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建設者梁少智:而立之年參建鄭州岐伯山醫院是最自豪的事

2021-01-09 大河網

  90後梁少智在工地現場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蔡君彥文通訊員於聰聰攝影

  本報訊「我能到!」大年初一晚上8時許,梁少智看到工作微信群跳出一條信息:為防控疫情,鄭州要建「小湯山」醫院,有能到鄭州參建的請回話!絲毫沒有猶豫,他回了三個字。而接下來的參建經歷,他坦言這輩子都忘不了,他覺得特別自豪。

  「就想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我是黨員,應該衝在前面。」今年30歲的梁少智是中建七局安裝公司員工,負責技術質量,他說,第一時間報名是初心使然,也有父母的影響。今年春節,他的父母都忙碌在醫院疫情防控一線,得知他的決定,都很支持。

  報名後,他年初二起個大早,趕往工地,是最早一批到達現場的人員之一。

  此時,接過「軍令狀」負責承建鄭州「小湯山」醫院的中建七局已連夜確定了專項建設方案,並協調多家局屬二級施工單位全力以赴完成施工任務。

  任務艱巨繁重,梁少智等人立刻投入工作,僅用半天的時間,他和同事完成了前期的測量繪圖工作,再對接設計院進行前期的場地規劃和初步設計,組織機械進場。當天下午,27臺機械進場施工,當晚即完成接診區舊房拆除清運工作,打響了鄭州「小湯山」醫院建設的第一槍。

  醫院建設期間,梁少智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工地,處於「戰鬥」狀態,他隨身攜帶倆手機,一個用微信,一個打電話,下班時都耗沒電。遇到工地大幹搶幹,他就主動放棄休息,裹著一件軍大衣穿梭在工地,最忙的時候,他3天睡了8小時。

  「持續的高強度作業,不累不可能。」梁少智說,看著施工進程一步步推進,想著醫院早建好一天就能早一天救治患者,再苦再累都值得。

  由於疫情影響,施工與以往明顯不同。工人們要戴著口罩乾重體力活,很不習慣,總有人有意無意就摘了,梁少智天天提醒大家戴好口罩,第一天嗓子喊啞了,隔天接著喊……

  「哪有什麼『基建狂魔』,不過是一群樸實善良的逆行者!」梁少智說,和他一樣,很多建設者來這裡都是想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很多人到這裡不談工錢,就談自己能幹點啥。工地上好多人都在忙,都想快點幹好,有時難免脾氣急,說話臉紅脖子粗,「不過,大家都能理解,都想把醫院儘快建好。」

  經過數千名建設者的日夜鏖戰,鄭州「小湯山」醫院如期完成建設任務。醫院建成那天,梁少智和所有同事在醫院門口照了張合影,開心極了。

  這座醫院,被正式命名為鄭州岐伯山醫院。2月16日上午,這裡接收了首例患者,成為戰「疫」新陣地。「當時看到消息,特別開心,我特別榮幸和大家一起完成了一項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而立之年,做了一件很酷、很自豪的事。」這段眾志成城的參建經歷,也讓梁少智對戰勝疫情充滿信心:「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一起擁抱春天。」


