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裝置「時間大爆炸」by SeeekLab
藝術和商業互不分離,藝術需要商業的推動,商業是當代社會運轉和生存的基礎,因此, 裝置藝術經常帶有商業行為的性質出現。
Beer van Geer
Calmspaces創始人 媒體藝術家
Calmspaces是一個專注於空間設計的團隊,由Beer van Geer和Tena Lazarevic成立於2018年,團隊擅長將傳統建築和現代數位技術結合,通過聲音、光線、氣味、觸摸等感官刺激以及生物反饋技術,打造出使人身心平靜的空間。
Beer van Geer過往參與案例
主題闡釋:VR造景,3D投影,還有刷屏朋友圈的沉浸式數字藝術...越來越多的新媒體裝置在公共空間大放異彩。這預示了以提供服務為中心的「場景體驗新零售」時代正在開啟:用新媒體表達為線下體驗注入新血液,使消費者主觀認為自身獲得了個性化的體驗,從而刺激消費欲望和傳播主動性。我們始終堅持,商業創新的本質是升級對人的服務。本期將通過多個SeeekLab正在進行或未來將要進行的案例,解讀如何利用新媒體裝置構建公共商業空間,解決現階段商業同質化問題,打造新型服務體驗模式,以及探討新媒體裝置的介入對於未來商業體的現實意義。除此之外,我們也將分享新媒體在其他領域的探索和思考,如何用裝置連結在地文化,用藝術和科技打造別樣的文旅新體驗。施愛迪
SeeekLab創始人
SeeekLab是一個集合了跨學科背景的新媒體裝置創作團隊,熱衷於藝術、媒體和科技的交叉創作。SeeekLab中的三個字母E分別代表了Electronics,Entertainment和Enlightenment,希望通過Electronics(科技)的手段,創造Entertainment(娛樂)的內容,最終給人們帶來情感上的Enlightenment(啟迪)。用科技做設計,用裝置講故事,用情感連結人與人,人與物,這是SeeekLab一直堅持在做的事。SeeekLab擅長新媒體裝置創作、展覽打造及空間規劃等,作品多次與知名品牌跨界聯名,展覽多次受邀在國內外場館展出。SeeekLab也關注藝術科技與歷史人文間的連接,如「愛在鼓浪嶼」故事體驗館,通過新媒體裝置表達在地文化,體會鼓浪嶼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髓。在新零售商業領域,開設品牌概念店AT SEEEKLAB,將「展覽」概念引入線下門店,以「生活時尚周邊+電子商務+新媒體展覽」的複合型方式呈現,實現以「提供體驗」為中心的沉浸式商業空間。
SeeekLab過往參與案例
主題闡釋:藝術的創作在不同的時期,服務於不同的人群。現代社會公眾變成了社會結構的主體和核心關注對象,每個個體的人以及人與人組成的朋友圈、社區和社會成為藝術創作的目標對象。伴隨著科學技術尤其是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每個人的生活已經被現代科技深深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創作的新媒體裝置藝術變成了吸引和打動公眾的利器。大眾被打動了,商業也就隨之而來。新媒體裝置藝術在空間以上的維度,給了商業空間新的想像,甚至是某些商業模式的未來在此基礎上萌發。
15年以來,POE恰巧趕上了這一波浪潮,一直努力尋找著新媒體裝置藝術和商業的化學反應。商業地產、品牌、公共空間,都是POE嘗試的戰場。從引進teamLab、SAT、1024這些藝術機構獨立的裝置項目,到獨家代理阿姆斯特丹燈光節、Scale、Playmodes等國際大牌藝術機構;從單一策劃模式落地單個新媒體藝術裝置項目,到陪伴藝術家一起創作成長;從局部空間短期活動的裝置配合,到整體區域長期公共裝置的藝術把控——POE希望將新媒體裝置藝術完美結合商業載體,從而向著「讓藝術隨處可享」的理想靠近。
