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戰場》史詩品質的抗戰題材扛鼎之作,詮釋幾方交錯灑盡幾腔熱血

2021-02-23 傳媒櫻桃派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然而72年過去了,很多當年遭受日本帝國主義侵害的群體卻沒能等到一聲道歉。

前不久,一部關於「慰安婦」題材的電影《二十二》上映,再度引起了大眾對那段歷史的關注。同樣,講述了從1931年「9·18事變」到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這段時間內,發生的140多個國際大小事件的抗戰史詩劇《東方戰場》近日在廣西衛視熱播,全景式展現十四年的波瀾壯闊、全境式還原最真實的歷史。

 

東:東邊戰起西方雨,風雲來襲同仇敵愾御外敵

 

東,本意是東方,即太陽升起的方向。在《東方戰場》這部劇中則點明了兩個重要地點。

 

一是世界之東,該劇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在亞太戰場的歷史事件。

 

法西斯主義國家德國、義大利、日本等野心勃勃,用極端的方式給人類帶來深重傷害。歐洲大地戰火紛飛,亞太戰場情況同樣危急。《東方戰場》用更多的筆墨呈現了中國軍民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害,將日軍主力牢牢圈定在中國,為世界阻止德、日兩個法西斯帝國合流所作出的一切貢獻。

美國總統羅斯福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師團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把這些地方打下來。他們並且可以一直衝向中東,日本可以和德國配合起來,舉行一個大規模的夾攻,在近東會師,把俄國完全隔離起來,割吞埃及,斬斷通過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線」。

《東方戰場》對這部分歷史的還原,可以讓觀眾更深層次的體會到祖國對世界抗擊法西斯所作出的努力,加深其民族自豪感。

圖為南京受降

 

二是中國之東,中國局部抗日的起點是發生在東北的「九一八事變」。

 

2005年一個重要晚會上,時任總撰稿的劉星曾講過一席話:「在遠東軍事法庭上,蘇聯檢察官克林斯基曾講過,『如果能夠找到一個血腥的日子證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端的話,那麼1931年9月18日是最有根據的』。」

十年後,劉星把這個時間節點定格在了由他編劇的反法西斯戰爭大戲《東方戰場》裡。

圖為日軍在瀋陽外攘門上向中國軍隊進攻

 

《東方戰場》以九一八事變作為全劇的開篇,繼而開始對整段抗日過程的敘述。從東北開始,蔓延全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東方戰場的序幕被揭開,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最終摒棄前嫌聯手抗日,中國軍民上下一心,中國更與蘇美英等國結成反法西斯同盟。

 

在整個抗戰過程中,除了有戰爭的無情,《東方戰場》還將其中混雜的愛國情、戰友情、親情和愛情一一呈現,形成大我小我穿插進行的局面,刻畫出戰爭年代建立在愛國之上的真情。

共產黨員楊靖宇、趙一曼、趙尚志誓死不降的悲壯讓人感動,他們選擇用自己的信仰和生命去捍衛祖國;應採兒飾演的趙一荻,為張學良之妻。西安事變後,她回到張學良身邊,不論局勢如何亦照顧他追隨他陪伴他度過漫長歲月;「宋氏三姐妹」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分別由劉冬、袁詠儀、俞飛鴻飾演,她們姐妹情深、攜手抗日,展現出那個年代的女子豪情……因為人人都有情,所以才能無所畏懼;更因為所有的情都在愛國情之下,所以才能齊心協力將侵略者趕出國土,最終贏得勝利。

圖為宋慶齡(袁詠儀飾)與何香凝等愛國人士

 

方:多方勢力盤根交錯,紛紛擾擾側面反映歷史軌跡

 

《東方戰場》劇中不僅有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法西斯日寇等常見勢力的描述,更把偽滿汪偽政權、歐洲法西斯陣營和國際反法西斯陣營等也進行呈現,既有政黨操戈,又有國家對峙,既有漢奸走狗,也有民族熱血。橫軸線跨越整個世界局勢,以最全的「上帝視角」呈現當時錯綜複雜的博弈。

圖為溥儀,張魯一飾演

 

在如此體量宏大、人物眾多、事件龐雜的工程之下,《東方戰場》卻將這些有機而整體地完美梳理。

比如在內地抗日局勢十分緊張的時候,劇集適時把鏡頭一甩到了日本本土,直擊了普通觀眾不太熟悉的「二·二六事件」。隨後,鏡頭給到了在陝北接受國際記者採訪的毛澤東、蘇德雙料間諜佐爾格、給華盛頓發電報的美國大使以及在偽滿洲國受到日軍將領挑釁的溥儀。

