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軍為第二艘星座級護衛艦命名「國會」號 將取代瀕海戰艦

2020-12-22 和訊

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導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2月7日發表了題為《星座級:美國海軍最新型護衛艦》的報導稱,美海軍第二艘星座級新型護衛艦將被命名為「國會」號。全文摘編如下:

美海軍最高官員、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思韋特最近公布了美海軍最新護衛艦的名稱。布雷思韋特說:「為尊重和認可(國會)及其職員在日常工作中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支持,我很高興宣布未來的一艘護衛艦將被命名為『國會』號。海軍部期待你們提供嚴格的監督和有力的合作。自從美國會在1794年批准建造美國最早的6艘護衛艦以來,國會一直是海軍實力的保證。」

星座級護衛艦讓人回想起航海時代。布雷思韋特在一段錄製好的講話中詳細介紹了「星座」名稱的來源。他解釋說,美國海軍歷史上最早的一批護衛艦是在18世紀末為保護美國商人不受巴巴裏海盜侵擾而建造的,喬治·華盛頓為其中一艘取名「星座」號。這個名字代表著「裝點我們國旗的群星,從最初國旗上圍成一圈的13顆星,到飄揚在麥克亨利堡上空的星條旗上的15顆星,再到今天在每艘海軍艦艇桅杆上飄揚的50顆星」。

從那以後,「星座」被多次用於命名美海軍艦艇(例如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2號艦「星座」號,本網注)。

在美國與其近似匹敵的對手——也就是中國——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星座級護衛艦旨在通過使美國海軍艦隊規模接近355艘來提升美國海軍的力量。要達到355艘這個數量,最大的障礙之一是金錢。

星座級護衛艦預計將執行美國海軍在成本和效率方面臭名昭著的「瀕海戰鬥艦」(LCS)原定要執行的部分任務,包括淺水巡邏和訓練等低強度任務,但也要有能力執行藍水海軍的任務。

與其他星座級飛彈護衛艦一樣,「國會」號也將執行反潛、對抗水面艦艇和小型船隻發動的群狼戰術以及保衛穿越大洋的艦隊——執行所有這些任務的成本都比較低。

資料圖片:美海軍星座級新型飛彈護衛艦電腦效果圖。(美國雅虎新聞網站)

【延伸閱讀】美媒稱美軍新型護衛艦載彈量不足 僅有32個垂髮單元

參考消息網6月25日報導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6月23日發表了題為《美國海軍最新的護衛艦無法攜帶足夠多的飛彈》的報導。一份新報告認為,美國海軍新護衛艦所配備的飛彈數量可能不足以擊敗俄羅斯和中國的軍艦。

報導稱,FFG(X)飛彈護衛艦計劃是美海軍試圖重振護衛艦(本質上相當於小型驅逐艦)的努力。美海軍希望採購20艘新型護衛艦,其中第一艘將在2020年底採購,前者要求2020財年的國防預算為這艘護衛艦撥款13億美元。

美海軍尚未敲定設計方案,不過有5家美國和歐洲的造船廠已經提出了各自的設計方案,其中包括三體護衛艦和排水量六七千噸的大型護衛艦。

美國奧斯特公司以獨立級瀕海戰艦為基礎研發的FFG(X)護衛艦設想圖。(美國雅虎新聞網)

資料圖片:美海軍伯克級飛彈驅逐艦。(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是,美國會研究服務部的報告稱,無論選擇哪種設計方案,都存在飛彈發射單元數量不足的問題。FFG(X)將僅有32個MK41垂直發射飛彈單元(VLS),它們是嵌入甲板的飛彈發射架,更像陸地上的小型飛彈發射井。

報導認為,安裝48個VLS聽起來已經足夠令人生畏,但美海軍現役的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安裝有96個VLS,這就提出了一問題,即FFG(X)到底有多大威力。

美國會研究服務部表示:「支持FFG(X)配備不超過32個VLS的人可能會說,分析表明,配備32個VLS的方案已經把敵方能力改進考慮在內了。他們可能還會說,FFG(X)除了擁有32個VLS外,還將擁有一套單獨的21聯裝「拉姆」(旋轉彈體飛彈,簡稱RAM)近防飛彈發射器,而且把VLS的數量從32個增加到48個將增加軍艦的採購成本,而這艘軍艦原本旨在以較低成本對美海軍巡洋艦和驅逐艦形成補充。」

