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淘寶開店賣女包,到沃爾瑪負責女裝和童裝品類的店內雜誌宣傳,再到時尚垂直電商——走秀網,然後到王府井百貨電商,我在時尚電商的領域折騰的時間算是最長的,所以有非常多的感慨和實踐心得。
借著京東時尚戰略發布會的契機,寫這篇文章分析時尚行業如何擺脫中心化電商的發展瓶頸,算是事隔多年做個總結和未來的展望。
時尚不適合電商!?
這是我剛做電商的時候很多人和我爭論的話題,特別是淘寶發展初期,都是拿著雜誌上漂亮的模特圖片掃描後上傳到網店「預售」,然後找工廠做出「同款」,價格變成了十幾、幾十分之一,質量嘛,可想而知。
但是因為便宜,加上女孩子更多時候只是買的過程很過癮,是不是穿或者是不是長期穿再議的購買心理,所以哪怕質量不怎麼樣,也就嫌麻煩懶得退換貨了。
不僅淘寶如此,麥考林藉助漂亮的DM(郵寄的銷售圖冊)+便宜,同樣利用這種心理賣得風聲水起,後來還上線了電商網站M18,然後作為曾經中國電商第一股在美國成功上市(早已退市)。如果不是因為麥考林大舉在線下開店,或許它的命運不至於淪落到消亡的結局。
淘寶的不斷成長,男女裝、男女包、男女鞋、手錶等品類快速通過電商平臺發展起來,可是時尚界從來不認為這是時尚電商!
於是乎,垂直時尚電商開始興起,大洋彼岸最出名的是Net-a-Porter、Yoox、Farfetch等(前兩者已經合併,後者京東已入股),中國的則是走秀網、魅力惠、尚品網等;2012年之後隨著微信的崛起和線下硬體技術的不斷成熟,新興的時尚電商平臺藉助社交電商和線下結合的零售模式再起漣漪。
中心化電商讓時尚很尷尬!
讓時尚行業一直認為自己不適合電商的,有兩個核心。
核心之一:時尚是非標的。
曾經以價格戰為導向的中心化電商平臺為了追求銷售效率和成本下降, 都在做著極致標準化的事情,標準化的圖片拍攝、標準化的銷售話術、標準化的營銷模式、標準化的售後服務……
核心之二:時尚是個性的。
由於受供應鏈水平的制約,中國的時尚行業更多是停留在時尚雜誌階段,這也是為什麼海淘的除了食品就是服飾。因為沒有「柔性」供應鏈的基礎,許多款式無法按照小眾消費進行生產,只是根據大眾需求生產大眾款。
這兩個核心讓時尚離中心化的電商越來越遠,雖然京東和天貓以及一眾以時尚電商著稱的平臺,都在大力投入迎合消費升級帶來的去中心化、個性化的時尚的增長機會。
時尚的產業多了一個「設計圈」,與中心化的電商平臺產生極大的矛盾和衝突也是情理之中;C2C電商平臺雖然擁有個性化和去中心化的一些特點,卻由於對供應鏈沒有任何的管控使得這種衝突仍然存在。
而實體店則隨著購物中心的興起,人流重返線下迎來了真正的時尚機遇,包括新業態(例如咖啡廳和設計師品牌店的結合)和新營銷(例如設計師品牌快閃店)和新技術(如何AR試衣、全息影像)都使得時尚行業燃起勃勃生機。
那麼問題來了,實體店的空間局限性能否和沒有空間局限的去中心化、個性化的電商結合?微信的去中心和個性化的社交體系能否和中心化的電商結合?京東這幾年構建的自建倉配物流體系、生產管控能力能否與時尚結合?
京東時尚的五大策略
5月9日京東在618前夕召開了2018年京東時尚事業部戰略發布暨合作夥伴大會。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時尚生活事業群總裁胡勝利攜手京東集團CTO張晨、京東商業提升事業部負責人顏偉鵬、京東大數據部平臺部負責人翁志、京東微信手Q業務部負責人侯豔平、京東平臺運營部負責人韓瑞、京東商城技術委員會主席黎科峰、京東無界零售賦能事業部負責人林琛、京東集團AI平臺與研究部AI研究院副院長梅濤等一眾高管組成豪華策略宣講團!
