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提到,我國糧食生產喜獲『十七連豐』,這對全國人民來說,都是莫大的鼓舞!剛剛過去的一年,中國糧扛住了疫情、洪澇、颱風、病蟲害……太不容易了!我們更要懂得倍加珍惜糧食!」
1月14日,在省城山西會館體育南路店,臨近中午,服務總監李琨正忙著接待前來就餐的客人。她語速飛快,腳步匆忙,點餐時總不忘提醒客人適度點餐,避免浪費。作為拒絕餐飲浪費的積極倡導者和踐行者,李琨和同伴們幾年如一日,用實際行動兌現著承諾。她說:「確保糧食安全,既要開源,也得節流。經過全社會共同努力,節約糧食、反對餐飲浪費正成為文明新風尚。」
打一場拒絕餐飲浪費的「持久戰」,堅決對餐飲浪費說不。2020年,全省各級機關單位、監管部門、行業協會、餐飲企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的重要指示,用實際行動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持續營造「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氛圍。
省商務廳、省精神文明辦公室、省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等7部門聯合及時下發《關於在餐飲服務行業全面開展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通知》,全方位推動餐飲行業深入開展「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餐飲浪費」工作。
全省餐飲企業強化主體責任,將節約理念貫穿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餐飲行業協會發出倡議,探索制定餐飲行業公約,及時總結推廣典型經驗;機關單位、高校食堂紛紛創新舉措,推動餐飲節約常態化,形成眾人齊參與的長效機制。
餐飲企業創新服務
餐桌文明全面升級
2020年10月份,山西黃河京都大酒店「光碟行動」創新舉措亮相CCTV《新聞聯播》。酒店在每個宴會廳設置了打包臺,專門為宴會客人免費提供餐食打包袋,並主動提醒打包,宴會賓客打包率達80%,餐廚垃圾減少30%。
據黃河京都酒店管理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宴會浪費,酒店推出節約型套餐,推廣並引導客人選用;針對會議類自助餐,提醒客人勤拿少取避免浪費;針對集體聚餐,實行間隔上菜,避免碟碗滿桌、盤盤疊加。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各地餐飲企業紛紛利用微信公眾號、抖音、快手等,多渠道、多角度營造杜絕浪費的氛圍。調整經營思路,滿足顧客需求,許多酒店推出「小而精」菜品,按照就餐人數設定套餐等,適時調整菜單,滿足顧客求新、求變的消費需求。山西會館要求明檔點菜,推出分餐服務和小份菜品,主動提醒並推薦「N-1」點菜模式和光碟要求,餐尾提醒顧客主動進行打包,並免費提供打包袋。孝義帝豪酒店出臺獎勵舉措,點小份菜、打包賓客可獲贈果盤或禮品。
「制止餐飲浪費,重構餐桌禮儀。推廣公筷公勺,共創文明餐桌。」2020年11月30日,由省烹飪餐飲飯店行業協會組織的全省文明餐桌形象大使宣誓儀式舉行。當日,來自全省各地的百名代表集體喊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響亮口號,再次彰顯了我省餐飲行業杜絕餐飲浪費的決心和信心。
推行「公筷公勺」,探索創新「宴會分餐、分餐位上」聚餐模式。各地餐飲企業積極行動,推動餐桌文明全面升級。山西省飯店業商會李啟明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縮影。全社會應該動員起來,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從餐廳到家庭,從每一個人做起,從生活習慣開始,爭做節約餐食的傳播者、實踐者和示範者。」
立法保障助推節約
機關餐廳作好表率
2020年12月29日中午12時許,山西省五一路行政辦公區餐廳,正值機關工作人員用餐高峰期。
當日「厲行節約文明用餐」監督員張慧慧和王付成兩人,戴著紅袖標提前到崗履職,對該機關食堂中午11個廳局600餘人的用餐情況進行監督。
環顧餐廳四周,進門入口處、牆上電子屏、餐桌臺籤、餐具回收處等位置都標註了拒絕浪費、文明用餐的醒目標識。餅吧、面吧、燉吧、粥吧以及自助菜品區,功能分區明確、乾淨衛生。
