赤兔馬,文武雙全,描寫的關羽的事跡多有描寫,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斬顏良誅文丑、掛印封金、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戰長沙、單刀赴會、舉兵北伐圍曹仁於樊城、刮骨療傷、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等,威震華夏,嚇得曹操差點遷都躲避。在《演義》中關羽被描寫為繼呂布之後的三國第一將,又為「五虎大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中的「義絕」。


  張飛(167-221),字益德,蜀漢三傑之一(《三國演義》、《華陽國志》中字翼德),漢族,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將領,有「三國第一條槍「之稱,官至車騎將軍,封西鄉侯。張飛是劉備、關羽的弟弟。曾與呂布大戰倆回,不落下風,性如烈火,嫉惡如仇,曾怒鞭督郵,並一度拔劍欲刺董卓。於長坂坡當陽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八十三萬大軍,嚇死夏侯傑。入川時一路凱歌,義釋嚴顏,並將其收降,直搗成都。入川後率精兵擊敗張郃大軍,可見其粗中有細,智勇兼備。劉備稱漢中王后,拜為右將軍,封五虎大將,稱帝後,拜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為奪回荊州,同劉備起兵攻伐東吳,同年六月,張飛被部將範強(《三國演義》中誤寫作範疆,之所以會寫錯是因為強的繁體字寫作彊,強與疆很像)、張達刺殺,時年五十五歲。

 

  周瑜(175-210)字公瑾,漢族,廬江舒縣(今安徽省舒城)人。東漢末年東吳名將,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稱。周瑜精通軍事,又精於音律,江東向來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公元208年,孫、劉聯軍在周瑜的指揮下,於赤壁以火攻擊敗曹操的軍隊,此戰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僅36歲。

 

  諸葛亮(也稱諸葛孔明)(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諡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在後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詩人杜甫也有讚揚諸葛亮的《蜀相》名篇傳世。

