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土著變「海歸」,北京南苑麋鹿苑,演繹麋鹿失而復得傳奇故事

2021-01-18 幸福時光旅行箱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簡稱麇鹿苑,是位於北京城郊南子地區的一片溼地綠洲。

這裡不是動物園,但能看到很多動物;

這裡有各種各樣的鹿,卻不是一個養鹿場;

這裡有皇家獵苑溼地景觀的生動再現;

這裡一直演繹著麇鹿失而復得的傳奇故事……

01曾經的皇家苑囿

麇鹿苑所在的南苑地區古稱「南海子」,作為皇家獵苑的歷史可追溯到元朝,到了明、清時期,佔地面積約達210公頃,相當於北京舊城區的三四倍。

與圓明園、頤和園等我們熟知的皇家園林不同,南苑的特點不在於疊石理水、亭臺樓閣和宮殿建築,而在於它在生態保護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南苑水源豐富,河、湖、泉、沼縱橫交錯,小龍河、風河、涼水河等眾多河湖滋養著廣闊的荒野,使古代的南苑地區水草肥美,景色秀麗。每到秋季,晴雲碧草,果紅葉黃,別有番韻味,明代京都十景之一的「南囿(you)秋風」指的就是這裡。

苑中除少量行宮用地等,建築極為疏朗,絕大部分為獵場、牧場、花圃、瓜園、農田,草木豐茂,綠草蔭蔭,這點與江南園林有著本質的區別。

1985年建苑的麋鹿苑,位於原來清代皇家獵苑三海子地區,經過精心修整,麋鹿苑逐漸恢復了溼地的景觀風貌,成為一個美麗的生態苑囿,為北京大型的哺乳動物麋鹿提供了適宜的保護繁育場所。

02華夏土著變「海歸」

麇鹿是中國特有的鹿科動物,俗稱「四不像」,有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它的角像鹿,臉像馬,蹄像牛,尾巴像驢。

麋鹿喜歡在溼地環境中生活,野生種群主要分布在黃河和長江的中下遊地區。但由於地理環境的變遷和人類文明的發展,其棲息地不斷減少。野生麋鹿種群逐漸走向衰亡,到了清朝末年,全中國也僅剩圈養在皇家獵苑的二三百頭麋鹿。

1865年,法國博物學家阿芒戴維以傳教士的身份來到北京南郊進行動植物考察,發現了皇家獵苑中的麋鹿。他立即意識到,這是一群他從未見過的鹿,可能是動物分類學上尚無記錄的鹿。

雖然獵苑禁地不許外人靠近,但作為一位博物學家,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令他難以離開。傳言,戴維終於在數月之後設法買通了獵苑的守衛,用二十兩紋銀買到了一對鹿皮、鹿骨、鹿角的標本,運回了法國,交給時任巴黎自然博物館館長職務的米勒愛德華進行鑑定。

戴維發現的麋鹿很快引起了歐洲各國的極大興趣,紛紛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從南苑引進活的麋鹿,從此麋鹿這一物種便廣泛出現在了各大知名動物園中。

按照動物學界以「發現者」 的名字命名新物種的慣例,麋鹿這種中國獨有的動物也被冠以「戴維神父鹿」(學名: Elaphurus davidianus)的名字,並一直沿用至今了。

在接下來的幾年,戴維神父在中國的物種發現之旅也並沒有結束,就在發現麋鹿後,他又相繼發現了中國特有的馳名物種大熊貓、金絲猴和珙桐。

當留洋海外的麇鹿受到西方國家熱捧的同時,我國僅剩的那些皇家獵苑的麋鹿卻陷入了絕境。1894年,水定河水泛濫,洪水衝開了獵苑的圍牆,許多逃散的麇鹿成了饑民果腹的美味。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京城,將戰火蔓延到了南苑地區,團河行宮被毀,獵苑的麋鹿也因這場浩劫最終宣告在故土滅絕。

幸而英國十一世貝福特公爵成為麋鹿的救星。偏愛麋鹿的公爵自1898年起,出重金買下了當時歐洲各地動物園中的18頭麋鹿,放養在自己的鳥邦寺莊園內。經過悉心的照料,使這個物種起死回生。

1985年,經過中英雙方的共同努力,麋鹿苑在南苑獵苑舊址興建,22頭麋鹿從英國運抵北京,以歸國華僑的身份榮歸故裡南海子。

03戶外的博物館

麇鹿苑不僅是麋鹿的家,也是很多野生動物的樂園。其東部的核心保護區是麋鹿和其他小型鹿科動物的主要活動區域,為了避免過分打擾動物的生活,限定參觀者只能乘坐環苑電瓶車遊覽。在苑區的西部設置了千米有餘的科普棧道,方便參觀者步行遊覽。

