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八十年代,讀出了什麼

2021-01-11 新華網客戶端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多家出版社不約而同地推出了一批研究回顧上世紀80年代中國當代文學的圖書。上世紀80年代無疑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異常光輝璀璨的十年,出現了一批被稱為中國文壇黃金一代的作家,誕生了許多足以載入文學史冊的作品。而今天,當我們回顧審視那個時代的文壇,除了「重讀八十年代」之外,又會有什麼新的發現?

  他們親歷了許多重要時刻,也具備用文字回應和解釋歷史的能力

  據不完全統計,僅僅在今年,就有上海文藝出版社的《一個人的文學史》、中信出版社的 《重讀八十年代》、上海書店出版社的《「80年代文學」研究讀本 》、中國社科院出版社的 《激情的樣式——20世紀80年代女性寫作》、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當代文學:終結與起點——八十、九十年代的文學與文化》等多部研究和回顧1980年代文學的圖書上市,勾起了文學愛好者對那個年代的閱讀回憶。

  的確,今天大眾耳熟能詳的那些當代中國文壇響噹噹的名字,比如賈平凹、莫言、路遙、史鐵生、韓少功、馬原、葉兆言、王安憶……基本都成名於1980年代。他們寫出橫跨數十年、人物眾多、貫穿重大歷史背景的故事,把許多史詩性、全景觀的中國圖景徐徐展開在讀者眼前,也為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奠定了一個高峰。而他們在1980年代開啟的各種文學探索,持續影響著中國文壇。作家陳村如此評價:「孕育了紛繁各異的文學作品和言之有物的文學批評,老中青幾代作家均有傑作和優秀代表。」

  為何中國當代文學會在1980年代爆發?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程光煒早在十多年前就開設了「重返八十年代」文學課堂博士生工作坊,一直在梳理那個年代中國文學的全景樣貌。在他看來,那一批作家親歷過許多重要歷史時刻,特別是改革開放伊始的時代背景,賦予了他們廣闊的創作天地,而他們也具備用文字回應和解釋歷史及生活的能力。

  八十年代文學成就是偉大的,但也不能過於渲染美化

  《一個人的文學史》的作者,是《收穫》雜誌主編程永新。他在書中收入了自己當年與王朔、蘇童、馬原等作家往來書信,讓文學愛好者了解到1980年代的文學圈子原來是這個樣子,稱得上是一本「私人文學史」。

  回顧起當時的文壇,程永新很有感觸:「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今天那麼多的娛樂活動,全社會對文學的熱情是空前的。」在程永新看來,那是一個相對單純的年代,沒有更多的選擇,所以從文學評論界到讀者,都對文學高度虔誠和認真。「我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那確實是一個文學很美好的年代,但是這與當時的社會形態有關係。進入九十年代後,大家的選擇多了,電視、電影乃至網絡等出現,人們分配在文學上的時間和精力少了,文學的地位也就不再那麼重要了。」

  正因為如此,程永新認為一方面應該肯定當時的文學創作成就,但是另一方面也不應過於渲染美化它,否則有可能會變相降低對1990年代以及新世紀文學的認可度。他以先鋒文學舉例,先鋒文學的實質是中國作家向世界其他國家的優秀文學寫作學習的過程,1980年代,隨著略薩、加繆、博爾赫斯、福克納、海勒等一批外國作家的作品被引進出版,許多中國作家意識到「小說原來還可以那樣寫」。先鋒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馬原就曾經在演講中表示,那些作品使他意識到如果文學只是說故事,那讀者會覺得沒意思,所以他研究如何講故事。程永新說,當時人們把這批向現代主義學習、吸納、模仿、借鑑的文學作品稱為先鋒文學,後來大家都不用這個名詞了,但中國作家對世界優秀文學學習的過程一直沒有中斷過。「你能說那個年代有先鋒文學,後來就不先鋒了嗎?我看不是的。」

  在程光煒看來,1980年代對於中國當代文學而言無疑是一座豐富的礦藏,值得學術界評論界深入挖掘。同時他也認為,目前已經到了可以將其「歷史化」的程度,隨著對這個時期文學成就的研究日益深化,我們看待它的態度會逐漸從感性走向理性,從而梳理出對於當下及未來的中國文學更具價值的內容。

