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陪著妻子和女兒一起在電影院看了《我和我的家鄉》,如果客觀評價,挺好看的一部影片,但如果用影評人和社評人的角度來看,其五個故事的深度和真實度,都太單薄了,單薄的原因在於,這是一篇命題作文,而但凡命題作文,是很難敲擊到人的內心最深處的,所以可以這樣歸納,這是一部上佳的讓人歡樂的單薄的喜劇電影,這是一部並不太好的無法敲擊心靈的幽默的社會學電影。當然觀影過程中,全程幾乎70%的時間都爆發出的觀眾的笑聲已經說明了,這會是一部賣座的電影。
首先說一下整部影片對於家鄉的過於單一化,雖然《北京好人》的主角是張北京,但所要表達的是農村醫保的問題,主題歸納是農村;《天上掉下個UFO》的故事地點是貴州省的一個小山村;《最後一課》的事發地點,是浙江省千島湖畔的一個農村;《回鄉之旅》描述的是中國西北的一個山村的變化;而《神筆馬亮》的主題是東北農村的扶貧。
農村、農村、農村、農村、農村……
中國的城市呢?難道城市就不是中國人的家鄉了嗎?
再說到主人公:一個北京停車場保安和自己的農村二舅;一個貴州農村網紅及省電視臺記者導演;一個浙江農村代課教師;兩個西北山村走出的破落商人和成功商人;一個心懷家鄉扶貧大業的畫家。我沒有看到農民工和留守兒童,我沒有看到走投無路的快遞小哥,我沒有看到生活在城市的沒有耕地也沒有住宅的困難群體,我沒有看到因為扶貧而家庭失和的鄉村幹部,我沒有看到因為疫情而失業在家的落魄中年,我沒有看到因為醫保無法跨省報銷而產生的種種煩惱。當然也許我沒有看到的這些人不能代表中國,但中國究竟是否應該只屬於擁有幸福生活的那些人的中國?
地點的局限性、主人公的片面性。這些讓我覺得看完之後,會有些虛幻。
究竟什麼是瑕,什麼是瑜,也許大多數人都分不清楚,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很多時候很多人也並不需要去分清楚。
如果讓我給這部片子評分,只有《最後一課》能打到9分,其餘的故事,都過於設計了,設計得有很大的斧鑿的痕跡,只能給5分到7分。
任何時候,任何電影,對真實的客觀且全面的描述,才有可能敲擊觀者的心靈。
《我和我的農村家鄉》,綜合評判,一部很好看的很正能量但也很單薄的喜劇電影!
謝謝閱讀!
2020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