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拼多多前端開發員工王太虛,目睹有一位男同事被送上了拼多多公司門口的救護車後,他拍了一張圖,並匿名發在了脈脈上。
那條文字的內容是,「第二位拼多多猛士倒下了」。
發出去之後,那條消息很快就上了熱搜。
第二天後,他被辭退了。
1月10日,王太虛在YouTube、b站、知乎等平臺發布視頻並講述了事件經過,並引發廣泛討論。不久之前,一位年僅23歲的拼多多女員工在下班路上猝死,王太虛在錄製視頻時,剛剛得知還有一位拼多多男員工在湖南家中跳樓亡故。
除了對網際網路行業的高壓高強度的討論,還有一個疑問是,在脈脈匿名發布的帖子,拼多多公司如何在一天內精確鎖定到發帖者本人?中間是否出現了信息洩漏,是誰洩漏的?如果員工匿名在其他平臺發布關於公司的非虛構、非機密類消息,是否構成「抹黑公司形象」,公司直接強制辭退員工是否違反勞動法?面對公司「半威脅」式勸退,若不同意自動申請離職,則可能會面臨公司背調「使絆子」、剋扣工資獎金等問題,弱勢的勞動者該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一個站著進去,一個躺著出來。」
王太虛回憶,1月7日進入公司的時候,他看到一位男同事被一左一右的兩名男生架著,身邊還有兩位女同事陪同上了輛救護車。
「我們一進一出,從兩個門口擦肩而過。一個站著進去,一個躺著出來。」王太虛這樣描述當時的畫面。他走出人群,走到了能看到救護車的那一側玻璃上,拍了一張照片,匿名發到了脈脈,並且配上了文字。
第二天,1月8日下午五點三十分,王太虛剛剛提交了一份需求代碼之後,主管找到他要求談話。
換了兩次電梯、爬了三層樓之後,王太虛到了一間會議室,據他介紹,當時桌子對面,坐著2位HR 和2名直系主管,HR拿出了一份上面記載了王太虛在脈脈上的匿名言論的「證據」並開始了談話。
「他們說我違反了員工紀律制度,公開發表一些抹黑攻擊公司的言論。」王太虛說,但具體違反什麼員工紀律的內容,如何賠償,拼多多並沒有給出相關說明。
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用到的詞是「抹黑」,而非「造謠」、「誹謗」,也就是說,拼多多員工被送上救護車的消息,雖然沒有在拼多多公司內部及外界披露,但至今也未出來澄清。有拼多多匿名員工曾表示,系腸痙攣,目前已無大礙。
財經網向拼多多確認該消息的真實性,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王太虛當時並沒有錄音,他只是隱約記得,HR並讓他想想被公司辭退是什麼後果,大概內容是,「你被開除後,一些記錄會跟著你一輩子,你的檔案就毀了,包括以後別的公司背調我們也會如實說明理由」。
「你還年輕,這對你的職業生涯是不好的。你應屆就來到我們公司,像公司的孩子一樣,我們允許你籤訂這份協議,並且主動離職。」據王太虛回憶,拼多多的目的,是希望自己主動提離職,但他認為,世界不該是這樣運行的。
「我接過那張紙,那張紙上面寫的內容是我承認某些言論是我所發,並且承諾離職後不再發表相關言論的廢話。我想了一下,把紙丟了回去。我說你們裁我吧。」王太虛說,這也許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被這麼多高級別的大佬們簇擁著回到工位,「2名HR和2名高管看著我收拾東西,封禁了我的帳號,把我送到樓下。這期間,我被禁止和其他同事交談。」
一切都在二十幾分鐘內完成。
「當我抱著兩箱私人物品站在上海寒風中的時候。甚至還沒有到規定的晚飯時間,也就是六點鐘,這就是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的全程。」
目前,王太虛已提起勞動仲裁。他稱,拼多多公司出舉了電子版解除勞動關係說明,但仍未收到紙質版及離職證明。
「不解決問題,解決提問題的人」
在王太虛爆出有拼多多員工被送上救護車之前,拼多多剛剛因2起員工意外死亡事件深陷輿論漩渦。