相關焦點

  • 《重讀八十年代》⑦ | 是什麼成就了莫言?
    領讀 | 艾林今天,我們繼續閱讀朱偉的《重讀八十年代》。昨天,我們一起了解了外表細膩、內在強大的作家王安憶。她總是像一名優秀的馬拉松選手那樣,憑藉著出色的耐力和努力不斷超越自己。
  • 《重讀八十年代》⑤ | 史鐵生:一切苦難,都是修行
    領讀 | 艾林今天,我們繼續閱讀朱偉的《重讀八十年代》。昨天,我們一起了解了網絡潮人陳村,他用一種類似遊戲的態度做了很多認真而有價值的事情。他的多情讓他深刻理解他人和苦難,用文字把青春歲月浸滿了溫情。
  • 《重讀八十年代》⑥ | 在王安憶身上,看到溫柔的強大
    1領讀 | 艾林今天,我們繼續閱讀朱偉的《重讀八十年代》。昨天,我們一起了解了史鐵生是如何從脆弱到一步步擁有強大內心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終於與命運和解,在一系列苦苦的思索中,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 《重讀八十年代》⑧ | 馬原:善於誘惑別人的作家
    今天,我們繼續閱讀朱偉的《重讀八十年代》。昨天,我們一起了解了莫言是如何用自己強大的心力,創造了屬於自己的風格。他用自己身上悲涼的烙印以及故鄉高密作為寫作的靈感,創造了一系列膾炙人口、關注人的命運的優秀作品。三十一年的勤奮筆耕,讓他獲得了實至名歸的獎項。今天,我們要完成的目標是《重讀八十年代》的第八部分:善於「誘惑」他人的作家馬原。
  • 《重讀八十年代》⑩ | 蘇童:把女性寫活的男人
    領讀 | 艾林今天,我們繼續閱讀朱偉的《重讀八十年代》。昨天,我們一起了解了「以死喻生」的作家餘華。他總是用極端的殘酷寫溫暖,在精妙和富有張力的敘述裡,給人們希望。
  • 八十年代,中國「盛行」追星族………。
    將日曆翻回到四十年前,那就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還是中國創新創業初興的年代。於此相適應,也形成另類「追星族」。 八十年代中期,我多次去史家胡同8號的于光遠同志家。請求支援,或邀請於老擔任出版物的顧問(將有專題介紹); 或來學校講學。 那時,於老非常忙。去他家,必須經「關係」介紹,提前預約,「現場」排隊。好在學校老校友代成同志,曾長期擔任於老秘書。 一,「追星目的之一」,為學校研究生課程出謀劃策。
  • 重生年代文推薦(四)——八十年代
    2、《八十年代記事》作者:水晶翡翠肉簡介:一個都市單身女生,穿越到八十年代單身媽媽身上。而且她有兩個孩子。兒子:媽媽。女兒:媽媽楊婧:我不是你們的媽媽,我不是,我不是啊。睜開眼睛時,回到八十年代,她十七歲的時候,她中途綴學,家境窘迫,名聲極差,但幸運的是:她還沒有嫁給紀彥均!重活一遍,做個名聲不那麼差的女子,帶著家人走向人生巔峰。一句話簡介:農家女重生變富豪。
  • 老照片;八十年代的中國
    #老照片#八十年代是改革開放的初期從八十年代的流行語中便可見一斑。八十年代的經典口號: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摸著石頭過河;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一,80年代陳衝、張瑜兩位大紅大紫的上海姑娘。二,八十年代當紅的電影女明星,嶽紅、斯琴高娃等。三,八十年代,鞏俐的泳裝日曆。
  • 張薔復出,告訴你什麼是八十年代的迪斯科
    而隨著張薔的復出,她把人們的關注點,重新拉回到了那個被迪斯科球照得閃閃發光的80年代。「第一個吃螃蟹」的女歌手「北京變得這麼快。20年的功夫,它變成了一個現代化城市,我幾乎從中找不到任何記憶裡的東西。」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裡,中年馬小軍的這段感慨,放到今天仍然適用。
  • 丁聰|八十年代的漫畫
    按這要求丁聰八十年代的漫畫,放現在的話,應該永世不得翻身了。        好在八十年代過去許多年了,丁聰也死了,現在翻出來看看,想來沒人舉報了。         丁聰關心政治,可他看不到領導好的一面,老是喜歡表現負面的一面。         有幅漫畫是這樣的,領導讓下屬提意見。
  • 八十年代的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民謠魚乾鋪,ID:minyaoyuganp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文章原來題目是你一定要像晨曦一樣活八十年代的歌填詞:趙雷譜曲:趙雷原唱:趙雷香菸請在為我點一顆
