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回來了!臺灣又該何去何從?

2020-12-23 兩岸直通車

導讀:美國總統大選結束,拜登將成功成為下一任美國總統,即使川普無法面對失敗的現實,也不得以接受政權交接手續。近日,拜登在個人社交平臺上發表了一則消息:美國回來了!這代表美國混亂動蕩的四年徹底結束,川普政府也徹底落下帷幕。跟著川普政府一直在國際上推動「臺獨」思想的民進黨當局,也只能灰溜溜的回到原地,甚至還不如最開始的時候。

川普政府失人心,臺灣地區偏離主流

川普政府徹底失去了美國民眾的心,雖然一直宣傳「美國優先」,但是他的執政手段卻讓美國陷入混亂。美國地區的種族問題沒有得到重視,疫情防護措施也沒有到位,而且還不斷退出國際性組織,讓美國陷入單邊模式。同時不間斷的抹黑中國,看似是為了美國好,實際上卻是以「自殘」的方式,讓美方失去主動性。

自民進黨當局上臺之後,帶著臺灣地區跟著川普政府走,操弄「恐陸」議題,推動島內「去中化」思想。即使在川普政府競選的時候,臺灣地區也是被調查15個國家和地區內,唯一一個支持川普連任的地區。專業人士分析,臺灣地區早已偏離世界主流軌道,本應該和大陸達成和解共識,卻在西方媒體火上澆油的攻勢下,與大陸零溝通。

拜登拉回美國走向,臺灣又該何去何從?

拜登上位後,面對的將會是一個千瘡百孔的國家,一個混亂不堪的外交,雖然還是會把中國視為競爭對手,但卻不會像川普政府那樣喪心病狂。而一直緊抱川普政府大腿的臺灣地區,最終又該何去何從?隨著拜登團隊上臺,國際局勢將會漸漸清晰化,美國當初對中國的抹黑與造謠也會隨著時間慢慢澄清。而沒有了美國作為「靠山」,臺灣地區將會陷入「國際孤立」。

而拜登團隊未來的執政措施,將可能會強調「國際合作」,所以在外交手段上或許會大幅度放軟。即使民進黨當局現在仍然宣揚所謂「臺美」關係 好,但還是免不掉被臺灣民眾猜疑,是不是未來臺灣地區會陷入「戰備狀態」?尤其是在民進黨當局恢復進口萊豬之後,更是引發了臺灣民眾的強烈反對,看似民進黨當局和川普政府交流充滿「臺獨」意味,但實際上,臺灣地區並沒有獲得實質性的好處,反而高價購買了不少落後武器,被迫接受進口萊豬,以及擁有了隨時可能爆發衝突的臺海局勢。

