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家庭因為老一輩都不在同一個城市的緣故,家裡都是「1+1+N」的模式。
什麼是「1+1+N」模式
1個在外努力賺錢的爸爸,1個在家裡全職帶娃的媽媽,1個或N個可愛的小寶寶。家裡面大小事務,基本上都落在了寶媽的身上。
有些寶媽甚至連上洗手間的時間都不放心,要把寶寶抱進洗手間一同如廁,基本上寶寶一天都是「掛」在了寶媽身上,唯一僅有的私人空間就是當所有寶寶乖乖入睡後,寶媽熬夜「熬」出的那麼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這只是佔大部分的寶媽,看著實屬不易,但還有小部分寶媽她們也是隻身一人,既能輕鬆帶娃,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她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那是因為她們為孩子買了寶寶圍欄。
其實寶寶圍欄這個物件,並不是寶媽們不知道,而是因為有著各種因素讓許多寶媽望而止步。本奶爸當初也有跟孩子他媽因為圍欄有過爭執。
顧慮因素
1)價格偏貴
許多寶媽並不是不知道圍欄的作用以及使用之後的好處是什麼,而是因為這價格實在有點貴,面積在150cm*200cm的圍欄價格一般在1000元左右,這還不包括圍欄裡面配套的墊子以及輔助圍欄穩定的卡扣,如果是裡面要配套更完善如有蕩鞦韆、搖搖馬等娛樂設施的,價格更是蹭蹭地往上漲。
2)使用周期不長
一般在寶寶4個月左右的時候學會翻身,就可以開始使用寶寶圍欄了,可以使用到什麼時候完全取決於寶寶有自我意識後是否願意待在圍欄裡。就我家寶寶而言,圍欄一直使用到了寶寶17個月才撤掉(停止使用的原因是因為寶寶活動量大了,並且他已經具備了獨自拆卸圍欄的能力)。
3)老一輩反對
很多老一輩遠在家鄉,即是幫不上忙都要插上一兩句,說出他們當初是如何把這麼多小孩養大的。當他們聽到寶寶要被放在寶寶圍欄的時候,就自然而然地把這一舉動想像為圈養動物等比較偏激的思想,而且覺得寶寶經常待在圍欄裡面對心身的發育也不好,會舉例說他們年輕的時候帶娃都是放養怎麼就沒出現過問題。
4)安全問題
很多人擔心放寶寶在圍欄,他們這麼小,自己一個在圍欄裡面是不是太放心了?萬一有什麼瞬間沒有及時發現不是造成不必要的後果?
嗯,其實這些憂慮都是正常的,但是細想一下,其實這些因素都是可以解決掉的。
消除疑慮
1)價格&使用周期
千金難買心頭好,但是現在千金卻能換來寶媽暫時的空閒以及能確保寶寶在短暫離開寶媽的獨自一人時的安全,這是能夠用金錢衡量的嗎?
一天下來,寶媽需要獨自的空間,如:洗漱、如廁、做飯、收拾家務,這些如果都把寶寶「掛」在身上的話不僅寶媽不方便,而且有可能會在不注意的時候傷害到寶寶。
使用周期方面,對於單一個寶寶而言,在圍欄裡面可能就只會使用個不到一年左右的時間,但或許會有下一個寶寶的誕生或者周邊有親朋好友剛好有需要的,都能夠繼續的發揮圍欄的餘熱(圍欄的折舊率不高,基本上擦拭一下就能繼續使用,使用壽命比較長)。
錢財乃身外物,萬一真的出現摔倒等不好的狀況,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會覺得寧願花再多的錢都不想讓自家的小孩受到半點傷害。
2)各種思想的反對&安全問題
溝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當出現意見不一致的時候應該去進行各方面的溝通,要把使用寶寶圍欄這一事情,會得到何種好處,對於老一輩來說,他們也是為了寶寶好,但是他們只能以他們老舊的思想去衡量一件新事物。因此儘量是著重對寶寶有益方面去講:如寶寶在圍欄裡面可以自我無拘束、無障礙、無其他危險物品的進行翻身、爬行和玩耍等,在寶寶未有自我保護意識的時候在圍欄外的地方進行活動有可能會撞到桌角、凳子等尖銳的物品導致寶寶摔倒、誤食等更不可想像的後果;在圍欄裡面即是不小心的摔倒或者撞到,倒下來仍有柔軟而又厚實的墊子保護著寶寶,更何況也不是把寶寶一直獨自一人放在圍欄裡面,只是在某些無法抽身的時候。
我家寶寶是在9個月左右的時候才買的圍欄,當初家裡在決定買圍欄的時候也是有很多顧慮,如價格、佔地方、是否安全等比較普遍的疑慮,也是通過跟家裡的溝通、協商最後才購買,買回來用了一段時間之後才發現後悔了,後悔太晚買了,真的是很大程度地解決了當一個人在家裡的時候,做什麼都要抱著寶寶一起做的局面。
所以能夠解放寶媽、呵護寶寶的圍欄,為什麼不早點買呢?
【本文由「顥爸的育兒經」原創發布,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刪圖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