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恰似一座永不停歇的時鐘

2020-10-19 中國青年網

作者:沈祖新

這是電影《摩登時代》中的經典鏡頭:在一家高度機械化的工廠中工作,工人們在崗位上各司其職,重複著單調而乏味的勞動,查理·卓別林所扮演的小鬍子男人便是其中一員。在高強度的重複勞動中,他的身體也猶如運轉的機器,同伴們的鼻子都成了他眼中需要擰緊的螺絲釘。

這一場景已經定格在現代電影的光榮時刻裡,並成為無數學者解讀機械、技術理性對人的生命施行戕害與異化的重要文本佐證。在他們的思路中,機械與生命是互不相容的矛盾體,是勢不兩立的敵對國。對立的思路雖然延展出對現代社會的反思,卻也成為讓思想向更深處掘進的障礙——機械與生命果真如此水火不相容嗎?在傑西卡·裡斯金的《永不停歇的時鐘——機器、生命動能與現代科學的形成》一書中,我們會見識到理解機械與生命的別樣風景——生命機械學。

機械成為「勞動者」

或許,今天的讀者依然會將機械想像為未來的景觀,無數的科幻作品也似乎在不斷地確證機械的未來屬性。但是在歷史的深處,機械早已在人類歷史的舞臺上粉墨登場,並在人類社會的進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從起初的宗教器具到之後的日常生活裝飾,再到工業革命中的機械化生產,機械在人類歷史中經歷了三次變身,並逐漸由人類生命的外部滲透至精神的幽深地帶,與現實生活產生共振,成為人類社會運轉的重要因素。

伴隨著宗教的樂聲,機械出現在教會的場所之中。鐘樓上手持木棒的機器人會定時出現,以此告知信徒此刻的時間;聖馬可廣場鐘樓中的東方三博士不僅暗示出託勒密天文體系,更顯示出古人對人之存在與未知宇宙的不懈探索。除此之外,音樂也成為宗教機械的元素之一,「由管風琴驅動的機械天使組成的唱詩班擠滿了熙熙攘攘的人物,有時還有歌唱的飛鳥相伴,雕塑中的天使一邊吹響號角,一邊打鼓和演奏鐘琴」。

需要注意的是,那時的歐洲正處於素有「暗黑時刻」之稱的中世紀,教會仿佛張牙舞爪的大章魚,將觸鬚伸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在機械中,也要凸顯「永恆天父」的庇佑。但是,當定時的音樂響起,悅耳的音調從莊嚴的教堂傳來,行人匆匆的步伐或將為之駐足,並為聆聽留出些許的空當。黃昏時刻,絢爛的落霞浸染幽冥的天際,此時,教會的鉗制也為人性的感觸而鬆動,生命在機械中獲得片刻的飛升,讓人們感悟到日常生活之美。

在教會使用機械凸顯宗教思想時,教堂本身已經被城市所接納,並逐漸成為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環節。「從中世紀後期,自動機械便成了活躍的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在從宗教走向日常生活的過程中,鐘錶依然是先行軍,精巧的鐘表開始出現在皇家與貴族的臥房之內,成為家居生活的重要裝飾。現存於大英博物館的一座鐘表被雕刻為精緻的寶船形狀,船上的小人會圍繞日晷轉動,還有兩隻機械小龍蝦在前後移動,猶如在海中嬉戲的蛟龍。機械卸下宗教的沉重鎧甲,用自身的技巧與精緻收穫市民的青睞。並且,機械不僅凸顯生活中的實際作用,更彰顯裝飾生活的美的功效,讓世俗人生更加美好,也更值得眷戀。除此之外,在給市民帶來美的享受的同時,機械也無形中印證了人的創造力,成為對生命的承認與肯定。

在工業革命的機械化生產中,機械將自身與生命的相連發揮到極致,甚至走向自反的境地。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愈發精湛的機械技術使其由日常生活的裝飾品晉升為人類行為的替代品。並且,機械不僅開始從事人類的工作,還改變了人類社會的形態樣貌,更促成歷史的革新。從工業革命開始,機械成為與人類、動物並列的「勞動者」。與後者相比,機械似乎更加稱職,因為除卻必要的維修與保養,不知疲倦的機械可以日夜不停地運轉。一方面,這凸顯出機械的「純粹性」,另一方面,在工業生產與資本擴張的背景下,機械的「純粹性」也成為對人的規定,並在此過程中造成對人性的扭曲與擠壓。

「機械的新喻反映出人類和機器共同構建了新的未來圖景。」在此「未來圖景」之中,機械的身影將更加多變,亦會更加引人注目,這並不在於其歷史上的精巧和龐大,而恰恰是日常與普通。停電的時刻恰好成為機械的狂歡,在那一刻,世界都仿佛停止運作,人們由此如夢方醒般覺察到機械與生命的深刻相連。