(2019-06-25 13:27:21)

【延伸閱讀】不懼蜂群!美艦垂髮「地獄火」滅快艇群

11月12日,美海軍「底特律」號(LCS-7)瀕海戰鬥艦,在維吉尼亞州沿岸首次使用「艦對艦飛彈模塊」(SSMM),連續發射多枚「長弓地獄火」飛彈同時消滅了由多艘無人快艇組成的「蜂群」攻擊集群,成功驗證了LCS單艦同時消滅多個海上目標能力。圖為發射垂髮版「長弓地獄火」飛彈瞬間。

圖為美海軍「底特律」號(LCS-7)瀕海戰鬥艦垂髮多枚「長弓地獄火」飛彈消滅無人快艇群動態圖。

此次進行實戰攻擊測試的「底特律」號(LCS-7),為自由級「瀕海戰鬥艦」(LCS)的4號艦。自由級是美海軍兩級LCS的其中之一,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發建造(另一「獨立級」LCS則由通用動力公司研發建造),最大特點是採用了高速半滑行單船體設計,具有較強的海上高速航行性能(3級海況下,最大航速可達47節)和雷達隱身性能。

美海軍自由級(上)與獨立級(下)瀕海戰鬥艦對比圖,兩級LCS的共同優勢是,均可以根更換不同的作戰模塊,靈活適應不同的作戰需要。

作為一級噸位僅3000噸出頭的輕型戰艦,自由級的固定武器系統並不算出眾,僅在艦艏布置有一門57毫米Mk110隱身艦炮(每分射速220發,有效射程8500米,備彈400發),布置在艦艉機庫上方的2座30毫米Mk44「大毒蛇II」速射炮(每分射速200發,最大射程5100米,用於近距防禦來襲的敵軍戰機或小型快艇),以及一座21聯裝「拉姆」近防飛彈發射器,一直被美海軍詬病「火力不足」。

自由級目前在役6艘,另有7艘在建,「底特律」號(LCS-7)於2014年10月下水,2016年10月服役,圖為該艦進行高速試航資料圖。

針對火力不足的劣勢,洛馬公司推出了名為「艦對艦飛彈模塊」(SSMM)的「升級插件」,這一模塊可安裝到自由級LCS的2座「大毒蛇II」速射炮和「拉姆」近防飛彈發射器之間的模塊化區域中,「模塊」中包括2個「長弓地獄火」飛彈垂髮單元,每個單元裝有12枚飛彈(共24枚),理論上一艘LCS一次可消滅24個不同的海上(輕型)目標,大幅改善了此前「火力不足」的缺點。

熟悉「阿帕奇」武直的軍迷們,對「長弓地獄火」飛彈(編號AGM-114L)都不會感到陌生,其最初是專為AH-64D「長弓阿帕奇」武直打造的機載反坦克飛彈(最大射程8千米,可攜帶9公斤高爆反坦克彈頭),最大特點是換裝了毫米波雷達導引頭,具備「射後不管」能力,意味著多枚飛彈可同時攻擊不同目標。圖為AH-64D試射「長弓地獄火」資料圖。

AH-64D武直及斯特賴克輪式戰車試射「地獄火」飛彈並摧毀坦克的動態圖。

圖為由斯特賴克輪式戰車底盤改裝的「地獄火」飛彈發射車試射瞬間。

此次「底特律」號LCS搭載的垂髮版「長弓地獄火」,尾部加裝了燃氣舵,飛彈垂直發射後,可自行調整彈道飛向目標,作戰反應速度和靈活性較普通版有了較大提升。

圖為攻擊試驗中同時來襲的多艘無人快艇組成的「蜂群攻擊群」。

圖為「底特律」號LCS使用多枚垂髮版「地獄火」飛彈打擊後的海面景象,快艇群已被全部消滅。

「地獄火「飛彈是美軍近年來利用無人機在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葉門等地獵殺IS極端武裝和「基地」 組織恐怖分子所用的主戰武器。這種經典的反坦克飛彈也是洛馬的拳頭產品之一。

