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錯誤,不誤入歧途,不迷失自己,不放縱自己,哪怕是名人巨匠,年輕的時候也有可能曾經迷失過放縱過,只是他們能夠及時改過,能夠用自己巨大的忍耐力來讓自己重新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01
王爾德說:「這個世界上好看的臉蛋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而胡適,恰好就是其中一個。
在這群曾經放縱迷失過自己的名人巨匠之中,胡適就是一位典型的代表。他在世紀之初,還十分年輕的時候來到十裡洋場的上海,一下子就有了一種如魚得水的感覺,白天與人打麻將聊天喝酒,晚上進入燈紅酒綠的舞廳摟抱著舞女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第二天的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胡適頭暈腦痛地清醒過來,他又開始痛恨自己,覺得這樣的生活將毀掉自己的一生。開始那段日子,他還在日記裡面規勸自己煙少吸,酒少喝,妓院能不去就不去。可一旦有人朝他一喊,胡適馬上就控制不住自己,馬上就屁顛屁顛地跑去和人喝酒打麻將,又開始重複前一天的生活。
日子就這麼在揮霍當中,一天一天過去,胡適越來越發現自己沒有多大的改變。有一天,他越想越生氣,一邊痛罵自己一邊在日記中寫道:「不知其過而不改,猶可言也。知而不改,此懦夫之行,丈夫之大恥。人即不知,汝獨不內愧於心乎?汝乃自認為懦夫耶?知過而不能改者,天下最可恥之懦夫也。虧體辱親,莫大於是矣。」
把自己罵成大恥,這樣的話不可謂不重。只是這樣的話寫在日記上容易,要真正改變起來卻是難上加難。才過幾天,胡適的心裡又痒痒起來,又渴望和別人一起喝酒聊天打麻將。所以說人生最可怕的事情,是明明知道自己在犯錯誤的道路上越滑越遠,卻沒有任何能力讓自己做出改變。胡適就是這樣陷入自己設置的惡性循環之中,每當清晨起來,清醒的時候,他就懂得昨晚的放縱是不應該的,自己必須做出改變,可是一旦端起酒杯的時候,他又控制不住自己。
就在胡適以為自己再也無法改變的時候,他遇上了兩位好友,一位是胡適的同鄉許怡蓀,一位是王雲五。這兩位好朋友,不願意胡適就此消沉放縱下去,開始給胡適寫信,找胡適談心,讓他下決心做出改變。可胡適都沒有放在心上,嘴上往往答應得挺好,過後卻又犯糊塗。
見沒有奏效,王雲五就勸胡適到別的城市去生活,換一個環境。可胡適卻不同意。有一天,王雲五就這件事和胡適爭執了起來,胡適最後終於低下頭,對王雲五說,你怎麼知道我不想改變?其實我也不想要現在這樣的生活,我也想像你們一樣,可我擔心我改變不了,所以我不想嘗試。
看著眼前無比痛苦的胡適,王雲五心也痛了,他說,每一個人要做出改變,都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這就如人重生一次一樣,但你不試一試,你又怎麼相信自己就不能夠做出改變?胡適看著王雲五,痛苦地說,你覺得我行嗎?王雲五肯定地說,只要你勇於去嘗試另外的一種生活,就一定可行!
這時候許怡蓀也加入進對胡適的規勸,希望他能夠下定決心參加庚款官費留美考試,到美國去尋找自己新的生活,新的方向。胡適終於決定聽從兩位好友的建議,嘗試著去過一種新的生活。
到美國留學之後,胡適再次重新審視自己,審視曾經的生活,他開始真正醒悟,知道當初的放縱對自己來說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他開始向中國人呼籲,樹立一種正確的生活觀,他還在文中寫道:「今日急務,在於一種新道德,須先造成一種新輿論,令人人皆知皮肉生涯為人類大恥,令人人皆知女子墮落為天下最可憐之事,令人人皆知賣良為娼為人道大罪,令人人皆知狎妓為人道大惡,為社會大罪,則吾數千年文教之國,猶有自贖之一日也。」
而對於自己曾經的迷失,胡適也做了懺悔,他同樣在文中寫道:「吾在上海時,亦嘗叫局吃酒,彼時亦不知恥也。今誓不復為,並誓提倡禁嫖之論,以自懺悔,以自贖罪,記此以記吾悔。」好在此時胡適的醒悟並不算遲,所以才有了他人生後來的成就。
02
放眼古今中外,勇於嘗試而獲得成功的例子,不勝枚舉。李時珍敢於嘗試百草,著就醫學聖典《本草綱目》,成為一代醫聖;馬雲敢於嘗試,堅持創新,阿里巴巴才能在IT行業成為一枝獨秀;賈伯斯敢於嘗試,顛覆傳統,將蘋果公司打造成世界級的大企業。他們所取得的驚人成就,哪一個不是經過無數次嘗試之後才結出碩果的呢?我們在羨慕成功人士的同時,是不是更應該崇拜他們勇於嘗試的精神呢?