生命是配合下的整體運作

人類在生命與機器之間反覆思索、試驗生命的終極屬性,不僅留下逡巡與徘徊的背影,更延展出生命機械學的思想命脈

生命機械學立足於生命與機械的兩極,一改從生命批判機械的常規思路,轉向從機械的角度思索生命的本質。在生命機械學的視域中,生命既具有如精神、靈魂、尊嚴等引以為豪的品性,也如機械般在機體的彼此配合下整體運作。如果說人類創造了機器,那麼,誰又創造了人類?人類是自發地進化成今日的模樣,還只是被動地接受造物主的操弄?生命機械學將之視作理解生命的核心矛盾,並由此展開深刻的生命之思。

人為何選擇「機械」作為思考生命的參照系?或許,其他動物也可以與人類形成參照,但是,物種的各自獨立使其與人類的關係只能是平行關照,而無法在交匯之處彼此了解。機械改變了人類的身份,其由生命的旁觀者、親歷者一躍而為締造者。在創造機械的過程中,人類無限逼近理解生命的核心矛盾——自主或他律。自主的生命恰似一座永不停歇的時鐘,內部的齒輪在自顧自地轉動;他律的生命則始終要聽從「大他者」的差遣,在無形的操弄中唯命是從。人類在生命與機器之間反覆思索、試驗生命的終極屬性,不僅留下逡巡與徘徊的背影,更延展出生命機械學的思想命脈。

笛卡兒是生命機械學的先驅。他率先打開機械的窄門,進入生命的幽徑,為生命——尤其是「人類生命」——尋找安身立命的桃花源。他將生命比作「動物機器」,即「動物和人體在本質上都是機械的」。在笛卡兒的視域中,「機械」是「可理解」的代稱,笛卡兒的本意在於從機械的角度肯定生命,「擁有生命」才是笛卡兒「動物機器」概念的全部意圖。在笛卡兒的時代,教會的陰雲依然籠罩在思想的天空,生命也只是教權的附庸。笛卡兒將生命比作「機器」的目的,就是要說明生命本身並不是玄奧的宗教迷思,而是如機械般可以量化、分析直至理解的實體存在。在生命面前,人類應該如經驗豐富的鐘表匠面對時鐘般冷靜、從容地識別其內部構造,而不是在蠟燭的煙霧與聖歌的繚繞中不假思索地俯首帖耳。可以說,笛卡兒是在用機械為生命祛魅,並以此為基點尋求人類生命的獨異性。為此,他將目光投注於靈魂。笛卡兒在《第一哲學沉思錄》中說:「我是一個能夠思考的個體。」在此,他不僅將生命還原為其本身,更將之升華為「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在靈與肉之間,笛卡兒賦予人更高的內在屬性,為「人」與「生命」夯實立足的根基。

一切都是為生存而準備

如果沒有「設計之神」,自然萬物為何會如此「完美」?作者裡斯金說,並不是生物「完美」,而是「剛好滿足需要」

笛卡兒開創了理解生命的新紀元,卻也忽視了解釋生命的重要前提:人為何可以如他所說?換言之,笛卡兒的觀念無法解釋生命的誕生與形成之謎。對此作出回答的,將是大名鼎鼎的達爾文。

面對已經成形的世間萬物,達爾文不得不將自身置於生命機械學的核心矛盾:生命的形成與變化的根源是自主還是他律?可以說,達爾文一生都與這個問題糾纏,亦始終未曾找到答案。但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夯實了生命的生物學基礎,並建構出生物歷史的演化模型——自然選擇。一方面,自然選擇承認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內在屬性;另一方面,這一學說在無形中將自然人格化,這也透露出在達爾文的心中遊蕩著魅影般縹緲不定的「設計之神」。如果沒有「設計之神」,自然萬物為何會如此「完美」?作者裡斯金說,並不是生物「完美」,而是「剛好滿足需要」。生存的底線再一次實現對生命的還原。無論是自主還是他律,生命始終以生存為最高原則,達爾文或許無力解釋生命機械學的核心矛盾,但是他讓我們關注到生命的更加本真的需求——求生。在求生的本能欲求下,生命演化出千萬種可能,無論是水中的遊魚還是樹端的飛鳥,即使是蚯蚓分泌的黏液都是為生存而做的準備。從生存的角度出發,我願意相信,生命是自主的。

裡斯金將生命比作一座永不停歇的時鐘,時鐘的精密構造預示出生命體恰到好處的進化構造,而「永不停歇」則暗示他在生命機械學的歷史梳理中感悟到的對生命自主性的信心。生命機械學的觀念開拓出進入現代科學與生命本質的新的理解圖式,並力爭為生命的自主運轉尋覓堅實的歷史依據與理論資源。

