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女子,總是被辜負,深情解讀于鳳至

2020-12-24 小白說生活道情感

初識于鳳至,是多年前觀看《少帥張學良》這部電視劇裡,她美麗大方,才華橫溢,小宋佳飾演,因喜歡宋佳,而喜歡于鳳至。

在這之前,我對張學良的第一夫人于鳳至,印象寥寥,而讀懂于鳳至,卻是讀了《于鳳至傳》之後。

于鳳至,(1897年6月7日—19903月28日),字翔舟,富商於文鬥之女,出生於奉天懷德,為張學良的原配夫人。

在我心裡,于鳳至是一個大氣大度,美麗智慧的女人,就像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聰穎女子,可唯一遺憾的是始終沒有得到大帥張學良的愛情。

而于鳳至依賴自己,活成了傳奇女子,不但管理家族事業有方,還頗有經濟頭腦,極具大將風範,經商炒股縱橫商界,在大洋彼岸,開啟了屬於她的傳奇人生。

這樣的女子,就是在今天,都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敬佩!

01:懵懂之年訂下了婚約

1897年6月,富商於文鬥喜得一個漂亮的千金,這就是于鳳至。

於文鬥愛極了這個女兒,每天從商會回來,都會抱抱寶貝閨女。

可是於文鬥對待孩子,向來嚴厲不失寬容,聲色俱厲而不失寵愛。他很注重孩子的培養,除了兒子外,也嚴格要求女兒,知書達理,精通庶務,人情世故。

幼年時,家裡就為于鳳至請了琴棋書畫的師傅,于鳳至就跟著師傅寫字作畫,誦讀詩書。

每當於文鬥空閒時,也會手把手的教女兒識別家裡的古董,以及翡翠的成色。

見過于鳳至的人,無一不驚嘆她的沉穩優雅氣質,她像個小大人一樣待人接物,圓潤溫和,早早就表現出來比同齡人的成熟與心智。

張作霖與於文鬥有著過命的交情,1908年,張作霖奉命去鄭家屯剿匪,將司令部設在鄭家屯的豐聚長糧棧,此地正是鄭家產業。

兩人由此認識,後來在一次剿匪時,於文鬥見張作霖久久未回,於文鬥趕快派人去營救,張作霖這才撿回了一條性命。

從那之後,張作霖對於文鬥更加倚重,兩家往來甚好。

張作霖常常來往於家,見過兩次于鳳至,第一次見于鳳至,驚訝她的聰穎美麗。

第二次見到于鳳至,此時的于鳳至,豆蔻年華,清秀嬌豔,純淨柔和。

張作霖一看就很中意,這個小姑娘被他父親教育的很好,隨即要來生辰八字,要與他的長子張學良訂下這門親事。

而在那個年代,都是父母說了算的年代,那管兩個孩子之間愛不愛情不情的。

于鳳至的父親於文鬥很是寵愛女兒,希望女兒與張學良見一面才訂婚,而這一見誤終身,從此于鳳至心裡只有張學良。

而張學良一見于鳳至,就知道她不是他喜歡的女人的樣子,可是又忤逆不了父親,直到他父親張作霖允許他可以再娶,他才答應這門親事。

02:于鳳至嫁給了一生所愛張學良

自從訂婚以後,兩人中間再沒有見過面。

于鳳至對張學良的消息都是從報紙,照片上了解到的,對於夫婿張學良她是非常喜歡的。

1916年7月10日,張作霖為張學良和于鳳至訂下的結婚日期,那年張學良15歲,于鳳至19歲。

新婚的時候他倆是快樂的,于鳳至像個姐姐一樣照顧著張學良, 處處為他著想,遇到什麼事了都是輕言細語的和他商量。

張學良對他的這位「大姐」也很是依賴,他跟她說學堂的瑣事,也聽她說些家裡幾位媽媽的勾心鬥角,兩人聊到半夜時分,才昏昏入睡。

那是他倆最幸福的時光,後來有了第一個孩子,大女兒張閭瑛。

可張學良始終就是個多情人,多情人也是個薄情人,很快張學良在一次宴會上認識了谷瑞玉。

谷瑞玉是他部下齊將軍的妻妹,那年穀瑞玉18歲,清秀嫵媚,張學良突然動心了,兩人對視淺淺一笑,便愛上了。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谷瑞玉跟著張學良上戰場,照顧著他的衣食起居,大大小小的戰事都把她帶在身邊,10月,兩人在天津補辦了婚禮。