魯迅曾說:「即使是不成熟的嘗試,也勝過胎死腹中的策略。」成功在於嘗試,嘗試是為了找到更多的機會和出路,不敢嘗試就永遠不會成就大事業。儘管在短暫的人生旅途中會遇到困難和失敗,但這些又算得了什麼?最重要的是我們曾經嘗試過,努力過!
美國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曾經做試驗失敗了,導致整個實驗室都被大火燒毀。這時,他的一位朋友替他感到惋惜:「你已經失敗了,是不是很傷心呢?」愛迪生說:「不,至少我知道了這種方法是錯誤的。」
要知道,只有不斷嘗試,才能增長我們的智慧,提升我們的能力,助我們攀上人生高峰。尤其是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敢於嘗試顯得尤為重要。君不見,有多少人面對機遇,望而卻步,結果痛失良機,一事無成,遺憾終生;君不見,有多少企業,缺少大膽創新嘗試的勇氣,失去機遇,被遠遠甩在後面。
可以說,人生中沒有哪一樣東西是速成的。沒有誰,是從一開始就懂得如何做好一件事,那些前行的智慧並不會在最初就準備好。
只有當你在工作時,那些想法才會慢慢明朗起來,你需要做的,就是從現在開始,心裡想做什麼,就放手一博。
所謂好的結果,不過是動手的次數比失敗的次數,多那麼幾次而已。只要勇於嘗試,最壞,不過是重新再來一次。
曾看過一本書,書中總結了25個「人生至悔」,排在最前面的就是:沒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凡是努力去嘗試過的事情,都沒有多少人後悔的。
現實生活中,你我或多,或少都會經歷一些學而不得,做而不得的事情,無論多難,你總要學會握緊雙手,給自己一次開始的機會。即使,天空再高,也有雄鷹飛起;海水再深,也有魚類遨遊;縱然,學習再苦,也有人迎難而上;工作再難,也有人化險為夷。
最怕你胸懷大志,卻什麼都不敢嘗試。你總要先學會開始,才有談理想的籌碼。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開始,也許就是你爬出荒原的一次轉機。
03
鼓勵作為一種教育教學手段,在創造師生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在轉化後進生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效能。適時、充分、恰當地對學生鼓勵,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上課能積極發言、大膽表達自己觀點的學生,學習成績大都比較優秀,可見,上課發言的積極性會直接影響一個學生的學習效果。
通常,低年級的課堂小手如林,氣氛活躍,而高年級的課堂上課發言的學生是寥寥無幾,基本是老師和幾個優等生在唱獨角戲,我們將這種現象稱之為「課堂沉默」。沉默往往被視為阻礙師生對話與教學開展的障礙,也成為教師極力消除的對象。
著名作家冰心說過,「我只覺得師和生應當是互相尊重相愛的朋友」。在課堂上教師要大力宣揚發言的好處,並讓他們明確:真正好學生的標準是能夠在課堂上做學習的主人,大膽表現自己,踴躍舉手發言。只有大膽說出來,課堂上大家共同判斷糾正,發言者才知道自己思考答案的對錯,這樣印象深刻,更有利於學習。
總之,成功需要嘗試,實現理想需要嘗試,只有勇於嘗試,才有可能開啟成功的大門,領悟成功的真諦。所以請你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去嘗試、去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