第一起猝死發生在2021年元旦來臨之前。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23歲女員工,在凌晨加班後,突然腹痛倒地倒在下班回家路上,後來不治身亡。
這名員工離世的消息最早由「脈脈」的用戶在1月3日晚匿名爆出,接下來,就是眾所周知的「公關行為大賞」事件,拼多多證實該員工猝死,但稱知乎截圖為造謠。然後知乎替拼多多「砍了一刀」,最後,事件以拼多多「祭」出「真兇」作為終結。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事還未畫上句號,第二起意外事故又接連到來。
在王太虛發現有同事被送上救護車的第二天,即1月9日下午,一位拼多多公司員工在其家鄉湖南省長沙市家中跳樓身故,這位員工的崗位是技術開發工程師。
當日晚間,拼多多內部通告顯示,該員工在家當晚已購買次日(1月9日)下午自長沙返回上海的東航機票。此前,其已通過公司試用期,並於2020年12月30日完成轉正流程。
王太虛透露,上海本部員工強制每個月必須工作滿300個小時,負責買菜業務的員工必須滿380個小時。如果請假必須加班補滿缺少的工時,如果不滿足工時會影響績效,並且會被談話詢問是否需求不飽和。
王太虛還透露,拼多多會強制剋扣法定節假日,超過三天的法定節假日都會被要求提前返工。否則需要請假。「你們能夠相信2020年國慶中秋連放的8天長假,拼多多員工只有5天嗎?」
這一點也得到了其他員工的證實,有員工在接受財經雜誌採訪時表示,在工作時長上,連續工作13天休息1天,這唯一的一天還需要經過審批。「在國慶後,基本就沒有正常的節假日休息了,」前述員工說,剋扣節假日是被默許的慣例,國慶8天,他們只休了一天。
「我們都覺得出人命是遲早的事,只是沒想到這麼快。」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中,多名拼多多員工均作出類似表示。有人這樣形容拼多多的壓力之大。
所有人都在超負荷運轉。
王太虛回憶,公司曾問過他,為什麼會說(指脈脈)上那樣發言?是因為壓力很大嗎?
王太虛的回答是,「有時候一個同時面對十幾個同事提需求,壓力的確難以想像,公司說,你需求可以延遲啊,我反問他,在這種制度下,什麼樣才叫合理的延遲?每天十一點來八點走,需求經常延遲是可以被接受的嗎?不會影響績效考核嗎?不會影響你們對我的評價嗎?」
制度沒有變化,這一切怎麼會變好?王太虛反問,「你看看我站在哪裡,看看我在幹什麼,這就是公司正在變好的證據嗎?」
王太虛透露,拼多多公司讓員工退出了私下建立的交流群。
「如果一個公司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解決問題本身,而是解決那個把問題提出來讓大家看到的人。這合理嗎?剩下真正的問題會消失嗎?不會的,這些問題只會越藏越深,因為沒人看的到了。」王太虛感慨。
「未解之謎」
拼多多的2次輿論事件,最初的起源都是「脈脈」這個職場社區。
它的匿名化,給了許多職場從業者交流的可能性。
在王太虛在脈脈匿名發帖被辭退後,「脈脈」也曾成為被懷疑對象,拼多多是如何在員工發帖後第二天就能精確鎖定發帖人,王太虛不知道,是拼多多究竟是通過網絡監控等手段監控到了其發消息,還是脈脈將其個人信息出售了。
有微博網友爆料稱,是拼多多的HR根據爆料貼內容,翻查有嫌疑的員工手機,查發帖記錄,查微信。沒下載該款APP的當場讓下載後登錄查看。
但王太虛解釋稱,公司並沒有查手機,而是直接找到了我。他的初步判斷是,是公司對脈脈的爬蟲定位到了本人。
脈脈很快給出了回應。
脈脈稱,在用戶信息管理上,不以任何形式向任何第三方提供職言區發帖用戶信息,且對於個人信息進行極為嚴密和完備的安全保障。
脈脈表示,為了保障發帖安全,職言通過非對稱加密技術對用戶的發布身份進行了嚴格的加密處理,即使是脈脈內部工作人員,也無法獲取任何個人相關信息。脈脈稱,作為職場社交平臺,保護用戶信息安全是脈脈的安身立命之本。對用戶的個人信息進行完備的保護與捍衛,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截止發稿,拼多多暫未對此給出回應。