正式推出平臺生態、平臺運營賦能、科技賦能、微信運營賦能和全網流量生態五大核心策略,首次面向業界系統闡述京東時尚事業部的策略方向。對前面提到的這三個問題給出了京東時尚的解決方案和落地的案例。
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時尚生活事業群總裁胡勝利發布2018京東時尚五大策略
按照我的理解對這五大策略做些分析:
策略一、平臺生態
平臺首先是各方參與,生態則是同生共長。這個策略簡單分析似乎沒有太特別的地方,但是了解京東的應該知道,京東構建的平臺生態體系是以「自建」+「包容」+ 「開放」和「技術連接」的基礎來構建,而不是通過簡單粗暴的買買買來實現的。
「自建」的部分我們熟知的是京東的物流、採銷和售後體系,這使得在京東購買時尚產品的體現可以達到「京尊達」的尊貴體驗;對供應鏈的強管控能力則能夠讓時尚產品從設計到生產環節全程把控,讓時尚品牌的成長不會變得過於重營銷輕生產;售後體系則讓消費者的消費沒有後顧之憂。
策略二:平臺運營賦能
我認識的所有服飾設計師一提到電商的運營就頭疼,表示根本不想碰電商。如何讓服飾設計師們、品牌商家們更好地在電商平臺進行運營?一方面是有專業的第三方公司輔助;一方面是平臺自身要有好的工具來助力。這次京東時尚準備得非常充分。
根據胡勝利總提到的運營賦能的三大手段:流量賦能、工具賦能和場景賦能和營銷產品矩陣:千人千面、內容營銷、小程序等。我製作了上面這個圖,一定程度上能夠更直觀地理解三大手段和營銷產品矩陣之間的關係。
這樣一來,複雜的電商運營體系將變得化整為零,通過工具實現場景和獲取流量,通過小程序和內容營銷實現轉化,同時小程序和內容營銷本身又可以獲取流量和構建場景,在場景、內容和流量中實現「千人千面」。
這其中的小程序和場景、內容又和線下的實體產生聯接。
當然,這個過程離不開科技!
策略三:科技賦能
京東時尚此次發布會同時宣布成立時尚科技研究院,系統規劃AI、AR/VR、大數據、智慧供應鏈、零售創新科技等黑科技重構時尚零售未來。
這個策略就不需要過多分析和解讀,科技改變生活,必然會重新定義時尚。想想《三體》裡會隨著心情變色的服裝,再看看AR試衣和全息成像,你能說京東的科技不時尚,或者說時尚不夠科技麼?
京東時尚發布會現場的AR試衣鏡
京東時尚發布會現場的耐克全息成像
策略四:微信運營賦能
京東在這個部分同樣提出了三大類社交模型:內容社交、遊戲社交和購物社交,這是微信環境中最常見的三類社交模型。
通過下面這個「電商商品元素圖」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內容與購物之間的關係,這個關係讓原來的京東在結合微信後將變成一個新的電商物種。
那麼遊戲社交和購物社交又是怎樣一種關係?遊戲與購物的結合更多是娛樂購物,因為廣義上的遊戲是娛樂。
這就可以理解直播、AR夜跑運動、抖音等和購物的結合就變得情理之中,而微信小程序開放的遊戲功能和購物的想像空間是如此之大,京東時尚首次提出遊戲社交和購物社交的概念,證明基本上已經心中有數並有所行動和嘗試了。
線下的遊戲社交和娛樂購物則隨著無人技術的成熟變得更為多樣,像我知道的扭蛋機、驚喜魔盒等模式有些在中國已經落地多年,有些則在日本和歐美風行準備進入中國,這些遊戲娛樂購物模式都是給線上的系統或平臺深度結合。
京東利用微信小程序結合時尚行業的消費特點,以科技賦能和微信運營賦能的方式或許能探索出遊戲社交與購物社交的創新方向。
策略五:全網流量生態
這個部分主要就是京東將依託京X計劃:騰訊、今日頭條、百度、360、網易、搜狗、愛奇藝、搜狐、新浪9大頭部媒體,構建覆蓋100%網際網路用戶流量池,再通過京準通為時尚品牌實現流量精準提純。
實際上五大策略的背後是京東時尚的三大戰略項目:時尚商家分層&激勵戰略項目、無界零售賦能時尚行業戰略項目、智慧供應鏈賦能時尚行業戰略項目。
限於篇幅我就不再展開進行深入分析了,從字面上相信許多商家和業內人士也能夠很好的理解。
三大戰略項目依託的五大策略是京東時尚未來發展的基石,這樣一來,整個時尚行業必將因為京東發生質的變化,讓時尚行業擺脫觸網後簡單粗暴的低價、同款、尾貨的泥潭裡苦苦掙扎。
並且隨著京東和微信、唯品會的合作縱深,科技賦能帶來的線下實體變革,時尚品牌和設計師們也無須再擔心「二選一」的窘境!你不讓我在京東開店,還能不讓我通過有自己的小程序商城和實體店?
最後引用京東CSO廖建文教授的話:「我們應該站在未來看現在」,也就是說只有超越競爭,才能重新去定義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