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賈樟柯被禁的電影——《站臺》

2021-02-08 咚蹡蹡

再說說賈樟柯的另外一部電影——《站臺》

這是近20年前,賈樟柯拍攝的有關三四十年前的故事。

改革開放前期,1979-1989,山西汾陽的一夥文藝青年,在時代大潮的推擁下,追尋夢想與愛情,苦苦求索,最終獲取的卻是一片殘破,只落得時代列車呼嘯而去,把自己拋在孤寂的站臺。

「站臺」是那個時代流行的一首歌——

長長的站臺,漫長的等待

長長的列車,載著我短暫的愛

哦——孤獨的站臺

哦——寂寞的等待

我的心在等待永遠在等待

……

喧囂的站臺,寂寞的等待

只有出發的愛沒有我歸來的愛

哦——孤獨的站臺

哦——寂寞的等待

我的心在等待永遠在等待

……

賈樟柯說:「站臺」是出發的地方,也是回來的地方,它與旅途有關,有一種疲倦而哀傷的生命感覺。」

影片就是把這首歌用鏡頭演了一遍。

2000年,《站臺》獲得第57節威尼斯電影節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2001年,影片獲得第30屆蒙特婁國際新電影、新媒體節最佳編劇獎。

賈樟柯總是擅長以卑微的視角,講述卑微人物故事。故事不必費心思去編,他就生長在賈樟柯的周遭,像影片裡那個崔明亮,扮演者王宏偉就是賈樟柯的同學,他那渾然天成的人物造型,或許就是賈樟柯眼裡的自己。

崔明亮那一副猥瑣的屌絲男形象,正是從前那個時代千萬青年的化身,與那個時代的你我分毫不差。

記憶中,我們曾有一個意氣風發的青春年代,可展開賈樟柯記錄的相冊,我們才醒悟:我們的意氣風發原來只是一地雞毛。

記憶會騙人,會春秋筆法,其實,我們在那個時代的屌絲模樣,就在我們的相冊裡,打開自己的畢業證,畢業照,呈現的正是慘不忍睹,只是,合上相冊,我們就陷入另外一番想像。

窮陋,正是時代真相。那個時代,我們的人均收入,不及發達國家的十分之一,窮,沒法不屌絲。無論我們怎麼打扮自己:穿上喇叭褲,留起自以為飄逸,實看上去邋裡邋遢的長髮,我們都改變不了那一副糟樣。

然而,貧窮並沒有限定人們的想像,人們內心的自尊與熱望絲毫不減。

正統社會描抹那個時代的《小字輩》、《瞧這一家子》等昂揚向上的影片,跟賈樟柯的《站臺》比,那都是粉飾,都是「別人」的生活,《站臺》才是為「我們」而作,它真實到令人尷尬。

這樣的電影看上去就不積極,不「正能量」,很自然地,剛一降生就被「查封」,當它在國際上贏得一片讚許,國人,幾乎無人能看到這部片子。

現在,看這部片子,也一點不晚。

只是你要捨棄俗豔的電影趣味,要取跟賈樟柯一樣取卑微的視角。

這樣,你才能以正確的姿勢進入那個時代。

那是一個渴望的年代,人們經受了幾十年的貧窮困苦和無休止的政治折騰,渴望過上安定、富足美滿的日子,港臺,開始成為國民的嚮往,踐行幸福從燙頭,穿喇叭褲,聽鄧麗君歌曲開始。

「男人不流氓,發育不正常。」哥幾個吭哧癟肚地穿上現改的喇叭褲,仿佛就跟上時代潮流了。

工人階級看不慣,崔明亮他爹說:剛給你們點自由,就搞資產階級那一套!那個年代,對變革不適的,從市井陋巷到廟堂之上,都大有人在。

那是一個撥亂反正的年代,是一個思想解放的黃金年代,為劉少奇平反,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被壓抑幾十年的中國知識分子開始難得的自由呼吸。對未來,舉國上下空前嚮往。

那也是一個反覆的時代,反精神汙染,不分青紅皂白的嚴打,社會經歷一次次回潮。

「再過二十年,我們來相會,老婆七八個,孩子一大堆。「文化叛逆,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後來,中國出了一個王朔,算是對叛逆文化的一個總結性交代。