對谷瑞玉,張作霖是默認的,他倆在前線的韻事也風傳到了于鳳至的耳中。

即使那時候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可是作為一個女人,誰也不想與另一個女人共享一夫。

于鳳至心裡是痛的,可又阻止不了,只有冷言冷語對待,不準帶回大帥府。

于鳳至惱怒張學良的風流多情,可是只能一個人獨自咽下委屈和憂傷,只有不聽不看,不聞不問,才能相安無事。

谷瑞玉一心一意當起了她的少帥二夫人,不再曲意逢迎,逐漸脾氣惡劣,對家國大事也越來越不懂事,直觸張學良底線。

1928年,張作霖皇姑屯遇難,最後傷重而亡,谷瑞玉不聽勸告,一意孤行,執意返回奉天。

她的舉動引起了日本人 的懷疑,當時為了穩定局勢,是密不發喪的,與谷瑞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于鳳至,顧全大局,強忍悲傷,帶領家人忙忙碌碌,就像老帥還在一樣。

這次的事件徹底寒了張學良的心,張學良又回到了于鳳至身邊。

這第一夫人不好當啊,你得有勇有謀,還得忍受了委屈,還得容忍男人的風流。

可是兩人的婚姻沒有障礙了,會一直幸福下去嗎?

1928年,天津蔡公館舞會上,張學良邀請十六歲的趙四小姐跳舞,這一跳,兩人就緊緊聯繫在一起了。

兩人的愛情,在天津也不是什麼秘密了,于鳳至自然也聽到了風聲,此時于鳳至學會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隨他去風流。

只要不把外面的女人帶回家,于鳳至踩著玻璃渣,穿過荊棘叢,一次次受傷,一次次癒合,終於學會了「寬容大度。」

還以為張學良和以前一樣,過一段時間膩了就回歸了,可是這次卻是交付了一輩子。

張學良決意把趙四帶回帥府,難以想像,于鳳至是多麼的難堪,自己的丈夫帶著別的女人入家門,要求容忍,要求接納。

而這次于鳳至堅決不同意,張學良一怒之下,甚至把槍都掏出來了,于鳳至無所畏懼:「我為你生兒育女,為你操勞家務,你有本事,就打死我。」

冷靜下來,張學良非常懊惱,慌忙給妻子道歉,于鳳至向來寬厚隱忍,可這回也忍不下這口氣。

隨提出離婚:「要不一刀兩斷,女兒跟我,兒子跟你,北陵的房子歸我,你要同意,明個就去離婚。」

這話于鳳至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即使離婚,于鳳至是有這份底氣的,她能夠養活女兒和自己。

就在兩人爭執不下的時候,這時趙四小姐噗通一聲跪了下來,淚眼汪汪,哽咽著說:「請夫人成全我, 我不要名分,只要讓我跟在漢卿身邊。」

唉,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呢?于鳳至嘆息,罷了,隨他去吧。

其後,于鳳至買下帥府東牆外的一棟兩層小樓,作為趙一荻的住所。

03:兩人夫妻變成了三人行

趙四小姐為了張學良捨棄了家,捨棄了父母親人,捨棄了前程,甘願做一個無名無份的「秘書。」

于鳳至只要張學良好,勉強接受了這樣的事實。

「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發生,蔣介石軟禁了張學良,屢次奔走無濟於事,于鳳至提出陪在張學良身邊照顧他,這個請求,宋慶齡和蔣介石同意了。

