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軍接收第12艘「獨立」級瀕海戰鬥艦,那什麼是瀕海戰鬥艦?

2020-12-22 前哨迷彩

近日網上消息稱,在當地時間的6月26日,美國海軍正式接受了「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奧克蘭」號,這也是美國第12艘獨立級瀕海戰鬥艦,那麼有些小夥伴可能對瀕海戰鬥艦不是太了解。今天小編就簡單講講瀕海戰鬥艦。

瀕海戰鬥艦是美國海軍為取代佩裡級護衛艦在90年代初期進行的SC-21水面戰鬥艇計劃的一部分。瀕海戰鬥艦的核心就是一個「瀕」字,是冷戰後美國海軍可能面對的戰術情景而研製的。瀕海戰鬥艦與傳統的護衛艦相比,它的打擊火力減弱了很少,並且在艦體的構建上也是用一種能兼顧高速、耐波能力與隱身性能和輕量化的高科技材料建造。

對於瀕海戰鬥艦在2002年美國對其任務就有說明,它有瀕海反水面作戰,瀕海水雷對抗作戰,瀕海反潛作戰,情報的搜集、監視、偵察,本土的防衛和海上攔截,特種作戰的支持,人員和物資的輸送。因此濱海戰鬥艇就是一個快速靈活,成本低,網絡化的多功能小型艦艇。

雖然瀕海戰鬥艦的設想很好,但是瀕海戰鬥艦計劃卻被美國的媒體評價為「美國海軍有史以來最失敗的項目」,這個計劃前後耗時20年,但是因為任務,設計與裝備的不斷更改,導致這種戰鬥艇無法離開港口作戰,於是瀕海戰鬥艦,就真成為「瀕海戰鬥艦」了。

