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宮鬥,意義何在?

2021-02-10 秦朔朋友圈

關注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186篇原創首發文章

近段時間上線的古裝劇很火,火到了扎堆的程度。前有《武動乾坤》和《延禧攻略》,後有《如懿傳》與《天盛長歌》,足以讓追劇者目不暇接、耗光心力。依我之愚見,如若不是因為銀幕之外現實世界的熱鬧也不少,它們或許還能更火一點。

非要將這幾部電視劇分門別類,挑出親疏遠近,那自然是《延禧攻略》與《如懿傳》看上去更像近親。相較於另外兩部古裝劇,聚焦「乾隆年間後宮那點兒事兒」的清廷辮子戲的IP感自不用說,您看那些個演職員表,光是清一色的妖嬈嫵媚勁兒就擺明了她們是來認真「宮鬥」的。

宮鬥主義

《如懿傳》這檔令追隨者深感「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清宮大戲在8月20日終於撕下面紗,與勢頭正勁的《延禧攻略》爭一爭觀眾的寵。跟戲裡演的一樣,冤家必須路窄,網絡馬上出現《延禧攻略》簇擁者撰寫的批判類文章,題目起得還頗有幾分姿色——「《如懿傳》,我勸你別玩愛情,認真宮鬥」。

何為「宮鬥」?百度百科的解釋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是單指後宮爭鬥(即不包括政鬥、王府鬥等)。負責任地說,市面上能火起來的宮鬥劇都是狹義的,譬如「天生脾氣暴、不好惹」的魏瓔珞擔當扛把子的《延禧攻略》。

廣義的誰看啊?二月河小說改編的清宮戲裡,陳道明飾演的愛新覺羅·玄燁把一乾屍位素餐、貪贓枉法的國家幹部罵得狗血噴頭,聽完之後你都懷疑康熙爺是民選的領導人,可今天的觀眾愛看嗎?張黎那部《大明王朝1566》儼然「廣義宮鬥」集大成者,一部劇拍出了《萬曆十五年》前夜的即視感,拍出了集權政治的腐朽邏輯,可今天的觀眾又愛看嗎?

正因為「宮鬥主義」是一種純粹的、脫離了高級趣味的「主義」,所以即便不認真宮鬥,「罪過」也當真不大,因為事情本來就不夠嚴肅。總不能只要嚴肅地做一件娛樂的事情,這個娛樂到頭來就不再是一樁娛樂,而成為一種嚴肅,那你讓真正嚴肅的事物往哪兒擱呢?

 「延禧」有何攻略?

作為宮鬥劇裡的典型,《延禧攻略》既是大型宮廷勵志塑料姐妹花撕名牌劇,又是不穿越勝似穿越的新時代女性職場劇,它確實像一匹斜刺裡殺出的黑馬,出人意料地搶光了由周迅、霍建華主演的《甄嬛傳》姊妹篇——《如懿傳》的風頭。

我最先聽到的說法,便是靠抄襲上位的編劇於正終於貢獻了一部良心好戲,值得觀眾對他刮目相看。這裡先不談《延禧攻略》為什麼能成功地囊括收視與口碑,這個輿論的邏輯首先就是有問題的——你說這部戲才是良心戲,才值得觀眾對他刮目相看,那他之前拍的都是些什麼?如果他之前拍的壓根不值得觀眾的期待,那麼市場為什麼容他撐到今天?

這種感覺就像是一位主力前鋒聯賽前20輪碌碌無為,第21場卻獨中三元,媒體選擇性地忽略了碌碌無為,只拿獨中三元說事。問題在於,如果你是教練,敢把20場不進球的前鋒繼續扔到第21場,等待著他突然爆發然後被輿論一陣猛誇嗎?在中國足球裡你都找不到這麼荒誕的劇情。

就算今天的觀眾對《延禧攻略》已經入迷,入迷到對照著《如懿傳》乃至於對照著《還珠格格》來一一檢索「今天的誰是當年的誰」,我仍要問一句,《延禧攻略》真的良心嗎?魏瓔珞橫行宮闈的一手「現世報」如神明護體一般屢試不爽,互懟劇情的節奏緊湊與錯落有致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吃瓜群眾心中的加分項,但它的劇情越發展到後來就越「喪屍」、越神經質:反派拉開架勢作惡根本不需要理由,只要能製造衝突就算不辱使命;反派不夠用了,正派就像打了興奮劑一樣地強行黑化,毫無徵兆地與盟友互撕。

