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秀:大山走出來的「時代楷模」,仍活在孩子心中

2020-11-18 大洋網

不久前的下午三時許,從廣州出發的動車D3822在百色站停下片刻。

歷經五個多小時,已過80歲的陳開枝從車廂走出來。他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第七屆理事會副會長、廣東省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也是百色市榮譽市民。和過往113次扶貧考察一樣,緊接著乘車向西北行駛200公裡到達最偏遠的縣城,此後輾轉回市區,見證百色祈福高中、民族高中文秀班的開班典禮。

這是為紀念黃文秀開設的助學班。

黃文秀是當地從貧困戶走出來的大學生,2016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後,自願回到百色革命老區工作,主動請纓到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為村民脫貧致富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2019年6月17日凌晨,黃文秀在突發山洪中不幸遇難,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

此後,中宣部追授黃文秀「時代楷模」稱號。對當地的孩子來說,黃文秀是精神的榜樣,更是讀書改變命運的希望。很少人知道,她還和廣州有一段密切的緣分:正是在廣州社會多方支持下,百色越來越多孩子讀上書,讀好書。

而這段緣分並未因生命的終止而暫停。不久前,來自廣州的愛心企業紛紛資助開設文秀班,讓更多孩子和文秀「學姐」一樣,改變自己的命運,此後,去改變更多人的命運。

黃文秀和廣州的故事

在百色,幾乎沒人不知道「黃文秀」。這位土生土長的女孩出生在百色極為貧困的年代:1989年。就在黃文秀讀小學時,1996年,百色仍有3萬6千多名兒童失學輟學。同年,中央決定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廣東對口幫扶廣西,廣州對口幫扶百色。

負責相關工作的陳開枝因此與百色結下不解之緣。1996年的冬天,陳開枝正在日本招商引資,接到電話得知要前往百色商談扶貧工作,立馬搭乘飛機出發,從東京到香港,香港到廣州,從廣州再到百色,從城市到貧困山區,「那種反差太大了」。

百色大山環繞,當地老百姓的生活是「吃飯不上桌(沒糧食吃),睡覺不上床(沒被子蓋),孩子不上學(沒錢讀書),住房八面來風(茅草房)」。他想起鄧小平南巡時提到的「先富幫後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感油然而生,此後走訪調研,「頭十次去百色,都是流著眼淚離開。」

也是那段時間,陳開枝帶著扶貧幹部們解決老百姓的溫飽和住房問題,移民搬遷、勞務輸出等多項扶貧工作都開展得轟轟烈烈。1998年6月,百色未解決溫飽的人數從63萬降到了13萬。但走過許多地方,在陳開枝看來,扶貧須先扶智,扶智須先扶教。

在祈福高中投入使用前,百色只有一所重點高中,全地區初中升高中的升學率為20%。從1998年到2005年間,他發動海內外愛心人士捐資3億元,新建、改建242所中學、小學和幼兒園,其中亦包括發動全國政協委員彭磷基捐資近3000萬元援建的百色祈福高中。

一所所新建的學校,圓了一大批窮孩子的讀書夢。這其中,恰恰包括黃文秀。

弘揚文秀精神

24年間,陳開枝共赴百色114次,助學引資累計4億多元,幫助百色全市6萬多名困難學生。「黃文秀就曾作為先進分子接受嘉獎,得到教育扶貧資助,就讀於百色祈福高中。」陳開枝在開班典禮上回憶道,後來,黃文秀走出大山,成為北京師範大學法學碩士,走出大山,又走回大山建設家鄉,投身扶貧一線,幫助更多人走出大山。

然而,2019年,黃文秀任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因一次山洪災害犧牲。黃文秀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時代楷模、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稱號。為了弘揚文秀精神,百色市委決定開辦文秀助學班,百色市教育基金會承辦。今年6月,百色教育基金會決定在10年內舉辦100個文秀班,覆蓋所有百色縣市區中學,招收品學兼優,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年給予每人3000元資助,傳承黃文秀的精神。

開辦助學班的錢從哪裡來?陳開枝再次站了出來。不久前,他去梅州調研,看到一廣州企業在當地捐資上億元,剛好認識。「當時我就電話說,回來見一面,你們做的這個事很好,感謝你,但是我手頭上有個更好的公益項目。」

說罷,陳開枝回來就拜訪企業家許應裘,敲定了為文秀班資助500萬元。陳開枝說,「募捐也要用心用情,我已經備好方案,去向更多企業拜訪,講述黃文秀的故事。」實際上,在陳開枝的牽線搭橋下,不到4個月,已落實10家企業捐款1300多萬元。

「文秀班的孩子都來自貧困的家庭,他們不能把貧困當成包袱,而是當做激勵發憤圖強的動力;光學習好不夠,還要有好的精神情操,文秀就是最好的榜樣,在這裡,孩子一定會成為很好的建設者。」陳開枝說。

問答環節

問:如何看待2020年後的扶貧工作?

