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去世後,要請中國出席葬禮,中國卻用這4字回應

2021-01-13 騰訊網

說起日本的裕仁天皇,大家應該很熟悉吧。這位天皇帶著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但二戰之後,這位罪魁禍首並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反而活到了88歲的高齡。在他去世之後,日本想請中國出席這位天皇的葬禮,而我們國家用4個字回應,氣氛了日本。大家想知道這4個到底是什麼字嗎?如果想知道的話,就跟寄人一起看下去。

日本是東亞一個島國,國土面積非常的小。也正因為這樣,所以他們想發動戰爭,誇張領土,但這給其他國家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從甲午戰爭開始,日本就不斷的謀求對我國的進一步侵略,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事變。到了七七事變後,日本就對我國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

日本的裕仁天皇在日本民眾和軍隊中有很高的威望,只要是他的命令,日軍都深信不疑。他帶來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給我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這罪魁禍首就是這位天皇。

在二張結束之後,由於美國對他的保護,讓這位裕仁天皇躲過了應有的懲罰。但他一直沒有對自己發動的戰爭道過謙。在他去世之後,日本人還想邀請我國去參加他的追悼會。雖然戰爭過去了那麼久,但我國人們一直沒有忘記過。他們忘記了自己曾犯下的罪惡,而我們根本就沒有忘記過。所以,我國就用了4個字回應他們:正視歷史。

雖然抗戰已經結束了,但日本從來沒有承認過自己曾犯下的錯誤,而且一些日本人還非常的囂張,試圖掩蓋那一段歷史。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他們所做的事情是非常沒有道德的。所以他們不尊重我們,我們也根本不需要尊重他們。像南京大屠殺,這些年來,很多日本人還曾像掩蓋,他們不願意道歉,拿我們就根本沒必要去理會他們。所以,正視歷史這4個字是他們應該得到的。