「光榮屬於八十年代的新一輩」,生於六十年代的人,榮承這一榮耀和期盼,後來成為共和國最有家國情懷的一代。

山西汾陽,成為賈樟柯展開畫卷的背景牆。縣城裡的港臺範兒,總是被賦予一種現實的荒誕意味。

張軍手提錄音機,身著粉色布衫,晃著身子在汾陽破舊的街上閃現的情景,讓人很穿越。

縣文工團,可謂是一朵時代奇葩,卻也是當時農村文化的先鋒勢力,只可惜,改革開放沒幾年,他們就不得不下海,走鄉串村自尋生路。

「啊,朋友再見!啊,朋友再見!」,揮別的是醜陋不堪的縣城街道。然而,那醜陋裡卻包含了舊有的一切情感。

就像崔明亮,滿懷著與尹瑞娟生離的悵恨,開始茫無目的的遊走。

那時的長途電話,不能直撥,需要拜託電話局接轉,記得88年在拉薩,需要等一兩個小時,才能打通瀋陽的長途。影片中,遊走在外的崔明亮好容易接通汾陽的長途,聽到尹瑞娟一聲「喂?誰呀?」,卻一聲不吭掛斷電話,感情就是像乾涸的河床上那涓涓細流,走著走著就沒了。

那是一個愛情漸漸變得大膽放肆的年代,卻也是一個警察可以隨時查房的年代,青年男女同居一室,通常,總會招致警察半夜查房,他們或者把門敲得震天響,或者徑直破門,拿不出結婚證,會有天大麻煩。

電影裡,「非法同寢」的情侶張軍和鍾萍被分開審問,各個擊破,鄭重得像辦大案要案,非要審出問題才算。這種辦案無關社會安全,卻足以摧毀一對年輕男女的愛情,就像張軍與鍾萍,原本就不堅固的愛情,經過這一番「盤查」,也就散了。

尹瑞娟身著稅務制服騎摩託在縣城穿街過巷,崔明亮在奔赴他鄉的大篷車上顛沛流離。在窮簡鄙陋的鄉村,年輕人的生命線交織又分開,命運的波流把他們擠到一起,又推散開。伴著那個年代的歌,《是否》一切都是命註定?像是,又不全是。

崔明亮、張軍等人不斷跟隨年月改變髮式和裝著款式,在偏遠的山西西部,追趕港臺的時尚。或雅或俗的藝術,在貧瘠的鄉村,在塵土飛揚的礦坑口,鄉村藝人掛著「深圳電聲樂團·霹靂柔姿」的羊頭,在礦井的坑口,在村鎮高聳的煙囪旁,賣力地叫賣著。

她們會在簡陋的辦公室就拉開架勢,毫不做作,自然流暢。

但,常常,他們費盡力氣也不能把自己賣出去。

窘迫困苦,一直伴隨著這夥跟藝術有些血緣的男男女女。

美劇《老友記》的主題歌詞,正是他們生命鏡像的寫照——

沒人告訴你生活會是這樣

你的工作是個玩笑,你一文不名,你的愛情如曇花一現

就像開車的時候總卡在二檔

這一天、這一周、這一個月,甚至這一年你都很倒黴

沒有人可以了解我,沒有人可以看透我

……

作為外景地,汾陽,是一個樸實到泥土裡的縣城,賈樟柯在故鄉回望的時候,是何等疏離恍惚?令人好奇。

那裡的鄉親一定想像不到,那個成天在灰突突的汾陽街道上記錄的賈樟柯,某一天,會成為影響世界的導演。

汾陽的舊城牆蠻有味道,既然2000年還在,該是保留下來了吧。

八十年代,原本是我們感覺最好的年代,透過賈樟柯的鏡頭,人們發現,那也是一個夢想最多,失落最多的年代。

跟這個世界,跟這個「大時代」,小人物一直會錯了意,他們自以為抓住了時代,其實時代一直對他們很漠然,就像崔明亮之於尹瑞娟的愛情,鍾萍之於張軍的嚮往,最後要麼是一片枉然,要麼,即使得到了,也根本不是原本自己想要的模樣。

影片末尾,崔明亮仰躺在沙發上,任憑生活的噪聲像火車的嘶鳴,不再企盼,不再焦灼,不再嚮往,只做行屍走肉。

一直巴望著時代列車把自己捎上,但最終,崔明亮也只有在站臺張望的份,我們呢?何嘗不是?