就在不斷的看押轉移中,張學良和于鳳至相依為命過了三年,隨著戰事的蔓延,他的看押地點也在不斷的變化。

後來轉到了內地貴陽,一路跟著顛沛流離的于鳳至患上了重病,得了乳癌,左乳生了三個腫瘤,疼的無法入睡,危在旦夕。

張學良親自打電話給宋美齡,希望能送他妻子去美國治病。

沒想到的是,相伴數十年,終究是散了。

去美國治病之前,于鳳至放不下張學良,親自寫信給趙四,委託她前來照顧張學良。

安排妥當後,她才放心離開,可這一去,山水永闊,卻成了永別。

1940年,于鳳至隻身一人赴美治病,而囚籠裡的張學良沒法陪妻子同行,就設法幫妻子打點好一切。

他輾轉聯繫在美國的朋友尼爾.蓋特,拜託他照顧妻子。

一個女人得了癌症,只身前去陌生的地方治病,這得需要多大的勇氣與膽量,把生死置之度外。

于鳳至到達美國後,全是他跑前跑後,連醫療費用都是他承擔的。

如果一個人生了重病,親人的陪伴會減輕痛苦,可是于鳳至不是一個平凡的女人,一個人就扛下來了。

住院,醫治,化療,連頭髮都掉光了,人都瘦得只剩下皮包骨頭,硬是堅強的挺過去了。

經過兩年的治療,做過三次手術,切除乳房,于鳳至戰勝了病魔,而其中的痛苦艱辛于鳳至隻字未提,只是寫信告訴張學良她痊癒了,張學良聽說妻子好了,開心的大笑。

于鳳至出院後,尼爾.蓋特在舊金山為她買了一棟房子,讓她安心休養。

于鳳至一生四個孩子,三個孩子都意外離去,只有大女兒和女婿陪伴在身邊。

白髮人送黑髮人,連著三次,那是一個做母親的撕心裂肺的疼痛,我體會過那種疼痛。

我的親姑,中年失去了心愛的獨子,對於一個凡人來說,已是足夠崩潰。

可是于鳳至這一生,遭遇了三次失子之痛,遭遇丈夫一次又一次的背叛,又遭遇死神的招手,還有什麼是能夠打敗她的呢!

于鳳至已是金剛之軀,沒有人能夠打敗她!

局勢所迫,于鳳至加入了美國籍,成了美國公民,可是她一直在為張學良申請綠卡,一旦成功,張學良就能脫離囚禁到美國生活。

這樣的做法,使張學良的處境變得很是危險,面臨張學良的只有兩個選擇,一要麼他死,二要麼選擇和于鳳至解除婚姻。

在那樣惡劣的局勢下,張學良選擇了與于鳳至解除關係。

于鳳至收到那封書信後,不忍張學良為難,選擇離婚。用一個人的形單影隻,成全他倆的圓滿,只要他是快活的。

自此以後,她退出了三人行的婚姻。即使離婚,于鳳至還是愛著張學良,不會放棄營救張學良,這成了她一生的信念。

經過多少風風雨雨,經過多少大風大浪,經過多少生離死別,我依然心中充滿愛,無怨無悔!

我愛你,與你無關,只要你幸福快樂!