日本天皇去世,想請中國出席葬禮,中國用4個字回應。對此,不知道你們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日本天皇裕仁離世,日方希望中方出席葬禮,我們回應4字
    日本對於中國造成傷害,迄今為止還停留在人們心中。自從鴉片戰爭之後,日本對於中國發動戰爭從來沒有停止過,掠奪資產和土地更是很難用數目來計算。在二戰時期,日本用殘酷手段,傷害很多中國人,而這一切幕後主謀,也是戰爭發起者日本天皇裕仁。日本天皇裕仁離世,日方希望中方出席葬禮,我們霸氣回應4字
  • 日本天皇裕仁去世時,邀中國參加葬禮,中國回復4個字讓日本大怒
    日本天皇裕仁去世時,邀中國參加葬禮,中國答覆4個字日本大怒我們很多人都對歷史感興趣,我國在近代的時候也是非常的屈辱,受了國外的欺負。
  • 日本裕仁天皇去世,向中國發出邀請,我方回復4個字讓日本皇室慚愧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對中國造成的傷害令人難以忘記,當時是日本天皇親自發布了戰爭命令。戰爭帶來了無數傷亡,老百姓流離失所。日本人還製造了令人震驚的事件。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天皇裕仁如此無恥,他把所有的罪行都歸咎於戰犯,只承認自己是被脅迫和無助的。日本天皇裕仁去世,並向中國發出邀請。我們用4個字來回應日本皇室。
  • 裕仁天皇去世時,極力邀請中國前去弔唁,中國人回應4個字
    近代的中國史,可以說是一部用屈辱和血淚鑄就的歷史。而這其中帶給我們屈辱和血淚的罪魁禍首就是二戰時期日本人對我們的侵略所帶來的。儘管中國人如此的熱愛和平共處,但是只要一提起日本,還是會有很大一部分人民對他們心懷恨意。
  • 日本天皇去世,日本邀請中國派代表出席,中國僅用「四個字」回復
    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佔領了中國東北三省,南京大屠殺,細菌戰,偷襲珍珠港等一系列戰爭幕後最大的主謀就是這個日本天皇,曾經甚至讓日軍在中國進行慘無人道的細菌戰,生化戰等,這一切殘忍的事情都是裕仁指使的。
  • 裕仁天皇死後,日本希望中方派人參加葬禮,我國強硬回應四個字
    關於這場非正義戰爭的首要戰犯,很多人都會認為是被判處絞刑的甲級戰犯東條英機、松井石根、坂垣徵四郎、廣田弘毅、土肥原賢二等人。然而客觀地說,最大的戰犯頭子卻要屬直接批准和指揮這場戰爭的日本天皇裕仁。消息傳出,無數日本民眾悲痛不已,日本政府決定舉行隆重的國葬儀式,並邀請各國元首和領導人出席其葬禮儀式。在此之前,中日兩國已經於1972年9月29日實現邦交正常化,所以這次葬禮日方也邀請中國派人參加。得知這一消息後,我國考慮到國際環境及兩國關係的長遠發展,最終同意派時任外長錢其琛參加天皇葬禮。
  • 日本裕仁天皇去世,邀請中國出席葬禮,我方霸氣回復彰顯國威
    抗日戰爭持續了14年,長期侵略和屠殺,對中國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不僅挫傷廢墟會記住這一點,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國恥,雖然戰爭最終結束於日本投降主動投降,但許多戰時帳清算尚未完成,為戰爭做錯了,日本一直不願意承認,也讓中國人十分憤怒。
  • 天皇去世邀請中國參加葬禮,我方提出一個霸氣條件,日本無奈接受
    昭和天皇,名裕仁,日本第124代天皇。裕仁是日本乃至世界最出名的一位天皇。在位期間,他一手策劃了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侵略和踐踏了中國和東南亞以及太平洋十幾個國家,戰爭席捲半個世界,導致了數千萬無辜人民的死亡。戰敗後,他首先想的也不是如何安頓國內混亂的局面,而是費盡心思地想著如何保住自己的小命。
  • 裕仁天皇去世,我國代表參加葬禮帶回一物,證明中國已經強大!
    摘要:當年我國遭遇的南京大屠殺震驚中外,而這場屠殺最大的犯人自然是日本的裕仁天皇。雖然他這一生造成了無數殺戮,他還是活了八十八年。當他去世時,日本為他舉行一場盛大的國葬,而世界各國的領導人也都被日本邀請參加這場葬禮。當時,世界各國都在揣測,中國會不會去?
  • 日本投降後,日本天皇被問:為何不剖腹自盡?天皇無恥回復4字
    在那14年裡,日本人對中國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用殘忍的三光政策對待手無縛雞之力的中國百姓。不過好在,在中國人的英勇抗爭之下,我們就是用自己頑強不屈的精神,即便是拿著小米加步槍,也可以戰敗日本人的洋槍洋炮。今天的中國依舊可以走在世界的領先地位。