苑區內的孔雀、牙獐等動物均為散養,經常可以看到它們自由地在苑中散步。苑北門內還專設了一個小動物園,養著黇鹿、梅花鹿、白鴿和火雞等性格溫馴可以親密接觸的動物。但為了它們的健康成長,遊客不可以自帶食物投喂。

麋鹿苑是北京城南少有的一處較封閉的適宜觀鳥的地點,苑內春秋冬三季觀鳥都較適宜,半天時間可以看20種左右,多數鳥集中在桃花島附近和南側步行道上。在這裡不一定哪個季節可能會看到城裡難得一見的縱紋腹小鴞(xiāo),一隻白枕鶴曾在冬季光顧這裡,和那些養殖的東方白鸛、蓑羽鶴等做了一冬的鄰居。

近幾年,在麋鹿苑南側又建起了南海子溼地公園,水面擴大,隨著植被的逐漸恢復,這裡有可能慢慢成為京城南部重要的觀鳥地點。所以來這裡不要忘記帶上觀鳥望遠鏡,說不定會有意外收穫的。

世界滅絕動物公墓是麋鹿苑最著名的科普設施之一,由長長的多米諾骨牌構成的滅絕動物墓碑綿延而去。倒下的骨牌象徵已經滅絕的動物,招招欲墜的骨牌象徵瀕危的動物,而直立的骨牌則代表著地球上現存的動物。在現存物種的骨牌中,有塊就赫然刻著「人類」。

在多米諾骨牌的一側,是一組討論「得與失」的科普圍欄,提醒著參觀者,自工業革命以來,以文明自詡卻無限擴張為所欲為的人類,已使數百種動物因過度捕殺或喪失家園而遭滅頂之災。

緊鄰滅絕動物多米諾骨牌的起點,矗立著一組由巨大漢字構成的雕塑,「森、林、木、十」四個字用粗大的樹幹造型來表現。寓意著人類沒有節制的砍伐森林,最終只能剩下一個毀滅的十字架了。

鹿苑中還有很多新鮮有趣、寓教於樂的科普設施。苑內有一個大型的鳥類遷徙地球儀,上面不僅呈現了地理信息,更標註了全球鳥類的遷徙路線。

在全世界鳥類遷徙的八條主要路線中,有三條都途經中國境內。在地球儀的兩側,還配有石桌和石椅,上面刻寫了很多鳥類遷徙的知識,這一組科普設施成功申請到了國家外觀專利。

麋鹿苑還有個特別的「科普廁所」,展示了諸如「 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世界廁所組織」之類的廁所文化和小知識。

在麋鹿苑的科普設施中還有一個特殊而神秘的柜子,櫃門上赫然以中英文醒目地寫著:「這裡有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那麼,最危險的動物究竟是什麼呢?就等待您親自去打開櫃門看一看吧!

實用信息:

麋鹿苑位於北京市大興區境內,南五環路舊忠橋東南2千米,距北京城區約14千米。

麋鹿苑有南北兩個遊客服務中心,除苑區導覽圖、科普書籍、紀念品等出售外,還備有應急醫療的簡單工具和藥品,並為腿腳不方便的參觀者提供免費的輪椅租賃服務。

苑北門外有一家小餐館,苑區內有少量餐飲售賣地,出售飲料和方便食品。

相關焦點

  •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麋鹿角支」——《展品中的科學...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麋鹿角支」——《展品中的科學》系列節目 2020-07-17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成立麋鹿文創聯盟打造「麋鹿IP」
    圖為11月20日拍攝的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圖為11月20日,木質拼插模型「一鹿有你,祥鹿送福」首次亮相。在活動現場,還展出了十多種與麋鹿有關的文創產品。其中,鹿科動物木質拼插模型「一鹿有你,祥鹿送福」首次亮相,全套產品分4部分,設計師依託對麋鹿及世界鹿科動物的生物學研究基礎,藉助益智類拼插模型的展示形式,將麋鹿、馴鹿、梅花鹿及巨大角鹿的生物學外觀特徵進行科學全面呈現。
  • 如果麋鹿會說話:請不要讓我靠運氣活著
    史料記載,1895年前後,連日暴雨致永定河大水,南苑皇家獵苑的圍牆被衝毀,常年生活在裡面的120多隻麋鹿大多數逃到野外,成為飢餓人們的果腹之物。守衛急忙清點未逃出的麋鹿,只剩下二十來只。誠惶誠恐的守衛不會意識到,他守護的是中國最後一群麋鹿。
  • 看北方最後一群麋鹿(圖)
    看什麼  除了麋鹿還有一度滅絕的普氏野馬  蘆葦蕩漾、楊柳依依、呦呦鹿鳴……這富有詩意的畫面無需遠行,在北京五環周邊也能看到。在北京南海子溼地公園內,生活著北方最後一批野生麋鹿,周末帶孩子來這裡,既可以觀賞溼地水鳥,也能觀賞到難得一見的野生麋鹿。
  • 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 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原標題: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 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近日,記者從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以下簡稱「麋鹿苑博物館」)獲悉,經核定,在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的《關於第四批國家一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發布「麋鹿IP」開啟麋鹿文創繽紛未來
    「麋鹿IP·繽紛未來」北京麋鹿文創大會11月20日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舉辦。「一鹿有你祥鹿送福」文創產品亮相會場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與北京京自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聯合開發的鹿科動物木質拼插模型「一鹿有你,祥鹿送福」在會場上閃亮登場,全套產品分4部分,設計師依託對麋鹿及世界鹿科動物的生物學研究基礎,藉助益智類拼插模型的展示形式,將麋鹿、馴鹿、梅花鹿及巨大角鹿的生物學外觀特徵進行科學全面呈現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成功舉辦 「麋鹿IP」正式發布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正式起航。同時,大興區人民政府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成立的「麋鹿文創聯盟」也將開啟第一次理事會,這是全球首個以麋鹿文創為核心的聯盟。
  • 麋鹿傳奇:曾為中國獨有又從中國絕跡 而今恢復到8000多隻
    這是長江之濱初冬靜靜上演的即景,這裡是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此趣古拙,似乎亙古恆常,從未改變。但在歷史的煙雲深處,其實藏著一個曲折的關於麋鹿的傳奇故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麋鹿一直被視為吉祥的象徵,代表著福祿壽喜中的「祿」和生命的循環不息。它曾是中國特有的動物,數量極為龐大。  然而,由於大肆捕殺等原因,到1900年,中國的麋鹿僅存豢養在北京南苑皇家獵苑中的一小群。1900年秋,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將這最後一群麋鹿漂洋過海地擄到了歐洲,於是,麋鹿在中國絕跡。
  • 麋鹿:我能活下來太不容易了
    主要還是因為麋鹿的長相,臉似馬非馬、角似鹿非鹿、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關於麋鹿的身世,還有一個故事。 清代生物學愛好者聶璜在《海錯圖》中記錄過一個案例,叫鹿魚化鹿。法國傳教士兼博物學家大衛神父在北京南苑進行動植物考察,重新「發現」了這些麋鹿,將它們帶回歐洲,所以麋鹿還有個「洋名字」,叫大衛鹿(Père David's deer)。 ▲ 兩隻麋鹿在角鬥,一般來說是比較溫和的。圖/視覺中國麋鹿的發現被公布於世後,立即引發歐洲各國極大的興趣。
  • 北京大興區歷史文化簡介·有麋鹿苑世界第二留民營全球環保