以上簡直就是為宮鬥而宮鬥。

這還不算,力挺者還能這麼總結呢——「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問題是大家和平相處、適可而止、得饒人處且饒人,就都沒利益了嗎?非要搞得零和博弈才是歷史唯一歸宿嗎?看看人家劉恆編劇的《少年天子》(2003),裡面的反派都這麼勸反派:老想著爭名逐利,凡事貪最大的,沒有一個有好下場!人家不來「你死我活」的那套,一點兒沒耽誤劇情往下推進。

審美失衡世

有道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看過李少紅執導、鄭重編劇的《大明宮詞》(2001)之後,我便難以再接受格調氣韻低於它的宮廷劇的模板,包括七年前的那部《甄嬛傳》。我很慶幸自己的審美在舊時光中被如此慣壞,它使我不至於在這個汙穢肆虐的當下「認廢為寶」或是「議寶為廢」。非要讓我對前面列舉的這四部劇做個推薦序列,大致是《武動乾坤》居首,《如懿傳》其次,《天盛長歌》為三,《延禧攻略》墊底。

把《武動乾坤》放在首位,是因為它的導演是「神劇量產者」張黎,至今都在期待張黎那部早就拍完、早就拿到許可證但是一直沒能上線的《孔子春秋》。把《天盛長歌》放在《如懿傳》後面,不是因為我不討厭「辮子戲」,而是因為我對於架空歷史的題材更不感冒。把《延禧攻略》排在最後,則是因為市面上流傳的那些「瘸子裡挑將軍」的優點,未能構成對我的說服。

一種評論說《延禧攻略》裡的青年演員演技都還不錯,感覺不光是靠顏值。好,假設這個觀點有道理,我們來想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看劇到底是來看什麼的。是幫助職業的選角導演來考量年輕一代的偶像演技好不好的,還是來看這部劇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的?我覺得答案得是後者。

沒演技的那就不是演員,若觀眾因劇中演員普遍是有演技的,就去肯定這個劇不錯,這個標準是不是有些過低了?到頭來觀眾只是衡量了一圈青年演員的演技,卻無法從故事本身提煉出真正有價值的內容,那這個過程也真的挺浪費生命的。況且,這些演員的演技和真正的演技派比,是否仍是兩件事物?看看安藤櫻在《小偷家族》裡的那通哭,這些受褒揚的年輕人是否做得出來?是否理解得出來?

我以為,一個不給年輕人機會的社會是沒有指望的,一個熱衷於誇讚年輕人的社會同樣是沒有指望的。一個人受到讚譽應該是因為「做得好」,而不應該僅僅是由於年齡取得豁免權與雲梯。有位影評人說得在理:「你讚美這些人,就是侮辱那些埋頭耕種的人,那些在黑暗中仍能閃光的人,就是在侮辱人最應具有的尊嚴與動力。」把「演技」二字奉送給那些不會表演並且害怕表演的面孔,正是我們這個社會每天都在做的事。

還有一種褒揚《延禧攻略》的意見在於,它有女權主義的味道,蘊含了女性意識覺醒的苗頭。可問題是,《延禧攻略》繞開了無數女性為了取悅一個男性而相互殘殺的老梗了嗎?顯然並沒有。當魏瓔珞把後宮變成職場,和皇帝情人玩情侶技倆的時候,你跟我說她是抵抗皇權的孤獨鬥士,未免太過高抬。

所以,我更同意那個觀點——於正和咪蒙、新世相等當代情緒販子一樣,端來的不過是一碗用料更雞賊的毒雞湯。他知道世人只愛聽想聽的,只能聽懂自己從前就能懂的,故而從不高深,只是用「故作高深」的姿態一面說世人想聽的,一面做世人不敢做的。

說句「政治正確」的話——人民群眾愛看宮鬥,宮鬥就是最大的意義。只是,這樣的意義,難免現世荒誕、晚景悽涼。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qspyqswhz

