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于鳳至,是多年前觀看《少帥張學良》這部電視劇裡,她美麗大方,才華橫溢,小宋佳飾演,因喜歡宋佳,而喜歡于鳳至。
在這之前,我對張學良的第一夫人于鳳至,印象寥寥,而讀懂于鳳至,卻是讀了《于鳳至傳》之後。
于鳳至,(1897年6月7日—19903月28日),字翔舟,富商於文鬥之女,出生於奉天懷德,為張學良的原配夫人。
在我心裡,于鳳至是一個大氣大度,美麗智慧的女人,就像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聰穎女子,可唯一遺憾的是始終沒有得到大帥張學良的愛情。
而于鳳至依賴自己,活成了傳奇女子,不但管理家族事業有方,還頗有經濟頭腦,極具大將風範,經商炒股縱橫商界,在大洋彼岸,開啟了屬於她的傳奇人生。
這樣的女子,就是在今天,都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敬佩!
01:懵懂之年訂下了婚約
1897年6月,富商於文鬥喜得一個漂亮的千金,這就是于鳳至。
於文鬥愛極了這個女兒,每天從商會回來,都會抱抱寶貝閨女。
可是於文鬥對待孩子,向來嚴厲不失寬容,聲色俱厲而不失寵愛。他很注重孩子的培養,除了兒子外,也嚴格要求女兒,知書達理,精通庶務,人情世故。
幼年時,家裡就為于鳳至請了琴棋書畫的師傅,于鳳至就跟著師傅寫字作畫,誦讀詩書。
每當於文鬥空閒時,也會手把手的教女兒識別家裡的古董,以及翡翠的成色。
見過于鳳至的人,無一不驚嘆她的沉穩優雅氣質,她像個小大人一樣待人接物,圓潤溫和,早早就表現出來比同齡人的成熟與心智。
張作霖與於文鬥有著過命的交情,1908年,張作霖奉命去鄭家屯剿匪,將司令部設在鄭家屯的豐聚長糧棧,此地正是鄭家產業。
兩人由此認識,後來在一次剿匪時,於文鬥見張作霖久久未回,於文鬥趕快派人去營救,張作霖這才撿回了一條性命。
從那之後,張作霖對於文鬥更加倚重,兩家往來甚好。
張作霖常常來往於家,見過兩次于鳳至,第一次見于鳳至,驚訝她的聰穎美麗。
第二次見到于鳳至,此時的于鳳至,豆蔻年華,清秀嬌豔,純淨柔和。
張作霖一看就很中意,這個小姑娘被他父親教育的很好,隨即要來生辰八字,要與他的長子張學良訂下這門親事。
而在那個年代,都是父母說了算的年代,那管兩個孩子之間愛不愛情不情的。
于鳳至的父親於文鬥很是寵愛女兒,希望女兒與張學良見一面才訂婚,而這一見誤終身,從此于鳳至心裡只有張學良。
而張學良一見于鳳至,就知道她不是他喜歡的女人的樣子,可是又忤逆不了父親,直到他父親張作霖允許他可以再娶,他才答應這門親事。
02:于鳳至嫁給了一生所愛張學良
自從訂婚以後,兩人中間再沒有見過面。
于鳳至對張學良的消息都是從報紙,照片上了解到的,對於夫婿張學良她是非常喜歡的。
1916年7月10日,張作霖為張學良和于鳳至訂下的結婚日期,那年張學良15歲,于鳳至19歲。
新婚的時候他倆是快樂的,于鳳至像個姐姐一樣照顧著張學良, 處處為他著想,遇到什麼事了都是輕言細語的和他商量。
張學良對他的這位「大姐」也很是依賴,他跟她說學堂的瑣事,也聽她說些家裡幾位媽媽的勾心鬥角,兩人聊到半夜時分,才昏昏入睡。
那是他倆最幸福的時光,後來有了第一個孩子,大女兒張閭瑛。
可張學良始終就是個多情人,多情人也是個薄情人,很快張學良在一次宴會上認識了谷瑞玉。
谷瑞玉是他部下齊將軍的妻妹,那年穀瑞玉18歲,清秀嫵媚,張學良突然動心了,兩人對視淺淺一笑,便愛上了。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谷瑞玉跟著張學良上戰場,照顧著他的衣食起居,大大小小的戰事都把她帶在身邊,10月,兩人在天津補辦了婚禮。
對谷瑞玉,張作霖是默認的,他倆在前線的韻事也風傳到了于鳳至的耳中。
即使那時候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可是作為一個女人,誰也不想與另一個女人共享一夫。
于鳳至心裡是痛的,可又阻止不了,只有冷言冷語對待,不準帶回大帥府。
于鳳至惱怒張學良的風流多情,可是只能一個人獨自咽下委屈和憂傷,只有不聽不看,不聞不問,才能相安無事。
谷瑞玉一心一意當起了她的少帥二夫人,不再曲意逢迎,逐漸脾氣惡劣,對家國大事也越來越不懂事,直觸張學良底線。
1928年,張作霖皇姑屯遇難,最後傷重而亡,谷瑞玉不聽勸告,一意孤行,執意返回奉天。
她的舉動引起了日本人 的懷疑,當時為了穩定局勢,是密不發喪的,與谷瑞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于鳳至,顧全大局,強忍悲傷,帶領家人忙忙碌碌,就像老帥還在一樣。
這次的事件徹底寒了張學良的心,張學良又回到了于鳳至身邊。
這第一夫人不好當啊,你得有勇有謀,還得忍受了委屈,還得容忍男人的風流。
可是兩人的婚姻沒有障礙了,會一直幸福下去嗎?