相關焦點

  • 故障頻發,美海軍展開聯合調查,瀕海戰鬥艦項目不容樂觀
    圖為在加勒比海航行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 【南方+12月18日訊】據美國媒體近日報導,由於瀕海戰鬥艦頻繁發生動力系統故障,美國海軍聯合建造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針對
  • 已經失望:美軍為何還要3000噸的瀕海戰鬥艦?因為停不下來
    【話說軍世】在美國海軍重要的新型水面艦艇的問世中,福特級航母、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DDG1000驅逐艦和瀕海戰鬥艦都是「誠意滿滿」的新艦型,不過其中後兩型的成熟度顯然不如前兩型,尤其是DDG1000已經最為重要的雷達都讓給新航母了,基本已經是被美國海軍打入了「冷宮」,而瀕海戰鬥艦也已經被證明不那麼成功
  • 前沿存在的產物,美國獨立級瀕海戰鬥艦
    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是2003年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開始設計,2008年下水的鋁質三體艦。是根據美國海軍「由海向陸」和「前沿存在」的戰略思想設計建造的瀕海戰鬥艦,該級艦將主要用於全球沿海水域作戰,是一種快速、機動、吃水淺的水面艦艇,具有高度的自動化設計,艦員編制將控制在100人以內。
  • 科幻戰艦裡別忘了它——獨立級瀕海戰鬥艦
    軍迷朋友們肯定都聽過一句話,厲害的武器一般都有很漂亮的外形,有一艘造型科幻的戰艦大家一定見過他的圖片,他就是美國的獨立級瀕海戰鬥艦。
  • 瀕海戰鬥艦集體趴窩,最高航速被限制在10節,海軍高層感到失望
    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小石城」號和「底特律」號的推進系統反覆出現故障,引發了對等級級設計缺陷的擔憂,這可能引發對海軍17艘瀕海戰鬥艦的關鍵部件進行返工,這將是一筆不菲的花銷。
  • 詳解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美軍21世紀艦艇計劃的產物,又一科幻戰艦
    ,這個計劃是這三個計劃中完成程度最好的,其產物就是本期武器大講堂的主角-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在2005年5月,洛克西德·馬丁公司建造的瀕海戰鬥艦被命名為自由級瀕海戰鬥艦,首艦自由號編號為LCS-1於次年開始建造,並在2008年11月8日服役。而由通用動力公司設計的三體船瀕海戰鬥艦首艦LCS-2,也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同時建造,被命名為獨立級瀕海戰鬥艦,首級艦為獨立號,這就是美國瀕海戰鬥艦LCS計劃的兩款戰艦。
  • 「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有多大?3100噸的滿排,10萬噸級的尾跡
    「獨立」級瀕海戰鬥艦被認為是美國海軍近年來最失敗的裝備採購計劃,近期義大利芬坎蒂尼集團的護衛艦方案中標美國海軍FFG(X)護衛艦項目就是最好的證明,顯然當初被寄予厚望的「科幻戰艦」實際表現遠遠未達到美國海軍的期望值,不然美國海軍也不會宣布提前退役首批「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的計劃。
  • 美軍瀕海戰鬥艦故障頻發,美媒直接叫它「漂浮垃圾堆」
    「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是美國海軍的一型護衛艦。令美軍崩潰的是,這型瀕海戰鬥艦服役以來,故障頻發,其綽號已從「小破船」變成「漂浮垃圾堆」。 據環球網12月18日報導,美國海軍近日開始對屢屢發生動力故障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進行審查,這型戰艦一直因動力問題、生存力問題、設計缺陷等問題而飽受詬病。
  • 從昔日香餑餑,到今天的漂浮垃圾堆,美軍承認瀕海戰鬥艦徹底失敗
    作為執行瀕海作戰任務的瀕海戰鬥艦,曾被美國海軍寄予厚望,但一路走過來,叫罵聲蓋過了喝彩聲,從以前的「香餑餑」,變成了媒體今天口中的「漂浮垃圾堆」。據環球網軍事報導,美國「任務與目標」網站12月23號報導稱,美國海軍正在調查「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潛在的設計缺陷。
  • 電影畫面感極強,美軍瀕海戰鬥艦海試,遇到大霧簡直太仙
    前不久網上曝出一組照片,照片中顯示的是美國自由級瀕海戰鬥艦聖路易斯號在美國密西根湖上進行海試的情景。那時美國溫度非常低,但是湖水的溫度卻相對比較高,因此在湖面上形成了大霧,再加上美國的五大湖區風景本就很美,聖路易斯號航行在密西根湖上有著滿滿的電影般的畫面感。
  • 廢棄「自由」保「獨立」?瀕海戰鬥艦扶不上牆,美國各方失去耐心
