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人的資助下,他於1992,年終於登上夢寐以求的舞臺,受到眾人的欣賞,因此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在1994年,叢飛拿到自己的第一筆工資後,便毫不猶豫地其全部捐出,希望能夠幫助那些更加困苦的人。
自此之後,叢飛做了整整十一年的公益活動。他幾乎將自己所得的資產全部捐給了那些貧困人家。他也希望以自己的力量幫助更多人,避免更多的孩子遭逢苦難。
在2005年,他由於胃癌已經虛弱不已,連咽下食物都難如登天。他曾經幫助過的人,卻因為他沒能繼續資助他們而放聲責罵他,甚至質疑他的動機不明,在旁人看來他們是不折不扣的白眼狼。
叢飛自然是心如刀割,奈何身體虛弱,不久後便帶著傷痛與悲傷離開人世。而他的妻子也於五年後因為一場意外離開人世,這一對善良的夫婦卻落得如此悽涼的結局,讓人悲痛不已。為何一心向善的叢飛會遭來他人的抱怨?
叢飛:家境貧困,努力圓夢叢飛出生於遼寧省的一戶貧苦人家,家徒四壁的他在初中尚未畢業就外出工作,以便補貼家用。但是好在他沒有被殘酷的現實打敗,依舊心懷夢想,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考入了音樂學院。
可是這也並不代表他之後的道路便毫無阻礙。在畢業後,他一度面臨無事可做,居無定所的他由於負擔不起房租,只能夜住橋洞。但好在有人願意資助叢飛,幫助他完成心願。
在1992年,叢飛首次登上舞臺。他那清亮而獨特的嗓音吸引了所有人,他的歌聲極富有感染力,引人入勝。
在獲得自己的第一筆工資後,他想起幫助自己實現夢想的那些人。於是他決定將自己的薪水全部捐出,絲毫沒有為自己考慮。
叢飛:幫助他人,遭到質疑自此之後,叢飛便開始了自己的慈善事業。或許是因為年幼時遭遇的種種困難,心地善良的他不希望其它孩子也如同自己一樣。他希望這些孩子們能夠綻放笑顏,於陽光底下自由自在地奔跑。
他在公益事業上一做便是十一年。他不僅僅在金錢上給予他們幫助,他甚至跋山涉水,來到那些山村野嶺與那些可憐的孩子們一同生活。他教他們學習,教他們唱歌,他們看起來就像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
他還收養了數十名無家可歸的孤兒,給予他們庇護,讓他們不再流浪。他供養那些一心好學卻身無長物的家庭,他也向他們的家長做出保證,自己一定會供養他們直到大學畢業。
然而慈善事業也需要足夠的金錢,叢飛不得不拖著疲憊的身體日以繼夜地工作以賺取更多的薪水。
而且為了繼續供給那些家庭,他不得不四處借錢,直至到他病倒之前,他已經欠下了十七萬元人民幣的外債。也正是因為心力交瘁,叢飛於2005年突然病倒,被診斷出胃癌。
可是他依舊不想放棄幫助他人,他籤下了遺體捐贈書,希望藉此幫助他人度過難關。當被他資助的家庭聽聞他患上絕症後,並沒有前來醫院探望或者鼓勵他,反而視而不見,好像之前的溫情只是叢飛一人的一廂情願。甚至有人在電話中質問叢飛:「你病倒了,那你之前的承諾怎麼辦?」
他們的反應實在是令人心寒,他人的幫助在他們眼中仿佛理所當然一般。當自己的利益被威脅時,他們不顧他人的感受,只是一味地向他人索取,企圖榨乾他的最後一絲價值,真是當之無愧的「白眼狼」。
他人幫助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當他人有難時,你不投桃報李,反而落井下石,實在是令人不齒。
當叢飛聽聞他們的所作所為後,並沒有破口大罵,而是緊閉雙眼。沒有一個人知道他在想什麼,他會後悔自己的決定嗎?誰也不曾知曉。
在同年的6月15日,儘管醫生已經盡了全部努力,可是叢飛還是因為病入膏肓,最終離開人世,年僅三十七歲。
叢飛:五年之後,妻子離世叢飛的妻子最初也是欣賞叢飛的善良,才與他喜結連理。在叢飛從事慈善事業時,她一直與他相伴,默默地在背後支持他的事業。叢飛離世後,她承擔起了丈夫的責任,繼續實現丈夫尚未完成的夙願。
而關於叢飛的種種事跡也在社會上廣為流傳,世人為他的種種行為感動不已,紛紛向她提供支援。也正是因為這對夫婦的英勇事跡,使得更多的人從事慈善事業,社會風氣愈發良好,整個事情好似在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但是在叢飛離世的五年後,叢飛的妻子在下班的途中因為一次意外就此離開人世。
這本是一場不該發生的意外,可是由於當事人的無心為之,最終還是釀成了一次慘劇。當世人得知這次事件後,也極力要求給予她一個公道。
雖然犯人獲得了應有的懲罰,然而她卻再也醒不過來了。
小結:
孫儷與她的母親也曾經資助過一個家境貧寒的大學生。她們本就不奢求回報,可是那位大學生之後的做法實在是令人心寒。他不僅沒有感謝資助他的孫儷母女,反而倒打一耙,污衊她們。
農夫與蛇的故事在歷史上不斷地上演,面對那些貪得無厭的無恥之徒,我們也應該予以不齒。同時,我們也要謹記一個道理:世界上除了你的親人以外沒有一個人有責任來幫助你。面對他人的幫助,我們應該心存感激,並且給予回報。
而不是嫌棄他人資助太少,一味地要求更多。這是漠視道德,視修養為無物的人才能做出的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