  • 裕仁天皇去世,日本邀請中方參加葬禮,我方條件僅四字:正視歷史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在中國東北發動侵華戰爭,從此長達十四年的中國軍民抗日戰爭拉開帷幕。在這14年的抗日戰爭裡,中國死傷數千萬軍民,損失高達數百億美元,中華大地一片廢墟,屍橫遍野。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飽受日本侵略者荼毒的中國百姓對日本依然怨念很深。可即使面對這些板上釘釘的滔天罪行,日本侵略者們依然矢口否認自己的錯誤,還在國家歷史教科書上將這一段歷史直接篡改。
  • 1992年:日本明仁天皇成為首位訪問中國的日本天皇.
    [akiçito];1933年12月23日-)是日本第125代天皇,年號為「平成」(平成/へいせい Heisei ?)。1989年1月7日即位為日本天皇,2019年4月30日生前退位為上皇。其為昭和天皇與香淳皇后的長子,出生時稱號繼宮(継宮/つぐのみや Tsugu no miya ?),御印為「榮」(榮/えい Ei ?)
  • 日本投降後,有人問天皇:為何不切腹謝罪?天皇冷笑一聲回了4字
    我們都知道,日本軍人都信奉武士道精神,殺人時毫不眨眼,結束自己生命時也毫不猶豫。這種思潮最早流行於日本的武士階層,之後在帝國主義思想的薰陶之下,這種理念蔓延到了日本全國。很多日本軍人,在犯了錯誤後,通常不會被法律懲罰,而是自己切腹自盡,向天皇謝罪。但是當日本投降後,曾經有人問天皇:身為天皇,你為何不切腹謝罪?
  • 中國葬禮上的花圈,日本人卻用在這麼喜慶的地方
    那些擺在開業店鋪門口的花圈,乍一眼看上去跟中國葬禮上的花圈極其相似,中國遊客看著都不自覺地繞道。「家旁邊的彈珠機慶祝開業,我路過以為是出殯。」「我當時問日本朋友這是咋了嘛?很多中國大陸網友說她筆誤、無知,竟然把喜慶的「花環」寫成了辦喪事用的「花圈」,還有人甚至說她這是要謀殺親夫。
  • 中國總理和日本天皇之間,原來有這麼多故事
    ,會見日本天皇明仁,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紀念活動暨歡迎李克強總理訪日招待會並發表演講,赴北海道訪問。明仁天皇表示,很高興李克強總理在這一重要關鍵年份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希望通過此訪進一步發展日中關係。我時常回想起20多年前訪華時受到中國人民熱情歡迎的情景,至今仍然印象深刻。那次訪問讓我深刻感受到日中兩國是民心相通的。真誠希望通過兩國民眾的交往,構築兩國關係更好的未來。祝願李總理訪日取得圓滿成功。
  • 日本的天皇思想來自中國道教
    天皇是日本神道教的最高教主,是天神在人間的代表。然而,這代表日本最高皇權、神權的最高稱謂卻也是來源於道教。「天皇」一詞最早出現於公元607年建立於推古女帝時的法隆寺藥師像上,當時上面刻著「池邊大宮治天下天皇」。從那以後,「天皇」便成為日本最高統治者的稱謂,關於天皇的思想以及信仰也就漸漸展開起來。
  • 日本有八個女天皇,中國卻只有一個武則天
    父親去世後她以皇太子身份登基,改立大炊王為皇太子,可嘆她當年是瞎了眼,選了這麼一位不合適的儲君。後來因要侍奉母親光明皇太后,孝謙天皇便讓位於大炊王,經營9年的孝謙朝告一段落。母親去世後,她處境尷尬。一邊有權貴想發動軍事政變來謀害。一邊淳仁天皇也越來越不像話。
  • 中國葬禮上的花圈,日本人卻用在開業典禮
    到日本旅遊或者留學的中國人,第一次驚掉下巴幾乎都是因為花圈。在中國葬禮上用來獻給死者表示哀悼與紀念的花圈,卻被日本人用來慶祝店鋪開業。去日本留學的表妹在出發前仔細查閱了中日文化差異,做好了融入當地習俗的心理準備。但當她在日本的大馬路上看到一大排花圈準備拽著同學繞道,結果被告知只是附近有新店開張時,依然感受到了強烈的文化衝擊。
  • 森光子葬禮數千人淚別 嵐SMAP全員出席
    森光子葬禮日本天皇亦獻上哀思葬禮播放了森的生前回顧映像,曾與她合作舞臺劇《放浪記》的演員山本學致弔辭,透露了森鮮為人知的孤獨的一面。和森有著深厚情誼的傑尼斯事務所的近藤真彥等68位藝人也一同出席,對「媽媽」寄託了特別的哀思。  最愛的「母親」步向天國之旅,68個「孩子」安靜地為其送別。代表傑尼斯念出弔辭的近藤含淚表達對「母親」離開的難過和不舍:「你是日本的母親。也是我們傑尼斯眾人的母親」。
  •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問天皇:你為何不剖腹自盡?天皇只說了4字
    日軍之所以能夠堅持到戰爭完結,最大的因素就是因為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以及武士道精神,令數不勝數的日本人情緒十分高昂,甚至在戰敗早已註定的情況下,整個日本居然還做好了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