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中有名的好人,救了無數人,卻救不了自己和家人。
病房中,叢飛一臉憔悴,卻笑的格外慈祥:「女兒,別人怎麼說爸爸的?」
才幾歲的睿睿,笑聲格外清脆:「他們說爸爸是瘋子,是傻子。」
「瘋子」和「傻子」是熟人對叢飛最多的評價,在娛樂圈不乏一些做慈善的明星,比如古天樂、成龍、範冰冰等人,但是做慈善做到叢飛這麼瘋狂的絕無僅有。
從1994年捐贈第一筆錢開始,叢飛資助了183名貧困兒童,捐贈的殘疾人和困難學生超過150人,同時他還認領了37名孤兒。
每一次在接到捐贈者的求助電話時候,無論當時的叢飛多麼困難,都會大氣的告訴他們,沒問題,幾天之內錢就匯到。實際上,他已經貧瘠的身無分文,只能沒日沒夜的工作,有太多的人需要他的錢了。
身為深圳義工的他還要參加一些義演活動,據統計,叢飛短短的幾年時間,義演超過300場,義工服務超過6000小時,再這樣強度的工作之下,他的身體誇了。在2005年1月份,在東南亞海嘯的賑災演出現場,這個好人倒了下去,經專家會診確診叢飛得了胃癌。
那時候她的妻子邢丹剛剛懷孕4個月,他對著她說,我死了以後,你要好好生活,這個孩子不要生下來,打掉吧。剛剛20出頭的邢丹立馬就哭了出來:「我不,我不,老公,我給你跪下了」。
說完夫妻二人跪地抱頭痛哭,一種叫悲傷的情緒在屋子裡蔓延,看到這對苦難的小夫妻,朋友們都情不禁的掉下淚來。
專家的連夜會診並沒有挽留住叢飛的生命,在2006年4月份永遠的離開我們,令人扼腕嘆息的是命運似乎格外不關照這一家,在5年後,邢丹剛剛30歲,又因故去世,留下了年幼的孩子,和年邁的父母。可嘆叢飛改變了那麼多人的生活,卻不能拯救自己以及家人的生命。
童年的貧困,讓叢飛走上了慈善之路,這也是一條不歸路。
1969年,叢飛出生在遼寧盤錦一座小村莊。童年的貧瘠給叢飛的心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清晰的記得為了繳納學費,13歲的時候凌晨四五點鐘,就要從被窩裡爬起來,背上四五十斤重的土豆去集市叫賣,儘管如此,在初二那年他還是輟學了,正是這段特殊的經歷讓他萌生了助學的念頭。
輟學以後的叢飛進入了一家銀行當出納,如果不是歌唱天賦凜然,或許這一輩子他也能幸福而又平凡的度過一生,酷愛唱歌的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那時候他也遇到了一個貴人——一名藝校的普通老師,覺得叢飛的天分不錯,特許他免費旁聽。
不久之後,叢飛考入了瀋陽音樂學院,1992年順利畢業之後,開始南下廣州發展,在經歷了一段苦難時期後,憑藉《烏蘇里船歌》打動了一名女孩,資助了他600塊錢,然後參加了歌唱比賽,兩年後他已經是一名頗有名氣的小歌手,一場演出也有幾千塊錢。
如果沒有意外,或許叢飛能夠繼續在娛樂圈深耕,名氣越來越大 ,再不濟也會生活無憂,然而命運的轉折點在叢飛逐漸走出生活困境的時候,也隨之而來。
1992年的夏天格外炙熱,叢飛參加了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義演,在演出結束後,捐出了2400塊的演出費,當負責人告訴他這筆錢將會令20名小學生完成兩年的學業時,他驚呆了,同時也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他覺得這筆錢花的非常有價值。從那時候起,叢飛放棄了自己的生活,開始長達11年的捐助。
他並不知道,他的這個決定將會改變自己的人生走向,因為這個將會因為一個女人差點走上絕路,同樣又是因為這個和另外一個女人結下不解之緣。
叢飛和妻子邢丹在2002年才認識,邢丹從瀋陽航空工業學院畢業來到深圳實習,因為缺少安全證,找到了義工編號為2478的叢飛幫忙,之後順利成為深圳航空公司的一名空姐。
在認識妻子邢丹之前,其實叢飛還有過一段婚姻,那個女人名字叫小華,是一個緬甸人。兩人還孕育了一個孩子叫睿睿,不過在叢飛近乎瘋狂的資助下,小華選擇了離開。
為什麼別人評價叢飛是瘋子是傻子呢?這和他的行為有關係,特別是在1999年他資助了貴州170多名貧困學生以後,生活更是捉襟見肘。白天叢飛賺三千也好,或者五千也好,晚上回到家裡的時候都會給妻子,但是在第二天早晨,他又會全部拿走寄給山區。
做好事沒關係,但是自己的生活怎麼也過的去吧,但是那時候的叢飛做慈善做到忘己的地步,不僅僅把自己演出所得全部捐了出去,為了孩子們他還欠下了17萬的外債。令他羞愧的是他從來沒給父母買過一件超過50塊錢的衣服,這也成了他的遺憾。