    美國海軍作戰司令麥可·吉爾迪上將,以及即將離任的海軍部長肯尼斯·J·布雷斯韋特共同表示,建議10艘已經服役的「自由」級全部退役,另外六艘正在建造的「自由」級則實施停工令。另外,他們二人還建議加快建造新的「星座」級護衛艦,同時購置一批更小型、更可靠的巡邏艦艇。
  • 美國艦機頻繁現身南海 又派這艘瀕海戰鬥艦來搗亂
    【環球網軍事報導】美國太平洋艦隊官方3月21日發布消息稱,3月20日,美國海軍「吉佛茲」號瀕海戰鬥艦在中國南海海域進行了航行訓練。這艘瀕海戰鬥艦近期在南海頻繁活動,還與美軍其他艦艇開展聯合行動,值得警惕。
  • 美海軍開始徹查瀕海戰鬥艦故障根源,造價5億的戰艦怎麼了?
    對此美國海軍已經追悔莫及,原來美國海軍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故障頻發,嚴重影響了這款戰艦的任務能力,這個慘痛的教訓也讓軍方震怒,要求徹查到底,目前美國海軍已經開始徹查瀕海戰鬥艦故障的根源,那麼這款造價高達5億的戰艦到底是怎麼了?
  • 美國獨立級瀕海戰鬥艦這時闖南沙,除了外形科幻有沒有真本事?
    美國在海上武器裝備領域可以說一直走在世界前沿,美軍不滿足於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打造出了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在佩裡級護衛艦退役後,打造出了外形頗為科幻的自由級和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然而美國海軍對這兩款艦艇顯然都不滿意,一個過於強調對陸攻擊,而瀕海戰鬥艦也因為缺乏對陸攻擊的重型武器而讓人覺得不倫不類。因為美國在沒有護衛艦的情況下,瀕海戰鬥艦完全無法擔任護衛艦的角色。那麼獨立級瀕海戰鬥艦,除了外形科幻有沒有真本事?根據報導,早些時候闖入南沙的為「蒙哥馬利」獨立級瀕海戰鬥艦,LCS-8蒙哥馬利號於2014年下水,2016年正式服役。
  • 美海軍為第二艘星座級護衛艦命名「國會」號 將取代瀕海戰艦
    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導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2月7日發表了題為《星座級:美國海軍最新型護衛艦》的報導稱,美海軍第二艘星座級新型護衛艦將被命名為「國會」號。全文摘編如下:美海軍最高官員、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思韋特最近公布了美海軍最新護衛艦的名稱。
  • 美海軍開始徹查瀕海戰鬥艦動力故障根源 美媒送新綽號:漂浮垃圾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美國海軍近日開始對屢屢發生動力故障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進行審查,這款戰艦一直因動力問題、生存力問題、設計缺陷等問題而飽受詬病。美媒甚至用「漂浮垃圾堆」來形容這款戰艦目前尷尬的處境。
  • 美軍新1艘瀕海艦服役 將解決令人困擾的可靠性問題
    作者署名:小新根據外國媒體《防務新聞》報導,當地時間周六,美國海軍最新一艘瀕海戰鬥艦加入現役,以解決該艦令人困擾的可靠性問題,並為今後幾年使小型水面戰鬥人員發揮作用開闢道路。據《防務新聞》報導,美國海軍第22艘瀕海戰鬥艦,也是第10艘自由級瀕海艦聖路易斯號在其同名城市舉辦的活動中受命加入艦隊。一旦全部投入使用,美國海軍將有35艘瀕海戰鬥艦。瀕海戰鬥艦再次面臨變革,其系統已經經歷了幾次調整。
  • 美海軍「星座」級護衛艦,快速敲定第二艘命名
    例如"瀕海戰鬥艦"項目。自蘇聯時代宣告結束,美國海軍就進行了一次規模不小的戰略調整,"瀕海戰鬥艦"就是調整之後的項目之一。當時,美海軍非常堅定地提出了"由海到陸戰"的口號,並且快速進入研究階段,起初美海軍對該項目非常有信心,並且進行了高調招標。
  • 瀕海艦不給力,美軍新護衛艦即將問世,建造20艘要花掉200億美元
    據美國海軍協會(USNI)報導,美國海軍部長肯尼斯·布雷斯溫特於近日宣布,美國海軍的新一代飛彈護衛艦FFG(X)計劃正日趨成熟,該級首艦將被命名為"星座"號,舷號FFG-62,按照國際上近乎通用的命名原則,首艦名即為艦型名,這也標誌著FFG(X)飛彈護衛艦將全部為"星座"級。
  • 丹麥混血艦神似071,現重新定為護衛艦,重蹈瀕海戰鬥艦覆轍
    10月19日,丹麥海軍在弗雷德裡克海軍基地舉行儀式,將2艘阿布薩隆級支援艦重新進行定級,定為反潛護衛艦。重新定級後,2艘同級艦保留艦名,舷號由L16、L17分別改為F342和F341。阿布薩隆級支援艦武備繼續採用模塊化設計,中部的武器區可最多安裝4座4聯裝魚叉飛彈模塊,3座可使用超級海麻雀的Mk 56型12單元垂髮模塊。此外,艦上還有1座127主炮、2座雙聯裝反潛魚雷發射裝置、2座GDM-008型近防系統。可是這級披著護衛艦外觀的艦艇,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戰鬥艦艇,丹麥稱之為靈活支援艦。靈活的奧妙就在飛行甲板下的大型「彈性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