小白說生活原創文字,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于鳳至與張學良:深情難賦卻被負
    明媒正娶的夫人就是于鳳至。她嫁給張學良,是遵照傳統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于鳳至的父親於文鬥,是當時的巨賈富商,也是張作霖的救命恩人和金蘭之交。張作霖很重義氣恩情,一直想尋一個機會報答於文鬥。一次,他去於家,剛進門就看到一家人喜笑晏晏的圍著一張桌子。上前一打聽呀,原來剛剛來了個算命先生,給於家千金于鳳至算了命,先生說,是鳳命,貴不可言呀!
  • 于鳳至的悲劇:等愛50年,終究被辜負
    于鳳至的父親當年救過張作霖的命,張作霖感念於懷,一心圖報。聽說救命恩人的女兒正大仙容,知書達理,且屬鳳命,當會福祿深厚,恩澤綿長,於是殷殷求親。張作霖以為這是福報,沒想到卻斷送了于鳳至一生的幸福。那年,于鳳至18歲,嫁給張作霖最器重的兒子——張學良。
  • 張學良原配于鳳至到底是位啥樣的人?附視頻
    于鳳至家世好,美貌,有文化有思想,又具備女子的美德,和婆婆形同母女,心地善良,整個帥府後院多少女人,獨獨她得到上上下下的敬重。連張作霖都對她高看一眼,對這個兒媳婦非常滿意。他平時脾氣不好,發起脾氣沒有人敢上前,但是于鳳至輕柔一勸,他馬上就消氣。
  • 于鳳至:痴情總被無情傷
    但在1964年7月4號,他們終於結成連理。雖然這一天來有些晚,但總歸是來了。並且,這一輩子,他們都一直在一起,相互陪伴。而另一個為了少帥付出了一生的女人呢?終其一生都是在盼望中絕望,說到底,痴情總是要被無情傷啊。她是張學良的髮妻于鳳至。
  • 《于鳳至傳》⑦ | 不被感情束縛的女人,活得有多爽?
    回顧:今天,我們繼續閱讀《最好的女子總是被辜負:于鳳至傳》。昨天,我們讀到于鳳至因丈夫被囚只能獨自前往美國治病,幸得友人資助最終成功抗癌,但整個人也瘦成皮包骨了。說到底,是這兩地華人眾多,不乏有能力有聲望者,生怕于鳳至住在這裡,人多口雜多生事端,給蔣介石帶來麻煩。當時,于鳳至已加入美國國籍,正式成為美國公民,她一直在努力為丈夫申請美國綠卡,一旦成功,張學良就可以離開臺灣到美國生活。 這使得張學良的處境變得很是危險,他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死,要麼選擇與于鳳至解除關係。
  • 于鳳至:痴等張學良50年換來離婚,她叱吒商場千萬家財全留給前夫
    1940年于鳳至赴美求醫,直至去世,整整五十年,張於二人,再無相逢。1995年,張學良離臺僑居美國夏威夷,之後不久,便攜趙四小姐一起去于鳳至的墓前祭拜,看到碑文上「張于鳳至」四字,又聽人講其他生前對他的一片真情,不由得撫碑長嘆:生平無憾事,唯負此一人。
  • 于鳳至:往事下落不明
    可這裡終究是空缺的,因為少了一個鳳凰般的女子,靜默品古畫的身影。她于鳳至,曾是東北的第一夫人,張學良將軍原配,宋美齡母親的乾女兒。算命先生曾為她批過「福祿深厚,乃是鳳命」的命格。可就是這樣高高在上的富家小姐,遇見愛情後,也再沒了往日驕矜,甘心一生痴情,一生等待。
  • 于鳳至的後半生:沒了張學良,我依然可以很好
    她為自己另取一名翔舟,意為「會飛的蘭舟」,後來,以此名考上奉天女子師範學校。于鳳至說:「哪怕今後嫁了人,做了母親,她也還是于鳳至,這個事實沒有什麼可以改變,為什麼不趁著未嫁的時光好好為自己做一些事情。」
  • 看到于鳳至留下的四個字,張學良老淚縱橫
    下面我們看一下張學良晚年親筆所鑄的《張學良自傳》中關於他和于鳳至結婚的一段話「我14歲仍在讀書時代,就同于鳳至結了婚,她父親同我父親是最好的朋友,在遼源縣經商,我才9歲她12歲時,由於父母之命就訂了婚。她17歲那年,我的嶽丈不幸去世了,遼源地方正值二十一條之後,日本軍隊因強修四洮鐵路問題進佔遼源。到處滋事,人心惶惶,我的嶽母,孤孀弱女,催促我家早日接親。我們倆在結婚以前,從來沒有見過一面。
  • 收到張學良90大壽請柬,原配于鳳至喜極而泣,堅持要跟他見上一面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 網絡上有一句很出名的句子叫"自古情深留不住",下一句是"從來套路得人心",今天要講的這個故事沒有套路,有的只是無盡的等待,以及滿腔被辜負的愛意。 世人只聞趙一荻,怎曉情深于鳳至。
