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少年賴寧見義勇為的精神為什麼會過時?他的父母現狀如何了?

2021-01-09 小飛說文化與歷史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英雄少年賴寧的故事,1988年3月13日,賴寧的家鄉發生了火災,賴寧得知後,第一時間衝了上去,他為了儘可能的保護國家財產,不惜赤膊上陣和火災抗爭,最後15歲的賴寧葬身於熊熊大火,壯烈犧牲,隨後國家開始號召全國,鼓勵民眾學習「賴寧精神」,賴寧的名字也就傳遍了大江南北,但大家發現沒,近幾年有關賴寧的宣傳紛紛開始過時,00後的很多孩子們壓根都不知道賴寧是誰,那麼為什麼英雄少年賴寧見義勇為的精神被逐漸淡化了呢?過了三十多年他的父母親生活現狀是如何呢?

為什麼賴寧見義勇為的精神會過時?

在21世紀之初,關於賴寧的畫像、課文陸陸續續被各地移了出去,學習賴寧精神也就慢慢開始過時,原因也很簡單,在賴寧剛剛去世後,賴寧的父母經常參加賴寧事跡巡講,但兩年後發生了一個重要的轉折,1991《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正式頒布,在其中關於要不要引導未成年人見義勇為,要不要學習賴寧精神成為了社會上討論最激烈的話題,在2004年《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再次實施後,中國各地的學校開始了陸陸續續摘除英雄少年的畫像。

也有人認為賴寧本身就是個孩子,並沒有多大的能力去改變什麼,特別是在救火這種危險的事情上,小孩子應該首先保護自身安全,而不是一昧的奮不顧身,畢竟命只有一條,賴寧的這種行為不僅不應該得到大力宣揚,反而還應該被當作反面教材來批評。

或許有一天賴寧不會出現在學校的課本和牆上,但在賴寧的家中,他的父母永遠為賴寧留著一席之地。

賴寧父母近幾年的現狀

賴寧去世後,沒幾個月他就被國家授予「中國少年先鋒隊小主席」「全國十佳少先隊員」和「英雄少年」等各種榮譽稱號,特別是到了賴寧出殯的那一天,很多四面八方的人們都慕名前來送別小英雄,當時的場面可謂是人山人海,賴寧的父親賴正剛和母親黃和榕始終是滿面愁容,不相信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人間慘劇發生在自己身上,雖然兒子的事跡為家人爭光,但心裡是真的難受。

1993年的時候,賴寧的父親賴正剛調到了雅安水利局,不久後又調回了石棉工作,賴正剛的職位並沒有因為賴寧的關係而收到特殊照顧。在賴寧去世後的幾年,除了必要的時候會去看望賴寧,其餘時間他們是能少去則少去,畢竟物是人非事事休,賴寧長眠於石棉,他們怕的是睹物思人。偶爾有記者會去採訪賴寧的父母,但每次面對鏡頭,賴寧的父母都是情緒低落,似乎並不願意說這個事情。

在2009年的時候,國家舉辦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的人物,賴寧上榜了,按照流程,賴寧的父母應該去出席該活動,但他們委婉的拒絕了這次露面。哪怕是現在他們生活的地方,街坊四鄰也不知道他們就是英雄少年賴寧的父母。