來源:解放日報

相關焦點

  • 永不停歇——試析電影《阿甘正傳》
    只有一直往前方奔跑,永不停歇,道路才會不斷向前延伸。於是,給浮囂以寧靜,給燥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安。唯其這樣,人生才顯靈動,世界才顯精緻,歷史才有風韻。影片《阿甘正傳》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移步換景,詳細敘述了阿甘如何在奔跑中不斷超越自我,創造更多的人生價值的勵志故事。片中阿甘是一位普通人,出生在美國一個平凡的家庭。他擁有平凡的身軀,平凡的面孔,卻有著不平凡的人生。
  • 【法院要聞】戰「疫」決勝當前 法院執行永不停歇
    【法院要聞】戰「疫」決勝當前 法院執行永不停歇 2020-03-04 16: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頓《時鐘》交響曲
    這部作品的第二樂章慢板中,因為低音部的伴奏充滿著規則的八分音符節奏,各種樂器以獨特的點奏方式營造出類似時鐘鐘擺的音色,滴答作響的效果精緻而逼真,貫穿整個第二樂章。因此十九世紀初,後人為這部作品加上了《時鐘》這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標題,故俗稱「時鐘」交響曲,其他三個樂章則與時鐘全然無關。
  • 這首歌充滿了永不停歇的希望,是刻在生命裡的堅強!《撕夜》
    男人必須擁有的四樣東西:揚在臉上的自信、長在心裡的善良、融進血液的骨氣、刻在生命裡的堅強! ——致所有男人。如果你同時養了貓和魚,貓吃了魚,你除了責備貓,更應該責備自己。同樣的道理,當你明明知道人性有弱點,卻不加防範,而且吃虧的時候,除了怨恨那個人,更應該檢討自己。每個人都是人,都有著人性善與惡,我們永遠不能因為對方表現得善良,而忘記了他也有人性的弱點。
  • 舒涵│生命·情感·愛(原創)
    生命·情感·愛圖、文/舒涵在某些事情上,我有些幼稚。比如對於情誼,對於生命的認知。這一弱點很致命,但起先我並不知。這種幼稚自幼就有,幾十年一直與我為伴。我開始心亂如麻,痛楚難當——母親情緒的巨變,使我驚覺,原來,再健康再強勢的生命,都敵不過歲月的侵蝕。只有時間,才是永恆的強勢。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戀愛四大感覺,距離上咫尺天涯,時間上度日如年,思念上永不停歇
    戀愛四大感覺,距離上咫尺天涯,時間上度日如年,思念上永不停歇。談戀愛是很多人嚮往的事情,對於許多單身的人而言,都渴望擁有一段自己的戀愛,他們時常幻想著自己談戀愛是什麼樣的,會是什麼樣的場景?會是什麼樣的感覺?有些人的戀愛談著談著就沒了,這是為什麼呢?,可能就是因為他談了戀愛,並沒有戀愛的感覺,那戀愛到底是什麼感覺呢?
  • 旅順城裡建築物上的兩座時鐘
    旅順城裡帶有時鐘的建築共兩座,一座在新市區太陽溝,一座在老市區下溝。這兩座時鐘是一老、一新;一小,一大;一個沒有了,一個停擺了。我們先來看看太陽溝帶時鐘的將軍樓:時鐘沒有了有時鐘和沒有時鐘感覺大不一樣。這座小樓建於1901年,俄日時期都是軍事高官的住宅。蘇軍在旅順期間用做醫院辦公樓,210醫院和215醫院用做檔案室。
  • 時間無語卻永不停歇,宋丹丹60大壽宣布正式退休。
    時間無語卻永不停歇,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好多年,我們在長大,在變老。當看見了宋丹丹正式退休的新聞,才發現,她已經60歲了,那個在舞臺上幽默真實演技精湛的藝術家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已經兒孫滿堂了。
  • [實踐]舊手機利用—DIY專屬時鐘熱點
    效果圖簡單來講,就是下載一個時鐘軟體,大家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軟體,就是那種全屏顯示的,其次就是進行一些簡單的設置,永不息屏、電話轉移、簡訊轉移,把所有的通知消息關掉,然後開啟熱點。1、永不息屏(這個可選):我主要是為了好看,之前的手機在設置—顯示裡面就可以設置永不息屏,但是現在大部分手機已經沒有了永不休眠的設定了,所以大家可以通過KinScreen這款軟體進行設置,可以具體到什麼情況下亮屏,大家可以自行鑽研一下,大家在百度裡面搜索即可,還能找到破解版哦。
  • 紅色引擎┃郭玉:永不停歇 創先爭優
    永不停歇  創先爭優— —記新郎希努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試製員郭玉郭玉,女,1982年3月出生,2002年7月參加工作,2011年8月入黨,現任新郎希努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試製員。郭玉始終堅持以雷鋒為榜樣,就像一枚永不生鏽的縫衣針,執著地穿梭在創造衣著時尚的軌跡上,為消費者奉獻生活之美。時尚在變,品味不變。她那不愧對一針一線,無悔於每時每刻的進取精神永不會變。下步她將堅持工匠精神,用心工作,加倍努力,為諸城經濟發展和公司轉型奉獻自己的力量。