    南海子麋鹿苑位於北京市大興區南苑至廊坊公路東側鹿圈鄉三海子,距北京城區14公裡。是我國第一座以散養方式為主的麋鹿自然保護區。俗稱「四不像」,本為中國獨有,但1865年被法國大衛神父發現,此後陸續運送到歐洲。我國野生的麋鹿早已滅絕,最後一群散養在北京南海子清朝皇家獵苑中。1900年八國聯軍瘋狂劫掠,獵苑毀於戰亂,麋鹿從此在中國絕跡。
  • 麋鹿苑裡奇妙夜,溼地星空小木屋,六月檔期上線啦! | 青禾旅讀
    下面來介紹一下麋鹿苑,它是離北京市區最近的以散養方式為主的麋鹿溼地生態自然保護區,除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麋鹿外,還有梅花鹿、馬鹿、黇鹿、羊駝等鹿科動物共計夜宿麋鹿苑科普木屋區活動選擇的時間段是麋鹿苑的閉園時間段,沒有其他人的打擾,讓大家在北京這個擁擠的城市裡享受一份清靜,享受這一天之中最美的時刻,沒有強烈的日照、也沒有人群所發出的嘈雜的聲音,聞著樹林的味道,享受輕風拂面,傾聽大自然的聲音。隨時會有新的發現,小鳥的鳴叫更加清脆、小動物們也大膽地走入了我們的視線。
  • 南海子文化論壇首進大興機場 麋鹿東歸主題展開啟
    第三屆北京南海子文化論壇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舉辦。圖為現場同步舉辦南海子文化展覽和麋鹿東歸主題展覽。   中新網北京新聞12月26日電 (記者 杜燕)南海子文化及麋鹿東歸主題展覽正式啟動、《國家圖書館藏樣式雷圖檔·南苑卷》重磅推介、南海子研究最新成果首度公布、大興區文化建設諮詢委員會正式成立、大興文化手繪地圖公開發布……今天,第三屆北京南海子文化論壇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開幕
  • 北京南海子10隻麋鹿野歸洞庭湖「新家」
    原標題:北京南海子10隻麋鹿野歸洞庭湖「新家」 昨天(4日)下午,10隻麋鹿從位於大興南海子的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上車,前往1000多公裡外的新家——洞庭湖,開啟野外新生活。截至目前,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已進行了54次野放行動,輸出麋鹿546隻,直接在全國範圍內建立遷地種群41個。
  • 「麋鹿IP」正式發布 大興開啟麋鹿文創繽紛未來
    人民網北京11月20日電 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黨委宣傳處、大興區委宣傳部、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北京南海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主辦,北京南海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正式起航。
  • 南海子麋鹿進入脫角期
    原標題:南海子麋鹿進入脫角期   冬至節氣前後,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內的雄性麋鹿陸續進入脫角期,目前已經有30隻鹿完成了脫角。較先脫角的鹿已經長出了黑色的茸,長度已達20釐米並開始分叉。
  • 麋鹿回歸中國35周年,百項研究成果都在這個展覽裡
    1985年,20頭麋鹿從英國重返故裡中國。35年來大興區堅持推進以麋鹿保護為主線的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提高生態規模與質量,為麋鹿種群的繁衍復壯貢獻大興力量。通過各方協同合作,如今我國境內的麋鹿數量已經擴增至8000多隻。
  • 16頭麋鹿在東洞庭湖實施野放 再續「麋鹿傳奇」
    人們還期待著,它們與洞庭湖100頭左右的自然野化麋鹿融洽相處、生養繁衍……    麋鹿在洞庭湖區,從野生到滅絕,從重現到繁衍,再到自然野化為最徹底的麋鹿種群,是一段波瀾詭譎的傳奇之旅。    不是新客,而是「歸人」    春天是麋鹿產仔的季節。2月28日,16頭麋鹿到達洞庭湖的第二天,2頭雌性麋鹿在此產下幼崽。
  • 南海子10隻麋鹿安全抵達洞庭湖準備野放 擬幫助當地麋鹿種群提升...
    在大卡車上經歷了34個小時的長途旅行後,10隻來自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的麋鹿,於12月6日上午10點抵達洞庭湖畔的臨時圍場,即將於明天上午野放至洞庭湖溼地內,幫助當地的麋鹿種群提升遺傳多樣性。洞庭湖在那個省?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所在地大興南海子麋鹿苑,距離洞庭湖1000多公裡。
  • 中國「麋鹿之鄉」,有五千隻麋鹿生活,實乃遛娃寶地!
    今天將介紹中國最大的麋鹿園,這是一個對遊客開放的旅遊景點,你可以帶孩子靠近麋鹿餵它們。麋鹿雖然現在不是奇奇怪怪的動物,但也不是到處都是。以前很多遊客專門去日本奈良,為了帶孩子去看麋鹿。現在國內有一個很大的麋鹿苑,位於江蘇大豐,可以盡情的和麋鹿玩耍。
  • 校園劇《麋鹿苑的夏天》獲北京市科學大賽一等獎
    聽聽大家的感受:五(2) 韓鎔澤       聽到喜訊,我們表演的戲劇《麋鹿苑的夏天》在北京市科學傳播大賽科學表演大賽中榮獲了一等獎的好成績,我欣喜萬分!通過劉老師、沈老師還有麋鹿苑的洪老師、宋老師的指導,我們在表演時才能更自然,更貼近生活,更能反應人和動物的關係。       在此次表演中,我扮演麋鹿苑的老園長,在表演當天,當我把「金鑰匙 」遞交到新園長手中時,繩子和話筒線纏繞在了一起,當時我有些緊張,但我們並沒有受到道具的影響,我們從容的解決了問題,繼續接下來的演出。最後在評委老師點評環節,還意外的得到了老師們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