相關焦點

  • 「英雄少年」賴寧犧牲時年僅15歲他父母現在怎麼樣?
    幾十年前,有一位英雄少年,為了保護國家和社會的資源,早早留在了15歲。他的光輝事跡成為青年奉獻精神的代表。2019年9月被評為「最美奮鬥者」,父母卻相當淡定,從未公開露面。雖然由於社會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他的英勇犧牲精神不再張揚,但他為群眾謀福利的精神和見義勇為的高尚品德仍然值得我們學習。消賴寧賴寧出生在四川省石棉縣的一個普通家庭。
  • 少年英雄賴寧犧牲32年了,他的父母過得怎樣?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一代的發展對於國家是非常重要的,在少年中,從來不乏英雄,他們會做出令人稱讚的事情,而80年代的一場大火讓人們認識了這個名叫「賴寧」的少年英雄,那一年他只有15歲,如今他已經犧牲32年,那麼他的父母生活的怎麼樣?
  • 曾家喻戶曉的「英雄少年」賴寧,犧牲已有30年,他的父母情況如何
    曾家喻戶曉的「英雄少年」賴寧,犧牲已有30年,他的父母情況如何中國歷史上有非常的少年英雄,其中就有放牛的小孩王二小,小英雄賴寧等等,影視劇作裡面也出現過很多的小英雄形象,比如小兵張嘎等等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了。他們年齡雖然小,但是他們的精神非常的偉大,值得我們去學習。
  • 「英雄少年」賴寧已犧牲32年,當時僅15歲,他父母如今過得怎樣?
    在上世紀,有一個青年人就用自己的生命證明著自己,年僅十五歲為救火而亡,被稱為「少年英雄」,他就是賴寧,如今即便已經過去32年了,但他的家人仍然在思念著他。品學兼優,身懷遠志1973年10月,賴寧出生了,他是四川省石棉縣人。因為當時的中國社會正處於加緊建設時期所以他的家境不算很差,父親賴正綱是工人,母親黃和榕是農民,因為是家裡的男孩子,所以賴寧一出生就成了家裡的寶貝。
  • 英雄少年賴寧,15歲時因救火犧牲,如今為何從教科書中刪除?
    《英雄少年賴寧》是小學六年級思想品德教科書裡的文章。講述15歲的救火英雄賴寧的故事。學校的老師也會布置寫《英雄少年賴寧》的讀後感的作業。說起救火,我們還會想起比利時布魯塞爾廣場,一尊光屁股撒尿的小孩的雕像。他也是救火英雄小於連。他關鍵時刻用一泡尿讓這個城市免於炮火。讓人讚賞的同時也覺得忍俊不禁。
  • 「英雄少年」賴寧家人現如何?母親曾流淚說:寧願他是個普通人
    「少年英雄」賴寧,對於經歷八九十年代的人們,這個名字可謂是家喻戶曉,如今小英雄已經離世31個年頭,你們是否還記得他的英雄事跡嗎?搜索中,在一片過火區發現賴寧的遺體,為了保護國家財產,他獻出年僅15歲的生命,在賴寧離世一個多月後,他被授予「中國少年先鋒隊小主席」的稱號,在宣傳部的號召下,當時全國掀起學習「賴寧精神」熱潮,這個小英雄也成為當時家喻戶曉的人物,如今30年過去了,他的家人現狀如何呢?
  • 英雄少年賴寧犧牲30年後,如今他的家庭怎樣,還有多少人記得他?
    英雄少年賴寧犧牲30年後,如今他的家庭怎樣,還有多少人記得他?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有一個英雄少年叫做賴寧?他的精神不知道是不是還在你的心中激蕩著?1988年的一個春天,四川省一個山頭突然爆發了火災,火勢很猛烈,直接把周圍的物體也給燒著了。
  • 救火小英雄賴寧,從教科書榜樣到移出課本:其實是教育的良苦用心
    就如許多80後都熟知的救火小英雄賴寧,小學一年級時就學過課文《少年賴寧》,但現今他的事跡在教科書上早已尋不到蹤跡了。賴寧為何能成為教科書上的故事呢?賴寧的英雄事跡賴寧1973年10月出生四川省石棉縣,石棉縣的山區當時是火險區,經常發生山火。
  • 昔日15歲「救火小英雄」賴寧,如今消失在教材中,連照片都沒留下
    說起少年小英雄,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肯定有王二小、雨來,以及「救火小英雄」賴寧!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小英雄賴寧,為何會消失在教材中~15歲「救火小英雄」賴寧,不顧個人安危勇撲大火1988.3.13,四川石棉縣的海子山發生山林大火,借著風勢,山林變成一片火海,僅有15歲的賴寧看到後,連忙帶著小夥伴們跑上山救火!
  • 小英雄賴寧已犧牲32年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咱們中國就出現了一位少年英雄,他名叫賴寧。在十五歲那年毅然衝進火場救災,保住了林場,保住了電視臺,保住了油倉,保住了鄉親們,卻沒保住自己的性命。他的年齡不大,但所作所為卻值得我們稱一聲"英雄"。小英雄賴寧的事跡成為了中小學教育的典範,在我讀小學的時候都還記得學過關於賴寧的文章。
  • 救火犧牲的英雄少年賴寧,為何從教科書刪除,照片也從學校摘下?
    少年英雄在我國歷史當中並不少見,張嘎,海娃,王二小等都是我們所熟知的少年英雄。他們勇敢堅強,善良大義,在國家和人民遭遇危險的時候,不顧自身安危,挺身而出。救火犧牲的英雄少年賴寧也是其中的一員,他們的精神是值得歌頌和讚揚的。