做好引導溝通,時刻善意提醒。說話間,二人穿梭人群中,耐心介紹當日推出的特色菜品有哪些,哪些菜品建議優先取用,提醒大家少拿勤取,既要吃得好,又不能浪費。
「全面開展制止餐飲浪費以來,最明顯的變化是餐廚垃圾少了。」負責管理該餐廳的省直機關事務管理局山西飯店物業部經理趙剛介紹說,「之前,在餐具回收處,偶爾會遇到有人剩飯。經過提醒,剩菜剩飯的情況基本消失!」
「像這樣的省直機關集中辦公區食堂,全省共有12家。」省直機關事務管理局服務保障處工作人員張志剛說,「我們全力做好厲行節約、制止餐飲浪費各項工作。在機關食堂和公務接待中,始終嚴格餐飲標準,堅決杜絕用餐浪費,效果顯著。」
2020年9月30日,《山西省機關運行保障條例》表決通過,這是全國範圍內第一部以機關運行保障命名的立法。我省結合自身實際,以立法形式對機關運行保障的內涵和外延作出規定,具體涵蓋了後勤服務、會議活動、公務接待等方面。其中,明確了各級機關應當執行機關運行保障制度和標準,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建設節約型機關。
為深化餐飲節約,省直機關事務管理局所屬各集中辦公區、接待賓館酒店創新服務模式,通過深入宣傳、增設文明監督員、加強內部管理等舉措,推動餐飲節約常態化。加強內部管理,利用晨會和例會引導員工增強節約意識,狠抓後廚採購、驗收、挑揀、烹飪等環節,杜絕浪費問題發生;安排相關人員擔任監督員,分別在取餐處和收餐處監督提醒就餐人員適量取餐、杜絕浪費,節約效果明顯;根據季節變化,積極調整菜譜,計口下糧、計價下糧,嚴格一日一清點、一日一核算、一日一對帳、一日一公布,提高管理效能。
深入踐行「光碟行動」
節儉之風浸潤校園
「文明就餐,杜絕浪費。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在中北大學藝術學院2019級音樂表演一班學生馬若竹的微信朋友圈裡,他自豪地曬出了2020年所在團支部組織志願者參加校內食堂文明督導活動的照片,志願者們分組協助食堂工作人員監督、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引來大家點讚。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中北大學將「堅決制止餐飲浪費」宣傳教育活動常態化,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公告欄和桌面宣傳等渠道,力推「光碟行動」,引導師生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共同營造「節約為榮、浪費可恥」的校園氛圍。在號召「光碟行動」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日常監督管理,建立學生志願者隊伍,形成眾人齊參與的長效機制。
採訪中,記者發現「光碟行動」已成為高校新風尚,節儉之風浸潤校園。山西大學商務學院推行餐飲網點「紅黑榜」管理制度,將勤儉節約納入「紅黑榜」考核條例,對因厲行節約不力而列入「黑榜」的餐飲窗口予以處罰;山西中醫藥大學改進服務方式,提供「半份、小份、適價」服務,合理推薦菜品,增加優質菜品,減少單品分量,推動多品種自由搭配;太原理工大學深入開展「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主題宣傳教育的外場宣傳活動。通過學院廣播、LED顯示屏、懸掛宣傳標語進一步加強宣傳,做到人人知曉、人人了解。山西傳媒學院通過「山傳後勤」微信公眾號開展「美好『食』光」校園系列活動,倡導健康文明用餐新理念,將尊重勞動、珍惜糧食的意識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許多高校通過課堂教學、主題班會、主題團日、演講徵文、特色活動等形式,向全體師生傳導適量點餐、「光碟行動」的文明風尚,以老師帶動學生、讓學生影響家庭,推動節約的餐飲文化形成社會風氣。
以餐飲節約為抓手,全面推動節約型校園建設。在山西省教育廳的指導下,省高校後勤協會發出的倡儀,得到全省高校積極響應。「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如似水推沙。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省教育廳安全穩定工作處副處長李建軍說,近段時間來,高校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活動,工作落實速度快,質量也較高,全省高校人人節約、處處節約的健康文明新風尚正在形成。
本報記者閆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