1928年,天津蔡公館舞會上,張學良邀請十六歲的趙四小姐跳舞,這一跳,兩人就緊緊聯繫在一起了。
兩人的愛情,在天津也不是什麼秘密了,于鳳至自然也聽到了風聲,此時于鳳至學會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隨他去風流。
只要不把外面的女人帶回家,于鳳至踩著玻璃渣,穿過荊棘叢,一次次受傷,一次次癒合,終於學會了「寬容大度。」
還以為張學良和以前一樣,過一段時間膩了就回歸了,可是這次卻是交付了一輩子。
張學良決意把趙四帶回帥府,難以想像,于鳳至是多麼的難堪,自己的丈夫帶著別的女人入家門,要求容忍,要求接納。
而這次于鳳至堅決不同意,張學良一怒之下,甚至把槍都掏出來了,于鳳至無所畏懼:「我為你生兒育女,為你操勞家務,你有本事,就打死我。」
冷靜下來,張學良非常懊惱,慌忙給妻子道歉,于鳳至向來寬厚隱忍,可這回也忍不下這口氣。
隨提出離婚:「要不一刀兩斷,女兒跟我,兒子跟你,北陵的房子歸我,你要同意,明個就去離婚。」
這話于鳳至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即使離婚,于鳳至是有這份底氣的,她能夠養活女兒和自己。
就在兩人爭執不下的時候,這時趙四小姐噗通一聲跪了下來,淚眼汪汪,哽咽著說:「請夫人成全我, 我不要名分,只要讓我跟在漢卿身邊。」
唉,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呢?于鳳至嘆息,罷了,隨他去吧。
其後,于鳳至買下帥府東牆外的一棟兩層小樓,作為趙一荻的住所。
03:兩人夫妻變成了三人行
趙四小姐為了張學良捨棄了家,捨棄了父母親人,捨棄了前程,甘願做一個無名無份的「秘書。」
于鳳至只要張學良好,勉強接受了這樣的事實。
「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發生,蔣介石軟禁了張學良,屢次奔走無濟於事,于鳳至提出陪在張學良身邊照顧他,這個請求,宋慶齡和蔣介石同意了。
就在不斷的看押轉移中,張學良和于鳳至相依為命過了三年,隨著戰事的蔓延,他的看押地點也在不斷的變化。
後來轉到了內地貴陽,一路跟著顛沛流離的于鳳至患上了重病,得了乳癌,左乳生了三個腫瘤,疼的無法入睡,危在旦夕。
張學良親自打電話給宋美齡,希望能送他妻子去美國治病。
沒想到的是,相伴數十年,終究是散了。
去美國治病之前,于鳳至放不下張學良,親自寫信給趙四,委託她前來照顧張學良。
安排妥當後,她才放心離開,可這一去,山水永闊,卻成了永別。
1940年,于鳳至隻身一人赴美治病,而囚籠裡的張學良沒法陪妻子同行,就設法幫妻子打點好一切。
他輾轉聯繫在美國的朋友尼爾.蓋特,拜託他照顧妻子。
一個女人得了癌症,只身前去陌生的地方治病,這得需要多大的勇氣與膽量,把生死置之度外。
于鳳至到達美國後,全是他跑前跑後,連醫療費用都是他承擔的。
如果一個人生了重病,親人的陪伴會減輕痛苦,可是于鳳至不是一個平凡的女人,一個人就扛下來了。
住院,醫治,化療,連頭髮都掉光了,人都瘦得只剩下皮包骨頭,硬是堅強的挺過去了。
經過兩年的治療,做過三次手術,切除乳房,于鳳至戰勝了病魔,而其中的痛苦艱辛于鳳至隻字未提,只是寫信告訴張學良她痊癒了,張學良聽說妻子好了,開心的大笑。
于鳳至出院後,尼爾.蓋特在舊金山為她買了一棟房子,讓她安心休養。
于鳳至一生四個孩子,三個孩子都意外離去,只有大女兒和女婿陪伴在身邊。
白髮人送黑髮人,連著三次,那是一個做母親的撕心裂肺的疼痛,我體會過那種疼痛。
我的親姑,中年失去了心愛的獨子,對於一個凡人來說,已是足夠崩潰。
可是于鳳至這一生,遭遇了三次失子之痛,遭遇丈夫一次又一次的背叛,又遭遇死神的招手,還有什麼是能夠打敗她的呢!
于鳳至已是金剛之軀,沒有人能夠打敗她!
局勢所迫,于鳳至加入了美國籍,成了美國公民,可是她一直在為張學良申請綠卡,一旦成功,張學良就能脫離囚禁到美國生活。
這樣的做法,使張學良的處境變得很是危險,面臨張學良的只有兩個選擇,一要麼他死,二要麼選擇和于鳳至解除婚姻。
在那樣惡劣的局勢下,張學良選擇了與于鳳至解除關係。
于鳳至收到那封書信後,不忍張學良為難,選擇離婚。用一個人的形單影隻,成全他倆的圓滿,只要他是快活的。
自此以後,她退出了三人行的婚姻。即使離婚,于鳳至還是愛著張學良,不會放棄營救張學良,這成了她一生的信念。
經過多少風風雨雨,經過多少大風大浪,經過多少生離死別,我依然心中充滿愛,無怨無悔!
我愛你,與你無關,只要你幸福快樂!
小白說生活原創文字,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