  • 原配夫人于鳳至的一封信,讓張學良和趙四小姐羞愧難當
    歸亞蕾深情朗讀于鳳至寫給趙四小姐的信件 于鳳至比張學良大三歲,她出身名門,是不折不扣的大家閨秀。 張學良帶著趙四小姐登門大帥府,遭到了于鳳至的強烈反對。于鳳至想到了蔣介石的原配夫人,那個被宋美齡莫名其妙頂替出局的可憐女人。於是一向恭順的于鳳至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 強勢,堅決不允許趙四小姐進門,更不用提給她任何名分。
  • 于鳳至和趙四小姐誰更漂亮?看完這些珍藏的老照片,你就明白了
    于鳳至和趙四小姐誰更漂亮?,因為和于鳳至尚未離婚,因此谷瑞玉始終都是姨太太。現在著重介紹的是于鳳至和趙四小姐,兩位名媛誰更漂亮?看完這些珍藏的老照片,你就明白了。
  • 于鳳至病逝後,張學良見到她墓碑上的幾個字,長跪不起
    1915年兩人大婚,張學良年方15,于鳳至18。因為于鳳至大3歲,張學良便一直以「大姐」稱呼她,而家教特別好的于鳳至也確實像個大姐姐一樣照顧著張學良,張學良對于鳳至還多幾分敬重的感情在裡面。因為兩家是世交的緣故,于鳳至對張學良來說就像是親人、親姐,儘管于鳳至過了門,張學良對她也沒有戀人間的心動和喜歡,加上當時的張處在青春叛逆期,反抗家裡安排和流連風月之所就成了家常便飯。
  • 倘若深情被辜負,餘生孤獨又何妨
    文/思情畫憶#情感#一腔深情與孤勇,終究沒能抵過寒冬,在春天即將來臨之時,夭折。回憶落進大海,深情隨浪衝散。深情,總是被辜負。胸中湧起一抹孤寂與荒涼,罷了,散了便散了。聚散離合,命定無緣,我又能奈何?心被回憶撕扯,一壺烈酒入喉苦澀。曾用盡十二分的力氣去愛你,為你痴,為你狂。到頭來,換來滿目失望,換來你決絕的背影。罷了,罷了,百無一用是深情。
  • 面對于鳳至墓碑,張學良痛哭:此生無憾事,唯負此一人!
    于鳳至是張學良的結髮妻子,1915年,15歲的張學良在張作霖的安排下娶了比自己大3歲的于鳳至。于鳳至的父親於文鬥對張作霖有救命之恩,他在心裡早就想報答,當得知於文鬥有一個女兒時,他便向於家提親。而且他認為這于鳳至是「鳳命」,讓兒子娶了她既報答了恩情,又能給家裡帶來好運,所以張作霖對這個兒媳婦是極其滿意的,但是張學良卻並不這麼想。
  • 扒《少帥》:于鳳至這麼好,為什麼還是輸給趙四?揭秘其結局
    那麼,歷史上的于鳳至是個怎樣的人?最後,結局如何?到底敗在哪裡?真實的鳳至,雖然不同於那個時代的舊式女子,她有思想有文化有美貌,但是,她還是沒能逃脫包辦的命運,並且一路栽下去。于鳳至家世好,美貌,有文化有思想,又具備女子的美德,整個帥府後院多少女人,獨獨她得到上上下下的敬重。連張作霖都對她高看一眼。
  • 于鳳至:經歷乳腺癌、被拋棄——向死而生後,她終成商業傳奇
    1 于鳳至並非普通人家女子,她的父親乃是東北富商,她容貌美麗,知書達理,是名副其實的富家千金。 于鳳至的父親,曾救過張作霖的命,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張作霖一直感恩於心,當得知於家有一女,且正大仙容,屬鳳命時,他想到了聯姻。 當年,大帥府是多少女子夢寐以求的地方,張作霖原以為將于鳳至娶過門,是對恩人最好的報答,不曾想,這只是于鳳至悲劇人生的開始。
  • 收到張學良90大壽請帖,髮妻于鳳至喜極而泣,堅持要見他一面
    其三,張學良一生受到兩個女子的忠心喜愛,尤其是原配于鳳至,更是對張學良死心塌地、一往情深。于鳳至出生於1897年,其父於文鬥曾有恩於張作霖,因此張作霖為了報恩就給張學良訂了個娃娃親,對象正是于鳳至。于鳳至比張學良年長近4歲,嫁過門之後張學良就常常對于鳳至以姐姐相稱。于鳳至美麗賢淑,雖然知道張學良並不愛自己,但依然還是盡心盡力地照顧張學良一家人。
  • 張學良寄來離婚協議書,于鳳至為何遲遲未答覆,答案藏在女兒身上
    夜雨秋燈,往事不堪回首了……」 良久,于鳳至放下報紙喃喃道:這下大家就都放心了。 女兒閭英站在一旁,似乎對母親的反應有些詫異。對啊,通常情況下,一個深愛前夫的女子看到前夫和其他女人結婚,不應該是先痛哭一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