「長弓地獄火」飛彈以「攻頂」彈道即將命中坦克瞬間。

「底特律」號瀕海戰鬥艦與美國底特律市合影資料圖。

「自由」號(LCS-1)瀕海戰鬥艦與MH-60R直升機合影照。

自由級艦艏搭載的57毫米Mk110隱身艦炮特寫照。

(2018-12-18 08:30:00)

【延伸閱讀】美軍新護衛艦競標將啟動:競爭對手各顯其能 造價大幅下降

參考消息網1月29日報導 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1月28日發表題為《海軍未來護衛艦的設計備受矚目》的報導稱,在準備於今年夏天啟動公開競標之際,美國海軍正把注意力集中在其FFG(X)新型護衛艦的成本和樣式上面。

海軍海洋系統司令部FFG(X)項目負責人裡根·坎貝爾在水面海軍協會年度研討會上發表講話說,在2018年拉開帷幕的概念設計階段,海軍徵求了參與競爭的5個競爭對手的反饋意見,結果共計收到300多條改進設計和節約成本的建議,海軍採納了大約200條。

參與概念設計階段的5種設計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改進型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奧斯達(美國)公司的改進型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義大利芬坎蒂耶裡造船公司的歐洲多用途護衛艦(FREMM)、西班牙納萬蒂亞造船廠的F-100護衛艦以及亨廷頓英戈爾斯公司的改進型「國家安全艦」。

坎貝爾說,美國海軍希望在第一艘FFG(X)之後,後續每艘FFG(X)的造價約為8億美元,與2018年的計劃相比大幅下降。他表示:「我們一開始時接近9.5億美元,現在則接近8億美元。所以,該項目已經大大節約了成本。」

坎貝爾說,海軍預計其他設計也將進入詳細設計階段的競爭。有可能的競爭對手是英國航空航天系統公司(BAE)的26型護衛艦。它在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護衛艦項目競標中獲勝,這是英國多年來最成功的設計之一。

對FFG(X)的一個主要考量是邁向全艦隊通用化的系統。美海軍水面戰部門主管羅恩·博克索爾少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最終安裝在FFG(X)上的系統將為整個艦隊通用。

美國海軍還在努力獲得一個通用化的作戰系統。這樣一來,如果一名水兵從飛彈驅逐艦轉調到FFG(X)上,他就不必再接受特殊訓練,以操作一個單獨的新作戰系統。

現在,除了巡洋艦和驅逐艦上的「宙斯盾」系統外,整個艦隊的不同平臺上還有其他一些作戰系統。例如,兩種類型的瀕海戰鬥艦都運行著不同的作戰系統,一個由洛馬公司設計,另一個由通用動力公司設計。此外,FFG(X)如何實現模塊化和設計靈活性也非常值得關注。