賈樟柯的功力在於,一開始,你以為在看別人的笑話,後來發現,那被展覽的人,越看越像自己。

相關焦點

  • 部分的加總不等於一個原本的總體《站臺》電影隨筆
    昨晚拽著大家看賈樟柯的《站臺》,真的有點像秋天起風了大家一起去髒亂差的小店吃砂鍋羊肉煲的感覺。本來是想讓大家暖暖胃,過了假期好開工。
  • 從小山到小武,看賈樟柯的不迴避主義
    這份不理解,正印證了賈樟柯在電影創作上面擁有著不同的焦點。樓上的小武只給了我們一個側臉和背影,就那樣靜靜地邊啃著蘋果邊看。他可能想到了那個自己有好感的歌廳女孩梅梅,也可能對自己的這門「手藝」(偷竊)在當時開始嚴抓的環境下有些英雄隕落的落寞感,還可能想起了跟自己從小長到大、自己卻不能在他的婚禮上見光的小勇……誰知道呢。
  • 「地下導演」賈樟柯:他的電影為什麼屢屢被禁?
    在這幾年中,他以「地下工作者」的身份接連導演了《站臺》《任逍遙》,但都沒拿到公映許可證。2013年的《天註定》也成為被禁影片。2004年1月8日,賈樟柯被恢復導演身份,他的幾部電影終於解禁,重見天日,但這個從汾陽走出來的小個子導演仍屬於「邊緣群體」。
  • 《飢餓站臺》深度解析!別被它「18禁」的表象給騙了
    一提到最近剛上映,全網都在激烈探討的《飢餓站臺》,小編就想問大家:「這部電影給你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怎樣的呢?血腥?暴力?殺戮?小編要告訴大家的是,這些可能只是它18禁的一層外衣而已,實際上這是一部充滿正能量的電影。還別不信,且看我剝開它的「外衣」讓各位看清楚。
  • 故鄉三部曲《站臺》丨為什麼將火車作為整部電影的核心意象
    (張愛玲《燼餘錄》)賈的《站臺》,作為「故鄉三部曲」之一,至今在豆瓣得了8.3分。作為一種個人記憶的書寫,賈的團隊曾指出,創作《站臺》的動機在于堅信我們的文化應該充滿民間記憶。看完之後,我對電影中火車的形象印象深刻。
  • 孤獨的平遙電影節之賈樟柯《山河故人》
    打工仔、廠妹、服務員、煤老闆,這些中國各個階層的形象都能在他的電影中找到,並且真實無比。賈樟柯的電影不好看,這是事實,沒有酷炫特效、沒有唯美畫風、沒有高顏值的男女主角。但他的電影有力,有中國當代生活的縮影,可能會刺痛你!可能有人不喜歡看這類型電影,也可能看了會覺得沒啥了不起。
  • 《站臺》賈樟柯早年拍出來的電影「馬馬虎虎」卻是最經典
    回不去的80年代,一個美好單純的時代賈科長「故鄉」三部曲第二部《站臺》,也許沒有《小武》那麼真實和有力,卻也充滿了一種別樣的懷舊感和追憶感,是那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中國的陣痛。每一代人都有無法安放的,從躁動歸於寂靜的青春。常常想問,從前那些文藝青年們都去哪兒了?賈樟柯告訴你,他們都去生活了。
  • 維嘉強調NPC解散,小賈回懟力證兄弟情
    而黃明昊作為其中的一位競爭者,這次蔡徐坤上快本無疑是在為好兄弟站臺,不得不是看到這一幕真是有一種夢回大廠的感覺。而小賈不愧是忙內,能夠得到哥哥那多的寵愛和照顧,令人羨慕不已啊。當然了,在節目中最後看頭的還是在中間。
  • 藝考編導專業必看電影《站臺》,你看過了嗎?
    站臺是離別,是再見,是思念。賈樟柯的《站臺》展現的是屬於那一代人的成長,他們的困惑,他們的煩惱,還有他們的無奈。七十年代末的青年人的困頓與迷茫,在這個迷茫的時代裡他們生命的存粹,還有無奈,一一呈現在觀眾的視線裡。
  • 秦可卿不死, 賈家不會抄家, 秘密就藏在戴權賣給賈珍的龍禁尉裡
    秦可卿之死註定與賈家抄家有關。賈家操辦秦可卿葬禮留下了幾個隱患,最終促成賈家被抄家。而賈蓉捐的那個五品龍禁尉,是個重要線索。
  • 閱片1000部的博主,為你推薦幾部國產良心電影!
