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衛視《東方戰場》:抗戰大劇新範式

2021-02-07 廣電時評

14年壯闊歷史,10餘年劇本創作,超2億投資,800多名攝製人員,轉場30000餘公裡,武警官兵40000多人次參演,演員1200多人、群演過萬……抗戰大劇《東方戰場》創作上的投入和極致,保障了扛鼎之作的底氣。


百團大戰


為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導創作,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長江華晟影視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出品的66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東方戰場》於6月23日登陸江蘇衛視。


《東方戰場》歷經十多年劇本創作、投資巨大、拍攝製作工程浩繁、凝聚著眾多藝術家心血,劇作的問世與播出,意味著中國有了一部完整解讀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日戰爭的恢弘巨製。


關於中國近代抵抗侵略的描述中,最常聽到的是「八年抗戰」,多數抗戰影視作品也將視角集中在「盧溝橋事變」後的那八年時間裡,然而,對中國來講,抗戰遠不止8年,處境也並不是單線條的中日對抗。


七七事變


《東方戰場》講述的是從1931年至1945年,14年間中國人民和亞太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故事。該劇以日本軍國主義一步步陰謀蠶食中國為時間線索,以紀實風格的表現手法系統揭秘了日本侵華陰謀的出臺與實施,記錄了14年間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發動和擴大侵略戰爭的一系列罪惡行徑。


《東方戰場》還以大量詳實史料,站在戰略全局的高度,全面客觀地闡釋了中國共產黨在東方主戰場全民族抗戰之中擔負起中流砥柱的作用,再現了抗戰大背景下的百態人生:有共產黨浴血奮戰的系列群英譜,有統一戰線值得頌揚的民族英雄,也有歷史浮沉國際社會慷慨援助的正義之舉…… 


大時代、大背景、大戰場、大命運的博弈,交織著特定環境下特定人物的家國情仇、悲歡離合,劇情血肉豐滿,情節精彩。


重大辦專家沈學明曾這樣評價:「這是一部難得一見的主題積極、立意深刻、歷史含量厚重、具史詩品質的抗戰題材扛鼎之作,是對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的一次大膽嘗試與突破。」


東京審判


以往的戰爭劇,多以描寫發生在中國的戰爭為題材。《東方戰場》不局限於中國,從英美日德蘇中六國視角出發,力圖展示1931到1945年這十四年間的抗戰全景圖。


從開機到殺青,《東方戰場》實際投資高達2億元,堪稱史上投資最大的抗戰劇。


該劇時間跨度長、空間範圍廣、歷史人物多,涉及國際國內軍事、政治、黨派等錯綜複雜的關係,因而,題材把握難度高,拍攝製作難度大。


在拍攝方面,《東方戰場》啟用了一支精英團隊。總導演路奇率領三個攝製組、800多名攝製人員,傾力投入。為了還原最真實的歷史場景,攝製組採取了實景拍攝的手法,用路奇導演的話說就是,「故事發生在哪裡,拍攝現場就在哪裡」。


八路軍平型關大捷


2014年春節剛過,劇組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在黑龍江伊春、齊齊哈爾兩地同時開機。此後,三個攝製組一路向南,轉戰白山黑水、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分別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陝西、上海、江蘇、浙江、湖北、雲南等14個省市取景拍攝,行程30000餘公裡。


為了增強戰爭質感,再現真實的東方戰場,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協調及支持下,武警總部破例向全國14個省市武警總隊下達命令,調動武警官兵40000多人次參演。恢弘的戰爭場面,逼真的戰場效果,真正的軍人「廝殺」,加上大量高水準的動效特技,共同打造了《東方戰場》令人震撼的藝術效果。


劇集搭建了一個龐大的演員陣容:黃海冰、袁詠儀、馬曉偉、俞飛鴻、劉璇、張魯一等眾多實力明星加盟,全劇有名有姓的演員多達1200多人,群眾演員過萬人,創下中國電視劇「歷史之最」。