資料圖片:美海軍「小石城」號(LCS-9)瀕海戰鬥艦下水。

(2019-01-29 11:14:53)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美海軍「星座」級護衛艦,快速敲定第二艘命名
    國會對於文件中提到的"星座"級命名給予通過,編號為FFG-62。並且很快批准了首艦"星座"號12.8億美元的建造費用,可見美國國會對其有多迫不及待。而距"星座"級護衛艦首艦命名、研究費用批准,僅一個多月後美海軍又繼續推進二號艦。
  • 瀕海艦不給力,美軍新護衛艦即將問世,建造20艘要花掉200億美元
    據美國海軍協會(USNI)報導,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斯·布雷斯溫特於近日宣布,美國海軍的新一代飛彈護衛艦FFG(X)計劃正日趨成熟,該級首艦將被命名為"星座"號,舷號FFG-62,按照國際上近乎通用的命名原則,首艦名即為艦型名,這也標誌著FFG(X)飛彈護衛艦將全部為"星座"級。
  • 美國海軍最新一代護衛艦命名,和退役航母同名,配置看齊054B
    美國海軍最近拋出了500艘戰艦的遠景規劃。但對於手頭拮据的美國來說,要從現役不到300艘主戰艦艇增至這一數據,需要靠無人戰艦和更廉價的護衛艦來完成,而最近,美國海軍最新一代的FFG(X)護衛艦首艦,已經命名,要花6年時間建造、服役,配置上,和我們未來的054B比較接近。
  • 美海軍接收第12艘「獨立」級瀕海戰鬥艦,那什麼是瀕海戰鬥艦?
    近日網上消息稱,在當地時間的6月26日,美國海軍正式接受了「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奧克蘭」號,這也是美國第12艘獨立級瀕海戰鬥艦,那麼有些小夥伴可能對瀕海戰鬥艦不是太了解。今天小編就簡單講講瀕海戰鬥艦。瀕海戰鬥艦是美國海軍為取代佩裡級護衛艦在90年代初期進行的SC-21水面戰鬥艇計劃的一部分。瀕海戰鬥艦的核心就是一個「瀕」字,是冷戰後美國海軍可能面對的戰術情景而研製的。瀕海戰鬥艦與傳統的護衛艦相比,它的打擊火力減弱了很少,並且在艦體的構建上也是用一種能兼顧高速、耐波能力與隱身性能和輕量化的高科技材料建造。
  • 詳解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美軍21世紀艦艇計劃的產物,又一科幻戰艦
    美國海軍21世紀水面艦艇計劃的產物在美國將海上戰略力量由深海轉向近海之後,陸續推出了SC-21水面戰鬥艦艇計劃,其中包括未來驅逐艦計劃DD(X),這個計劃最終發展出了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我們在538期做了介紹,第二個是新型巡洋艦計劃CG(X),這個計劃並不順利已於2011年下馬,還有一個計劃是瀕海戰鬥艦LCS計劃
  • 美海軍開始徹查瀕海戰鬥艦故障根源,造價5億的戰艦怎麼了?
    圖為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最近美國海軍戰艦又出大問題了,造價5億的戰艦竟然成為垃圾堆?對此美國海軍已經追悔莫及,原來美國海軍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故障頻發,嚴重影響了這款戰艦的任務能力,這個慘痛的教訓也讓軍方震怒,要求徹查到底,目前美國海軍已經開始徹查瀕海戰鬥艦故障的根源,那麼這款造價高達5億的戰艦到底是怎麼了?
  • 隱身戰艦的先驅:瑞典皇家海軍「維斯比」級隱身護衛艦
    2000年9月,「維斯比」級隱身護衛艦首艦「維斯比」號下水,至今已經近20年了,在當年,該級艦以科幻的外型引起很多關注,它是當時世界艦艇隱身技術的集大成者,後世出現的所有隱身戰艦,或多或少都參考了它的設計特點,稱之為「隱身戰艦的先驅」並不為過。本文將詳細給大家介紹該級艦,尤其是在隱身設計上、模塊化上的鮮明特點。
  • 美軍瀕海戰鬥艦故障頻發,美媒直接叫它「漂浮垃圾堆」
    「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是美國海軍的一型護衛艦。令美軍崩潰的是,這型瀕海戰鬥艦服役以來,故障頻發,其綽號已從「小破船」變成「漂浮垃圾堆」。 據環球網12月18日報導,美國海軍近日開始對屢屢發生動力故障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進行審查,這型戰艦一直因動力問題、生存力問題、設計缺陷等問題而飽受詬病。
  • 美海軍開始徹查瀕海戰鬥艦動力故障根源 美媒送新綽號:漂浮垃圾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美國海軍近日開始對屢屢發生動力故障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進行審查,這款戰艦一直因動力問題、生存力問題、設計缺陷等問題而飽受詬病。美媒甚至用「漂浮垃圾堆」來形容這款戰艦目前尷尬的處境。
  • 7艘俄國戰艦對9艘英國海軍戰艦,外媒:罕見大陣仗
