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那些我和家鄉的故事

2020-10-10 萬裡獨行的田伯光

今年電影國慶檔可謂是群雄並起,《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加上國慶前上映的《奪冠》,賺足了觀眾們的眼球。而多部影片中,《我和我的家鄉》得到了影迷們的熱捧,無論是電影口碑還是故事情節都吸引了大批觀眾紛紛走進影院,想一睹為快。

該影片由張藝謀擔任總監製,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和彭大魔、鄧超和俞白眉分別執導五個故事的喜劇片。影片採用多個故事集合的方式,圍繞我和我的家鄉的中心,陸續呈現出感人肺腑,酣暢淋漓的故事,其導演方式與2019年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國》如出一轍。

寧浩執導第一個故事《北京好人》,由葛優、劉敏濤主演,講述張北京百般設法,用儘自身積蓄救治表舅的親情故事。

陳思誠執導第二個故事《天上掉下個UFO》,由黃渤、王寶強、劉昊然主演,講述發明家黃大寶發明UFO,吸引遊客並最終給貴州黔南的阿福村帶來發展生機、走向富裕的故事。

徐崢執導第三個故事《最後一課》,由範偉、張譯、韓昊霖主演,講述望溪村全體村民幫助多年前的老師、如今身患阿爾茨海默病的老範重新體驗課堂教學的溫情故事。

鄧超&俞白眉執導第四個故事《回鄉之路》,由鄧超、閆妮主演,講述落寞的蘋果經銷商喬樹林與火爆的電商達人閆飛燕合作為家鄉陝北毛烏素沙漠改變荒漠化,走出貧困的勵志故事。

閆非&彭大魔執導第五個故事《神筆馬亮》,由沈騰、馬麗主演,講述馬亮隱瞞妻子,深入農村,為基層事業無私奉獻的悽美故事。

還沒觀影的小夥伴,趕緊去看哦!