文丨虎威軍 審丨綿羊

免責聲明:本文由兩岸直通車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信息參考來源:臺海網

相關焦點

  • 《想見你》大熱後,臺灣偶像劇該何去何從?
    臺灣偶像劇大火的時候,我們都被劇裡的瑪麗蘇女主和霸道男主迷到無可救藥;後來國產劇崛起,我們開啟了2倍速看劇時代;而《想見你》這部臺灣偶像劇一播出,我們可謂是「一朝回到解放前」,恨不得能0.5速看劇,只因為它太燒腦、太上頭了!
  • 鄧超兒子:你回來就是我最好的禮物,父母對孩子的陪伴該何去何從
    結果,等等說,你回來就是我最好的禮物。然後,超哥,哭了。你回來就是我最好的禮物。美國耶魯大學一項持續了12年的調查研究表明:由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在學校裡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上也會更容易成功。處於異地的父母,我們該何去何從?
  • 人工智慧時代,人類該何去何從
    打開APP 人工智慧時代,人類該何去何從 新域觀察室 發表於 2020-11-15 10:34:23   這就好比有了解放人雙手的機器,是不是做手工的就不知道何去何從了呢?有了解放了部分大腦功能的計算機,就不需要人腦了呢?有了汽車,就不需要步行了呢?這裡面蘊含的道理是一樣的。   人工智慧發展方向,就是更多地解放人的自然能力,這些解放人自然力的能力,會轉換為新的生產力。新的生產力會推動新生產關係的形成。人會在新的生產關係形成後,找到自己的新崗位和新工作。
  • 「狼」真的來了,臺灣何去何從?
    用「哀嚎四起」來形容臺灣經濟界對這一消息的反應也不為過。問題來了,中韓自貿區談判完成,臺灣著什麼急呀?不能不急。簡單地說,臺灣和韓國都曾經位列「亞洲四小龍」,經濟上相似之處頗多,貨品貿易結構相似度高達77%,雙方都是出口導向經濟體,主要產品都是鋼鐵、石化、紡織、機械與資通訊產品,主要出口市場都在中國大陸、日本與美國。
  • 未來機器人將代替人類,我們該何去何從
    打開APP 未來機器人將代替人類,我們該何去何從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27 10:02:09   人工智慧的出現方便了人類生活,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能看到人工智慧身影,實際上早在2011年,美國啟動了一項「夥伴計劃」,這項計劃的目標是為了讓人工智慧擔任人類工作,比如服務員、工人等等,讓人工智慧逐漸代替了人類,讓很多人不了解的是,這一項計劃對人類有什麼作用呢?
  • 陶喆或骨肉分離,定居海外的徐婭該何去何從?
    在這其中,美國的疫情情況要遠超於其他的國家。美國的累計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都差不多是海外疫情的三分之一。可想而知美國國內如今的形勢是如何的嚴峻,但令人想不通的是。在疫情如此嚴重的情況下,美國的民眾卻還是「不自由,毋寧死」。
  • 臺灣的發展前途在大陸,蔡英文指望美國有什麼用?
    作者:崔小杏子臺灣捨去大陸這麼好的市場不合作,反而捨近求遠地與美國合作,蔡英文指望美國什麼呢?最終又能從美國那裡得到什麼好處?要知道,一直被擱置著的所謂「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沒有任何的進展。眼看著臺灣和美國又要舉行所謂「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的會議。
  • 婚後愛上別人該何去何從
    婚姻裡愛上別人該如何正確處理呢?蘭如是一個溫柔賢惠的妻子,在她遇到他之前,沒有人甚至連她自己也不敢相信她會愛上除她丈夫之外的人。一次偶然的機會,她遇見了他,心生好感。慢慢的她喜歡上跟他聊天,聊愛好,聊煩惱,聊家庭。他也對她無話不說,他們的關係就好像紅顏知己。日子一天天過去,她對他的感情也越來越深,竟然會在不經意間總是想起他,看不見他會心慌,看見了又會心跳加快。
  • 【中國焦點面對面】臺海局勢引擔憂 未來何去何從?——專訪臺灣...
    【中國焦點面對面】臺海局勢引擔憂 未來何去何從?——專訪臺灣問題專家劉國深
  • 美國換總統 臺灣該面對新現實了
    美國選舉人團14日確認拜登勝選,川普再不服也已無濟於事。美國即將換總統,兩岸局勢也可能為之一變。兩岸不少政界中人、學者都有類似觀察或預測。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認為,拜登外交策略是在多邊合作下找回美國在世界的主導性,對中國大陸不冷戰不脫鉤,美臺關係將走向低調,兩岸不可能再走對抗態勢;明年的元旦談話,蔡英文可能會對大陸釋出善意。