  • 被蓋上星條旗的美國少年英雄和被解構的賴寧
    15歲的華裔男孩Peter Wang(中文名:王孟傑)在槍擊發生時,本來可以很快離開險境,但為了讓同學爭取到逃離時間,他毅然留了下來為大家抵住大門,犧牲時,頭部和身軀多處中彈,十分慘烈。事跡傳出後,除了美國媒體大量報導之外,美國民眾也積極籤名連署向白宮請願,希望他能得到榮譽軍禮安葬待遇。
  • 身披星條旗的美國少年贏無數讚譽,中國少年賴寧卻飽受詆毀…
    美國媒體注重強調王孟傑的陸軍初級預備役軍官訓練計劃營(JROTC)成員身份,突出他的軍人精神和捨己為人壯舉。(其實殺他的19歲少年克魯茲也是JROTC成員)樹立道德楷模,宏揚英雄精神,是每個國家,每個社會構築正確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份。美國亦是如此,全美上下在他葬禮之後,想必還會有一波宣傳熱潮。在個人主義泛濫的美國,西方太需要這種精神來凝聚整個社會的力量了。然而,看過美國媒體報導,我感覺自己被騙了,不是美國媒體騙了我,而是中國網媒至少「騙」了我好幾年。
  • 15歲救火小英雄賴寧,被移出教科書,照片也被拆除,這是為何?
    《隋唐傳奇》中有一句名言:「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我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即使是風雨交加也從未跌倒,靠著那些先輩英烈們的犧牲和付出,以及五千多年歷史沉澱下來的民族精神。中華英雄豪傑有許多年少輕狂,因為少年時代熱血沸騰,他們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也有無畏的勇氣和為之付出一切的勇氣。
  • 80年代救火小英雄賴寧,已經被移除教科書,真實原因被曝光!
    在很多國外媒體眼裡,都將中國看作了世界綜合實力第二強國,僅次於美國,甚至不久的將來,會站在世界之巔。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都離不開默默無聞的英雄,古代有衛青、霍去病等英雄,保護國家領土的完整,近代有林則徐、鄧世昌等英雄,在中華民族最艱難的時刻迎難而上,現代有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等英雄,讓我們的科技處於世界前列,解決了無數人的吃飯問題。
  • 救火小英雄賴寧悄悄從教科書中消失,宣傳照也被撤下,所為何故?
    相信賴寧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對,他就是救火小英雄賴寧!記得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還寫過一篇向賴寧學習的作文,因為在課堂上聽老師講了賴寧的英雄事跡以後,我的心裡就洶湧澎湃,深深為賴寧的英雄舉動而折服,並寫出了「我們要學習賴寧這種大無畏的精神」這樣的話語。
  • 15歲勇鬥山火犧牲的少年,可歌可泣卻飽受爭議,最終被教科書除名
    而就有這麼一位年僅15歲的少年,他雖不是消防員,卻奮不顧身地參與撲救山火,英勇犧牲。他就是本文所介紹的英勇少年——賴寧。品學兼優、意氣風發的少年賴寧在校品學兼優,全面發展,立志長大要成為一名和李四光一樣的偉大的地質學家。
  • 【視頻】為英雄少年點讚 見義勇為更要「見義智為」
    目前,學校授予張家輝「自清少年」榮譽稱號;廣陵區授予張家輝「廣陵好人」稱號。記者今天從朱自清中學獲悉,學校各班組織「給英雄少年點讚」主題班會,全校師生開展了大討論,大家一致認為,為張家輝行為點讚,同時,見義勇為更要「見義智為」。
  • 賴寧去世32年,為何救火英雄事跡被移出教科書?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而那些為了正義而獻出生命的人,都是百姓們眼裡的英雄。英雄這個詞非常神聖,不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一旦有人被扣上了英雄的帽子,那大多數都會受到後人們的尊敬。但是也有一些情況事與願違,就比如說之前人們心中的救火英雄賴寧,他的英雄故事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32年的時間。但是賴寧的故事卻還有很高的生命力,每當提及都容易熱淚。
  • 對「好樣少年」的肯定也是好樣的
    在這個冷冷冬季,少年張家輝挺身而出的身軀,讓人們感受到了一種堅強,也感受到了一種溫暖。有著這樣的熱血少年,才是「人間值得」。   事情其實很簡單。當時,張家輝出門購買夜宵,看到一醉漢不依不饒地侵擾一對過路母女,大喊一聲「你們都站到我後面來」。他衝到醉漢前面,用身體遮擋住母女倆,面對醉漢的拳打腳踢,始終沒有退縮,直至有群眾趕來制止了男子。而在警方到達現場後,張家輝卻悄悄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