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回家吃撈麵去吧!」這是天津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家裡有喜事或順利地躲災避禍時的常用語。天津人自古就賦予了麵條喜慶的彩頭,無論逢年過節、娶媳婦嫁閨女,還是過生日搬新家,有時就連大病初癒或出差歸家,天津人都要吃頓撈麵以示慶祝。
喜慶的撈麵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於是愛吃會吃的天津人就把這尋常的撈麵發展成津門獨有的撈麵席,一直沿襲至今。在大部分外地人印象中,吃撈麵就是為了將就吃個飽,沒什麼檔次可言。但在天津吃一頓撈麵講究可就多了去了,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
撈麵席
天津早年間的撈麵席也分為傳統面席和高級面席,傳統面席包含四冷葷、四炒菜、四面菜、四面碼、紅白兩面滷,如果是喜壽麵席,面碼還要帶紅粉皮以示吉利喜慶。高級面席包括四冷葷、頭菜、四炒菜、四面菜、四面碗、四面碼、紅白兩面滷,再加上紅粉皮。
撈麵席並不是像滿漢全席那種固定好的一席菜,它最講究的地方還是在於隨著季節更迭而變換菜色,無論炒菜還是面碼,都是什麼鮮吃什麼,什麼應景吃什麼,讓吃主們百吃不厭,常吃常新。
據民俗學者、食文化研究專家由國慶介紹,相傳最早的撈麵席的由來是這樣的:天津衛著名飯館八大成中的聚慶成飯莊老闆程煥章和義和成飯莊老闆畢文煜,共同投資在南市聚慶成原址籌建了號稱津沽八十大飯莊之首的先得月飯莊,合併後推出了天津正宗風味的撈麵席,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把津城百姓的尋常撈麵搬上了大雅之堂,受到當時大戶人家的厚愛,成為了當年商務宴請的主要宴席之一。
四碟撈麵
撈麵席高端顯赫用料名貴講究,但平常百姓日常吃就略顯奢侈,於是平民化的四碟撈麵就走進了千家萬戶,並且一直延續至今。這四碟撈麵顧名思義,其特點就是用四碟炒菜來拌麵。
四碟炒菜包括鮮美的清炒蝦仁、鮮軟的炒雞蛋、鮮香的肉絲炒香乾、酸甜的糖醋麵筋絲。天津人吃清炒蝦仁講究用遊水活蝦現剝出的蝦仁,因為它飽滿肉甜。炒香乾要選用北門外老字號的「孟」字香乾,它口感鹹香有嚼頭。這道菜出鍋前還要加上少許鮮韭黃或嫩韭菜。此外糖醋麵筋絲的麵筋絲必須是新油炸的,然後把糖醋汁澆在酥脆的麵筋絲上。當然更高級的還有烹製熘魚片、櫻桃肉、金銀絲、官燒魚條、燴海參等配麵條吃的。
撈麵滷
天津話俗稱滷子,無論撈麵席還是四碟撈麵,這可是必不可少的。滷子的內容豐富多樣,可謂是鐵打的撈麵流水的滷,春季有鮮美可口的皮皮蝦滷,夏天有清涼爽口的麻醬和花椒油滷,到了中秋又有應景的蟹肉滷,此外還有不分季節都常吃的三鮮滷、麵筋滷、西紅柿雞蛋滷等等,熱氣騰騰,鮮鹹可口。
一般來說吃四碟撈麵或撈麵席,也就盛一碗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的面,因為澆上滷子,加上炒菜再配上菜碼,碗中就冒尖了,也難怪很多人吃四碟撈麵直嘆眼大肚子小了。另外,在吃撈麵的過程中,天津人不會一直勸你多放滷子,也不會勸你多吃四碟菜,而是一個勁的問您:「夠鹹淡嗎?」言外之意就是讓您多放滷子,多吃炒菜。
撈麵的菜碼
無論是高大上的撈麵席,還是家家會做的四碟撈麵,菜碼都是重要的一個環節。所謂菜碼就是用時鮮蔬菜相佐拌麵,將白菜、黃瓜、豆角、土豆、青蘿蔔、水蘿蔔、胡蘿蔔、蒜苗、菠菜、綠豆芽、韭黃等一律切成五釐米左右長的細絲,而且還要配上煮青豆、煮黃豆等等,越全越好,這樣的菜碼吃撈麵才夠檔次。
據網上傳言,如果你問一位天津人哪裡的撈麵最好吃,他一定說是自己家的撈麵最好吃!如果有天津人請你到家吃撈麵,這可是難得的機會,因為每家幾乎都有自己做撈麵的絕活,不是炒菜地道,就是滷子拿手,您就別客氣了,甩開腮幫子吃吧!
附:四季撈麵席菜單
春季撈麵席:
四面碼:幹窩面一桌 三鮮滷及原湯一碗
四炒菜:炒晃蝦仁 桂花乾貝 溜蟹黃 蒜籽燒魚丁
夏季撈麵席:
四面碼:紅白滷雙上 燒海雜拌 奶汁燴全丁 炒伊府麵 清湯汆三片
四炒菜:鮮豌豆炒蝦仁 炒龍鳳絲 紅燒乾貝 白崩梭魚丁
秋季撈麵席:
四面碼:伊府麵 三鮮滷 三鮮湯一碗
四炒菜:炒青蝦仁黃瓜 炒河蟹肉 軟溜魚扇 銀針麵筋絲
冬季撈麵席:
四面碼:抻條面 代汆滷火鍋銀魚
四炒菜:炒玉帶蝦仁 韭黃銀針麵筋絲 溜紫蟹 桂花魚骨
素撈麵席:
燴素冒 溜南北焦炒麵筋絲 燒雙菜 醬豆腐素滷 果子香菜 真素滷 配四面碼 幹窩面一桌 原湯一碗
(以上全部內容來源於網絡,不代表天津足球博物館立場,特此聲明)
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小字天津足球博物館
進入界面後點擊「關注」即可訂閱
點擊「查看歷史消息」,領略更多資訊
訂閱號:天津足球博物館
微信號:TianJin-FM
天津足球博物館 ☆ 微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