在央視的《藝術人生》節目中,叢飛告訴朱軍,他父親一共來過深圳5次,有3次就是被他這樣氣走,這一輩子他無愧任何人,唯獨虧欠家人,自己男人省吃儉用把賺來的錢給外人花,誰也不願意呀,在這樣的情況下,小華提出了離婚,拋下叢飛父女抽身而去。
離婚之後,叢飛開始處於自我懷疑之中,難道自己真的做錯了嗎?為了做好事家庭沒了,欠了外債,自己和父母苦哈哈的過日子,值得麼?受打擊的他選擇走上絕路,不過慶幸的是另外一個女人拯救了他的生命。
喜得愛妻支持,卻遭遇噩耗。
那天叢飛上午在捐助殘疾人義演的舞臺上痛痛快快的唱了一上午,中午也沒吃飯,跑到藥店買了一瓶安定,然後走到了蓮花山上想要一走了之。恰好那天邢丹無意間撥通了他的電話,從電話中聽出他的聲音和以前不一樣,就打車順著道路尋找到,還真就被她給找到了,離很遠就高喊:哥哥,我找到你了。
邢丹的呼喊溫暖了他的心,同時叢飛的善良與擔當也打動了這名貌美如花的空姐,勇敢的她不顧身邊親人朋友的反對,義無反顧的嫁給了叢飛。在結婚前,邢丹問叢飛,按照你在外唱歌的收入,不說買個高檔車,買個中檔車應該沒問題吧?叢飛回答,那沒問題,邢丹說那你去買吧。叢飛沒有直面給出一個回答,而是對她講,你跟我去一次貴州山區看看孩子們吧,看完回來再說。
2003年初,叢飛夫婦經過長途跋涉並且走了三個小時的山路之後,一行人來到了貴州大山深處,從小生活在城裡的邢丹震驚了,在看到當地人的貧窮與麻木的雙眼之後,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
抱著叢飛說:「老公,現在我理解你為什麼那麼省錢了。」
叢飛抱著邢丹逗她:「還要不要車了?」邢丹抽噎著:「不要了。」
「還買不買房了?」「不買了。」
從那時候開始,邢丹對丈夫的善舉給予了無與倫比的支持,2003年,非典肆虐,叢飛的演藝事業受阻,邢丹的父親接到了女兒的電話:「爸你有錢沒,給我拿點。」
當時邢丹的父親還在想著,這沒錢看病了,趕緊把家裡積攢的15萬給女兒匯了過去,後來才知道這筆錢給捐小學了。為了照顧年幼的睿睿和叢飛,邢丹放棄了穩定而又高薪的空姐工作,成為了一名家庭主婦。
每當叢飛汗流浹背的從舞臺上下來,都能收到妻子親手遞過來的毛巾,這對他來講是莫大的幸福,然而這樣的幸福在2005年,隨著叢飛被確診胃癌而灰飛煙滅。
這世間有一種人,是永遠也餵不飽的狼。
叢飛病倒以後,得到社會愛心人士的廣泛關注,開始自發到醫院看望或者進行捐助,同時醫院也表示可以免費進行治療,然而他資助的學生家長並沒有一個出現在叢飛的病榻之前。
反而是被病魔折磨的叢飛市場會接到「催債」的電話:「你不是說好要將我的孩子供到大學畢業嗎?他現在還在讀初中,你就不肯出錢了?你這不是坑人嗎?」
面對這樣的話語,叢飛並不埋怨:「我病了好幾個月都沒有演出,所以暫時沒法付款。」
對方卻不依不饒:「什麼時候病能治好?」
叢飛哪裡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夠治好呢,結果只能不歡而散,叢飛的生命就像夜晚風中搖曳的燈火,誰也說不準啥時候熄滅。
在病重的那段時間,他還向展華實驗學校捐出了3萬塊錢,成立了叢飛獎學金,他真的是為了助學傾盡了所有,然而這樣的好人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2006年4月20號,叢飛永遠閉上了雙眼,同時捐獻了自己所有可用的器官。
在叢飛去世以後,邢丹接過了丈夫的事業,成為深圳義工中的一員,在之後的幾年裡,她像上了發條一樣瘋狂工作,企圖以這樣的方式忘記自己的傷痛,女人二十多歲正是美的年紀,但是邢丹較好的容顏永遠是那麼的素麵朝天。
可惜這樣的一對心善的夫妻,結局也驚人一致的令人嘆息,在叢飛去世的5年後,邢丹在公路上遇到了三個往過往車輛扔石頭練膽子的少年,邢丹不幸中招,第二天就宣布不治生亡,年僅30歲,她和叢飛的女兒剛剛5歲。
社會上對叢飛的善舉褒貶不一,有的網友評論的十分中肯:「叢飛忽略妻子女兒的權利,把慈善和個人利益、家庭利益對立起來,他過度行善,把自己的行善資源過度利用,竭澤而漁,把道德變成了義務,把義務變成了債務。最終出師未捷身先死,留下老母孀妻幼女,可以說,家破人亡,這不是給慈善事業塗上了悲壯色彩,令後人視慈善為畏途,望而卻步嗎?叢飛的家庭悲劇只能讓富豪們認為樂善好施是一件代價高昂的事。
而叢飛對自己的助學之舉是這樣說的:「我將自己送上了天梯,上去後卻下不來,真是無力再往上走但也沒有下梯之路。」
在叢飛的話語中可以聽出一絲絲的無奈,事實上做善事可以提倡,但是像叢飛透支自己生命一樣去做,就有點過猶不及了,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