相關焦點

  • 中考名著《三國演義》動畫導讀(全集)
    三國演義主要內容簡介  《三國演義》線裝本(廣陵書社)小說描寫了東漢末年和整個三國時代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複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衝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三國演義》主要人物介紹和解析
    如果你只是聽說了《三國演義》的片段以及「氣死周瑜」的故事,可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蘇子。但是,周瑜更迷人啊——「曲有誤,周郎顧」的周郎,其實胸襟寬得很……啊,我扯遠了,學生黨讀「三國」,一半原因是為了可能有的考試,所以,今天先來個簡介和解析。
  • 名著導讀之《三國演義》(二):小說內容梳理~
    5、《三國演義》主要人物中被稱為「三絕」的分別是:「奸絕」是曹操,「智絕」是諸葛亮,「義絕」是關羽。6、在《三國演義》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溫酒斬華雄、千裡走單騎、刮骨療毒,被後人敬仰並尊為中國的「武聖」,這位英雄是關羽。這本書有關這個英雄的傳奇故事還有許多,請用最簡潔的語言寫出其中一個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荊州。
  • 名著導讀(五)|《三國演義》·人物簡介篇(上)
    ,今天應各位同學要求,開始梳理名著《三國演義》,請同學們認真識記。 一、作者簡介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人,漢族,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代表作《三國演義》。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
  • 《三國演義》主要人物介紹和分析,解讀不一樣的三國
    《三國演義》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太多人的熱愛,今天就來分析一下其中的主要人物。劉備是中山靖王的後代,蜀國開國皇帝,皇叔劉備。關羽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輾轉各地,和劉備、張飛情同兄弟,因而雖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關羽仍然藉機離開曹操,去追隨劉備。赤壁之戰後,關羽助劉備、周瑜攻打曹仁所駐守的南郡,而後劉備勢力逐漸壯大,關羽則長期鎮守荊州。隨後東吳孫權派遣呂蒙、陸遜襲擊了關羽的後方,麋芳、士仁都背棄關羽。
  • 高中語文必修1—5名著導讀綜合測試題解析版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部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1—5名著導讀綜合測試題解析版~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1—5名著導讀綜合測試題解析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小題,20分)《三國演義》中「煮酒論英雄」的主要人物是劉備和曹操,當時劉備依附曹操,幸得雨天打雷, 劉備以「怕雷」為藉口搪塞過去。B.「群英會蔣幹中計」中周瑜巧設「苦肉計」,使自作聰明的蔣幹中了計,也使曹操中了計,為赤壁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C.
  • 名著導讀 |《三國演義》必考知識點及練習最全整理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漢、魏、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 新書推介|陳文新:《明清小說名著導讀》
    《明清小說名著導讀》(第三版),陳文新著,商務印書館2018年版。茲《明清小說名著導讀》之謂乎!是為序。丁酉孟秋趙伯陶序於京北天通樓陳文新陳文新教授近照有幸在商務印書館出版《明清小說名著導讀》的第三版,得感謝王飆君和盧娟君的青睞。2004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了《明清小說名著導讀》的第一版,導讀部分約7萬字。
  • 名著導讀26|《浮士德》內容簡介與賞析
    《浮士德》的構思和寫作,貫串了歌德的一生,1768年開始創作,直到1832年——前後一共64年,即歌德逝世前一年才最後完成。《浮士德》構思宏偉,內容複雜,結構龐大,風格多變,融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於一爐,將真實的描寫與奔放的想像、當代的生活與古代的神話傳說雜糅一處,善於運用矛盾對比之法安排場面、配置人物、時莊時諧、有諷有頌、形式多樣、色彩斑駁,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
  • 2018年初中中考語文知識19 名著導讀
    《水滸傳》中,魯提轄在五臺山出家,被賜法名智深,因醉後大鬧五臺山,長老介紹他去東京大相國寺。D.《水滸傳》中,楊志奉命押送生辰綱,一路上小心謹慎,處處提防,但還是在黃泥崗中計,生辰綱被吳用等人劫去。【答案】 B【解析】 此題考查學生對名著《西遊記》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要求學生在閱讀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內容:①作者:姓名、國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
  • 【考點直擊·中考專題】名著閱讀:《三國演義》文常、人物、情節
    5、《三國演義》主要人物中被稱為「三絕」的分別是:「奸絕」是曹操,「智絕」是諸葛亮,「義絕」是關羽。6、在《三國演義》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溫酒斬華雄、千裡走單騎、刮骨療毒,被後人敬仰並尊為中國的「武聖」,這位英雄是關羽。這本書有關這個英雄的傳奇故事還有許多,請用最簡潔的語言寫出其中一個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荊州。
  • 名著閱讀知識梳理:《三國演義》知識點+練習
    1、「義」是《三國演義》的思想精髓和靈魂。俄國學者稱讚《三國演義》是「一部真正具有豐富人民性的傑作」。2、《三國演義》中哪兩位人物青梅煮酒論英雄,他們各自的內心是怎樣?曹操:故意試探劉備,看他是否能成大業,胸懷大志。劉備: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綻,竭力掩蓋,內心恐慌。
  • 名著導讀31|《古文觀止》,名句賞析
    【出處】《嶽陽樓記》(作者:範仲淹)【大意】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為百姓憂慮;不在朝廷做官而處在僻遠的江湖中間就為國君憂慮。【背景】《嶽陽樓記》是範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嶽陽樓所寫。文章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表現出雖身居江湖,心憂國事,雖遭迫害,仍不放棄理想的頑強意志。
  • 名著導讀 | 《愛彌兒》DAY4
    名著導讀 | 《愛彌兒》DAY1名著導讀 |
  • 【名著導讀】四大名著常考知識點匯總
    《紅樓夢》中結的兩個詩社分別是(海棠社)和(桃花社),社長是(李紈和林黛玉)。15.《紅樓夢》中,「絳珠仙草」指的人物是(林黛玉),「神瑛侍者」是(賈寶玉)。16.《紅樓夢》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未世運偏消。清明涕淚江邊望,千裡東風一夢遙」說的是(賈探春)。17.《紅樓夢》中,「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轉眼吊斜輝,湘江水逝楚雲飛」說的是(史湘雲)。
  • 經典電視劇 古典名著94版《三國演義》
    歷時四年拍攝、投資過億、動用數十萬群眾演員的84集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在央視一經開播,便引起億萬觀眾的廣泛關注。這部劇還原了羅貫中原著的精髓,塑造了諸多經典的英雄形象和恢宏的戰爭場面。《三國演義》的總製片人任大惠介紹,當年拍攝94版《三國演義》時,總投資有7950萬元,但主演一集的片酬只有225塊,演員總片酬佔總投資的比例還不足5%。飾演諸葛亮的唐國強,在拍攝「七擒孟獲」時住的招待所床位一天才2.5元,房間漏風漏雨、蚊帳落灰,但唐國強從來沒有抱怨過。
  • 老版《三國演義》非常經典,很多主要演員,為何頻繁更換?
    說起我國的四大名著,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四大名著分別是:《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隨著科技和經濟的發展,從80年代開始,我國陸續把四大名著拍成了電視劇,每一部電視劇、甚至每一個鏡頭,都是經典中的經典。例如老版《三國演義》的種種人物特寫,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四大名著」名家演播版,一套既可以讀又可以聽的四大名著
    這套書原著的故事完整、情節流暢,對人物、場景、細節的刻畫栩栩如生,文辭也講究,是市面上一些改編和精簡版無法媲美的。不過,大家也別一聽原著就頭大哈,考慮到孩子的閱讀和理解能力,出版社特別增加了導讀、注釋和生僻詞注音的輔助設計。每一回之前都有「導讀」或「本回梗概」。提綱挈領,梳理內容要點,同時理清上下文和主要的人物關係,幫助孩子快速理解。
  • 《三國演義》經典導讀附習題及答案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作者 羅貫中 。這是我國第一部 章回體歷史演義 小說,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另外三部名著分是 《水滸傳》 《紅樓夢》 《西遊記》 。2.「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是我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的開篇詞。3.「 義」 是《三國演義》的思想精髓和靈魂。4.
  • 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手抄報模板合集來襲,和我一起走進經典名著吧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