投稿、內容合作、招聘簡歷:friends@chinamoments.org

相關焦點

  • 一分鐘穿13條內褲.......請問意義何在?
    額....請問意義何在?難道站著穿不會更快麼?為什麼要跳起來穿?最近一名為科瓦爾的女網友在推特發了兩張圖,名為《我發的貼和男友發的貼》,獲得了20萬點讚
  • 錦繡南歌:她是全劇唯一認真宮鬥的人,但其實真的沒必要
    《錦繡南歌》的女二號是由關雪盈飾演的沈樂清,她不僅也是沈家的女兒,她還是全劇唯一認真宮鬥的人,但其實真的沒必要。沈樂清本來是沈庭璋將軍的侄女,但是因為她父親戰死,從小就收養在自己身邊做女兒。再加上沈庭璋的親生女兒也就是沈驪歌從小丟失,沈家一家更是將她當做是親生女兒一樣寵愛。
  • 人多出去走走的意義何在?
    看到朋友曬圖又是去某某某旅遊了,心中是不是羨慕不已,再看看頹廢的自己不免嫌棄,可嫌棄歸嫌棄,有時候覺得每天自己工作累得要死,休息只想回家葛優躺,出去走走能有什麼意義,賺不到錢還花錢,你是不是也是這樣想的?那麼人多出去走走的意義到底何在?
  • 光遇:官方的投票意義何在?八個選項被流局,拿玩家當猴耍
    光遇:官方的投票意義何在?八個選項被流局,拿玩家當猴耍前言:大家好,我是喜歡玩遊戲、聊遊戲的孟婆小叔。
  • 聯合抵制於正郭敬明,意義何在?
    長期以來,資本和平臺主導生產的什麼宮鬥啊,甜寵啊,撕逼啊,這些文化內容已經引起了觀眾的不滿。這些觀眾的不滿也是內容從業者的不滿。這種不滿在這個節點上就爆發出來了。」汪海林說。意義何在?對於這次聯名抗議,許多業內人士都持悲觀態度,認為其意義聊勝於無,既不可能撼動於正、郭敬明二人在圈內的地位,更無法造成什麼實際損失。「頂多膈應一下他倆的心情。」一名製片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 家長:如果老師像鍾美美所模仿的那樣,孩子上學的意義何在?
    這就是孩子上學的第一個意義:反面意義!如果一個孩子,在家裡,父母對他的教育缺失或不良;在學校,又遇到了一個乃至幾個言行不那麼盡善盡美的教師,那他上學的意義何在?一人一世界,一念一意義。觀者以善意為立足點與出發點,自然學習別人的優點,每天看到別人的長處。這樣,學著學著,自己慢慢進步,漸漸地就成了優點的集大成者。這就是學習的正面意義了。
  • 地獄邊境LIMBO結局意義何在 遊戲結局全解析
    地獄邊境LIMBO結局意義何在?遊戲結局全解析。確實,很多玩家對於遊戲中所包含的意義不是特別的了解。接下來就和18183小編木子一起來看看吧。
  • 原來變身美妝博主才能認真宮鬥?
    雖然沒有大煙燻也沒有姨媽色,但是海蘭的認真宮鬥妝依舊高級到不要不要的。就連《如懿傳》官博也調侃道:學美妝教程——認準延禧宮!今天就跟海豹君一起看看海蘭小天使的認真宮鬥妝都做了什麼變化吧!  認真宮鬥妝改變第一彈:   水光感底妝→啞光感底妝
  • 【雜談】我們平時觀看的寶可夢動畫它的意義何在?
    圖 最新寶可夢動畫《寶可夢旅途》寶可夢動畫的意義何在?那麼寶可夢動畫的意義何在?首先,讓我們把目光倒回寶可夢動畫放映最初的年代。初代寶可夢動畫於1997年4月1日開始播放,最初的動畫即《寶可夢無印》是以《紅/綠》和《金/銀》的遊戲為藍本而展開的。製作寶可夢動畫這一企劃最初是因為寶可夢的高人氣吸引了小學館的關注,1996年8月,小學館提出了要為寶可夢動畫化的計劃。
  • 靠摳圖同臺賣情懷到底意義何在?欺騙觀眾嗎?對觀眾的尊重在哪裡
    既然不能真正同臺,靠摳圖同臺賣情懷到底意義何在?欺騙觀眾嗎;零容忍,江蘇衛視為了賣情懷把全國觀眾都欺騙了!本文文字原創首發,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明明就是賣情懷,可還是假的,通過摳圖,這種合體有什麼意義?意義何在?既然不能合體,那這種所謂的假的合體,只是為了保證收視嗎?這對觀眾來說,意味著什麼?這種摳圖合體的,還不如自己在家裡拼圖了?你們怎麼看呢?我們想看的是真人的合體,這也是一種尊重,對情懷的尊重,對觀眾的尊重!真的是太氣憤了,你們怎麼看?