    所以喜歡看動作犯罪片的朋友,可以去找找陳冠希這部《狗咬狗》,肯定會顛覆你對陳冠希的想像! 王寶強封神之作,我也為這部電影寫過不少影評了。 但是我還是想推薦一下這部電影,2000年以前,中國文藝片看張藝謀,2000年以後中國文藝片看賈樟柯。 但是我想說的是賈樟柯徒弟拍的這部《hello,樹先生!》從思想深度,從鏡頭表現力來說都是超過了賈樟柯的。
  • 閱片1000部的博主,為你推薦幾部國產良心電影
    但是在陳冠希擔綱的電影《狗咬狗》裡,我真的發現了陳冠希的演技,而在豆瓣上給陳冠希的這部電影,無數人也都打出了8.1分的高分。特別是有一個影迷的評價,我認為是最合適的:如果陳冠希不出事,香港電影年輕一代可能不會斷層!所以喜歡看動作犯罪片的朋友,可以去找找陳冠希這部《狗咬狗》,肯定會顛覆你對陳冠希的想像!
  • 中國大陸被禁電影大全
    原劇本結尾處,主人公凌晨光用生命最後的力量在雪地上爬出了一個問號。在拍攝中間,時任中宣部部長王任重,派人直接到了現場傳達指令:你們這個戲,別的地方暫時我不管,結尾那個大問號不能拍。故最終電影版本在結尾時將問號改為了省略號出現在銀幕,也因此影片被攻擊成「這部電影很惡毒,對著紅太陽打了六炮」。 凌晨光的女兒執意要出國,在親人試圖挽留她的時候,她說:「你們愛祖國,可是祖國愛你們嗎?」
  • 賈樟柯的電影江湖,總缺不了一首葉倩文的歌,多年後我們才懂
    熟悉賈科長電影的影迷,大概都會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在他的電影當中都很注重音樂,尤其是直接引用經典老歌來配故事情節,而且特別喜歡港臺的經典音樂。看賈樟柯的電影,很多語言都是他山西當地的方言,再配上相隔幾千裡的粵語歌曲
  • 賈樟柯:他用13部電影,耗時20年把妻子塑造成「國際濤」
    他是賈樟柯,名字並不響亮,他的作品比他的名字氣派,比如《天註定》、《站臺》、《江湖兒女》等。名字裡的「兩棵樹」,卻註定他的一生將不甘平凡。樟柯本身就是一種樹木,被評為世界上最詭異的樹木。賈樟柯因為樹木都易著火,一旦遇火,十之八九都會燃燒,而生在非洲的樟柯樹
  • 電影《飢餓站臺》:墜入地獄 深不見底的是站臺還是人性
    近年來,西班牙的懸疑電影佳作頻出,比如《看不見的客人》、《海市蜃樓》等等。最近一部小眾的西班牙科幻驚悚片《飢餓站臺》刷爆了各大平臺,看過的人直呼過癮,豆瓣評分為7.8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西班牙的懸疑力作。
  • TVB名導站臺 小郭採潔拍人獸大戰靜態電影
    日前,成人18禁網遊《洛奇英雄傳(微博)》上線了80級壓軸BOSS澤卡萊恩,在經歷了「乳搖」「爆衣」「彩繪遊戲內衣」等標籤後,又迎來的「人獸大戰」。據說,這個BOSS時刻在尋找發洩獸慾的對象,手段十分變態和殘忍。今日《洛奇英雄傳》公布了一部名為「王木木決戰澤卡萊恩」的靜態電影。
  • 北靜王才是真小人,他參加秦可卿葬禮,故意暴露三個問題害苦賈家
    秦可卿葬禮三大害之北靜王獻祭 秦可卿葬禮為什麼會引發賈家抄家,前文說了義忠親王老千歲的棺材板,又說了戴權的龍禁尉。如果說棺材板僭越代表賈家的態度,戴權龍禁尉背後是皇帝的圈套和態度。這兩件事到此為止,賈家不會抄家,皇帝的圈套也套不住賈家,甚至賈家效忠皇帝,還可以繼續富貴。
  • 被禁過5部電影,他土到極致,愛的人卻愛到瘋狂
    電影從來不是孤城,科長這次卻選擇從這個布滿了他的痕跡的宴會上,不打招呼的走了。——平遙沒了,國內唯一一個能夠讓影迷跟電影人一起蹦迪的舞池,也沒了。當然,最有特色的,還是賈樟柯完全寫實拍攝的電影風格。看賈樟柯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