演員群像


為了最大限度還原歷史人物,《東方戰場》劇組定下了一條鐵律:本國演員飾演本國角色,既要形似更要神似。於是,來自日、俄、美、法、英、德等多個國家的數百名演員組成了一個龐大的特型演員陣容。

 

一大批形神兼備的外籍「特型」演員,復活了二戰時期威名赫赫的歷史人物。諸如史達林、羅斯福、邱吉爾、杜魯門、麥克阿瑟、希特勒、日本裕仁天皇、東條英機、板垣徵四郎、土肥原賢二等歷史人物,均是邀請其本國最被認可的功勳「特型演員」出演。據統計,全劇日本方面參演演員多達270人,歐美方面國際演員則達到260人。


第一個採訪邊區的美國記者斯諾(中)


《東方戰場》在江蘇衛視播出之後,歷經186天艱苦徵戰的總導演路奇感慨萬分:「《東方戰場》既是一部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抗爭史,更是一部中華民族民族魂的鍛造史。」


總製片人孟凡耀表示,《東方戰場》雖然涉及人物眾多,但保證了每一個人物的完整性,在大環境下,無論是重要人物還是小人物,每個人的行為、每個人的命運都值得關注,他們的鮮活是整部作品的靈魂所在。


相關焦點

  • 《東方戰場》部分取景紅安,江蘇衛視6月23上映,未播先火獲國際認可!
    由路奇執導,黃海冰、羅嘉良、葉璇、俞飛鴻、袁詠儀、應採兒等明星領銜主演的抗戰史詩大劇《東方戰場》將於6月23日登陸江蘇衛視滋源幸福劇場。作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華誕的獻禮之作,《東方戰場》尚未開播就吸引了各方熱切關注,被觀眾譽為中國抗戰「第一劇」。
  • 「最期待劇」《東方戰場》終開播,2億投資呈現14年抗戰全本
    千呼萬喚始出來,由劉星編劇、路奇擔任總導演、孟凡耀擔任總製片人的抗戰史詩巨製《東方戰場》於昨日登陸江蘇衛視和湖北衛視。儘管抗戰劇是國產劇很重要的一個類型,但大多還是局限於局部抗戰一隅,或者是具體的某一人物身上,像《東方戰場》這種展現中國自「九一八事變」以來14年抗戰波瀾壯闊歷史畫卷的影視作品,還是十分罕見。該劇由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廣播電視臺、湖北長江華晟影視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聯合出品。
  • 《東方戰場》:「真、全、瞰、人」四字真言寫就抗戰劇王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剛剛過去70周年之際,一部氣勢恢宏的抗戰史詩劇《東方戰場》,再一次將觀眾帶到曾經的屈辱與血戰之中。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次的歷史回眸,深具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 《東方戰場》正在江蘇衛視和湖北衛視熱播。創作團隊魄力足、野心大,故事覆蓋範圍廣、內容全,最終呈現出「大而有當,全而有序」的視野和格局,成為近年抗戰題材中毋庸置疑的劇王。
  • 《東方戰場》與普通抗戰劇有何區別?格局大、視角全、投資創紀錄
    時隔抗戰結束71周年的今天,終於出現了《東方戰場》這樣一部多維度、全視角展現抗戰史的恢弘巨製,大量的資料研究與收集,投資2億,輾轉14省取景,拍攝行程超過3萬公裡,角色演員1200餘人,包括群眾演員過萬,累計動用武警官兵4萬多人次參演等等,無一不顯示《東方戰場》的場景廣闊、氣勢宏大。
  • 2015年下半年十部值得觀看抗戰劇:《東方戰場》氣勢足
    2015年下半年都有哪些經典抗戰劇將播?這些抗戰劇都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亮點?以下就為喜愛抗戰題材的觀眾推薦十部抗戰劇。 1、《東方戰場》 主演:黃海冰、嚴屹寬、葉璇、俞飛鴻、袁詠儀、杜若溪、羅嘉良、劉璇、應採兒、張魯一等 播出時間:2015年8月  央視一套 推薦指數:★★★★★ 亮點