一個事件,在整個世界範圍不同陣營內所引發的蝴蝶效應,都被一一帶到,蘇聯、美國、中國、日本,對同一事件的不用反應都被一一呈現。用這樣的手法,能夠讓觀眾更全面了解到世界歷史的推進過程,理解到每場戰爭爆發深層的原因。

重大辦專家沈學明曾這樣評價:「這是一部難得一見的主題積極、立意深刻、歷史含量厚重、具史詩品質的抗戰題材扛鼎之作,是對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的一次大膽嘗試與突破。」

誠然,《東方戰場》用最豐富的情感、最全面的關係網、最真實的描述再現當時戰場,具有真正的教育意義,達到超乎一般的藝術高度。

圖為中共七屆一中全會——毛澤東(黃海冰飾)

 

戰場:人間正道是滄桑,數戰役列會議展現戰爭全貌

 

    《東方戰場》作為中國首部全景回眸抗日戰爭的作品,用罕見的體量與規格講述了十四年漫長抗戰史中的140餘個史詩事件。從國內而言,早期的江橋抗戰、長城抗戰,到其後的忻口會戰、太原會戰、臺兒莊戰役、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遠徵軍滇緬會戰等重大戰役,均有呈現。從國際事件看,德黑蘭會議、雅爾達會議、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蘇聯紅軍出兵東北等,到太平洋戰爭中一些著名戰役,同樣有所涉獵。

圖為德黑蘭會議

 

日本帝國主義製造的侵華戰爭,曾經給我們的民族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從九一八事變開始,到1945年「8.15」日軍投降,歷經14年的戰爭,中國軍民在6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抗擊了240萬日軍主力,承受了3500萬人的傷亡代價,最終取得了全民族抗戰的偉大勝利。

《東方戰場》將這些厚重的歷史儘可能多地呈現,帶領觀眾領略到戰爭的殘酷和大義的無畏。

 

在壯闊的戰爭畫卷上,《東方戰場》還描繪了撲朔迷離的間諜戰: 密碼奇才池步洲、特工英雄閻寶航、百變女諜川島芳子、蘇聯遠東諜戰大師左格爾,都為觀眾展示了鮮為人知又精彩紛呈的間諜戰內幕。比如,佐爾格的書信與密報都以畫外音的形式做為情節推進的橋梁,對中國及日本兩國的國情與態勢有著毫不掩飾的分析,成為觀眾們的另外一雙眼睛,起到了精準的解剖式作用。

圖為川島芳子,葉璇飾演

 

同時《東方戰場》還有敵後戰、政黨之爭等,各個陣營的人馬輪番上場,為觀眾演繹了一部壯烈的中國抗戰史。

淞滬戰場上前赴後繼的義士,長沙焦土中的吶喊廝殺,武漢烽火中的旗幟,西北大地上的擒狼伏虎,東北林海中的孤軍輓歌,其實都在傳遞著同一種訊號:中國不會被打敗,中國人民與生俱來的民族血性決定著絕不向任何侵入勢力低頭!

圖為黃河大合唱

 

總導演路奇也感慨到:「《東方戰場》既是一部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抗爭史,更是一部中華民族民族魂的鍛造史。」

不錯,戰爭史實到今日現實,只有銘記這些歷史,才能在歲月中砥礪前行,才能持續保證民族熱血不息、祖國始終昌盛,在世界傲然挺立。

 