  • 如夢如幻的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那是一個煙火與詩情迸發的年代,是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情懷的年代,一個思想自由奔放百花爭豔的年代。八十年代中學生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八十年代,這三個比較合適:年輕、真誠、單純。八十年代的激情、浪漫、理想主義,成為知識分子及普眾心中的烏託邦。
  • 80年代老照片,八十年代的愛情是害羞而含蓄的
    八十年代的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的初期,在經歷了多年的動亂之後,人們的生活迎來了很大的變化,生活在慢慢變好。當時的女性也開始注重起自己的形象來,她們開始追求時尚。然而八十年代的美女與現在不同的是她們是不加修飾的美。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組八十年代女性的迷人照片,領略一下她們的風採。
  • 八十年代的中國人都吃什麼?
    這部紀錄片,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由日本龜甲萬株式會社策劃,日本巖波映畫製作所製作,於中國完成攝影取材。策劃方龜甲萬(Kikkoman)是日本一家有著 350 年歷史的醬油廠,在中國普遍稱它為「 萬字醬油 」,其口感溫和,風味香醇。
  • 【聖佳四季】閃亮的日子——八十年代青春記憶
    《八十年代中學生》,新星出版社,2011年11月; 2.《昨天的青春:八十年代中學生》,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年11月。40×60 cm.——阿城 所有八十年代的人都背著七十年代六十年代的遺產,渾身上下都是官樣文化的遺傳基因.八十年代是暴病初愈,國家民族半醒過來,文化圈恢復一點點殘破走樣的記憶如此而已.但至少這代人擺脫了前幾代人的一個模式,就是集體思維。
  • 八十年代鄉村趣事(之二十)
    八十年代鄉村趣事(之二十)那年冬天特別冷,可謂是滴水成冰,鄉政府的幾個人擁著煤球爐子談事情。有一人突發感慨,要是時光能倒流就好了,我們就能年輕幾歲了!有一人信誓旦旦地說,我有辦法讓人年輕!大家都知道這人說話沒個正形,就回敬他道,屎殼螂要是會釀蜜,還要蜜蜂幹什麼?你要有辦法,人家醫生不就失業了!沒成想有一大學生不明就裡,非問他有什麼辦法讓人年輕。那人說你脫了棉襖到外面凍五分鐘,我就告訴你!五分鐘後,大學生凍得哆哆嗦嗦地回到屋裡:現在該說了吧?那人又好氣又好笑地回應他,你都凍成孫子了,還要怎麼年輕啊?
  • 任曙林:八十年代中學生,一個時代的結束
    任曙林:八十年代中學生,一個時代的結束 2020-06-07 0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張薔:帶你重回八十年代
    當張薔唱起新褲子寫給她的「我們的愛是少年維特的煩惱/ 我們的心是約翰克裡斯多夫/ 還有一首詩/ 一首朦朧詩/ 還有一首歌/ 一首迪斯科」,經歷或沒有經歷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人,似乎都能輕易地從這套久違的舞曲節奏中感受到那個曾經年代的光芒。在長期被成人抒情、苦悶民謠和都市小清新三分天下的華語樂壇,活力、快樂、強勁的旋律幾乎成了一種稀缺的品質,而張薔一如25年前般慷慨地提供著它們。
  • 八十年代TVB金庸武俠劇
    八十年代的香港熒幕,正是武俠電視劇的鼎盛時期,金庸影視經典作品層出不窮,影響深遠,仍至今日。 八十年代TVB最輝煌的時期,共推出了11部金庸武俠劇。1982年,《天龍八部》。華語史上第一個《天龍八部》,八十年代金庸劇的開端,分為《六脈神劍》和《虛竹傳奇》兩部,共50集。這一版演員選角選的實在是好,音樂也好,武打也好。
  • 抖音忘不了紅色背心的你是什麼歌 趙雷八十年代的歌歌詞
    抖音忘不了紅色背心的你是什麼歌?最近這首歌子在都要上非常的火,很多人都覺得非常有韻味,其中這首歌的歌詞是:「忘不了紅色背心的你,抹不去我多情的思緒」。下文來看看吧!抖音忘不了紅色背心的你是什麼歌:  這首歌的歌名叫做《八十年代的歌》,是由趙雷作曲作詞並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曲收錄於趙雷2016年發行的專輯《無法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