  • 「季度之星網絡巡展⑦」徐愷振:「疫」線路上永不停歇的「陀螺」
    宿遷警方新媒體矩陣將連載推出他們的優秀事跡,本次推出第七期——徐愷振:「疫」線路上永不停歇的「陀螺」讓我們來一起聆聽他的故事......徐愷振,男,1987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現為宿城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隊副大隊長。
  • 鐵華的團長停下了,但這位團長永不停歇——淺談茅場晶彥
    他將自己的夢想付諸行動,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自己的夢想,向自己的夢想獻祭了4000人以及的自己生命。他畢生所擁有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都獻給了這個領域,他就是這種人,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天才,一個為了夢想而不惜一切的瘋子。如何評價茅場晶彥?
  • 大連那幾座帶有時鐘的老建築
    主樓正面上方鑲嵌一座時鐘。1904日俄戰爭,日軍攻入大連。俄國人在撤退前將市政廳放火燒毀。從日本人拍的燒毀後的老照片可以看出整個建築除了牆體之外,所有的木製建構全部燒毀,那座時鐘也未能倖免,形成一個圓形的空洞。1926年,日本殖民當局將達裡尼市政廳修復,重新安上時鐘,改為滿蒙資源館。1950年改名為東北資源館。1959年定名大連自然博物館。
  • 一首歌溫暖一座城!抗疫原創歌曲《永不言敗》來了,為高明加油!
    一首歌溫暖一座城!抗疫原創歌曲《永不言敗》來了,為高明加油!聆聽這首抗疫原創歌曲《永不言敗》,一起為高明加油!《永不言敗》這首原創歌曲是在2020年春節期間全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創作,由佛山市高明區流行音樂協會副會長杜文陽詞曲、16位協會歌手代表演唱。
  • 《絕命時鐘2:22》:一部燒腦電影,發現生命與時間之間的奧妙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電影是《絕命時鐘2:22》因為網上將它喻為燒腦電影,也勾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心;《絕命時鐘2:22》你以為的命中注定,卻可能只是生命的早已安排。不要把它當作一部純愛情或純懸疑的電影來看,或許你還能另外發現生命與時間之間的奧妙。
  • 旋轉跳躍永不停歇
    她旋轉、跳躍、她永不停歇。也許是停下來會聽到太多的噪音,也許是停下來會回憶起往事,也許是停下來會不夠堅定,也許是停下來會依然會害怕。擋婚大使我們需要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在世人讚頌的「擋婚大使」光環背後,一定有難以想像的艱辛。
  • 長海縣農村第一書記戰「疫」路上永不停歇
    戰「疫」路上永不停歇 2020
  • 戰「疫」不停,防控永不停歇
    從春節到現在,防控疫情阻擊戰從未停歇,隨著各企業復工復產期的到來,東風鄉東潤楓景社區提前進行了部署,嚴格管控轄區企業單位,落實四個「堅決杜絕」,迅速傳達到企業每一名員工,第一時間掌握、壓實「四方責任」,持續有序有效推進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 豆瓣評分9.5《阿甘正傳》告訴我們:人生就是一場永不停歇的奔跑
    01阿甘和媽媽住在一個小鎮上,他們有一座大房子,是媽媽的爺爺的爺爺留下來的,有很多間房子,用來租給過路的客人,以此掙到錢。阿甘從小是一個低智的孩子,而且他的背部有些弓,阿甘媽媽帶他做腿部矯正,穿特製支架鞋。媽媽常常給阿甘說,他跟別人沒什麼兩樣,一再強調他和別人一樣,沒什麼不同。
  • 豆瓣評分9.5《阿甘正傳》告訴我們:人生就是一場永不停歇的奔跑
    01阿甘和媽媽住在一個小鎮上,他們有一座大房子而且一跑幾年不停歇。難道是因為他太愛珍妮,太想念她才會去跑嗎?還是他想用這種不停息的跑步去忘記珍妮?這讓我想起電影《七月與安生》裡的家明,他就是從見到安生的第一眼開始,抑制不住內心對安生的那種蠢蠢欲動,明知不可得,還是忘不掉,放不下。於是他就開始每天不間斷的跑步,他說自己在跑步的時候,內心會平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