相關焦點

  • 江蘇衛視《東方戰場》:抗戰大劇新範式
    《東方戰場》創作上的投入和極致,保障了扛鼎之作的底氣。《東方戰場》還以大量詳實史料,站在戰略全局的高度,全面客觀地闡釋了中國共產黨在東方主戰場全民族抗戰之中擔負起中流砥柱的作用,再現了抗戰大背景下的百態人生:有共產黨浴血奮戰的系列群英譜,有統一戰線值得頌揚的民族英雄,也有歷史浮沉國際社會慷慨援助的正義之舉…… 大時代、大背景、大戰場、大命運的博弈,交織著特定環境下特定人物的家國情仇
  • 《東方戰場》正歷史視聽,耀民族之光!(第833期)
    電視劇《東方戰場》在江蘇衛視、湖北衛視開播以來,憑著氣勢恢弘的史詩篇章,精良的製作,精美的劇作,全景展現了十四年抗日戰爭的艱辛歷程,深受螢屏觀眾的推崇和喜愛。在以往的抗戰題材影視劇中,都是著眼於局部的事件或戰役,鮮少有能夠全景描寫東方戰場的作品,而《東方戰場》勇於承擔起文藝記錄歷史的使命,從國際視角出發,重演了從1931年「9.18」事變至1945年日本投降,十四年抗戰,中國人民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的卓越貢獻。
  • 《東方戰場》:「真、全、瞰、人」四字真言寫就抗戰劇王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剛剛過去70周年之際,一部氣勢恢宏的抗戰史詩劇《東方戰場》,再一次將觀眾帶到曾經的屈辱與血戰之中。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次的歷史回眸,深具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 《東方戰場》正在江蘇衛視和湖北衛視熱播。創作團隊魄力足、野心大,故事覆蓋範圍廣、內容全,最終呈現出「大而有當,全而有序」的視野和格局,成為近年抗戰題材中毋庸置疑的劇王。
  • 2015年下半年十部值得觀看抗戰劇:《東方戰場》氣勢足
    發生在抗日背景下的諜戰題材電視劇更是扎堆螢屏,爭相獻禮。2015年下半年都有哪些經典抗戰劇將播?這些抗戰劇都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亮點?以下就為喜愛抗戰題材的觀眾推薦十部抗戰劇。 1、《東方戰場》 主演:黃海冰、嚴屹寬、葉璇、俞飛鴻、袁詠儀、杜若溪、羅嘉良、劉璇、應採兒、張魯一等 播出時間:2015年8月  央視一套 推薦指數:★★★★★ 亮點
  • 《東方戰場》部分取景紅安,江蘇衛視6月23上映,未播先火獲國際認可!
    由路奇執導,黃海冰、羅嘉良、葉璇、俞飛鴻、袁詠儀、應採兒等明星領銜主演的抗戰史詩大劇《東方戰場》將於6月23日登陸江蘇衛視滋源幸福劇場。作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華誕的獻禮之作,《東方戰場》尚未開播就吸引了各方熱切關注,被觀眾譽為中國抗戰「第一劇」。
  • 《東方戰場》或將拉開抗日劇分水嶺
    史上最真實電視劇,十四年恢弘抗戰濃縮在《東方戰場》之間 作為一部重大歷史革命題材電視劇,《東方戰場》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導創作,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廣播電視臺、湖北長江華晟影視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聯合出品,是第一部全景反映中國抗日戰爭的電視劇。
  • 2019最熱血的少年英雄成長史詩,劉昊然、宋祖兒領銜演繹東方奇幻大劇
    劉昊然、宋祖兒領銜再掀東方奇幻風潮2019打造熱血少年英雄成長史詩! IP:九州系列創始人江南同名小說改編,「九州」系列扛鼎之作,網文界最暢銷的幻想小說之一,擁有千萬量級書粉,帶動效應明顯; 題材:東方奇幻,英雄養成;
  • 王祉萱《立秋》熱拍 一腔熱血走江湖
    該劇講述了在抗戰背景下,留學歸來的許凌翔(王仁君飾)在國家民族存亡之際,奮起鬥爭。率票號掌柜改革固有思想,變化傳統模式,與外來侵略者展開一場鬥志鬥勇的商戰傳奇。故事秉持「大情懷、正能量」的主旨思想,打破類似題材的思維定勢,聚焦新生代晉商群體,展現其銳意進取、勇於擔當的高尚品質和國家民族休戚與共的家國情懷。
  • 「最期待劇」《東方戰場》終開播,2億投資呈現14年抗戰全本
    千呼萬喚始出來,由劉星編劇、路奇擔任總導演、孟凡耀擔任總製片人的抗戰史詩巨製《東方戰場》於昨日登陸江蘇衛視和湖北衛視。儘管抗戰劇是國產劇很重要的一個類型,但大多還是局限於局部抗戰一隅,或者是具體的某一人物身上,像《東方戰場》這種展現中國自「九一八事變」以來14年抗戰波瀾壯闊歷史畫卷的影視作品,還是十分罕見。該劇由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廣播電視臺、湖北長江華晟影視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聯合出品。
  • 《東方戰場》:厚重歷史的另一種書寫方式
