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小石城」號和「底特律」號的推進系統反覆出現故障,引發了對等級級設計缺陷的擔憂,這可能引發對海軍17艘瀕海戰鬥艦的關鍵部件進行返工,這將是一筆不菲的花銷。
被調查的問題基本集中在動力輸出裝置的設計上:一個複雜的傳動裝置連接兩個馬力強勁的燃氣渦輪發動機和兩個主推進柴油機,將海水噴射出去推動船體高速前進噴射。
在瀕海戰鬥艦計劃中,有一長串問題,其中最新的一個是17艘艦艇的推進系統可能出現的相同問題。海軍高層曾多次試圖將建造計劃帶入正軌,但卻面臨著一系列棘手的挑戰,從不可靠的工程設備到開發進展緩慢的傳感器包,這些都限制了瀕海戰鬥艦的可靠性。
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的一份聲明稱,近幾個月來,在瀕海戰鬥艦「小石城號」和「底特律號」上,與「高速離合器軸承過早失效」有關的傳動齒輪問題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
底特律的傳動設備在10月份遭遇意外事故,迫使該船不得不一瘸一拐地返回佛羅裡達。隨後在運輸過程中發生了電力故障,迫使該船不得不拖進港口。這一幕被拍下並傳到了網絡上,美國海軍因此淪為同行的笑柄。
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正在對反覆出現的故障進行「根本原因分析」。
聲明稱:「正在調查底特律號和小石城號這兩艘自由級改進型瀕海戰鬥艦的裝備的材料缺陷。美國海軍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派出人員組成聯合團隊,以及原始設備製造商RENK AG,正在對這一缺陷進行根本原因分析。」
但它似乎開始成為一個更大的問題。
該聲明稱,海軍評估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將是困難和昂貴的。與此同時,在沒有給出最終方案之前,現役的瀕海戰鬥艦被限制在10節左右的龜速運行,和一艘漁船的速度差不多。
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設計,在芬坎蒂耶裡的Marinette Marine造船廠建造,該造船廠最近贏得了美國海軍下一代護衛艦的合同。根據海軍的2021年預算理由書,目前有10艘自由級正在服役,另有7艘正在建設或計劃建造中。洛·馬公司表示,他們會解決傳動齒輪的問題。
筆者估計,大概率是美國海軍花錢免災,否則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全都要變成「殘廢」。
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是在阿拉巴馬州莫比爾的奧斯特爾美國造船廠建造的一艘三體鋁製船體,採用與自由級不同的推進系統,因此不會受到這個問題的影響,這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自由級的傳動齒輪箱是一個不完美的設計方案,難以滿足苛刻的40節以上的速度要求。
如果只使用柴油發動機,這艘船的航速可以達到10到12節,但要想更快,就必須使用燃氣輪機發動機。所以傳動齒輪組是一個繞不開的死結。
一個棘手的問題
據消息人士和專家向透露,用組合裝備來修復設計缺陷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柴油和燃氣相結合的串聯推進方式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但40節的速度要求讓傳動系統達到的極限的邊緣。
如果是圖紙設計階段進行修改,也許效果會好得多,但現在才來解決這個問題,在戰艦已經設計和部署之後,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LCS可靠性的問題也引起了美國海軍高層的重視。
在今年7月接受採訪時,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麥可·吉爾迪上將表示,他致力於解決平臺的可靠性問題。對他來說,LCS的可靠性問題是美國海軍需要學習的教訓。我會問:我們真的需要一艘時速40海裡的瀕海戰鬥艦嗎?
美國造船業最近幾年來表現糟糕,事故頻發,最近連續燒了兩艘大船,一艘準航母「好人理察」號,另外一艘是福特級的二號艦,排水量超過十萬噸的新型航母。有西方學者認為,這是美國失去活力,走向衰落的內在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