  • 2015年國產大劇收藏攻略:古裝劇敵不過抗戰劇?
    但事實似乎並非如此,東方、湖南、浙江、安徽、江蘇等強勢衛視紛紛在招商推介會中祭出古裝劇,包括《武則天》、《羋月傳》、《新神鵰俠侶》、《華胥引》、《花千骨》在內的十餘部「頂級大劇」競相亮相。已知的片單中,強勢衛視打出的抗戰大劇一共四部:由閆妮、張博主演的《王大花的革命生涯》被東方、安徽等衛視盯緊不放;孫紅雷、海清主演的《二炮手》被當作了江蘇、東方的跨年大戲;浙江、江蘇齊推《特種兵之霹靂火》,還有一部由江蘇備播的《勇敢的心2》。
  • 《東方戰場》李沁謠化身戰地記者
    演員李沁謠  新浪娛樂訊 據悉,在江蘇衛視、湖北衛視持續熱播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東方戰場》已經入尾聲臨近收官。
  • 《東方戰場》:厚重歷史的另一種書寫方式
    而要做好、做新這一題材也有了更高的操作難度。正因如此,由江蘇衛視和湖北衛視聯袂播出的《東方戰場》,圍繞這一歷史事件所建構的全新審視維度、表現方式和價值取向,才令其獲得突圍同類劇集的能力——它不僅收視成績搶眼,更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鴻篇巨製」。較之傳統抗戰劇小切口的微縮劇作視角,《東方戰場》則是對這一歷史事件足本式的全面再現。
  • 《東方戰場》:完整呈現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日戰爭史
    》,於6月23日起登陸江蘇衛視、湖北衛視、騰訊視頻首播。而作為發端最早、結束最晚的東方主戰場——中國戰場,在長達14年的浴血抗戰中,中國軍民在600萬平方公裡的戰區內,抗擊了240萬日軍主力,承受了3500萬人的傷亡代價。在1931年至1945年的14年間,中國共產黨堅定不移地堅持抗戰,發動並建立了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 《東方戰場》正歷史視聽,耀民族之光!(第833期)
    》在江蘇衛視、湖北衛視開播以來,憑著氣勢恢弘的史詩篇章,精良的製作,精美的劇作,全景展現了十四年抗日戰爭的艱辛歷程,深受螢屏觀眾的推崇和喜愛。在以往的抗戰題材影視劇中,都是著眼於局部的事件或戰役,鮮少有能夠全景描寫東方戰場的作品,而《東方戰場》勇於承擔起文藝記錄歷史的使命,從國際視角出發,重演了從1931年「9.18」事變至1945年日本投降,十四年抗戰,中國人民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的卓越貢獻。
  • 2014電視劇收視率盤點 江蘇觀眾最愛抗戰諜戰劇
    原標題:2014電視劇收視盤點 江蘇觀眾偏愛抗戰諜戰劇   最近,各類收視平臺舉辦的盤點2014年的制播年會不少,各影視公司紛紛喜氣洋洋領獎。從圈內人士最近熱傳的「2014年央衛視總收視率前十名劇目」來看,抗戰劇、諜戰劇一部都沒有。
  • 《東方戰場》或將拉開抗日劇分水嶺
    《東方戰場》前任發行總監曾說:「總得有人,有公司,有題材來把中國抗戰的事兒說清楚,能夠給中國的抗戰劇做一個正名,樹一個目標。」於是,不同於以往一場戰爭、一段時間、幾個主要人物的抗日劇,《東方戰場》通過全球1200多名演員的敬業表演,還原了140多個大大小小的事件,重現了1931年——1945年十四年間抗日徵戰往事。
  • 2014電視劇收視率盤點 江蘇觀眾最愛抗戰諜戰劇_新華網