    而要做好、做新這一題材也有了更高的操作難度。正因如此,由江蘇衛視和湖北衛視聯袂播出的《東方戰場》,圍繞這一歷史事件所建構的全新審視維度、表現方式和價值取向,才令其獲得突圍同類劇集的能力——它不僅收視成績搶眼,更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鴻篇巨製」。較之傳統抗戰劇小切口的微縮劇作視角,《東方戰場》則是對這一歷史事件足本式的全面再現。
  • 《東方戰場》李沁謠化身戰地記者
    演員李沁謠  新浪娛樂訊 據悉,在江蘇衛視、湖北衛視持續熱播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東方戰場》已經入尾聲臨近收官。
  • 熱血抗戰·紅色影視放眼瞧①|電視劇《河山》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倪自放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弘揚偉大抗戰精神,這裡是紅色影視放眼瞧之熱血抗戰。《河山》是王新軍首次做導演執導的劇作,王新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拍《河山》,自己決定重新定義抗戰劇。和以往的抗戰題材劇相比,《河山》更加強調在真實的基礎上,挖掘抗戰題材本身的戲劇性和感染力。
  • 【影視題材】十二部展現中國正面戰場的抗戰電影
    《八佰》上映後,有的小夥伴會問,還有其他反映淞滬會戰的抗戰電影嗎?還有其他反映抗戰正面戰場的影片嗎?當然有,筆者這次就來介紹與正面戰場有關的20部抗戰影片,每一部對應一次會戰,雖然不能完全表現22次正面戰場重大會戰的全貌,但連在一起也算是能構成一部抗戰正面戰場電影編年史。
  • 抗戰大片《天道王》在京舉辦發布會 爆燃史詩弘揚抗聯精神
    由馮鵬任總策劃、白雪公主任製片人的重大抗戰歷史題材影片《天道王》於5月18日在京舉辦全國首映禮。著名聲樂教育家、歌唱家王淑英教授,北京啟泰文化發展集團丁楠及廣電相關領導出席了首映禮。導演苑本立攜主演陶紅、廉倢、徐敏亮相現場,暢談該片拍攝歷程及感悟。苑本立表示,這是一部表達「幸福來之不易」的電影。「國家有難,匹夫有責。電影裡,他們在阻擊外來侵略的敵人。這和我們今天阻擊新冠是一樣的。」
  • 《賽德克·巴萊》:一部熱血抗戰史詩的環球銀幕之旅
    《賽德克·巴萊》:一部熱血抗戰史詩的環球銀幕之旅   6月23日,因影片《海角七號》而廣為內地觀眾熟知的臺灣導演魏德聖打造的史詩大片《賽德克·巴萊》剛剛走下全國院線不足半月,便將登陸央視電影頻道
  • 中國戰爭電影編年史1:十二部抗戰正面戰場題材電影
    《八佰》上映後,有的小夥伴會問,還有其他反映淞滬會戰的抗戰電影嗎?還有其他反映抗戰正面戰場的影片嗎?當然有,筆者這次就來介紹與正面戰場有關的20部抗戰影片,每一部對應一次會戰,雖然不能完全表現22次正面戰場重大會戰的全貌,但連在一起也算是能構成一部抗戰正面戰場電影編年史。當然因為這裡所提及的都是電影,同題材電視劇就不包括在介紹範圍內了。
  • 《東方戰場》與普通抗戰劇有何區別?格局大、視角全、投資創紀錄
    時隔抗戰結束71周年的今天,終於出現了《東方戰場》這樣一部多維度、全視角展現抗戰史的恢弘巨製,大量的資料研究與收集,投資2億,輾轉14省取景,拍攝行程超過3萬公裡,角色演員1200餘人,包括群眾演員過萬,累計動用武警官兵4萬多人次參演等等,無一不顯示《東方戰場》的場景廣闊、氣勢宏大。
  • 這部匯集張魯一,袁詠儀等諸多明星的戰爭巨製,樹立抗戰劇新標杆
    東方戰場》,該劇匯集了包括黃海冰、羅嘉良、馬曉偉、袁詠儀、俞飛鴻、侯勇、丁海峰、侯祥玲、 周航、應採兒、葉璇、張魯一、劉璇、李子雄等眾多香港內地演員和日本,歐美演員,共同為觀眾奉獻了這部恢宏的的抗戰史詩巨作。
  • 寫實主義與平民英雄,抗戰劇《絕地反擊》的信仰敘事
    這部由北京海潤新力量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北京鸚鵡娛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及北京中富盛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殷飛執導,王新、阿麗亞、王翌舟、吳旭東領銜主演的電視劇《絕地反擊》,講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後期八路軍在魯南、蘇北抗戰的故事,該劇以強烈的寫實意識、平民書寫和信仰敘事,呈現了一部非常有正能量有故事性的史詩正劇,實現了抗日題材劇現實主義精神的回歸。
  • 民國熱血抗戰劇《熱血勇士》開播!
    他從沈嵐嵐等人身上受到革命薰陶,自願接受黨組織的領導,組織起神勇的黑旋風分隊與敵人熱血抗爭。為保護抗日救亡物資,高臨峰與製造家門慘案的白龍飛和黑龍會等展開殊死搏鬥,將敵人一網打盡。最終,加代以血洗恥,沈嵐嵐不幸犧牲,高臨峰率黑旋風分隊奔赴抗日救亡戰場,成長為一名革命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