朱琪
POE博歐文化聯合創始人
新媒體藝術策劃人
上海交通大學本科畢業,擁有法國巴黎高科高等電信學院和法國巴黎九大雙碩士學位,在法國諮詢行業從業兩年後,聯合創辦了POE博歐文化。創業以來,藉助團隊藝術項目的經驗積累和科學技術領域的深刻理解,從一個藝術行業的新人轉變為新媒體藝術項目策劃人。2016年以來主導策劃了teamLab水晶煙花中國巡展、Entropia音浪來襲沉浸視聽大展、阿姆斯特丹燈光節與光影上海戰略合作以及張藝謀2047對話寓言第二季「堆砌·雲」Nautilus音樂燈光表演等新媒體藝術項目。策劃成立了POE Installation Gallery特別項目後,已獨家代理國際新媒體藝術團隊ScaleCollectif和Playmodes,獨家代理國際新媒體藝術裝置數十件,並成為阿姆斯特丹燈光節上海獨家代理以及中國地區戰略合作夥伴。
POE博歐文化,2010年創辦於法國巴黎,以 「讓藝術隨處可享」為使命,打造一流的創意策劃和專業執行團隊,整合國際頂級藝術資源,跨領域創新融合Art、Event和Creation平臺,為客戶提供公共藝術、活動企劃、裝置藝術展演服務,並開創C端藝術文創以及展覽營銷業務。
POE博歐文化過往代理作品案例
一、《一天的費圖兒》——中國美術學院公共空間藝術系與浙江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聯合課程二、《看不見的人》——正在進行的個人創作計劃的部分作品展示徐戈
中國美術學院教師
藝術家
1983年出生於浙江仙居,本科與研究生階段的學習都是在中國美術學院完成的。2008年赴義大利羅馬美術學院訪學。2010年留校任教於中國美術學院公共空間藝術系至今。2017年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到浙江大學機械系交流。他的研究是建立在造型藝術的基礎之上,融合科技手段並且延伸至公共空間當中,著力探索身體與媒介、空間與敘事的多重表達。在他那裡,機械部件和控制系統成為一種造型媒材。各種材料有機地組合在一起,用動態裝置的方式詮釋情感。跨界的創作理念使他的作品呈現出更加多元的面貌。
徐戈過往作品案例
碰撞環節
嘉賓主題分享與問答
+
嘉賓對談與觀眾互動
+
嘉賓學習經驗交流及書籍推薦
碰撞時間
2020年4月17日(本周五)
14:30-17:00
參與方式
1.轉發【活動文章或海報】至朋友圈並截圖;
2.掃描海報二維碼添加小助手微信;
3.將截圖發送給小助手,獲取直播連結;
本期MANA超自然碰撞會
主辦方
MANA新媒體藝術平臺
本期支持單位
SeeekLab
POE博歐文化
微毒技研所
Calmspaces
在「超自然碰撞」的現場,每個人即是觀眾,也是嘉賓,因此我們歡迎各界人士參與到我們的碰撞行列,成為我們的分享嘉賓/合作夥伴。如果您對活動形式/碰撞主題/演講嘉賓有任何想法,歡迎您與我們取得聯繫,分享您寶貴的建議;更期待您帶上您的靈感創意/作品案例/項目需求/商務合作……出現在下一期MANA超自然碰撞會上。也歡迎大家關注往期支持單位
黑弓Blackbow、Studio NOWHERE、Digital FUN、Hybrid Studio、SODA建築師事務所、InsPUMP、一合夢想數字科技、風語築、要看文創、數字演藝集成創新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恩維傳媒、瀾景科技、Y&Z、同濟 x 怡聲聯合實驗室、MAT Stereo Technology、LIGHTHOUSE……
往期支持單位分享主題及關注其團隊連結
www.manamana.net/subjectDetail/181/
MANA超自然碰撞會志願者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