陳開枝:有的人容易理解為到了2020年中國就沒有扶貧任務了,覺得扶貧工作一勞永逸,其實這是個誤解。任何社會都存在相對貧困問題;社會也是動態的;而貧困標準也可以提高。我們那麼大的國家,扶貧工作沒有了,絕不可能。而且我們現在關注了農村的情況,但很少關注城市也有相對貧困人口。未來,我們既要思考農村的問題,也要思考城市的問題,思考社區的工作怎麼做。這個工作是永無止境的。

問:您個人目前主要關注哪些領域?

陳開枝:我始終是集中力量搞教育,只有教育可以解決代際貧困。沒有文化,拿著米、棉胎養人,永遠養不完,但有了知識和技能,不但可以養自己,也可以養別人。作為社會力量扶貧,我們還是關注困難的孩子的讀書問題,但這裡面可以分不同的類別,有孤兒的、有貧困的、還有留守兒童,需要不同的方法解決。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林琳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莫偉濃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李鳳荷

相關焦點

  • 報告文學《秀兒——「時代楷模」黃文秀》 新書發布
    報告文學《秀兒——「時代楷模」黃文秀》新書發布會現場。宋延康 攝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27日訊(記者 黃玲娜 通訊員 王林秀)她是百色山區農家姑娘,她是北師大碩士研究生,她是駐村扶貧第一書記,她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她就是「時代楷模」黃文秀。12月27日,由中共百色市委宣傳部主辦、灕江出版社承辦的報告文學《秀兒——「時代楷模」黃文秀》新書發布會在南寧舉辦。
  • 致敬時代楷模黃文秀丨江州區人民法院開展「固定黨日+學習黃文秀...
    致敬時代楷模黃文秀丨江州區人民法院開展「固定黨日+學習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秀美人生》觀影」主題… 2020-09-18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秀美人生》重慶觀影會舉行,「時代楷模」黃文秀事跡感動觀眾
    11月10日下午,扶貧攻堅題材重點影片《秀美人生》重慶觀影會在渝北區新光天地舉行,這部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派駐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為角色原型的電影《秀美人生》也感動了現場的100多位觀眾,一位影迷表示,「影片既接地氣又平淡真實,是一部難得的主旋律佳作」。
  • 《秀美人生》時代楷模
    生活中正是因為有像黃文秀同志這樣不忘初心,無私奉獻,以國之夢為己任的時代楷模,我們國家才能一步步富強昌盛。她說:「你問我為什麼到鄉村來,有些事總得有人去做。」她真正用生命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將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留在了大山裡,將所有的心血傾注在了扶貧工作當中。她說:「有些青春總得在遙遠的鄉村秀一秀,年輕人的態度就是鄉村的未來」。
  • 我市廣泛開展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跡活動綜述
    學習時代楷模的崇高品質   黃文秀的名字,早已被老區人民熟知。但每一次講述她的故事,人們依然會被她的崇高品質深深打動。從大山女兒到扶貧戰士,黃文秀是在脫貧攻堅偉大實踐中湧現出來的時代楷模和先鋒模範,是以生命堅守初心使命的優秀青年共產黨員代表,是新時期廣大黨員幹部學習的新標杆。
  • 電影《秀美人生》再現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事跡
    尋找楷模的根和魂「駐村滿一周年,汽車儀錶盤的裡程數正好顯示兩萬五千公裡,我在朋友圈發了一條信息:『我心中的長徵,駐村一周年愉快!』」銀幕上,一個活潑陽光的鄰家女孩閃現眼前,她就是壯族姑娘、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
  • 電影《秀美人生》再現黃文秀事跡 用光影匯聚青春力量
    尋找楷模的根和魂 「駐村滿一周年,汽車儀錶盤的裡程數正好顯示兩萬五千公裡,我在朋友圈發了一條信息:『我心中的長徵,駐村一周年愉快!』」銀幕上,一個活潑陽光的鄰家女孩閃現眼前,她就是壯族姑娘、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 黃文秀出生於百色市田陽區農村,2016年從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回到百色市委宣傳部工作。
  • 鋼琴家朗月婷「重生」黃文秀
    那個廝守在大山上的老爺爺寧可受苦受累,也不願搬離祖先的土地;孫子上學只能騎馬絕不乘車……是因為兒子幾年前死於車禍,更不願意多少代的祖墳無人守護。在風雨交加山洪暴發的時刻,黃文秀和她的夥伴們突然出現在大山深處,救下了風雨中危殆之極的老爺爺一家。老爺爺幡然醒悟,死守老屋會毀了孫子的性命和前途。終於,這個老爺爺搬到了山下新居裡。老人的固執只能用柔軟的心鑰去打開。
  • 電影《秀美人生》:以新敘事呈演新時代青春楷模
    電影《秀美人生》:以新敘事呈演新時代青春楷模 主辦方供圖電影《秀美人生》:以新敘事呈演新時代青春楷模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1日電 (記者 高凱)「這個作品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是其創作的人物內心,不像從前一些作品塑造英雄模範時一開場就給出定位
  • 電影《秀美人生》:以新敘事呈演新時代青春楷模
    電影《秀美人生》:以新敘事呈演新時代青春楷模 2020-09-01 16:52:08 中國新聞網 作者:姜雨薇 責任編輯:姜雨薇     電影《秀美人生》:以新敘事呈演新時代青春楷模
  • 推薦電影《秀美人生》 禮讚時代楷模
    按照慣例,經過30天的培育,秧苗就可以移入稻田,但因為暴雨的影響,過去了50天還遲遲不能插秧,這讓黃文秀心急如焚。14日這天,她和村幹部分頭勘查,發現了3處這樣的塌方中斷,大家合計後,黃文秀寫下了這張字條,上邊標註了維修費用,她和村幹部們約定,周一回來繼續想辦法。