  • 高校畢業典禮僅限畢業生代表參加,畢業典禮的意義何在
    那如果高校畢業典禮都僅限畢業生代表參加,那試問畢業典禮的意義何在呢?參加畢業典禮,是畢業生的權利也是學校的責任。對於廣大畢業生來說:畢業典禮是高校畢業生的最後一課,誰都不願意缺席,留下遺憾,畢竟一個人的一生只有這麼一次機會。對於高校來說,理應為學生創造條件,而不應以時間、場地等原因,只讓畢業生代表參加。
  • 《未知的餐桌》儘管沙溢很討喜,居民依然不自在,節目意義何在
    這次的蹭飯沙溢和鬱可唯一組,沙溢還和往常一樣健談,然而,儘管沙溢很討喜,居民依然不自在,節目的意義到底何在?《未知的餐桌》這檔節目的意義到底何在?相比嘉賓約飯成功,其實他們失敗了才更有意義。雖然小嶽嶽和秦昊沒有約飯成功,但是他們這頓飯反而是更有意義,因為他們在那麼晚約到的人肯定是最需要得到溫暖的人。
  • 學習完成功模式之後,加盟的意義何在呢?
    疑問是:到學習完成功模式之後,加盟的意義何在呢?只剩品牌知名度嗎?如果不是,那加盟主繼續加盟總部合作的目的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真的很尖銳,反過來說,這個問題,卻是選擇加盟總部時,一個非常非常關鍵而且重要的問題!很多人加盟,都是看到新聞報導,生意爆紅、排隊,然後就去加盟!
  • 量產晶片對我們的意義何在?
    量產晶片對我們的意義何在?】中芯國際目前量產14nm工藝,並且給華為量產了麒麟710A處理器,這款處理器使用的就是14nm工藝。對於我們來說,麒麟710A處理器的出現,確實彌補了華為的處理器目前代工主要問題,也能夠暫時解決,一些低端處理器的需求,這確實是中芯國際量產華為處理器的意義所在。
  • 臺灣人對《延禧攻略》的瘋狂程度,比高貴妃宮鬥都認真
    最愛追大陸劇的小S當然會被問到是否在追《延禧》,小S不僅追,還說自己想挑戰魏瓔珞的角色隨意換一個臺,也有主持人在聊《延禧》有人說,《延禧》的前半段,恐怕只有高貴妃在認真宮鬥臺灣電視臺對《延禧》抽絲剝繭分析的程度,比高貴妃都認真,甚至請歷史學家來講清代滿族女子的妝容和電視劇的異同
  • 年薪15萬,努力10年才150萬,人生意義何在?學會破局才會有出路
    有網友私信向我請教:年薪15萬,努力10年才150萬,天天累死累活人生意義何在?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講了我朋友的故事:朋友是一名公務員,25歲參加工作,他曾粗略估算了一下,從參加工作到退休,這輩子估計全部工資能到400萬左右。
  • 終極提問:人生的意義究竟何在?
    但事實卻是, 並非每個人都會去追問自己人生的意義。那麼, 究竟是在什麼樣的情境下, 一個人會開始思考和追問人生的意義呢?之前, 我寫過一篇關於新冠疫情的總結文, 裡面寫到,很多人都是在疫情發生後第一次認真思考人生的意義。
  • 另類宮鬥:《宮鬥不如養條狗》《爭寵這技能》《妃嬪這職業》
    網絡素材,侵權必刪小編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些另類的宮鬥文,比如《宮鬥不如養條狗》《爭寵這技能》《妃嬪這職業》,各位主角們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宮鬥,不不不,我是文明人,不宮鬥,主角一:我要回家餵我的狗;主角二:我要把爭寵這技能點滿用在皇上身上
  • 《吐槽大會》頻頻翻車,這樣的綜藝意義何在?它究竟還能走多久?
    這樣的節目意義又何在,難道只是為了娛樂。為了娛樂而娛樂的節目,究竟還能紅多久,走多遠?答案有目共睹。
  • 非洲夢之隊喜獲強援,中國男籃最後的倔強意義何在?
    非洲夢之隊喜獲強援,中國男籃最後的倔強意義何在?丁威迪加盟尼日尼亞的做法值得學習,中國男籃的出路在哪裡?林書豪或許,是什麼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