相關焦點

  • 中原「光速」戰「疫」的鄭州岐伯山答卷
    這是鄭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著力構建領導、防控、救治、保障等疫情防控體系,採取最嚴格的措施戰「疫」,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一個縮影。人們不會忘記在鄭州岐伯山醫院建設「光速」奇蹟的背後,披著白衣「戰袍」挺身而出的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許金生和他帶領的醫院黨員群眾,用生命在火線上拼命守護生命的付出!
  • 對話鄭州岐伯山醫院院長:這樣的奇蹟,只會在中國發生
    人們好奇於這所醫院的誕生經過,想知道10天交付使用的岐伯山醫院有何不同,創造了哪些領先和突破,未來又作何打算......就此,河南商報記者獨家專訪了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鄭州岐伯山醫院院長許金生,由他為您掀開鄭州岐伯山醫院的神秘面紗。
  • 鄭州市九院5名支援鄭州岐伯山醫院「抗疫英雄」凱旋歸來
    3月14日上午,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支援鄭州岐伯山醫院醫療隊5名「抗疫英雄」圓滿完成任務,在解除醫學隔離觀察後,凱旋迴歸九院大家庭。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副院長田繼新帶隊來到鄭州大酒店主廣場迎接。鄭州市岐伯山醫院醫學觀察人員隔離觀察結束儀式現場,鄭州市衛健委領導和第一人民醫院領導為101名隔離觀察結束人員送行,送行時將《岐伯山醫院工作鑑定表》交由各醫院領隊,並為每人發放鮮花和獎盃。
  • 鄭州岐伯山醫院核酸檢測團隊:「捉拿」冠狀病毒的黨員先鋒隊
    僅僅10天,鄭州首座用於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專科醫院 ——岐伯山醫院(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傳染病醫院)建成,投入使用,成為「河南力量」、「鄭州速度」的有力見證。 為了加快病毒核酸檢測速度,免去標本轉運的麻煩、為臨床診療提供最快的參考,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決定組建核酸檢測實驗室。
  • 疫情中,這群人六天五夜「火速」為鄭州岐伯山醫院打通供水線
    六天五夜,這群供水人為鄭州岐伯山醫院打通供水線河南商報記者鄭超通訊員寧琳鍾夏文/圖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節奏。大多數人閉門不出,減少走動,而鄭州供水人選擇逆行而上,保證城市的生命之源汩汩流淌。雖然沒有在前線救死扶傷,但他們默默守護著城市供水「生命線」,確保用水安全與通暢。
  • 鄭州岐伯山醫學觀察人員隔離結束,一張特殊的「欠條」讓人淚目
    (3月14日,鄭州。李海在向一個多月沒見的妻子胡少華遞交自己「欠條」。當日,帶隊支援鄭州市岐伯山醫院的胡少華和其餘100位醫護人員一起解除了隔離觀察。)  3月14日上午9點,鄭州市岐伯山醫院醫學觀察人員隔離觀察結束儀式在省會鄭州舉行,現場鮮花不斷、掌聲如潮,來自省內九家外援單位的101名醫務工作者終於結束隔離觀察。
  • 「戰疫」醫院搶建急先鋒——記中建七局鄭州岐伯山醫院總設計師林...
    「勁松,我們要建鄭州』小湯山』,面積近3萬平方,要在3天內完成設計,你來擔任總設計師,能完成任務嗎?」設計院院長賈宗團問道。「保證完成任務!」儘管壓力很大,要在3天內完成平時近3個月的工作量,但林勁松仍一口應下,因為他深刻明白這所醫院的特殊意義,是在「與死神搶生命」。林勁松背上電腦,就直奔項目。
  • 中醫醫祖地,新密岐伯山
    文/高天保2020年6月4日新密有架岐伯山,就在新密市東南。四十五裡苟堂鎮,雲霧縈繞的深山。東邊跨著風后嶺,西邊接著九裡山。南邊靠著大宏寨,北邊就是養老灣。山上小溪噹噹流,山下明鏡清水潭。此處終年雲霧繞,一年四季都不旱,有塊薄雲就下雨,彩虹經常照山間。山青水秀草青青,一年四季花不斷。此地草藥幾百種,茵陳芍藥與牡丹。
  • 自豪,為鄭州這座城市的蓬勃向上
    因為疫情,這一年,全世界都在經歷著「不平凡」,在鄭州這片土地上,我們看到英雄的中原兒女,奮勇當先、冒疫奔忙、深入一線、默默奉獻……這一年,是無比自豪的一年。面對疫情,全市上下強化責任擔當,主動作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戰雙勝」。
  • 90後30歲倒計時 而立之年致自己
    90後30歲倒計時 而立之年致自己時間:2019-11-29 16:32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90後30歲倒計時 而立之年致自己 這兩天,#第一批90後30歲倒計時#的話題湧上熱搜,扎了無數90後的心。
  • 看雄安站建設者演繹真人版「我和我的家鄉」
    在雄安站的建設隊伍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帶著一份鄉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設中去……90後項目書記:「這裡是我的家鄉,而我的工作,是把這裡變成建設者的家」中鐵建工集團雄安站項目黨支部書記王星運是雄安新區容城人,也是集團第一個走上項目書記崗位的90後。
  • 鄭州銀行從《愛你在心底》唱到《對你愛不完》
    1月29日,在全省展開抗疫阻擊戰的第一時間,鄭州銀行集團通過鄭州慈善總會捐款510萬元,全力支持河南省內及鄭州市的疫情防控。鄭州慈善總會向鄭州銀行頒發的捐款證書  根植中原厚土,守護一方平安,鄭州銀行從未缺席。疫情當前,鄭州銀行不忘初心,踐行守土之責,全行上下踴躍捐款捐物,一路步履不停。
  • 建設者,請挺起你的胸膛!「國之重器」三峽工程回顧,祖國鐵粉們的...
    前幾天看了人民日報視頻「國之重器,三峽工程」,看到下面評論裡,許多年輕人的點讚和對建設者表達的敬佩,作為一名曾經的三峽建設者,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層工作人員,感到既自豪又欣慰,想起這三十多年修過的壩,走過的路,流過的汗,淌下的淚,一時點點滴滴,俱上心頭。
  • 每天3分鐘 盡覽天下事(河南開始向鄭州等地投放平價口罩/17日0時起...
    ·2月15日下午,河南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105名隊員緊急集合,從鄭州出發奔赴湖北武漢。河南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由來自許昌市、漯河市、三門峽市的20家醫院的100名醫務人員組成,其中20名醫生,80名護士,最大53歲,最小23歲,加上醫療隊隊長、聯絡員、3位感控管理人員。截至目前,河南累計派往湖北八批醫療隊共計836人。4)嚴管!
  • 鄭州太古可口可樂全線復工復產 讓你的生活更「可樂」
    作為可口可樂在河南地區生產和銷售的特許瓶裝廠,鄭州太古可口可樂也在這場疫情之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在鄭州太古可口可樂的生產車間,5條全自動生產線正在全速運轉,一瓶瓶飲品在生產線上完成罐裝、貼標、封口等工序後下線裝箱。
  • 共圓壯鄉地鐵夢——中國中鐵參建南寧軌道交通紀實
    「在經歷廣西大學站的破冰徵程中,我們中國中鐵建設者用汗水和心血,最終換來了滿園春色、遍地花開。」莫智彪回憶道。廣西大學站一戰成名,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莫智彪自豪地說:「我們中國中鐵人兌現了給南寧市政府和人民地鐵圓夢的信諾。」 鋒芒初露,用「金剛鑽」幹出漂亮的「瓷器活」劉進友,先後分別擔任南寧地鐵3號線02標、4號線02標、5號線02標工程指揮部副指揮長、常務副指揮長、指揮長。自2015年6月起,他就全身心投入南寧軌道交通建設事業。
  • 踐行初心使命 奮力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彰顯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人民負責、對生命負責的鮮明態度,體現了黨和國家戰勝疫情的堅定決心,寄託了武漢人民、湖北人民乃至全國人民對挽救生命的期盼和信心,也牽動著成千上萬一線建設者的心。「早一分鐘建成,就能早一分鐘收治患者」,廣大建設者與時間賽跑,與死神競速,千方百計克服一切困難,竭盡全力完成每一項任務,快點、更快點,用最快的速度高質量建成醫院,在最短時間讓患者得到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