    原標題:2014電視劇收視率盤點 江蘇觀眾最愛抗戰諜戰劇_新華網  原標題:2014電視劇收視盤點 江蘇觀眾偏愛抗戰諜戰劇   最近,各類收視平臺舉辦的盤點2014年的制播年會不少,各影視公司紛紛喜氣洋洋領獎。從圈內人士最近熱傳的「2014年央衛視總收視率前十名劇目」來看,抗戰劇、諜戰劇一部都沒有。
  • 《東方戰場》史詩品質的抗戰題材扛鼎之作,詮釋幾方交錯灑盡幾腔熱血
    同樣,講述了從1931年「9·18事變」到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這段時間內,發生的140多個國際大小事件的抗戰史詩劇《東方戰場》近日在廣西衛視熱播,全景式展現十四年的波瀾壯闊、全境式還原最真實的歷史。從東北開始,蔓延全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東方戰場的序幕被揭開,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最終摒棄前嫌聯手抗日,中國軍民上下一心,中國更與蘇美英等國結成反法西斯同盟。 在整個抗戰過程中,除了有戰爭的無情,《東方戰場》還將其中混雜的愛國情、戰友情、親情和愛情一一呈現,形成大我小我穿插進行的局面,刻畫出戰爭年代建立在愛國之上的真情。
  • 《東方戰場》:橫縱雙線寫歷史,中流砥柱驅日寇
    江蘇衛視、湖北衛視熱播的《東方戰場》已經憑藉其遼闊的視野和細膩的筆鋒,深深地抓住了一大批電視觀眾的心。也許一開始人們是被其精良的製作所吸引,但隨著一集集的推進,觀眾們開始體會到這部曾獲得「優秀劇本創作獎」的大劇的深層魅力。
  • 江蘇衛視招商會除了拿下18億級超級大劇,還有哪些賣點?
    10月30日,江蘇衛視2018年度招商會在南京聚「荔」綻放,重磅發布了新一年度的大劇謀篇、綜藝藍圖,以及誠意為品牌客戶度身打造的營銷解決方案。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副臺長、江蘇衛視總監任桐表示:「江蘇衛視能擁有今天的成績,與江蘇廣電『責任塑造形象,品質成就未來』的辦臺理念密不可分。」
  • 雙十一晚會收視:江蘇衛視超湖南衛視,東方衛視浙江衛視內耗墊底
    隨著五大衛視四臺購物晚會落幕,才正式宣告又一年的大型購物節結束。剩下的日子,大家是一方面享受收快遞的滿足和快感,另一方面是糾結囊中羞澀要節衣縮食,準備下次大假大節再嗨淘。,也不如其他衛視財大氣粗,請的明星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沒有競爭力,所以這些年在五大衛視裡面,不僅沒法與湖南衛視媲美,甚至也沒法和浙江衛視東方衛視抗衡,之前一般都位列第五,之前甚至都沒有電商贊助辦雙十一購物晚會,這次不僅有晚會,還闖入前三,所以意外。
  • 年終招商會兩大「極端」:北京衛視11部大劇,東方衛視僅有5部
    》《雪中悍刀行》《大宋宮詞》《我待生活如初戀》《在不安的世界安靜地活》《幸福到萬家》《光榮與夢想》《小捨得》《也平凡》等11部大劇名單,驚嘆全網。在一起》已確定東方、浙江、江蘇、廣東四大衛視聯播,在此之後,《瞄準》《大江大河2》預計將陸續接檔東方衛視黃金檔。
  • 9月1日起娛樂節目停播5天 抗戰劇成螢屏主流(圖)
    電視劇方面,諸多抗戰劇將成為螢屏的絕對主流,一些衛視甚至將在22:00時段播出抗戰經典劇。「大閱兵」則將在9月3日早上進入直播。央視90多路機位直播「大閱兵」按廣電總局的相關部署,9月3日7點起,包括央視新聞在內的各大頻道將陸續進入到「大閱兵」直播,各地方衛視也將全程轉播。
  • 四大限定團跨年夜:R1SE在東方衛視,兩大女團在江蘇衛視
    2020年已經沒有幾天了,各大衛視的跨年晚會, 都在進行最後的彩排工作。各大衛視的表演陣容已經陸續公布,四大限定團的安排也都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