  • 外企大量撤資去印度越南,我國面臨重大問題,未來該何去何從?
    香港、日本、臺灣、韓國和美國的資本在中國各城市建立生產基地,解決了當地居民的就業問題,促進了當地經濟增長。在外商投資「落戶」的同時,使眾多民營中小企業崛起,外商投資工廠需要大量的配套加工服務,如配件加工、服務外包等。這樣的幾年,讓一大批人先富起來。
  • MC熱狗躺槍,神作《差不多先生》被封殺,嘻哈說唱該何去何從?
    不過這幾天嘻哈說唱音樂再次引起了網友的關注,因為MC熱狗的神作《差不多先生》被封殺下架,再次把嘻哈說唱音樂推上了輿論的焦點,被封殺後的嘻哈說唱音樂該何去何從?早在10年前,嘻哈說唱音樂其實就已經在音樂圈裡面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圈子和主流,只不過當時的網絡資訊時代不像現在這麼發達,即使有一些很優秀的音樂作品,也沒有及時在眾人面前傳播。
  • 中美「新冷戰」下的臺灣:美國大選後臺灣的三條路
    如果你問蔡當局:萬一川普選輸了,臺灣該怎麼辦?不知她們的答案會是什麼?臺灣民眾其實更擔憂的是:美國大選後,臺灣何去何從?在此之前,陸美臺各方的軍事演習,則是與日俱增:解放軍實彈演習一場接一場,轟炸機則不斷在臺灣西南海域穿梭進出;美日澳洲聯合軍演如火如荼;蔡當局在臺灣本島一再舉辦反登陸演習,不敢停歇;美國政府則在最近幾周內,趕在大選前將大筆舊軍火用高價賣給蔡當局。
  • 蔡英文親自出面,蘇貞昌何去何從?
    導讀:萊豬進口事件已經在臺灣地區「燃燒」了幾個月,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停息的跡象。如今,萊豬進口似乎已經是板上釘釘,島內民眾一直要求民進黨當局給出合理的安排,但是民進黨當局卻仍然沒有正面回應。前幾日,中國國民黨就萊豬事件,在「立法部門」對蘇貞昌進行總質詢,但是蘇貞昌「不討喜」的行為,卻引發了臺灣民眾的不滿。蘇貞昌誇大事實,蔡英文出面滅火在面對中國國民黨的總質詢時,蘇貞昌表現的非常鎮定,時不時還會用嘲諷、訕笑的表情回答,引發了島內民眾的強烈不滿。
  • 陳赫成《浪姐》受邀嘉賓,遭網友不滿,節目該組何去何從
    陳赫成《浪姐》受邀嘉賓,遭網友不滿,節目該組何去何從 名單上都是大家平時能看到的老熟人,其中陳赫成《浪姐》受邀嘉賓,遭網友不滿,節目該組何去何從 此時網絡上抵制陳赫的聲音更是日益高漲。陳赫成《浪姐》受邀嘉賓,遭網友不滿,節目該組何去何從 到底陳赫有沒有出軌呢?
  • 富士康市值一夜損失7000億,未來該何去何從?眼光放長遠些吧
    富士康市值一夜損失7000億,富士康未來該何去何從?眼光放長遠些吧受疫情因素的影響,使得多數地區都實行著停工停產的政策。在此期間,蘋果公司也是損失十分地嚴重,這就使得其下的相關公司也遭受慘重的損失。那麼富士康究竟要何去何從呢?富士康的驚人言論其實富士康的發展,跟我國對其相關的扶持也是密不可分的。早在十幾年前,富士康打入我國市場時,由於當時我國的政策和福利待遇極其地好,所以使得富士康能夠快速地在我國立足。但隨著其發展速度的迅猛,富士康的老總郭臺銘就有些飄了。
  • 美國退了,留下臺當局手足無措
    臺灣聯合新聞網8日注意到世衛組織的表態。WHO新冠病毒疾病特使納巴洛被問到「大陸與臺灣在加入WHO問題上的緊張關係是否是讓川普做出退圈決定的原因」時回應稱,有關臺灣或其他地區是否能成為WHO成員的決定跟WHO及員工無關,「一切只跟WHO管理者有關,世界各國每年都要決定臺灣或其他成員是否加入,這一點大家都知道」。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還在改編韓國電影,臺灣電影何去何從
    曾經輝煌的臺灣電影說起臺灣電影,、或許在走入我們視野之後、被我們所熟知的輝煌時期,大約是在進入21世紀之後,一批像侯孝賢、像李安這樣有才華的導演橫空出世,帶著他們各自對於這個世界的思考和感受,演繹著一部部人間的悲喜劇。
  • 仝卓事件的發生,讓聲入人心男團Super Vocal該何去何從?
    日前,仝卓在網絡上直播時說出把「往屆生」改成「應屆生」引發熱議,那麼聲入人心男團Super Vocal該何去何從?聲入人心男團成立聲入人心男團是《聲入人心》第一季的衍生物,開始聲入人心男團是任幾人隨意成團,臺下就地解散。聲入人心男團最初是由阿雲嘎、鄭雲龍、蔡程昱、鞠紅川四人組成。
  • 在美國的臺灣人是同胞,在大陸的就不是?
    民進黨當局希望利用口罩來做「政治籌碼」,拿出民眾最需要的防疫物資「捐贈」給美國,絲毫沒有顧忌島內民眾的感受。這次民進黨當局又搞出新花樣,同樣是臺灣人卻遭區別對待,更是引起島內民眾的不滿。柯文哲暗批民進黨當局雙標民進黨當局想要抱美國的大腿也不是第一次了,他們希望能夠討好美國以此獲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