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三十而已》裡面有這樣一個人物,看似一個不起眼的角色,但在劇中卻是不可缺少的關鍵存在,他就是陳旭,陳嶼的弟弟,許幻山的司機。
陳旭這個角色,一開始其實挺招人討厭的,從陳嶼對他的態度就很明確了。在陳嶼的口中,陳旭是一個不務正業,吊兒郎當,又愛亂花錢的人,就像他說的那樣:「我的家庭亂七八糟的」。
在陳嶼的回憶中,陳旭更是一個招人煩的弟弟,弟弟犯了錯,從來都是他來承擔,被打被罵的那個人也是他。
從小到大,陳嶼就是一個不用母親操心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也有了一份不錯的工作。而陳旭呢,在鍾曉芹的推薦下,才算是有了一份像樣的工作,但還是會經常找母親要錢,讓陳嶼給他收拾爛攤子。
剛開始,陳旭這個人確實很不討喜,還總是給陳嶼添亂。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也就是陳嶼離婚,以及許幻山犯錯,陳旭也成了一個關鍵性的人物。
看完《三十而已》,我才明白,原來在劇中,活得最明白的那個人,反而是不起眼的陳旭。
陳嶼跟鍾曉芹剛離婚的時候,陳旭一眼就看出來了,陳嶼後悔離婚了,之後就讓陳嶼走上了追妻之路。
不僅如此,陳旭還很了解自己的哥哥,知道他是一個不浪漫的人,就算是很愛鍾曉芹,也不懂得該如何去做。
他幫陳嶼準備了紅酒,幫他製造了意外,陪著陳嶼幫鍾曉芹洗白,把事情告訴鍾曉芹,還幫他們計劃了路書。
雖然很多法子在陳嶼那失敗了,但也讓陳嶼真正明白了,愛一個人應該如何去說,如何去做。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吧。也正是因為陳旭把這一切看得明白,才讓陳嶼看到了婚姻的意義,最後才能跟鍾曉芹復婚。
除此,陳旭還是一個三觀很正的男人,給許幻山當司機,他很懂得自己的職責,該說的說,不該說的絕不亂說,更不會去捕風捉影或者挑事。
就像剛開始公司的女職員故意接近許幻山,想要用姿色去獲得好處。當顧佳問起時,陳旭直接說,有些話是絕不能跟她說的,說多了怕他們之間產生誤會。
顧佳很聰明,直接去勸退了女職員,維護了自己的家庭。
後來林有有出現,陳旭雖然沒見到什麼實質性的證據,但是通過自己的直覺,他知道許幻山有了異心。
看到許幻山總是看向一家酒店時,陳旭就故意找話,編了一個故事去旁敲側擊,讓許幻山暫時打消了念頭。
顧佳在許幻山的衣服裡找到一張發票,就故意在看到了一家冰淇淋店後提起了這件事。陳旭害怕兩人有什麼誤會,就直接幫助許幻山將發票的事情圓了過去。
最後許幻山犯錯了被顧佳知道後,陳旭也希望幫助他們兩人重歸於好,說出了一些顧佳不知道,而他很清楚的事情。
雖然最後顧佳和許幻山還是離婚了,但也不能否認陳旭的好。看到所發生的這一切事情,陳旭很明白,有些事情就算想幫,也無能無力。
他做了他該做的,也負責好了他應該負的職責。
到最後,陳旭還是那個最明白的人,他不再安於現狀,不再讓哥哥嫂子,讓顧佳給他安排工作,他懂得了獨立,懂得了承擔。
他的「明白」,還表現在他的擇偶觀上,最後在跟顧佳告別的時候,他說:「遇見你之後,我才知道我這輩子找媳婦的標準。」
雖然陳旭在劇中是一個不起眼,其他條件都很一般的人,但是只要活得明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以後的日子總會越來越好。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誰又不是一個普通人呢?沒有優越的家庭,沒有太成功的事業,沒有受人仰視的學歷。
但就算是過著普通的日子,我們也要看清眼前的路,一路向前。
怕的是,有些人明明就很普通,卻還想著一步登天的事情,或者是脫離了現實,最後承擔後果的還是自己。
就像是林有有,一個剛畢業的女孩,卻妄想著去拆散別人的家庭,最後也不過是徒勞一場。
就像是許幻山,明明有個好的家庭,卻將妻子太過完美當成自己犯錯的藉口,最後失去了家庭,還失去了自由。
就像是鍾曉芹,明明有一個好丈夫,卻因為想得太過理想,從而忽略了丈夫的付出和對她的好。
這些,都是平凡的我們不想去經歷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就讓我們像陳旭一樣活得明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看清楚眼前的路,踏實地,穩穩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