  • 大山女孩的「校長媽媽」,63歲高齡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被人尊稱為大山女孩的「校長媽媽」,在我們如期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勝利之際,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那麼,她是誰呢?大山女孩的「校長媽媽」她就是張桂梅張桂梅,出生於1957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人。
  • 時代楷模張桂梅:創造大山裡的教育奇蹟
    創造了大山裡的「教育奇蹟」。1 我想建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張桂梅17歲來到雲南支邊,在麗江市華坪縣民族中學任教,因為貧困山區教育的落後和不對等,因為「讀書無用」「重男輕女」的觀念,許多女孩的求學之路在初中就戛然而止。「我想讀書,可家裡窮,要讓我嫁人。」
  • 大山深處的脫貧傳奇感動眾人 ——「時代楷模」毛相林...
    相關報導:中宣部授予黃詩燕、毛相林「時代楷模」稱號重慶這名剛被授予「時代楷模」的村幹部 華龍網曾多次深入報導近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毛相林同志「時代楷模」稱號,並向全社會公開發布他的先進事跡。11月18日晚21時7分,中央電視臺《時代楷模發布廳》欄目播出發布儀式。此前,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走進《時代楷模發布廳》錄製活動現場,在動情的講述和如雷的掌聲中,感悟著一名基層共產黨員的闖勁、韌勁和初心。本篇報導,將帶你走進發布會現場。
  • ...重生」黃文秀——寫給《秀美人生》的片言碎語 - ​許大立
    那個廝守在大山上的老爺爺寧可受苦受累,也不願搬離祖先的土地;孫子上學只能騎馬絕不乘車······是因為兒子幾年前死於車禍,更不願意多少代的祖墳無人守護。在風雨交加山洪暴發的時刻,黃文秀和她的夥伴們突然出現在大山深處,救下了風雨中危殆之極的老爺爺一家。老爺爺幡然醒悟,死守老屋會毀了孫子的性命和前途。終於,這個老爺爺搬到了山下新居裡。老人的固執只能用柔軟的心鑰去打開。
  • 柴桑區馬迴嶺鎮:學習時代楷模 踐行初心使命(圖)
    中國江西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日前,柴桑區馬迴嶺鎮組織鎮村黨員幹部及駐村第一書記共同觀看「感人瞬間」時代楷模系列微視頻,號召廣大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勇拼搏、砥礪前行。  看完廖俊波、張富清、杜富國、黃文秀等時代楷模的感人事跡,黨員幹部紛紛表示時代楷模們為國家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何為「初心」,不愧為當今中國的「時代楷模」。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就是要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思想境界;學習他們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偉大情懷;學習他們樂於助人、甘於奉獻的高尚品格;學習他們愛崗敬業、忠於職守的職業精神。
  • 激揚「時代楷模」的「上善」精神
    楷模的力量是無窮的,張桂梅同志就是我們全體黨員幹部的楷模。在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決戰脫貧攻堅取得重大勝利之際,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授予她「時代楷模」稱號。張桂梅是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院長。
  • 回顧黃文秀短暫而燦爛的一生,觀眾幾度...
    >電影《秀美人生》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原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同志為人物原型,真情講述了她研究生畢業之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熱血奉獻,用青春芳華詮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的動人故事。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鋼琴家朗月婷「重生」黃文秀——寫給...
    那個廝守在大山上的老爺爺寧可受苦受累,也不願搬離祖先的土地;孫子上學只能騎馬絕不乘車······是因為兒子幾年前死於車禍,更不願意多少代的祖墳無人守護。在風雨交加山洪暴發的時刻,黃文秀和她的夥伴們突然出現在大山深處,救下了風雨中危殆之極的老爺爺一家。老爺爺幡然醒悟,死守老屋會毀了孫子的性命和前途。終於,這個老爺爺搬到了山下新居裡。老人的固執只能用柔軟的心鑰去打開。
  • 丹鳳縣農業農村局機關支部開展 「學習時代楷模,品悟秀美人生...
    《秀美人生》以樸實的情節、寫實的手法再現了「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黃文秀同志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日常點滴,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感染力,是一部弘揚時代主旋律的電影佳作。    觀影結束後,全體黨員幹部表示,脫貧攻堅戰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關乎廣大貧困群眾的幸福,關乎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有無數和黃文秀一樣的幹部深入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