    近來部分海域始終有些不太平,先是美雙航母戰鬥群開進了海灣地區,又是俄羅斯軍艦大編隊駛近日本近海後,又駛向太平洋。據「海軍認可」網站援引英國皇家海軍消息稱,近日,俄羅斯海軍和英國海軍在英國海域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罕見對峙。
  • 德國第二艘F125護衛艦服役!噸位相當於052D,記錄將被英戰艦打破
    6月10日,德國海軍的第2艘「巴登.符騰堡」級(F125型)護衛艦「北萊茵.威斯伐倫」號(舷號F223)服役,這種護衛艦是當今世界滿載排水量最大的護衛艦,噸位幾乎和052D相當,當然,這一紀錄很快就要被打破。
  • 「佩裡」級退役:美海軍擁有全燃全盾戰艦,艦隊中沒有了護衛艦
    美國海軍在海洋上,放眼望去已經沒有了任何對手,有全燃全盾化的龐大艦隊,就開始逐步退役滿載排水量3600-4100噸的「佩裡」級護衛艦(製造批次不同排水量不同),隨著最後一艘「考夫曼」號護衛艦於2015年9月29日退役,美海軍艦隊中已經沒有了護衛艦。
  • 科幻戰艦裡別忘了它——獨立級瀕海戰鬥艦
    軍迷朋友們肯定都聽過一句話,厲害的武器一般都有很漂亮的外形,有一艘造型科幻的戰艦大家一定見過他的圖片,他就是美國的獨立級瀕海戰鬥艦。
  • 丹麥混血艦神似071,現重新定為護衛艦,重蹈瀕海戰鬥艦覆轍
    10月19日,丹麥海軍在弗雷德裡克海軍基地舉行儀式,將2艘阿布薩隆級支援艦重新進行定級,定為反潛護衛艦。重新定級後,2艘同級艦保留艦名,舷號由L16、L17分別改為F342和F341。阿布薩隆級艦長137米,艦寬19.5米,排水量6300噸,擁有豐滿的外形與簡潔設計。首艦艦名阿布薩隆號,2號艦為艾斯伯恩.斯納爾號,兩艦分別於2004年、2005年服役。僅從外觀上看,像是我國塢登的縮小版,但是武器極其強大。丹麥海軍是模塊化設計的堅定擁躉,著名的飛魚級飛彈艇輝煌了一個時代。
  • 美國海軍祭出暴兵計劃,甩開中國狂造400艘戰艦保住全球第一
    近日,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提交了海軍2022財年的造艦計劃,而伴隨著這一計劃被一併提交國會的,還有一份沒有明確命名的、具有遠景性質的、對美國海軍未來三十年左右的時間兵力建設進行了初步規劃的海軍「2051兵力計劃」。
  • 莫得利臨走前還想辦一件影響美國海軍的大事,但沒人理他了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在因為罵「吹哨」艦長克雷澤爾「天真又愚蠢」引發眾怒以後,經歷了一周風波的美國海軍前代理部長莫得利於當地時間4月7日宣布辭職,黯然下臺。 但莫德利臨走前還打算辦兩件事:他希望將新的FFGX護衛艦命名為「敏捷」級,新的「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命名為「共和」號。
  • 美國海軍祭出暴兵計劃,甩開中國狂造400艘戰艦保住全球第...
    近日,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提交了海軍2022財年的造艦計劃,而伴隨著這一計劃被一併提交國會的,還有一份沒有明確命名的、具有遠景性質的、對美國海軍未來三十年左右的時間兵力建設進行了初步規劃的海軍「2051兵力計劃」。
  • 中國艦艇的北約代號,驅逐艦旅字輩護衛艦江字輩,山東艦代號公布
    艦艇命名一般都有規律可循,主要是以人名與地方名為主。例如,美國海軍現役的尼米茲級航母,其中8艘是曾任美國總統的名字。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則以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成員以及海軍部長的名字進行命名。俄亥俄級、維吉尼亞級核潛艇通常以「州」來進行命名,瀕海戰鬥艦則以城市以及社區進行命名。
  • 美海軍研究所:中國海軍15年後將有430艘戰艦,規模世界第一
    【航母是中國海軍建設重點】要想了解15年後的中國海軍是什麼樣,可以回溯一下前15年內發生了什麼。在這段時間裡,中國海軍下水和服役了131艘遠洋戰艦和144艘近海戰艦。因此,完全可以合理推測,今後15年中國海軍可以下水或服役140艘遠洋戰艦,取代2005-2010年間下水的部分戰艦。因此,中國海軍在2035年可能擁有270艘戰艦。中國海軍還將擁有更多潛艇,使潛艇部隊規模擴大一倍。迄今為止,人類還無法用偵察衛星發現潛艇。而攻擊型核潛艇在解放軍海軍潛艇部隊中將佔很大一部分。
  • 瀕海戰鬥艦集體趴窩,最高航速被限制在10節,海軍高層感到失望
    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小石城」號和「底特律」號的推進系統反覆出現故障,引發了對等級級設計缺陷的擔憂,這可能引發對海軍17艘瀕海戰鬥艦的關鍵部件進行返工,這將是一筆不菲的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