相關焦點

  • 我和我的家鄉~
    國慶小長假很快就進入到了尾聲,昨晚約朋友一起去看了國慶特別上映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雖然這是一部喜劇,但在觀影過程中,我卻好幾次的模糊眼睛,喜中帶著很多的感動。整個影片是圍繞著五個小故事來開展的。其實這個片段折射的不僅僅是為家鄉貢獻的情懷,更讓我懂得,相互扶持,彼此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感情才能長久。
  • 《我和我的家鄉》只講了一個故事:我與家鄉的深沉「愛戀」
    早在國慶節前《我和我的家鄉》正式上映前,筆者從@頭條觀影團那裡獲得一個提前觀影的機會。看完電影後,按照頭條觀影團的要求寫了一條微頭條。雖然當時觀影任務已經完成,筆者卻意猶未盡,感覺短短的一篇微頭條,並不能很好地闡述出對這部電影觀後感。
  • 《我和我的家鄉》:普通人唱主角的中國故事
    長江日報-長江網評論員 魯珊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上映,票房突破20億元大關,成為2020年度最快破20億元的影片,口碑票房雙雙飄紅。一年前,國慶檔上映的姊妹篇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總票房達到31.02億元,位列中國影史票房榜第8位,這一成績連影片主創都感意外。
  • 繼《我和我的祖國》後,《我和我的家鄉》用笑與淚講述家鄉故事
    繼去年國慶70華誕推出《我和我的祖國》後,今年國慶期間,可視作姐妹篇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上線了。這兩部電影,一個以時間為主線(每10年為一個故事,總共7個故事講述70年的風雨歷程);一個以空間為主線(按照東南西北中,每個地方為一個故事,總共5個故事講述各地家鄉奔小康的故事)。10月2日,趁著先生休息的時段,和先生一起去了電影院,看了這一部《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
  • 《我和我的家鄉》|家鄉是一生的坐標
    喚起內心對家鄉的熱愛今年國慶,《我和我的家鄉》將中國東西南北中各地家鄉巨變的故事,通過電影的藝術手法呈現給大家。我們獨家採訪到了電影的總導演寧浩、總策劃張一白和其他幾位主創導演徐崢、陳思誠、鄧超、俞白眉,他們講述著自己與家鄉的故事,其中的溫暖與歡樂,羈絆和深情,是否也會喚起你的一絲鄉愁……《我和我的家鄉》總監製
  • 《我和我的家鄉》: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我和我的家鄉》上映了,今天豬姐大清早就去趕了第一場,不為別的,就為給咱祖國母親獻禮,作為老北京胡同裡長大的孩子,就得有這樣的覺悟。而且看完之後,豬姐這就迫不及待的給大傢伙寫影評來了,因為在我看來,《我和我的家鄉》絕對是今年國慶檔票房冠軍的大熱門,無論是電影質量,演員陣容都是上乘,而且淚點足,笑點多,是一部讓人想家有味道的電影。
  • 我的家鄉是冠軍,《我和我的家鄉》也該是冠軍
    而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卻揭示了一個真相,5G時代來臨,那個正在影響你我的新網絡時代,同樣影響到了家鄉,你我的家鄉,都在發生重大的變化。而這麼強悍的陣容,都是為了告訴我們,有一陣強風,已經吹到了你我的家鄉,風口上的家鄉,在變,變得更好,更明亮。
  • 《我和我的家鄉》之
    《我和我的家鄉》這部影片像是和《我和我的祖國》同系列的續篇,同句式的命名方式、同樣的單元式呈現、同樣的在國慶假期上映。截止今天上映11天,票房破21億。對於這部電影,雖然每個單元的評價不一,但是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可能大部分人已經看過了這部電影,但是還是儘量不劇透,也就簡單說說自己的感受之類的。
  • 《我和我的家鄉》——你的家鄉什麼樣?
    繼去年《我和我的祖國》之後,今年,中國最頂級的導演和團隊又獻上了《我和我的家鄉》(以下簡稱《家鄉》)。《我和我的家鄉》海報壹與《我和我的祖國》分別採取了建國到現在的7個大事件組成單元不同,這次,《家鄉》從空間的角度出發,分別選取北京、浙江、東北、陝西、貴州5地組成5個單元故事,延續《我和我的祖國》集體創作的方式,由張藝謀
  • 我看《我和我的家鄉》
    五組導演以自身電影風格,來拍攝和村莊家鄉有關的故事。像陳思誠沿襲了《唐探》系列的破案和嬉鬧元素;「夏洛」團隊在《神筆馬亮》的假戲真做,活用擅長的語言梗,更是搶眼。《我和我的家鄉》不乏話題討論,它在以下幾個方面,有讓我感到意外。
  • 彩蛋:我發現了《我和我的家鄉》的第六個故事
    身體上的疾病、精神上的擔憂沉悶、對時間和數字的無措……這些憋悶了將近一年的情緒,在疫情得以控制時,勢必要找到一個出口。好在這個時候,全民喜劇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帶著歡笑和感動,在國慶檔上映了。從阿槓個人角度來說,在觀影時明知鄧超飾演的喬樹林是個人到中年創業失敗且自帶反轉的人,可自認手握劇本的我還是在最後哭的一塌糊塗。不說了不說了,只能以個人真實經歷提醒大家看《我和我的家鄉》時要備好紙巾。
  • 《我和我的家鄉》硬核下的溫暖故事
    昨天,一部《我和我的家鄉》看下來,感覺花40元看了五部電影。加之前兩部《奪冠》、《姜子牙》,昨天才有種「酒足飯飽」的滿足感。 受疫情影響,電影市場關閉了大半年。影響的不僅是票房數字和觀眾的觀影心理,更重要的是阻塞了電影行業的運轉。
  • 《我和我的家鄉》影評
    大家好,我是王俊俊。今天是我第1286天不斷更給大家做分享。今天給大家回饋一下,國慶第一部大片,《我和我的家鄉》。整體來說,《家鄉》比《我和祖國》要好,可能因為不需要全是正劇,喜劇類型和家鄉主題更接地氣,也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 聽海大人說,「我和我的家鄉」的故事……
    聽海大人說,「我和我的家鄉」的故事…… 2020-10-08 1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南地北,家鄉最美——電影《我和我的家鄉》
    《我和我的家鄉》是由張藝謀擔任總監製,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和彭大魔、鄧超和俞白眉分別執導五個故事的喜劇片。該片通過五個故事單元,講述了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五個單元笑點密集,情感飽滿。笑聲帶動整個故事的發展,每單元結尾用小人物對家鄉的訴說自然過渡到下一單元的主角,流暢而自然。
  • 《我和我的家鄉》家鄉是最深情的歸途
    《我和我的家鄉》是由張藝謀擔任總監製,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和彭大魔、鄧超和俞白眉分別執導五個故事去年,《我和我的祖國》通過七個歷史瞬間,在建國70周年之際,點燃全民記憶。而今天《我和我的家鄉》作為「祖國」的姊妹篇,則縱橫五湖四海,通過五個家鄉故事,以輕喜劇的方式喚醒所有中國人內心深處最真摯、最樸實的故土情結,並以喜劇的形式呈現,讓人在笑聲與淚水中收穫感動與力量。
  • 《我和我的家鄉》有關汽車的故事,您看懂了嗎
    繼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之後,《我和我的家鄉》在今年國慶節上映,上映首日票房便一路走高直破兩億大關,這部掀起觀影熱潮的獻禮影片,到底為何如此引人關注?《我和我的家鄉》電影一共講述了5個故事,每一個都讓人印象深刻,有荒誕,有溫暖,有科幻,有浪漫,如果說這5個故事有什麼共通點的話,那就是見證了一個一個的小人物,用屬於他們自己的方式一步一步為自己的家鄉創造幸福。
  • 《我和我的家鄉》:這裡面沒有我的家鄉
    兩部影片誰好誰壞,很難簡單地說出一二三,但《我和我的家鄉》與《我和我的祖國》,名字上看是一脈相承,上映時間也都是國慶檔,所以很容易將這兩部影片比較,同樣都是主旋律,同樣的敘事手法,幾位導演每人負責一個章節。這使得觀眾我坐在影院時,走出影院後,不斷地進行著比較。
  • 「我」和「我」的家鄉
    去年《我和我的祖國》收穫了超過30億的高票房,於是《我和我的家鄉》應運而生。先簡單談一談《我和我的家鄉》的觀後感。笑點確實有。按照個人喜好程度排個序:《最後一課》《神筆馬亮》《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回鄉之路》。
  •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簡介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劇情介紹
    備受期待的《我和我的家鄉》終於上映了!相信不少朋友在國慶期間也已經去看了。自電影宣布定檔以來就被業內認為是今年市場的「救市」大員。而隨著上映檔期的臨近,大家對於影片的期待與信心也越來越強。那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主要講的是什麼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我和我的家鄉》的劇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